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390|回复: 4

阳气强是病态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10-14 17: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7-10-14 18:09 编辑

  阳气强是病态,不是正常状态。如247条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趺阳脉浮为胃气强,胃气强则脾气相对为弱,胃强脾弱则脾胃不和。“脾主为胃行其津液”(《黄帝内经》)。脾胃不和则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表现为小便数,大便硬。同理,营卫不和者,营气相对为弱,“阴弱者汗自出,阳浮者热自发”,这是《伤寒论》阐述的发病机理,即脉浮发热汗出的病机为荣弱卫强。营阴弱者汗自出,和脾阴弱者小便数是一样的道理,汗自出和小便数,都是“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黄帝内经》)的病理现象,即阳气亢热,则阴气被迫外泄,病机原理是阴弱阳强,阴阳不和。
  阴阳基本定义:内为阴,外为阳;下为阴,上为阳。故下利过多为亡阴,汗出过多为亡阳。亡阳就是阳虚。如286条曰:“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亡阳(阳虚)的表现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虚寒,如38条“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服大青龙汤若汗出亡阳,会导致阳虚厥逆的虚寒证。
  一种是实热,如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则汗出亡阳,导致阳盛阴虚的实热证。
  阳虚(亡阳)为虚寒者容易理解;阳虚(亡阳)为实热者不易理解。其实只要理解什么是阳,那么阳虚所表现的虚寒和实热两种状态,就都容易理解了。
  什么是阳?外为阳,上为阳。如经曰“荣在脉中,卫在脉外”,营气在脉中为阴,卫气在脉外为阳。“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面色缘缘正赤者”为血液怫郁在面,“阳气怫郁在表”也就是血液在表为阳。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此为阳气重,也是血液在表部郁滞重。从《伤寒论》原文可知,表部的血液就是阳气。那么亡阳,就是亡失表部的血液。亡失表部的血液,则表部血亏,丧失回入里部救里的气血了,那么里部偏寒者则里寒变重,变为少阴虚寒证,如38条;里部偏热者则里热变重,变为阳明实热证,如111条。由于病人的身体状态不同,里部偏寒者若发汗亡阳则变为少阴虚寒证,里部偏热者若发汗亡阳则变为阳明实热证。如124条抵当汤证“脉微而沉”为阳虚,“其人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为里热。《金匮要略》“阳气衰者为狂”也是阳虚里热证。《黄帝内经》“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石之则阳气虚,是用石针或石片放血,则表部气虚,丧失回入里部的气血,导致里热加重则发狂。
  从《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的论述中,可知阳气为表部之气,即由里向外出之气,包括气上冲之气;阴气为里部之气,即由外向里入之气,包括气下陷之气。那么胃气强,就是里部气多而出现里部郁滞不通;卫气强就是表部气多而出现表部郁滞不通。所以,桂枝汤方、麻黄汤方等,都是发泄表部之气,以解除表部郁滞。表郁去则卫气由强变平。桂枝、麻黄的作用机理,就是损外气,也就是损表部有余之阳。因而表虚者需慎用桂麻之剂。如《金匮要略》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就是因为“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冲气降低了,而反更咳、胸满,就是上虚胸寒了,所以去桂加干姜细辛。
  111条“阳盛则欲衄”,是火劫发汗导致的阳邪盛,不是阳气盛。如《黄帝内经》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上一篇:JT叔叔讲课摘录
下一篇:医苑杂谈 一一七 种姜

8

主题

1617

积分

570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17
发表于 2017-10-14 23:23:06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阳 世人多以为是褒义 这可能就是李老师和他们的误会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644

积分

22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44
发表于 2017-10-15 01: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月6606 于 2017-10-15 01:32 编辑

中医的“气”不是属阳麽,还有阴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525

积分

91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25
发表于 2017-10-15 08: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fslj 于 2017-10-15 08:38 编辑

液态流动态液晶态热性为阳(或者产生这种趋势的力量因素)
渣态胶状态固态(没有严格意义的非生命固态)寒性为阴
阳盛阴虚宜下,
阴盛阳虚宜汗,反之则死(今天有急救体系未必死;但是就会给医家惹事)
中医最大的长处,或者说最大的临床问题是阴阳互根互相转化的问题
不完全赞成李老师观点
但是能启发后学就是好的
中医学也没这么玄奥;是可以用现代语言体系表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7-10-15 08: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麻桂解表郁,这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2:37 , Processed in 0.34104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