本帖最后由 张立春 于 2016-7-25 19:25 编辑
受教了.
观念,是制约和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
由于观念的分野,好象中医就不能使用仪器,尤其是现代仪器,似乎是中医界,以及大部分老百姓的共识,似乎中医只要把个脉,望一下,摸一下,问一下,使用其他的手段就不是中医.中医也要吸收各种现代的各种成果,为己所用.
我之所以感慨,是因为我见了造影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从过去传统的X光片,超声波,到CT,再到动态影像,脑出血也好,脑梗也好,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对中西医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培养和使用成本.人工智能的软硬件突破,使得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又一次面临着大规模的改变.
自动驾驶,马上就可以进入到实用阶段.国际象棋,还有国粹围棋,已经被机器狗攻占,我预言:中医的诊断技术,也将很快可以被占领.
闲话少叙,回归正题,我现在迷惑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不要继续沿着一千多年来用内经的理论来诠释伤寒论.基于自己的认知,个人十分认同胡希恕胡老的观点,内经与汤夜相比,汤夜更为古老,内经和汤液各有自己的实践来源,双方有少量重叠,也有各自的理论总结和各自的治疗原则,在秦汉时期,双方的实践与理论总结都达到了最高峰.两条线的理论有各自的传承.
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论广汤液经(也就是后世所传的伤寒杂病论).八纲辨证到六经辨证(此六经非内经中的六经)
河图->洛书->周易->内经.经络理论,阴阳五行.
从各自的篇幅上看,伤寒论以汤液为主,针灸极少.
内经则以针灸为主,汤液极少.
从汤液经法失传到论广汤液经失传(伤寒论),可以看出,这一系的流派始终处于边缘状态,但由于其强大的临床效果,而顽强的存于世间.
内经一系在理论上契合社会的主流哲学思想,并在每一个时代,都会随时更新自己的理论指导,所以这派人始终占据的时代的主流,缺点是临床效果不彰,所以每个朝代都有内经派的高手,转向于伤寒派.但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认识,总想拿内经的思想去解释伤寒论,有的能解释的通,有的解释不通,最关键的是每个人的解释都不一样,伤寒论是基于实践,通过表面现象,通过长期试错积累下来的有自己的八纲六经体系,不问病机病因,只求疗效,只求然,而不求所以然,而内经主流派就偏偏要去解决所以然的问题,鉴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如果放在今天还继续不加区别的去执行,肯定是不行的,会闹笑话的.
上述问题,对个人而言,就是要拿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去学伤寒论,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就会少走很多很多弯路,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你的形象比喻,就能使很多普通人理解和掌握,也是一种努力的方向.
时间总是那么少,要干的事情总是那么多,有时间继续向你请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