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86|回复: 15

太阳病用麻黄汤和桂枝汤,难道不怕“热药济火”?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发表于 2024-11-21 15: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以上两个条文,前七个字,都有“头痛发热”,说明已有发热迹象。
《温病条辨》开篇中,有“桂枝辛温,以之治温,是以火济火也”,我们知道,麻黄汤和桂枝汤在用药上,整体汤剂偏热,难道此时,仲景不怕“热药济火”?






上一篇:179条,揭示了仲景论述思想
下一篇:少阴病概念,最早隐在第7条

3

主题

196

积分

97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6
发表于 2024-11-22 19: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语卿 于 2024-11-22 20:47 编辑

发热只是症状,是标,其病机,其本为寒,治寒以热,正是正治,何来以火济火?日医称太阳病为表阳病,是从症状,邪正交争的状态来说的,从病机,从本质来说,太阳病应称为表阴证,表阴寒实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3 10: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语卿 发表于 2024-11-22 19:15
发热只是症状,是标,其病机,其本为寒,治寒以热,正是正治,何来以火济火?日医称太阳病为表阳病,是从症 ...

太阳病,是阳病,即偏发热多的病。其病机,是受寒邪刺激,应激以热了。

这二条,当前病已偏阳热,有是热,用是药,何不用石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96

积分

97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6
发表于 2024-11-23 17: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语卿 于 2024-11-23 17:54 编辑

      太阳病,是阴病,是在表的阴证,且是实证,是寒证,我称为表阴寒实证,寒者热之,的是正治。
      “寒邪刺激”(这是病因),“应激以热”(这是症状),治病必求于本,要分清病因,病证;症状,病机;现象,实质;标,本。“当前病已偏阳热”,发热只是症状,是现象,是标,其病机,其实质,其本为寒,且是在表的寒,且是实证,是表阴寒实证,所以用麻桂温以解表寒实,用石膏以寒治寒自是误治。
      举例来说:四逆汤之“发热头痛”,“热不去”,“发热恶寒”,“身有微热”,“表热里寒”,“内寒外热”,真武汤之“仍发热”,发热只是症状,是现象,其病机,其实质为寒,寒者热之,自是正治。四逆汤的发热是里阴寒证,麻黄汤的发热是表阴寒证罢了。
      又: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其所治发热是症状,病机为虚,虚则补之,也是正治。李东垣所称“阴火”,火是症状,是标,阴是病机,是本。如此,麻黄汤,桂枝汤,四逆汤,真武汤所治的发热,亦可称为阴火。
    太阳病就是太病,是阳病?厥阴病就是厥病,是阴病?不能这么看。
    你是把现象当实质了。
    拉杂书之,殊难满意,冒犯之处,尚请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38

积分

156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24-11-23 19: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先看一段刘绍武先生的论述“太阳病是表部的阳性病,病性属热、属实。阳性病的治则应该是热则寒之、实则泻之,故不应该用热性方剂麻黄汤和桂枝汤,治热性病。”可见刘先生的观点与衡阳同学的看法相近,都是认为太阳病是个阳性病,热性病,应该热则寒之,应该用石膏。

而何同学视太阳病为阴性病、寒性病,应该寒者热之,麻黄汤桂枝汤没错。这或许就是经典的无限魅力所在,似乎讲的都有道理而无法辩出究竟。

两种观点的共性是都认为太阳病是个实证,这便牵扯出另一个问题就是何以别阴阳?事实上中医界也是不同之见,胡希恕先生以寒热别阴阳,而李士懋先生是以虚实别阴阳。这样就又有了一个新问题何以为寒热,何以为虚实?事实上在不同的中医眼是有着不同的答案的。所以我过去讲过我们所谓的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事实上多是错误的理解)

刘先生的观点我在文章中点评过不再赘述。说说何同学的理解,显然何同学是以胡先生的寒热定阴阳的逻辑将太阳病定义为表阴寒实证的,就是说如果按照李士懋先生的观点既然是个实证那就当为阳证,张庆军先生大概也这样分,临床中常先辨虚实以别阴阳,我个人倾向于李先生的观点,即既然两者的共性是都认为太阳病是个实证,那太阳病是阳证无疑,何同学忽略了太阳病是个表证这一要点,表为阳里为阴不是吗,仲景爷眼中亦如此,大论中阴阳者多表里之义。故何同学所言不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96

积分

97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6
发表于 2024-11-23 20: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语卿 于 2024-11-23 22:22 编辑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4-11-23 19:44
我们先看一段刘绍武先生的论述“太阳病是表部的阳性病,病性属热、属实。阳性病的治则应该是热则寒之、实则 ...


    “实证那就当为阳证”,寒实证也是阳证吗?“表为阳里为阴”,这里表阳里阴都是指病位,不是指病性。“何同学忽略了太阳病是个表证这一要点”,我并没有忽略太阳病是表证这一要点,我说了太阳病是表阴寒实证,表为病位,阴寒实是病性。按我们传统的理论太阳病是风寒表证,用辛温麻桂是可以理解的。但将太阳病说成是表阳病,因为一个“阳”字,便使人糊涂起来,阳证为热证,自应用石膏,仲景为何用麻桂?这便是刘绍武先生和楼主疑惑的地方。所以太阳病为表阳证的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太阳病为表阳证这一说法是否是日本汉方医提出来的?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证?日医的理论,其阴虚证,阳虚证,表阳证,表阴证的说法和我们传统理论的说法是不一样的,只从字面理解,常常使人混淆。
    所以我在前文一直强调的是,名,实;病因,病证;症状,病机;现象,实质;标,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0: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4-11-23 19:44
我们先看一段刘绍武先生的论述“太阳病是表部的阳性病,病性属热、属实。阳性病的治则应该是热则寒之、实则 ...

在《伤寒论》中,阴阳概念用于病名,指阴病阳病;用于脉象,指阴病脉和阳病脉;用于症状,指寒和热;用于说明病理转化,指阳热与阴液。

八纲(十纲)先后(中医真传一句话)
阴阳失衡即为病,寒热为表象,表里为程度,虚实为结果。拓展开来,阴阳失衡即为病,寒热为表象,以寒热药调之;表里为程度,以程度药应之;虚实为结果,补虚而泄实。

表病发热后,是否适用桂枝汤,吴鞠通一派的温病学家早有总结,所以有桂枝汤此时会有“以火济火”之说。刘老的认识,无疑是客观的,且代表了中医长期以来的疑问。

太阳病当然不是所谓的阳实证。否则,当不会有桂二越婢一,大青龙,麻杏石甘草,所用石膏量的不同。这几个方,本质上是寒热药同用,且是根据外寒入体,应激而热程度,各以针对现场寒热占比程度,以其热药治外寒,以其寒药治内热。

麻黄汤和桂枝汤之所以仍可以用于太阳阳热病阶段,正是因为其虽有发热,但总体是外寒仍大于应激内热阶段,所以前期仍有适用之时。然而,随着应激热的逐渐增多,这个热,一定程度会抵消外寒带来的影响,所以,到白虎证之时,一派纯热,外寒几乎抵消殆尽,则无需用解外寒之热药,尽用清热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宋人,在表病发热时,如果偏热多,为避免桂枝助热,不要桂枝,设有“三拗汤”之变。而桂枝汤在热象明显时,则方中寒热药的比例,当随证调整,比如减少桂枝,而相应增加芍药。

所以,第28条的“翕翕发热”,正是提醒当去桂枝助热,所以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
因此理不清,故28条争议颇多,亦是不明此理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衡阳唐亚军 于 2024-11-24 11:11 编辑
何语卿 发表于 2024-11-23 20:59
“实证那就当为阳证”,寒实证也是阳证吗?“表为阳里为阴”,这里表阳里阴都是指病位,不是指病性。 ...

感谢参与讨论。
中医之乱,始于“三阴三阳不清,六经六病不分”。
理是越辩越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38

积分

156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24-11-24 18: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衡阳唐亚军 发表于 2024-11-24 10:57
在《伤寒论》中,阴阳概念用于病名,指阴病阳病;用于脉象,指阴病脉和阳病脉;用于症状,指寒和热;用于 ...

我知你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38

积分

156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24-11-24 1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语卿 发表于 2024-11-23 20:59
“实证那就当为阳证”,寒实证也是阳证吗?“表为阳里为阴”,这里表阳里阴都是指病位,不是指病性。 ...

衡阳太阳病表阳热实证,何生太阳病表阴寒实证;表实同,阳热阴寒异,可说明阴阳之定性取决于寒热而非表实,这一点上实两者亦同,只不过是对寒热的理解有所差异罢了,结论虽异思维一同,皆局限于自我的解读而不顾及传统与公识。

那么又是谁规定了阴阳要取决于寒热而非表(里)实(虚)?是仲景爷吗?非也,仍是后学的解读罢了,虽可寻源于朱肱(把阴阳二字误训为寒热),但实无所依据,故刘河间提出批驳,然旧风难改,至今寒热定阴阳仍是主流,胡希恕如此,衡阳与何亦从。

事实上,仲景所言表病实为太阳病所专有,其它一切外证皆不可称表证,这就是我说的传统,这也是我说何同学忽略了表的意思,即没有重视这个表与太阳病的特殊关系,这也是我说大论言阴阳多表里之义的原因。中医人讲及阴病(证)是没有人会从三阳病中找一个病与之对应的,这就是公识,这就是彼此对话的基础,什么“中寒”、“表阴寒实证”之类自己可以这样理解,但讲出来或许就没有人知晓你在讲什么。

事实上我们多数中医人并没有真正搞清楚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内外,这些基本概念,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同一个太阳病会有阳热与阴寒之不同的认识或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09: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衡阳唐亚军 于 2024-11-25 09:37 编辑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4-11-24 19:28
衡阳太阳病表阳热实证,何生太阳病表阴寒实证;表实同,阳热阴寒异,可说明阴阳之定性取决于寒热而非表实 ...

太阳病表阳热实证,何生太阳病表阴寒实证====需要明白,太阳病,本质是外寒与内热动态表现,偏于热多,所以为阳病之一。所以麻黄加石膏类方,是因为外寒与阳热同在,有外寒,“有是证,用是药”,所以,当然有热药以治外寒,而内热也有程度不同,故有石膏用量之轻重。

表实同,阳热阴寒异,可说明阴阳之定性取决于寒热而非表实,这一点上实两者亦同,只不过是对寒热的理解有所差异罢了,结论虽异思维一同,皆局限于自我的解读而不顾及传统与公识。====需要明白,病在表,有表中的程度不同,有“表中之实”。相对病在里,里病同样有“里中之表”,这个你要仔细看一下第324条。少阴往里传病,出现寒邪初犯胃肠,引发呕吐症状时,临床需仔细辨析,如仅是初犯,可吐之祛邪;如病入里,藏寒呕吐,当采取温法治之。同时,本条也可窥探,少阴病是始得之的表病。

那么又是谁规定了阴阳要取决于寒热而非表(里)实(虚)?是仲景爷吗?非也,仍是后学的解读罢了,虽可寻源于朱肱(把阴阳二字误训为寒热),但实无所依据,故刘河间提出批驳,然旧风难改,至今寒热定阴阳仍是主流,胡希恕如此,衡阳与何亦从。====阴阳概念,可解释世间万物。阴阳于医,则只需要知道,“阴阳概念用于病名,指阴病阳病;用于脉象,指阴病脉和阳病脉;用于症状,指寒和热;用于说明病理转化,指阳热与阴液。”。此与后世理解无关,本是对事物的客观认识,符合最朴素的辩证法。

事实上,仲景所言表病实为太阳病所专有,其它一切外证皆不可称表证,这就是我说的传统,这也是我说何同学忽略了表的意思,即没有重视这个表与太阳病的特殊关系,这也是我说大论言阴阳多表里之义的原因====辩病,首辨阴阳。表证或表病,同样可有阴阳二分。即表病同样可以“偏寒多,偏热多”而二分。里病同理。

中医人讲及阴病(证)是没有人会从三阳病中找一个病与之对应的,这就是公识,这就是彼此对话的基础,什么“中寒”、“表阴寒实证”之类自己可以这样理解,但讲出来或许就没有人知晓你在讲什么。====这没办法,你得先知道,何为阴病,何为阳病。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始终关注这些阴阳关系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如果阳热偏盛,就会导致人体出现热象,这就是阳病,如发热、口渴、烦躁这些症状,就是热症表现。阳热多,就会损伤阴液;如果阴寒偏盛,就会导致人体出现寒象,这就是阴病,如畏寒、四肢冰凉、腹泻等寒症表现。阴液流失严重时,最终无阴液可以生化阳热。

事实上我们多数中医人并没有真正搞清楚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内外,这些基本概念,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同一个太阳病会有阳热与阴寒之不同的认识或表达=====这倒是说对了。然,你可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6: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语卿 发表于 2024-11-23 20:59
“实证那就当为阳证”,寒实证也是阳证吗?“表为阳里为阴”,这里表阳里阴都是指病位,不是指病性。 ...

《伤寒论》的“中风”概念-经方方证-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s://www.hhjfsl.com/bbs/thread-151312-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38

积分

156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24-11-26 08: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正需要的是一次深刻的触及灵魂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09: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衡阳唐亚军 于 2024-11-26 09:58 编辑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4-11-26 08:13
你真正需要的是一次深刻的触及灵魂的思考!

好的,虽然我没有看到你有准确的概念理解,但仍表示感谢。

建议,你需要夯实中医最基础的概念,这样,灵魂有了根,就不会飘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38

积分

156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24-11-26 10: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快就思考出了结果,一定不够深刻而未及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0: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4-11-26 10:19
这么快就思考出了结果,一定不够深刻而未及灵魂。

君之所思,早有所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6:31 , Processed in 0.16862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