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向某,男,55岁。
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200/110mmHg。入院后血压高,经用吲达帕胺,络活喜,诺欣妥仍控制不佳,在170/100mmHg左右,虽泵注硝酸甘油,但患者随即出现头痛、恶心等副作用,不能耐受硝甘。检查高血压五项、肾上腺等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面色红黑,职业为白事唢呐手。见证: 咳嗽,呛咳为主,偶有咳痰色白不稠,夜间为甚。便秘,大便干结。小便黄。不怕冷热,口中干口苦,血压高则头痛头晕,胸闷,偶有心悸。左腹部拘挛,心下痞,腹胀。睡眠一般,胃口好。舌略暗,苦白厚,脉弦有力。
白前10 紫菀15 柴胡18 枳实20 白芍20 甘草12 桂枝15 茯苓30丹皮10 桃仁10 仁10厚朴10 苏子15 杏仁10 (3剂)
回访: 服药后咳嗽消失,大便也通畅了。心电监护提示血压再服药期间也逐渐下降,三剂中药服完后,血压在140/90mmHg左右(西药未变)。
按:患者咳嗽,呛咳,夜间为主,舌暗,为瘀血咳嗽,方选桂枝获苓丸,大不当逆之,故与四逆便干结,苔白厚,脉有力,似可下,但是患者此时气冲,1散。腹胀,取厚朴;白前、紫莞用以止咳。其中白芍、枳实、桃仁、杏仁、苏子均能通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经方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下一篇:甲流葛根加半夏汤可以治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