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056|回复: 5

伤寒质难的跋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积分

3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07-9-8 14: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苏生家境清寒,幼年就丧了父母。嫁给朱家的姨母把我带在身旁,攻书上学。自从学医成业之后,机会还不差,偶然看好几个病,自己以为了不起,因为人缘还好,口碑也还好,因此我很自负。
那年姨丈朱季安罹了伤寒病,我照例先与辛散宣解,汗出热不减。照我的经验,知道此病不易速痊,为了审慎起见,就延聘了某名医来诊治。他认为姨丈是阴虚朋友,汗多伤阴,邪热反炽,所以主张滋清。大家因为他是个名家,据说他有断生断死的本领,方案相当漂亮,所以我也很赞同他的措施。可是一天一天的诊治,病况一天一天的恶化,从烦躁到谵语到昏迷,他说这是一个历程,他还预测以后应当恶化到如何程度,然后可以逆转为安。大家信任他,我也信任他,因为他的方案越来越美丽了。在病的第十天,病态不大妙,神志晦涩,呼吸浅表,时时有发厥之象,我打电话问他,他说这是“转”,一转就有希望的。我们邀他拔号出诊,他晌午才来。这时姨丈已经奄奄一息,他匆匆一看,对我说,这是“转”,叫他们不要慌张,他匆匆地去了。他还没出大门,里面已经哭声号啕,素称强健无病的老人家,就此与世长逝了。
这次的经验使我对于名医有了深切的认识。
不幸的事情真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在姨丈亡故的第二个星期,承继父业的大表兄朱仰荪又病倒了。病倒却在南汇故里,乡间无名医,当然又是我挡了一个头阵。两帖药不灵,样子又是伤寒,而且症状和姨丈是一个路子。他们慌了,和我商议,我当时主张不宜再请那些赫赫有名的时医,我们应当找寻一个素有学识的医家比较妥善些。他们同意我的主张,但是茫茫医界,究竟谁是学者呢?在那时××报的顾问某先生,常常有著作在报端发表,问病答方,说来头头是道,我与他素昧生平,然而心仪已久,于是决定推荐了他。病家也很满意,因为“行交行”,总比较靠得住的,他们就重金敦请这位先生专车下乡。他主张下夺,说非此不足以肃清陈莝。三帖药之后,病情照样变了。我自作主张来给他一帖滋阴开窍,乡下的医生又加上一付清宫牛黄,病情没转机,格外地糟了。他们怪到墙门的风水不好,延了和尚道士,七敲八敲,把病人敲上了西天!
在亲戚悲愤抱怨的气氛中,我自觉没趣,悄悄地溜回了上海。这一次的教训使我增加了不少的空虚,激发了学习的热潮。这时我个人的机会却很好,盐务总局请我担任了医官,同时又担任了两个大学的校医。病人的文化水准很高,逼得我加紧学习,努力模仿,在短短两年中,把生理、病理、诊断等西医书,看懂了粗枝大叶,再加上了词藻思辩的伪装,居然面目一新。人家对我印象很好,业务竟然不差,因为有了固定收入,生活很安定,因此我又沾沾然自负起来。
一九四一年冬天,第二个表兄朱仰山又病了,病了又是伤寒。开始就是伤寒专家看的,七八天不见效,烦躁得很厉害,又找我去看。我根据过去经验,自以为很有把握,足能控制病情,所以不再对一般名家、专家有所依赖,这番很经意地负起治疗的全权。为了特别审慎,同时又会同一位西医老搭档,实行中西会诊,针药并进,从谵语昏糊许多不利条件下,居然把病人拖上了四五个星期,虽然神志还是不甚了了,可是热度总算退了。我很自得,以为这番立了大功,足以拉回前两次扫去的面子。哪里知道病人口腔起了白糜,蔓延到喉头,病情显然又起了恶化。他们背地里又请许多专家,许多第一流,他们对我的治法很有指摘。我那时也是方法用尽,只得见机而退。经过他们几次的清火败毒,到一九四二年旧历元旦,终于撇下了成群的儿女,与世长辞了。
短短的一个时期中,我亲历了三次教训,眼看那责大任重的三位当家人,在医生与病魔的合作下,半推半送的一总结束了辉煌的前程,因此把殷实的朱家垮了下来。新年里,照例要向姨母拜年,虽然我接二连三的失败,常常负疚在心,可是又不能不去,去了听那两代孤寡的悲恸,真使我局促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从此以后,我对于伤寒的疗法,不自禁地感到空虚彷徨起来。时髦名医不大靠得住,就是连我自己也不敢信任。我对于古典的医学,心里大大的起了动摇,就是对于西医的伤寒疗法,也发生了怀疑。我为了要追求真理,只是在书本上钻寻答案,可是中西疗法的联系始终难能吻合无间。我为了访贤求能,着实费了些工夫。
听得人家说,徐小圃先生治小儿病有特长,其用药有独到之处,我和徐守五同志凭符铁年先生的介绍,前去学习临证。去了几次,终是莫名其底蕴之所在。后来探知小圃先生的用药是受了祝味菊先生的影响,要想澈底了解这一个谜,我就不揣冒昧,单独前去拜访这位老先生。在数度长谈之下,听得许多闻所未闻的见解,使我茅塞顿开,不得不拜倒门下。
这部《伤寒质难》就是我入门后质疑问难的记录。老师说我悟性很好,不惜将他数十年的经验结晶全盘吐露出来。我承受了这份宝贵的理论,一一付诸实践,果然有其兑现价值。因此我批判地扬弃了旧有的作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新生的路线。几年来临床应诊,成绩优异,证实了“祝味菊思想”是一个正确的观点。
这部书完成于一九四四年正当日伪嚣张之时,本记述的字里行间多少有些反妥协的意味。在治疗上,我们一贯地主张强调抗战,反对因循和苟安。因为环境不许可,一直没有出版。抗战胜利了,一番劫收,令人心灰意冷,又把这件事延搁下来。
上海解放后,老师很兴奋,草拟了一个“创办实验医院”的建议,希望有机会来表现一下。一九五零年,人民政府发表“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的指示,老师认为时机到了,以为我们可毫无顾忌地来讨论学术了。他取得了几位朋友的资助,决心把这部书付印问世。
原因是这样的:
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迷惑旧包袱的旧中医,死死地保守着古典的教条主义。在这部书上,正好是运用旧理论旧笔调,反复辩难地把正反两面的理论无情地加以批评,说出他们心里所要说的话,因此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或许可能因此而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搞通他们的顽固思想。
同时有不少有志向学的同道,已经有了新医的知识,但是因为没有新的汇通示范,常常为了实用上的联系而发生中西脱节的苦闷,这里或许可以给他们一个新的帮助。
照一般讲,学术思想是随时代而进展的。五年来,老师的思想的确有显著的发展,这部《伤寒质难》,五年前的“老账簿”,当然只能代表五年前的思想。书中有不少地方仍是难免于错误,现在匆匆付印,不克详细修正,而且因为体裁关系,凭空抽去了一节,就会影响到整个的联系,所以索性原封不动的刊布出来。希望读者能够随时指出错误或不当的地方,我们将来可以续出一册“质难之正误”,或“质难之质难”,务使学术愈磨炼愈正确,这是我们十分盼祷的。
老师不弃愚昧,嘱我做一个后跋。我于老师的医道不敢妄赞一词,谨将记述的动机与事实,列举以告本篇读者,请各界明哲多多指教是幸!




一九五零年七月一日灯下  门人陈苏生谨跋




上一篇:[推荐]《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赵洪均)
下一篇:[注意]《医学中西结合录》

3

主题

0

积分

3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认为<伤寒质难>中,最值得一读,因而应该首先读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074

积分

50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4
发表于 2007-9-8 20: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医贵求实,一般的时医多以叶天士为宗祖,尚灵变,而不求实效,不知早有人评论,说叶医技实不如薛氏,但灵变过之。无效即是庸医,愿天下学医者,以此为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07-9-10 19: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精于医而勤临床,薛好于诗而淡于医,叶应高于薛.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3730

积分

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0
发表于 2007-12-6 13: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希望青年朋友多看几遍这个“跋”。
有这样的经历的人极少,敢于这样自揭自己的短处的人更是极少——据我所知,陈先生在这方面是中国医界古今第一。
临床看病不像在网上发议论,可以毫无顾忌的乱说一通。特别是患者就是你的至亲,又在生死关头,你能临危不乱,而且能起死回生,才是真本事。如果自己不敢治、治不好,请自己敬佩的人还是治不好,就要承认自己和自己相信的东西应该抛弃——坚决改弦更张。否则就是医中之败类。
陈先生的姨父和两位表兄所患的病是中医说的伤寒,也是西医说的伤寒。
当时西医无特效疗法——对症处理和护理为主。
但三个人居然都死了,必有治疗不当。因为,只要护理得当死亡率不应该超过30%。
氯霉素发明后,死亡率在5%以下。
青年朋友大概永远不会见到此病,我希望去看看西医书——特别是1050年之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3730

积分

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0
发表于 2009-12-10 19: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希望青年朋友多看几遍这个“跋”。
有这样的经历的人极少,敢于这样自揭自己的短处的人更是极少——据我所知,陈先生在这方面是中国医界古今第一。
临床看病不像在网上发议论,可以毫无顾忌的乱说一通。特别是患者就是你的至亲,又在生死关头,你能临危不乱,而且能起死回生,才是真本事。如果自己不敢治、治不好,请自己敬佩的人还是治不好,就要承认自己和自己相信的东西应该抛弃——坚决改弦更张。否则就是医中之败类。
陈先生的姨父和两位表兄所患的病是中医说的伤寒,也是西医说的伤寒。
当时西医无特效疗法——对症处理和护理为主。
但三个人居然都死了,必有治疗不当。因为,只要护理得当死亡率不应该超过30%。
氯霉素发明后,死亡率在5%以下。
青年朋友大概永远不会见到此病,我希望去看看西医书——特别是1950年之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7 21:48 , Processed in 0.16500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