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症方面验识俱丰,颇有建树,尤其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匠心独运,疗效卓著。现对周仲瑛教授治疗本病验案赏析,冀以弘扬周老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传录仁术。
验案欣赏
患者:顽固性高血压20余年,眩晕经年不愈,严重时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头昏重胀,耳如蝉鸣,肢体麻木,大便偏干,1~2天一行,苔薄黄腻,脉细滑。
前医以平肝潜阳无效。
治愈20年顽固性高血压,国医大师周仲瑛验案分享,研究大师心法
中医高血压
辨证属风火夹瘀上扰,治以熄风化痰。
处方:天麻、法半夏、茯苓、川芎、苦丁茶各10g,生大黄5g(后下),泽泻15g。每日1剂,水煎服。服7剂眩晕除。
大师心法:
1、清肝泻火,熄风止眩。
从本验案脉证可知,本证乃风火痰瘀四因夹杂,虽标本同病,却标证较急,治宜四因兼顾,以治标为主。由于虽有“无痰不作眩”、“无瘀不作眩”、“火极生风”之论,但终极归肝,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言。
就此证而言,因风火相煽,肝风内动较急,故周老首先选用了天麻、苦丁茶二味药物。
天麻既为养阴滋液熄风之要药,又为平肝潜阳熄风之上品。《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
苦丁茶味苦甘性大寒归经入肝,可清肝泻火,熄风止眩。
二药相伍,标本同治,功补兼施,肝大得清,肝阴得养,肝阴得潜,肝风自息。
2、运脾祛湿,化痰熄风。
风起于痰,痰因湿聚,湿由脾生,乃脾虚水湿不运所致。因此治疗风痰作眩以运脾为先。故周老在方中首先配用了茯苓。《世补斋》:“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
由于风因痰动,痰壅于清窍则风摇,故周老在方中又伍以半夏。《本草纲目》:“脾无留湿不生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半夏能逐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是也,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能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所谓辛走气能化痰,辛以润之是也。”
二者相伍,既可运脾燥湿以治本,又能化痰熄风以治标,脾健湿祛,湿除痰消,痰无风熄,则诸症自愈。
3、釜底抽薪,通利二便。
从本验案脉证可知,此风眩不仅是因湿因痰,尚有火邪作祟。且火助风势,风借天威,风火相煽,故眩晕经年不愈。治宜清肝泻火,然此火由于与湿痰交织在一起,贵在给火邪以出路,使其分消瓦解。故周老采用了釜底抽薪,通利二便之法。在方中配用了生大黄、泽泻这两味药物。
《本草切要》:“凡蕴热之症,藏府坚涩,直肠火燥而大便秘……胃火盛而大便结……必用苦寒,以大黄可也。”
《本草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
二者相伍,可使火邪与湿邪由二便分消,火清湿去,其风眩自息。
4、调和气血,疏肝定眩。
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的疏泄太过与不及,均可致人体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清窍被扰而致眩晕。治宜调和气血,疏肝定弦,故周老在方中又配伍了川芎。
《本草汇言》:“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弊,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气血调和,百脉畅利,风无所起,其眩自止。
|
上一篇:麻黄升麻汤--一张好方为何不用下一篇:胡希恕医案:五、少阴病 (一)麻黄附子细辛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