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084|回复: 10

病之虚实难明,当先以虚治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4-27 20: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读《伤寒论》病之先后治则的内涵,可以领会其基本原则是先益虚,后攻实。如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此二条明示了病之虚实互见,而虚证显著者,当先救其虚的治疗原则。先温其里,是因其胃气已虚,若先攻其表,必愈伤其胃气之本,而致下利益甚。
    29条之先与“甘草干姜汤”复其阳,也是先温复其胃气的意思,若先与芍药甘草汤,则会损其胃气,病必不解。如“以其人胃气弱,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当脉阴阳俱紧,此证阳脉涩,阴脉弦,应是在伤寒经治疗后出现的一种状况。浮取脉涩,为阳气虚滞,沉取脉弦,为阴气实滞。脉弦与脉紧均主气郁,然脉弦是阴气不足而致郁,由虚变实,须以芍药泄实益虚;脉紧是气壅致郁,无虚象,须以柴胡疏散实邪。“阳脉涩,阴脉弦”首先易见之证是荣卫不和,阳气运行受阻,阴气虚滞脉络,引发脉络、组织拘急挛缩,所以“法当腹中急痛”,宜先与小建中汤温和中焦以利荣卫;不瘥者,则是肝气实滞,再与小柴胡汤泄肝实脾。若先与小柴胡汤,恐误将荣卫失和之胃气不足之证,以柴胡、黄芩复彻其阳气,而损其胃气,以致坏病。
    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文蛤散功益其阴,若不瘥者,与五苓散,再利其水。若先与五苓散,恐误伤阴虚之人,其液愈虚,其热愈剧。
    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伤寒论》论述三阴病的脉象变化,是从发汗伤阳,阳损及阴的厥阴病之脉浮弱(营弱卫强)、到太阴病之脉弱(阴阳俱虚)、到少阴病之脉微细(阴阳俱虚衰)的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总是以发汗伤阳,泻下伤阴,或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而渐致阴阳俱衰之少阴病。少阴病之阴阳俱虚衰,其咽痛是由于阳损及阴,阴气不足,故不可清热伤正,可用甘草汤益气养阴以解其咽痛。不瘥者,当为虚实夹杂之喉痹证,加桔梗以开喉痹。桔梗开喉痹,必伤肺气,亦即喉痹者,必有实邪。
《金匮要略》曰:“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肺痿吐清稀涎沫,是其人有水气,寒虚气陷,故不咳,内有寒故不渴;必遗尿,小便数,为寒伤阳气,阳不摄阴,故努力站起或走路稍远身感疲惫时即尿液遗出,平时小便亦数。所以然者,以上部阳气虚寒不能摄制下部阴液故也。此为肺中冷,水气虚泛,正气失运,其人必头眩、口中多涎沫唾液,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变作渴者,是胃中素有伏热,亦可见上述诸证。内有伏热者得干姜之助热,则变作消渴。渴者属阳明,当以法治之。此条又见证,若病之虚实难辨时,仲景施治之原则,是先益其虚,唯恐虚以实治,而败坏其胃气。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5 收起 理由
黎小裕 + 5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九贴健脾丸,三年胃痛除
下一篇:谁知遁甲脉法和阴阳脉法的区别!

28

主题

1325

积分

73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自学中医的IT人

Rank: 4

积分
1325
发表于 2010-4-27 21: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开生面,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0

积分

5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难得糊涂

积分
0
发表于 2010-4-27 23: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
相信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0: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29条已经明示,此证因反与桂枝汤,误攻其表,出现了手足厥冷,咽中干、烦躁吐逆的证状。手足厥冷,是胃气虚衰的表现,乃因误攻其表,汗出伤阳所致。吐逆,也是胃中虚冷的反应。胃中虚冷,不能消谷,胃虚则胃气不降,水谷滞于胃中,气逆则吐。病因是“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表无邪而反攻其表,徒伤其表阳,汗出更虚其营血,阴阳两虚,阴虚则“咽中干、烦”:阳虚则“吐逆、躁动”。胃气虚弱厥逆、吐利者,当先温其胃气。若用芍药,芍药损胃气,于法不符。故当与甘草干姜汤先温复其胃阳。胃阳复,气津布,则咽中干、烦躁吐逆、手足厥等俱解。待厥愈足温,胃气已复,再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补益其营,以解足胫之脉络虚滞,营虚得益,脉络得通,其脚即伸。
胃气是气血运行之本,是抗邪之本。凡见胃气虚衰,或厥或吐或利者,必当先温其胃。胃气不复,以何抗邪呢?所以,《伤寒论》攻补之法,一定是根据胃气盛衰而定的。胃衰邪实,必无治法。
人之笨与巧,取决于修炼的多少,所谓“熟能生巧”。怎样才能熟呢?无非是修炼的多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必须是真喜欢,才能钻进去。钻是过程,巧是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05: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我有能力,一定尽心解答。解答不了的,我们共同请教师傅。”这是我的师兄对我说过的话。我把这句话,也承诺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19

积分

33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19
发表于 2016-8-13 17: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若病之虚实难辨时,仲景施治之原则,是先益其虚,唯恐虚以实治,而败坏其胃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27

积分

41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27
发表于 2016-11-1 14: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anliang780526 于 2016-11-1 14:42 编辑

见道之言。经过了很多回来再看,确实收益。

另有问题:
    芍药损胃气,为什么小建中汤中却用芍药加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404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40
发表于 2016-11-1 16: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病之虚实难明,当先以虚治

qianliang780526 发表于 2016-11-1 14:41
见道之言。经过了很多回来再看,确实收益。

另有问题:

許家棟先生認為小建中湯是太陰方
那為何太陰病方卻加大芍藥用量,當中白芍用到6兩,甚至大過芍藥甘草湯

有條文云: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倘若脈弱自然應減芍藥用量

但小建中湯有幾個條文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所以小建中湯脈非弱,重點也是在飴糖,合芍藥有酸甘化陰功效,可補津液不足的胃虛一症,並非所有脾胃虛弱皆屬陽虛一症,但小建中湯有雙補陰陽功用

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當中提示津血虛了濡養不及而生的虛熱,所以重用白芍可清此虛熱(許家棟先生看法)
脾主四肢,所以此條文又暗示小建中湯可用於太陰中風證,非完全裏症,與太陰虛寒證的理中湯不同,所以不存在不能重用芍藥的情況

我不喜歡芍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27

积分

41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27
发表于 2016-11-1 16: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病之虚实难明,当先以虚治

gin19762002 发表于 2016-11-1 16:02
許家棟先生認為小建中湯是太陰方
那為何太陰病方卻加大芍藥用量,當中白芍用到6兩,甚至大過芍藥甘草湯

谢谢解释。
火神派也不喜欢芍药[s:188]

可是我觉得芍药补虚的效果应该被好好利用。
在小建中汤中用芍药和饴糖,酸甘化阴,可以说那是因为阴虚生热(脾阳相对偏盛,两者都在较低水平)
真武汤里的芍药更需要思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404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40
发表于 2016-11-1 16: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病之虚实难明,当先以虚治

qianliang780526 发表于 2016-11-1 16:30
谢谢解释。
火神派也不喜欢芍药

互相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芍药损胃气,有原文280条为证:“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桂枝也损胃气,有29条为证:“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小建中汤方加倍芍药且不去桂枝,其证必然不是胃气虚。不能只看汤名为“小建中”,就以为小建中汤证是胃气虚。小建中汤证的表现是100条之“腹中急痛”,102条之“心中悸而烦”,《金匮要略》为“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胃气弱者必然“易动”,“易动”就是宜下利。100条之“腹中急痛”必然没有胃气弱下利,有胃气弱下利者必去芍药,不会倍加芍药。实际上小建中汤证是阴血不足,不是阳气不足。阳气不足者,加芍药必下利。102条“心中悸”是阳气有余,“烦”是阴血不足。《金匮要略》小建中汤证之“悸”也是阳气有余,之“腹中痛”是阴血不足,之“梦失精”是阳强之失,之“四肢疼”是表气强也是阳气有余,之“手足烦热”是阴血不足,之“咽干口燥”也是阴血不足。经文中小建中汤证的所有表现,都是阴血不足阳气有余之阴弱阳热的状态,而不是阳弱阴寒的状态。
小建中汤方为厥阴方,厥阴证才表现为正邪在表部交争,阳气退则阴邪进里,阳气进则阴邪退表。太阴证为里虚寒证。里虚热证不属太阴。太阴病证的病位和病性有经文界定:“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脏有寒”是“胃有寒”,如蛔厥者“脏寒”就是胃寒。338条原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膈在胃上,蛔上入其膈,是胃寒故蛔从胃上入其膈。
桂枝加芍药汤证“属太阴”,是说其病位属太阴,而不是病性属太阴。如“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是病位属阳明,而不是病性属阳明。
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阳明病”是在阳明时得病,“阳明病”不同于“阳明证”。如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29、230、235条等“阳明病”都是在阳明时得病,而不是“阳明证”。
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237条“阳明证”才是阳明病证。阳明证法当下之。

真武汤证若下利者也要去芍药。其证“身瞤动”为筋脉血虚芍药证,“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为里虚水停心下之附子茯苓白术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8:10 , Processed in 0.212753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