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686|回复: 9

[推荐]杨绍伊研究经方成绩斐然

[复制链接]

23

主题

819

积分

1069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19
发表于 2007-9-3 16: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杨绍伊研究经方成绩斐然

□ 冯世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杨绍伊所著《伊尹汤液经》不论是对中医文化,还是中医学术皆有深刻影响,其中《考次汤液经序》是篇典雅的古文,为研究仲景医学别开生面。该书发行量很少,已很难寻觅,今有幸借钱超尘老师珍藏一睹为快,感弥足珍贵。读其书似感杨绍伊先生在清晰地讲述着经方形成过程,看到经方发展历史。
  值得称赞者,是以特有文学知识考证《伤寒论》原序的真伪,即以“的是建安”、“均是晋音”,用“滴血验之”方法,证实“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为王叔和加入,为经方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考证资料。
  值得商讨者,杨绍伊以“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为据,认为《伊尹汤液经》出自殷商,原文在东汉岿然独存,张仲景据此论广,故原文一字无遗存在于《伤寒论》中。又分析《伤寒论》条文,据“与商书商颂形貌即相近,其方质廉厉之气比东汉之逸靡、西京之宏肆、秦书之谯谯、周书之谔谔”证之,把条文分成:伊尹汤液经原文、仲景论广、仲景遗论三类,,即其所撰《伊尹汤液经》一书。书中凡认为属《汤液经法》原文者顶格写,凡属仲景论广者,低格写,凡属仲景遗论(由其弟子整理加入)者,低两格写,即本书的特点。书中值得称赞者多多,今只就有关病位和六经的资料分析之。
  六经提纲是仲景所集成
  杨绍伊在卷一全篇,展示商代已存在的六经(三阳三阳),主要内容提要如下:
  太阳病证属《汤液经法》原文者12条,仲景论广者2条,遗论者5条。
  阳明病证属《汤液经法》原文者16条,仲景论广者4条;遗论者10条。
  少阳病证属《汤液经法》原文者3条,仲景论广者5条,遗论者1条。
  太阴病证属《汤液经法》原文者2条,论广者2条,遗论1条。
  少阴病证属《汤液经法》原文者17条,论广者16条,遗论者9条。
  厥阴病证属《汤液经法》原文者2条,论广2条,遗论1条。
  从杨绍伊所撰《伊尹汤液经》卷一看,三阴三阳六经在商代已存在,《汤液经法》原有其名称及内容,但是没有现代所熟悉的六经提纲,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这六个提纲在《伊尹汤液经》列于每经内容最后,且低两格写,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厥阴病条上有“师曰”二字,以说明此是仲景弟子整理加入,六经提纲是仲景在其晚年才高度概括的理论,说明张仲景结合临床不断论广、总结、完善经方理论,把六经提纲置于首条,撰成《伤寒卒病论》,几代人付出了艰辛地努力。从而看出,杨绍伊以经学研究经方成绩斐然。
  证实了仲景加入半表半里理念
  杨绍伊在其首卷,展示了有关病位理念和主方表,该书卷首一段记载至关重要:
“叔和撰次既明,《汤液经》书即出,析而观之,《汤液经》文辞质实,记序简显,发语霜临,行气风迈,殷商文格,此属一家,全经百七十九条。而汗吐下利温之诸法具详,主方二十有二……叔和撰次,其书实不可废,盖因其撰次,然后《汤液经》一表二里之法以明。所谓一表太阳是也,二里阳明少阴是也,《汤液经》虽分六经属病,实止一表二里三门……”
  原《汤液经法》的病位只有表、里,而没有半表半里,这是探明《伤寒卒病论》以前的六经和《伤寒卒病论》中的六经实质的关键。卷首和主方给了我们宝贵提示,使我们看到了经方发展的过程:
  其一,《汤液经法》无半表半里理念:仲景以前的《汤液经法》书中病位概念,只有表、里理念,无半表半里理念,治疗所用八法只有汗、下、吐、利、温,而无和法。这一点又确证于史书的记载,如《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有:“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说明东汉以前的经方医学,以八纲辨证,其中病位概念只有表里(浅深、内外),而没有半表半里概念,《汤液经法》成书于东汉前,故也没有半表半里概念,治疗大法无和法。这说明杨氏以经学考证经方符合当时的现实,总结、考证是很客观的。
  其二,仲景加入了半表半里理念:从杨氏所撰《伊尹汤液经》书中,可以清晰看到,仲景创建半表半里理念的证据。如卷二的有关小柴胡汤的论述,杨氏把小柴胡汤写于卷二病可发汗篇,前有“太阳中风,往来寒热,五六日以后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烦心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坚、或心中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热、或咳者,属小柴胡汤。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也。”(赵开美本为第231条)及“阳明病,胁下坚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胎者,可以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赵本第231条)皆顶格写,列为《汤液经法》原文,其下“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坚,其脉细,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沉亦为病在里,汗出为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有外证,悉入在于里,此为半在外半在里,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大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赵本为第148条)低格写,列为仲景论广,这样清晰地看出,是张仲景在八纲辨证中加入了半表半里理念,亦因而有了和法的治疗。




上一篇:[原创]是辨病机还是辨病
下一篇:[推荐]醫藥簡述——吴佩衡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07-9-3 21: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杨绍伊先生的背景资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819

积分

1069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19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22: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绍伊先生受学于国学大师廖季平前辈,一代经师,晚年以其余力探究医经,由是专攻医典。《伊尹汤液经》乃杨绍伊撰民国初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076

积分

505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6
发表于 2007-9-4 19: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XXX 900
卷一
太陽病證論第一
太陽病,其脈浮。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惡風,其脈緩,為中風。
太陽中風,發熱而惡寒,衛中風則惡風,榮中風則惡寒。上條言衛中風,此條言榮中風。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為傷寒。此條言表中寒風,傳入於裏。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中風為表病,傷寒為裏病。風溫為表病,溫病為裏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此『火』字當是『汗』字之訛。下文『若火熏之』乃為言火。微發黃色,劇則如駑癇,時瘈瘲。此風溫誤汗必然之現象。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陽病,脈反躁盛者,是陰陽交,死。復得汗,脈靜者,生。
吐,舌下卷者,死。唾如膠者,難解。舌頭四邊徐有津液,此為欲解。病者至經,上唇有色,脈自和,為欲解。色急者,未解。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其脈浮者,必結胸。其脈緊者,必咽痛。其脈弦者,必兩脇拘急。其脈細而數者,頭痛未止。其脈沉而緊者,必欲嘔。其脈沉而滑者,挾熱利。其脈浮而滑者,必下血。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自當愈。其經竟故也。若欲,作再經者,當鍼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嘔,若躁煩,若,及也。脈數急者,乃為傳。
傷寒,其二陽證不見,此為不傳。
夫病有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不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盡未。
太陽之為病,頭項強痛而惡寒。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XXX 901
陽明病證論第二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陽明病,能食為中風,不能食為中寒。
陽明病,中寒,不能食而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為欲作固瘕也,必須堅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陽明病,初為欲食之,小便反不數,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此為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併,堅者即愈。堅,大便堅也。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此為病在表。濈然汗出解後,大便堅而不溏.則風寒未傳入於裏,故為病愈。一本作『脈緊即愈』,誤。其脈緊反去者,此為欲解。設脈浮緊為未解,緊為病傳,緊為病進,何得為愈?
陽明病,久久而堅者。
汗出多,堅。發其汗,亦堅。
陽明病,脈浮而緊,其熱必潮,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陽明病,當多汗而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之狀,此為久虛故也。
冬陽明病,反無汗,但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若厥者,其人頭必痛。若不嘔不咳,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冬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者,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下懊憹,必發黃。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必發黃。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必衄。
/XXX 902
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即衄。
陽明病,其人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
陽明病,當心下堅滿,不可攻之,攻之遂利不止者,死。止者,愈。
夫病陽多有熱,有熱,有發熱之證也。一本作陽多者熱。下之則堅。則心下堅滿而成結胸。本虛,攻其熱必噦。無陽陰強而堅,下之必清穀而腹滿。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盡戌。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是為轉在陽明。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溫,是為繫在太陰。太陰當發黃。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而堅,為屬陽明。
傷寒傳繫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以上廣論四條,論病傳。
陽明之為病,胃中寒是也。
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復不徹,因轉屬陽明。此與上條,出《平脈辨證》。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微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昔,胃家實是也。微陽陽明者,發其汗,若利其小便,胃中燥,便難是也。此與下問曰答曰諸條,均出《胎臚藥錄》。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發其汗,若下之,亡其津液,胃中乾燥,因為陽明。不更衣而便難,復
為陽明病也。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出而不惡寒,但反惡熱。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發熱惡寒者,何?答曰:然。雖二日,惡寒自罷,即汗出惡熱也。雖,每有也。《爾雅釋訓》云:每有,雖也。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處中,主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故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是為陽明病。以上問曰、答曰五條,論陽明溫病。




//XXX 902
少陽病證論第三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XXX 903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寐,目合則汗。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盡辰。
傷寒,脈弦細,頭痛而反發熱,此屬少陽。少陽不可發其汗,發汗則譫語,為屬胃,胃和即愈,胃不和,煩而悸。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其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其邪。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為欲已。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XXX 903
太陰病證論第四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濇而長,為欲愈。『濇』字,當是『濡』字之訛。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盡丑。 .
傷寒一日,太陽脈弱,至四日,太陰脈大。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溫,是為繫在太陰。太陰當發黃,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煩,暴利十餘行,必自止。所以自止者,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下之益甚,復時自痛,胸下結堅。




//XXX 903
少陰病證論第五
少陰病,欲吐而不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虛故引水自救。小便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其人小便白者,下焦虛寒不能制溲,故白也。夫病,其脈陰陽俱緊,而反汗出,為亡陽,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少陰病,脈緊者,至七八日下利。其脈暴微,手足反溫,其脈緊反去,此為欲解。雖煩下利,必自愈。
少陰病,下利,若利止,惡寒而踡,手足溫者,可治。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時自煩,欲去其衣被者,可治。
少陰病,惡寒,踡而利,手足逆者,不治。
少陰病,下利止而眩,時時自冒者死。
//XXX 904
少陰病六七日,其人息高者,死。
少陰病,其人吐利,躁逆者,死。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踡,其脈不至,其人不煩而躁者死。
少陰病,下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服湯藥,其脈暴出者,死。微細者,生。
下利,手足厥,無脈,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者是。
少陰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發熱,不死。脈不足者,灸其少陰七壯。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其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下利,有微熱,其人渴。脈弱者,今自愈。今,即也。
下利,脈數,若微發熱,汗自出者,自愈。設脈復緊,為未解。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強痛,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必便膿血。喉痹為少陰病,便膿血亦為少陰病。叔和以此諸條,次於《厥陰篇》,誤。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下利。厥利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恐為除中。食之黍餅而發熱者,而發熱者。『而』字原誤『不』,今改正。因古字『而』『不』二字形近,故易致誤也。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併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與黃苓湯復除其熱,腹中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為除中,必死。
//XXX 905
傷寒,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傷寒,厥逆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者,生。其人汗出,利不止者,死。但有陰無陽故也。
傷寒,發熱,下利至厥不止,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為可灸少陰厥陰,主四逆。
諸下利皆可灸足大都五壯。一云。七壯。商邱、陰陵泉皆三壯。
傷寒六七日,其脈微,手足厥,煩躁,灸其厥陰。厥不還者,死。
傷寒,下利,厥逆,躁不能臥者,死。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其人脈反實者,死。
少陰病,八九日而一身手足盡熱,熱在膀胱,必便血。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脇煩滿,其後必便血。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此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是也。直視,譫語,喘滿,死。若下利者,亦死。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為下厥上竭,為難治。
少陰中風,其脈陽微陰浮,為欲愈。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盡寅。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




//XXX 905
厥陰病證論第六
厥陰中風,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盡卯。
傷寒,腹滿而譫語,寸口脈浮而緊者,此為肝乘脾,名曰縱。當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其人大渴欲飲酢漿者,其腹必滿,而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為肝乘肺,名曰
橫,當刺期門。
//XXX 906
師曰:厥陰之為病,消渴,其氣上撞,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甚者,則欲吐。下之,不肯止。




//XXX 906
卷二
病不可發汗證第七溫病不可發汗.傷寒不可下。
不可發汗上篇上此篇論太陽陽明兩經合病之風溫表證,梔豉症。不可發汗。
陽明病,其脈浮緊,咽乾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反偏惡熱,其身體重。發其汗即燥,心憒憒而反譫語;加溫鍼,必怵惕,又煩躁不得眠;下之,即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屬梔子湯證。後人銀翹散,即出此方。然不如徑用經方之為允當,毋妄信其避用苦寒揀用甘寒之囈語也。因服苦寒藥而不愈者,為熱在血分,宜用生地、丹皮等。梔子、知母、黃連、黃柏為氣分之藥.故不能愈也。又熱在於表者,當兼用豆豉與石膏,若單用梔子、知母等,亦不能愈,因表裏不同道故也,亦非苦寒之過也。學者慎勿為瞽者所蒙。
梔子湯方 方藥下性味,為今所注,悉本自《神農本草》。其《神農本草》所無者,別據《別錄》補之。
梔子十四枚,擘,苦寒 香豉四合, 綿裹,苦寒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梔子湯中無吐藥,服之而吐者.為胃中有寒,此非其治也,故云『止後服』。言當改以溫藥服之也。後之解者,見此得吐之語,略弗深省,竟謂梔子湯為吐劑。夫梔子湯果為吐劑者,《可吐篇》中必列之,而宋本《傷寒論》與《脈經》及《千金翼方》本之《可吐》、《宜吐》篇中,均未列有梔子湯論之文,足證其非為吐劑也明甚矣。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微溏為陽明裏寒,此與『得吐者止後服』之戒同。
傷寒,頭痛,翕翕發熱,形象中風,常微汗出,又自嘔者。下之,益煩,心懊憹如饑。發汗則致痙,身強難以屈伸。熏之則發黃,不得小便。灸則發咳唾。
//XXX 907
傷寒,發熱,但頭痛,微汗出。發其汗則不識人;熏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則短氣而腹滿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鍼則必衄。
//XXX907




不可發汗上篇下此篇論太陽少陽及三陽合病之風溫表證,白虎症。不可發汗。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言語,面垢向經,譫語,遺溺。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厥冷,自汗,屬白虎湯證。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苦寒 石膏一斤,碎,辛,微寒 甘草二兩,炙,甘平 粳米六合,甘平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熱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滑而厥者,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是其候也。其表有熱,白虎湯主之《脈經》無此條,此據《千金翼方》本文。《傷寒論)本,則其『表有熱』句,作『裏有熱也』四字。案裏有熱者必燥渴,此論未言渴,其非為裏有熱也可知。又據《傷寒論》中凡屬白虎湯證而渴者,其方例加人參三兩,此方不言白虎加人參湯,足證其未言渴,亦非略文。是此條之文,當以《千金翼方》本所載者為是,《傷寒論》本所載者為非也。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白虎湯主之。此文,『此以表有熱句』下,舊有『裏有寒』三字,為傳鈔者之誤,林億等已辨之。再以上條之文證之,更明。今刪去之,免迷讀者。




//XXX 907
不可發汗中篇上此篇論少陰溫病裏證,承氣症.不可發汗。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其汗。
少陰病,六七日,腹滿,不大便者,急下之,屬大承氣湯證。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苦寒 厚朴八兩,炙,苦溫 枳實五枚,炙,苦寒 芒硝三合,苦寒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煎一沸,分再服。得下者,止。
傷寒四五日,其脈沉,煩而喘滿。沉脈者,病為在裏。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譫語。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屬大承氣湯。
咽乾燥者,不可發其汗。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厥者,後必熱。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其汗,必口傷爛赤。




//XXX 908
不可發汗中篇下此篇論少陰溫病裏證,黃連黃芩芍藥症,當清內熱,利小便,不可發汗。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四兩,苦寒 黃芩.一兩、苦平 芍藥二兩,苦平 雞子黃二枚,甘微溫 阿膠三挺,甘平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XXX 908
不可發汗下篇上
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
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必額陷脈上促急而緊,直視而不能眴,不得眠。
瘡家,雖有身疼,不可攻其表,汗出則痙。冬時發其汗,必吐利,口中爛,生瘡。
淋家,不可發汗,發其汗必便血。
厥,不可發汗,發汗則聲亂、咽嘶、舌痿,穀不得前。諸逆,發汗,微者難愈,劇者言亂。睛眩者,死。命將難全。
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微欲絕,手足逆冷,欲得踡臥,不能自溫。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厥逆冷。




//XXX 908
不可發汗下篇下 此一篇共八條。千金翼方本悉無之。
動氣在右,不可發汗,發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
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衝,正在心端。
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苦痛,目運,惡寒,食即反吐,穀不得前。一云:穀不消化。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微反在上,濇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濇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濇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發汗,躁不得眠。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不能自還。咳者則劇,數吐涎沫,咽中必乾,小便不利,心中饑煩,晬時而發,其形似瘧,有寒無熱。虛而寒慄,咳而發汗,踡而苦滿,腹中復堅。
脈濡而緊,濡則陽氣微,緊則榮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榮緊胃氣冷,微嘔心內煩。醫以為大熱,解肌而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裏俱虛竭,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堅寒在關元。技巧無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熱應時罷,慄慄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顛。體惕而又振,小便為微難。寒氣因水發,清穀不容間。嘔胃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身冷而內煩。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
諸脈數動微弱,並[1]可發汗,發汗則大便難,腹中乾。一云:小便難,胞中乾。胃燥而煩,其形相像,根本異源。
[1] 並可發汗:『並』疑訛,觀文意作『不』字乃是。




//XXX 909
病可發汗證第八此篇論中風表證可發其汗。
可發汗上篇
太陽病,三四日不吐下,見芤乃汗之,此條據《千金翼》本補。
大法:春夏宜發汗。
凡發汗,欲令手足皆周至,漐漐一時間益佳,但不欲如水流離。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則亡陽。陽虛,不得重發汗也。
凡服湯藥發汗,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
凡云可發汗而無湯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為解。然不如湯隨證良。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濡弱。浮者熱自發。濡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浙浙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屬桂枝湯證。
桂枝湯方 桂枝辛溫 芍藥苦平 生薑辛溫,各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甘平 大棗二十枚,擘,甘平
右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飲熱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汗出一時許,益善。若不汗,再服如前。復不汗,後服小促其間,令半日許三服。病重者,一日一夜乃差,當晬時觀之。服一劑湯,病證猶在,當作服之。至有不汗出,當服三劑乃解。
桂枝湯本為解肌,其人脈浮緊,發熱無汗,不可與也。常識此,勿令誤也。
酒客。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酒客不喜甘故也。
//XXX 910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即於桂枝湯方內,加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餘依前法。
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
太陽病,外證未解,其脈浮弱,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太陽病,發熱汗出,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屬桂枝湯證。『救』字,當是『攻』字之訛。
病常自汗出,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而外不解,此衛不和也。榮行脈中,為陰主內。衛行脈外,為陽主外。復發其汗,衛和則愈,屬桂枝湯證。
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病,自汗出而不愈,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屬桂枝湯證。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若惡寒,屬桂枝湯證。
太陽病,脈浮而數者,可發其汗,屬桂枝湯證。一作麻黃湯。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其汗,屬桂枝湯證。一作麻黃湯。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表為未解,可發其汗,屬桂枝湯證。
太陰病,四肢煩疼之病。脈浮者,可發其汗,屬桂枝湯證。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與飲之即愈。手足厥寒,脈為之細絕,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有寒,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三兩,甘溫 桂心三兩.辛溫 細辛三兩,辛溫 芍藥三兩,苦平 甘草二兩,炙,甘平 通草二兩,辛平 大棗二十五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於前方中加吳茱萸二兩,生薑八兩,切。以水四升,清酒四升和,煮取三升,去滓,分溫四服。一作酒水各六升。




//XXX 910
可發汗中篇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體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屬麻黃湯證。
麻黃湯方 麻黃去節,三兩,苦溫 桂枝二兩,辛溫 甘草一兩,炙,甘平 杏仁七十枚,去皮兩仁者,甘溫
右四味,以水九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
//XXX 911
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可發其汗,宜麻黃湯。
陽明病,脈浮,無汗,其人必喘,發其汗則愈,屬麻黃湯證。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則亡陽也,不可復發其汗,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此條之方《傷寒》、《千金》均作『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案此條之方,舊與『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形如虐』之方相錯。彼條當為桂枝二越婢一湯,誤為桂枝二麻黃一湯。此條當為桂枝二麻黃一湯.誤為桂枝二越婢一湯。決其為如此者.因越婢湯用石膏。大青龍條戒用石膏。云『脈微弱,汗出惡風,不可服,服之則厥.筋惕肉瞤,此為逆也』。此條云『脈微弱則亡陽也』同,故知此條不宜服石膏也。再以『服桂枝湯,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脈洪大,屬白虎湯』 一條證之,知彼條當服石膏。因彼條云『脈洪大』故也。今即據此互易正之。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辛溫 麻黃十六銖,苦溫 生薑切,辛混 芍藥苦平,各一兩六銖 甘草一兩二銖,炙.甘平 大棗五枚,擘,甘平 杏仁十六枚,去皮尖兩仁者,甘溫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沬,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二服,今合為一方。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不汗出而煩躁,頭痛,屬大青龍湯。脈微弱。汗出惡風,不可服之,服之則厥,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大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六兩,苦溫 桂枝二兩,辛溫 甘草二兩,炙,甘平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兩仁者,甘溫 生薑三兩,切,辛溫 大棗十枚,擘,甘平 石膏如雞子大,碎,綿裹,辛微寒
右七味,以水九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 一服汗者,勿再服。若復服,汗出多亡陽,逆虛,惡風,躁不得眠。
傷寒,脈浮緩。其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麻黃湯為治太陽陽明兩經合病中風表病之方。大青龍為治太陽少陽兩經合病,寒溫兩感,中風表病之方。小青龍為治太陽少陰兩經合病,中風傷寒,表裏兩解之方。柴胡湯為治太陽少陽兩經合病,中風傷寒,表裏兩解之方。桂枝湯則為治太陽本經中風表病,發汗解表之方。
太陽病,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微喘,屬小青龍湯。此條論首『太陽病』三字,原誤為『傷寒』二字,今改正。知此條為《湯液經》文者,因大青龍湯為《湯液經》之方。大為小之對辭,無小不得稱大。大青龍湯既為《湯液經》之方,則小青龍湯亦必為《湯液經》之方 一如大、小柴胡,大、小承氣然。而查全書中大、小青龍湯皆共止二條,皆在此處。以是知此與下小青龍湯二條中,必有一為《湯液經》文,一如上大青龍湯二條.一為《湯液經》文、一為《廣論》之文然。而此條之宜為經文,下條為《廣論》之文。其辭氣文理,皆甚顯白,不難一覽而即可得而別知之故也。
//XXX 912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三兩,苦溫 芍藥苦平 細辛辛溫 乾薑辛溫,甘草炙,甘平 桂枝辛溫,各三兩 五味子酸溫 半夏辛平,各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渴則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一雞子大,熬令赤色。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 加茯苓四兩。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而渴者,此寒去,為欲解,屬小青龍湯證。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反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麻黃細辛附子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苦溫 細辛二兩,辛溫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溫
右三味,以水二斗,先煮麻黃,減一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二日無證,故微發汗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苦溫 附子一枚,炮,去皮,八片,辛溫 甘草二兩,炙,甘平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




//XXX 912
可發汗下篇
太陽中風,表病。往來寒熱,表證。傷寒,裏病。五六日以後,胸脇苦滿,嘿嘿不欲飲食,煩心喜嘔,裏證。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脇下痞堅,或心中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熱,或咳者,屬小柴胡湯。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也。此條論首『中風』二字之上,舊脫『太陽』二字,今補正。知此條為《湯液經》文者,因此條兼言或證者七。案兼言或證者為創法統論之例,非廣法補義之例。更查全書中,兼言或證者,共有五條。此條外,真武湯言『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四逆散言『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通脈四逆湯言『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小青龍湯言『或渴、或利、或噎』。彼四條皆為《湯液經》文,以彼例此,知此條必亦為《湯液經》文也。
小柴胡湯方 柴胡八兩,苦平 黃芩苦平 人參甘微寒 甘草炙,甘平 生薑辛溫,各三兩,切 半夏半升,洗,辛平 大棗十二枚,擘,甘平 .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若胸中煩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脇下痞堅者,去大棗,加牡蠣六兩。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微發其汗。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XXX 913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嗜臥,此為外解。設胸滿脇痛,與小柴胡湯。脈浮者,屬麻黃湯證。
血弱氣盡,汗為血液,汗出則血弱.汗為陰氣所蒸而出。汗出之後.氣亦隨之衰竭,故曰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在於脇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食飲。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胸滿為邪高,脇痛為痛下。故使其嘔。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而渴者,此為屬陽明,以法治之。
陽明病,脇下堅滿,不大便而嘔,舌上胎者,一本『胎』字上有『白』字。可以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堅,其脈細,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沉亦為病在裏,汗出為陽微結。假令純陰結,不得有外證,悉入在於裏。此為半在外半在裏,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大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而胸脇滿不去,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太陰,表證。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屬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湯方 柴胡四兩,苦平 黃芩苦平 人參甘微寒 生薑切,辛溫 桂枝辛溫 芍藥苦平,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辛平 甘草一兩,炙,甘平 大棗六枚,擘.甘平
右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柴胡、黃芩,復加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




//XXX 913
發汗以後證第九
發汗後上篇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而反煩不解者,法當先刺風池、風府,乃卻與桂枝湯則愈。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其脈浮數,可復發其汗,屬桂枝湯。
二陽併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復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證不罷,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者,可小發其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大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而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汗出而不徹故也。更發其汗即愈。何以知其汗出不徹?脈濇,故以知之。『濇』宇當是『數』字之訛,『濇』『數』音近,因口授時,妄聽致誤。
//XXX 914
發汗已,脈浮而數,復煩渴者,屬五苓散。
五苓散方見後第四巷消渴門。
發汗後,身體疼痛,其脈沉遲,屬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
桂桂加芍藥生薑人參湯方 桂枝三兩,辛溫.芍藥四兩,苦平 生薑四兩,切,辛溫 甘草二兩,炙,甘平 大棗十二枚,擘,甘平 人參三兩,甘微寒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
脈浮而緊,法當身體疼痛,當以汗解。假令尺中脈遲者,不可發其汗。何以知然?此榮氣不足,血微少故也。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可以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苦溫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溫 石膏半斤,碎,辛微寒 甘草二兩,炙,甘平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名黃耳杯。
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發汗多,又復發其汗,此為亡陽。若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津液,後自愈。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即咳者,此必兩耳無所聞也。所以然者,重發其汗,虛故也。




//XXX 914
發汗後中篇
太陽病,發其汗,遂漏而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屬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中加附子一枚,炮,即是。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頗煩,復微惡寒,而腳孿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得之便厥,咽乾,煩躁,吐逆,當作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而胃氣不和,譫語,少與調胃承氣湯。重發其汗,復加燒鍼者,屬四逆湯。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甘平 乾薑二兩,辛溫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XXX 915
芍藥甘草湯方 芍藥苦平, 甘草甘平,炙,各四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方見下篇。
四逆湯方見後第三卷《不可吐可吐門》。
問日: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證象陽』句,『旦』與『但』同.『旦』字連下讀。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證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發汗後,腹脹滿,屬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發其汗不解,而反惡寒者,虛故也,屬芍藥甘草附子湯。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其胃氣,宜小承氣湯。一作調胃承氣湯。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朴半斤,炙,苦溫 生薑半斤,切,辛溫 半夏半升,洗.辛平 甘草二兩,炙,甘平 人參一兩,甘微寒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苦平 甘草甘平,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六片,辛溫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
小承氣湯方見後可下門
發汗後,身熱,又重發其汗,胃中虛冷,必反吐也。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其汗,必吐下不止。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痛,下利,厥逆而惡寒,屬四逆湯。




發汗後下篇
太陽病三日,發其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於胃也,屬調胃承氣湯。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湯主之。一作白虎加人參湯。即於白虎湯內,加人參三兩。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豬苓湯主之。此處白虎、豬苓二半條。《傷寒論》本以之附於梔子湯論之末,《千金翼方》本以之附於三陽合病之白虎湯論之末。案:附於白虎湯論之未,固未為妥,然《千金》未同以之附於梔子湯論之末,足證此二半條,其舊本亦不在梔子湯論之下。蓋此二半條早已手足分散,失其主領之條久矣。玆特代為覓訪,查全書數百餘條中,惟此條與之合{木省},今即以之附於此條之末。讀之較在梔子湯論之末更覺義明法顯。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苦寒, 甘草二兩,炙,甘平 芒硝半兩.苦寒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一沸,頓服。
豬苓湯方 豬苓去黑皮,甘平 茯苓甘平 澤瀉甘寒 阿膠甘平 滑石甘寒,碎,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服桂枝湯,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若脈洪大,屬白虎湯。一作白虎加人參湯。
發汗,若下之,煩熱,胸中塞者,用梔子湯證。
汗家,重發其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痛,可與禹餘糧丸。闕。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復重發其汗,病已差,其人微煩不了了,此大便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其堅。當問小便日幾行。若本日三四行,今日再行者,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難少,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必當大便也。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其汗,小便自利,此為內竭。雖堅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豬膽汁,皆可為導。
蜜煎導方 蜜七合,甘平
右一味,內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捻如指許,長二寸。當熱時急作,令頭銳,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豬膽汁方 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醋,以灌穀道中,加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已試甚良。




//XXX 917
卷三
病不可吐可吐吐後證第十
大法:春宜吐。
凡服湯吐,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
太陽病,當惡寒而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而數,此醫吐之過也。若得病一日二日吐之,腹中饑,口不能食。三日四日吐之,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此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太陽病吐之者,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諸四逆厥者,不可吐之,虛家亦然。
少陰病,其人飲食入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如得之手足寒,脈弦遲,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遂吐之。
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當溫之,宜四逆湯。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甘平 乾薑一兩半,辛溫。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辛溫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病者手足厥冷,脈乍緊,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病在胸中,當吐之。《千金》本,此下有『宜瓜蒂散』四字,《脈經》本無之。
病胸上諸實,胸中鬱鬱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濁唾,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即止。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此與上條,各本均未出方。案:瓜蒂散與三物小白散均為吐劑。三物小白散方下云:『病在膈上,吐是也』。此二條各本均未出方者,不知是否因未詳其所主為瓜蒂散抑為白散之故歟?謹案瓜蒂散中用豆豉,而三物小白散方論云『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白散』。然則邪屬寒實宜白散,實而挾有溫邪,或兼停水,宜用瓜蒂散矣。用者參此,臨治斟酌取之可也。
//XXX 918
瓜蒂散方 瓜蒂熬,苦寒 赤小豆甘平各一分
右二味,擣為散,取半錢匕,豉一合,湯七合,漬之須臾,去滓,內散湯中,和,頓服之。若不吐,稍加之,得快吐,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不爾者,不可與。欲嘔,胸中痛,微溏,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胸中痛,非柴胡湯症。若非先其時自極吐下,可與爪蒂散或白散吐下之。
傷寒吐後,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XXX 918
病不可下證第十一傷寒不可下,溫病不可發汗。
不可下上篇此篇論中風表證不可下。
太陽病,有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解外宜桂枝湯。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也。屬麻黃湯證。
脈浮大。應發其汗。醫反下之,此為大逆。
夫病脈浮大,問病者言便堅耶?設利者,為虛,大逆。堅為實,汗出而解。何以故?脈浮,當以汗解。




//XXX 918
不可下中篇此篇論傷寒裏證不可下。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其汗,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辛溫 茯苓三兩,甘平 人參二兩,甘微寒 白朮四兩,苦溫 芍藥三兩,苦平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下之亡血,死。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少陰病,脈沉者,急當溫之,宜四逆湯。
//XXX 919
師曰: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更疼痛,當救其裏,宜溫藥四逆湯。




//XXX 919
不可下下篇上
諸外實,不可下,下之則發微熱,亡脈則厥,當臍發熱。『發熱』,一本作『握熱』。
諸虛不可下,下之則渴引水者,自愈。惡水者劇。
咽中閉塞,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臥則欲踡,身體急痛,復下利日十數行。
病欲吐者,不可下之。
不可下下篇下此一篇共八條,《千金》本無之。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裏拘急,食不下,動氣反劇。身雖有熱,臥反欲踡。
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浮熱,冷汗自泄,欲水自灌。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堅。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微反在上,濇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濇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濇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不可下,下則心下痞堅。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微則為咳,咳則吐涎沫,下之咳則止而利不休,胸中如蟲囓,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脇拘急,喘息為難,頸項相牽,臂則不仁。極寒反出汗,軀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穀氣多入則為中滿,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血。浮則為虛,數則生熱。浮則為虛,自汗惡熱。『惡熱』當是『發熱』之訛。一本作『惡寒』,與下文義復,且失韵,非。數則為痛,振而寒慄。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滿汗流,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脇,振寒相搏,其形如瘧。醫反下之,令脈急數,發熱狂走,見鬼恍惚,心下為痞,小便淋瀝,少腹甚堅,小便血出。
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氣實為孤陽。當小便難,胸中虛。今以小便利,而大汗出,法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液四射,榮竭血盡,虛煩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醫以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陽去有期,必下如污泥而死。
//XXX 920
脈數者,久數不止,不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臟,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下之必煩利不止。




//XXX 920
病可下證第十二
可下上篇此篇論陽明溫病。
大法:秋宜下,冬宜溫熱藥及灸。
凡可下者,以湯勝丸散,中病便止,不必盡服之。
陽明病,潮熱微堅者,可與承氣湯;不堅,不可與。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可少與小承氣湯。腹中轉氣者,此為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氣者,此但頭堅後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腹滿。不能食,欲飲水者,即噦。其後發熱者,必復堅,以小承氣湯和之。若不轉氣者,慎不可攻之。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苦寒 厚朴二兩,炙,苦溫 枳實三枚,炙,苦寒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溫分再服。服湯,當更衣。不爾,盡服之。
陽明病,其脈遲,雖汗出而不惡寒,其體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如此者,其外為解,可攻其裏。若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堅,屬大承氣湯。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滿大而不大便者,屬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下。
脈雙弦遲,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屬大承氣湯證。
腹滿時減,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不吐下而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陽明病下之,此『下之』二字,作當下解,不作巳下解。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其人腹微滿,頭堅後溏者,不可攻之。有燥屎者,屬大承氣湯證。
得病二三日,脈若無太陽柴胡證,『脈若』,一本作『脈弱』,非。而煩躁心下堅。至四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大便,但頭堅後溏,未定成其堅,攻之必溏。當須小便利,定堅,乃可攻之。
//XXX 921
病人小便不利,『不』字誤,當衍。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有燥屎也。屬大承氣湯證。
陽明病,其人汗多,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堅,堅者必譫語,屬小承氣湯證。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其脈滑疾,如此者,屬承氣湯。因與小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復與一升。如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濇者,此為裏虛,為雞治,不可更與承氣湯。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而反不能食者,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堅耳。屬大承氣湯證。
二陽併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愈。屬大承氣湯證。
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陽絕於內,亡津液,大便因堅也。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摶,『摶』,一作『搏』,今改正。摶,聚也,謂結聚也。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摶,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濇』字當是『數』字之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濇者,此為裏虛,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脈濇何可下耶?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甘平 芍藥 苦平 枳實,炙,苦寒各八兩 大黃一斤,苦寒 厚朴一尺,炙,苦溫 杏仁一升,去皮尖兩人者,熬,別作脂,甘溫
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圓,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XXX 921
可下下篇此篇論寒溫兩感,汗下雙解之法。
太陽病未解,其脈陰陽俱微,必先振,汗出而解。但陽微者,先汗之而解,宜桂枝湯。但陰微者,先下之而解,屬大柴胡湯證。『其脈陰陽俱微,必先振,汗出而解。』一作『其脈陰陽俱浮』,誤。《辨脈法篇》云:『脈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與此言『必先振,汗出而解』同,足證微字不誤。
大柴胡湯方 柴胡八兩,苦平 枳實四枚,炙,苦寒 生薑五兩,切,辛溫 黃芩三兩,苦平 芍藥三兩苦平 半夏半升,洗,辛平 大棗十二枚,擘,甘平 大黃二兩,苦寒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屬大柴胡湯證。
病者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可下之。屬大柴胡湯證。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屬大柴胡湯。《千金》作承氣湯。
//XXX 922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微熱者,此為實,急下之。屬大柴胡湯、承氣湯證。先與大柴胡湯,後與承氣湯也。
汗出而譫語者,有燥屎在胃中,此風也,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亂,以表虛裏實故也。下之則愈,屬大柴胡湯、承氣湯證。




//XXX 922
發汗吐下後證第十三
發汗吐下後上篇上
太陽病,先發其汗,不解,而下之。其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解其外則愈。屬桂枝湯。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屬桂枝加厚朴杏子湯證。《千金》作麻黃湯,又作桂枝湯。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加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餘依前法。
大下以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再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續在,先與小柴胡湯。嘔止小安,其人鬱鬱微煩者,為未解,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嘔止小安』,一作『嘔不止,心下急』。
凡柴胡湯證而下之,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而微利。此本當柴胡湯,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再服小柴胡湯以解其外,後屬柴胡加芒硝湯。
小柴胡湯方 柴胡二兩十六銖,苦平 黃芩苦平 人參甘微寒 甘草炙,甘平 生薑辛溫,各一兩,切 半夏一合,洗,辛平 大棗四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溫分再服,以解其外。不解更作。
柴胡加芒硝湯方 右,以前七味,以水七升,下芒硝三合,大黃四分,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湯再服,以解其外。餘二升,加芒硝、大黃、桑螵蛸也。
傷寒五六日,其人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脇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此為未解,屬柴胡桂枝乾薑湯。
//XXX 923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八兩苦平 桂枝三兩,辛溫 栝樓根四兩,苦寒 黃芩三兩,苦平 牡蠣二兩,熬,鹹平 甘草,炙,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溫服一升,日二服。初服微煩,汗出愈。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不可轉側,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076

积分

505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6
发表于 2007-9-4 19: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網上所見只有這一部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88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8
发表于 2007-9-6 18: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到后面,怎么写到“半表半里”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发表于 2007-9-26 22: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发表于 2007-9-27 18: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15卷第2期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关键词:辅行诀;汤液经法;文献考证
中图分类号:R-092  文献标识码:A
  皇甫谧《甲乙经序》:“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林亿《伤寒论序》云:“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是皇甫谧、林忆诸前贤大德皆谓《伤寒杂病论》在《伊尹汤液》一书基础上而成。仲景《伤寒论序》亦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仲景所求采者主要为《伊尹汤液经》。班固《汉书艺文志》经方类著录“《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久佚。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云:“《内经素问》有《汤液醪醴论》。《事物纪原》:《汤液经》出于商伊尹。《郊祀志》:莽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于宫中,作乐其上,顺风作《汤液》。皇甫谧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由王应麟泛引诸书观之,是王氏于《汤液经法》一书不甚了了。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在《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下云:“按后汉张机仲景取是书论次为十数卷。”姚振宗《后汉艺文志》在“张仲景方十五卷”下云:“按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引皇甫谧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按汉志经方家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仲景论定者,盖即是书。”(按,姚氏两书收于《二十五史补编》中)1988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马继兴教授主编的《敦煌古医籍考释》(江西科技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1994年甘肃中医学院丛春雨先生主编的《敦煌中医药全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均收录《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辅行诀》以确切的资料证明《伤寒杂病论》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基础上撰成。下面分为几个问题论证《辅行决》、《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三者的传承关系。

1 《辅行诀》的作者、发现、存佚及整理研究
1.1 作者
  《辅行诀》题“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陶弘景(456~536),生于南朝刘宋孝建三年,卒于梁大同二年。《南史》、《梁书》有传。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今江苏镇江附近)。《南史本传》:“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所论与《辅行决》陶氏所云“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宿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写法,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之意合。永明十年(492年),时年三十有六,上表辞官,诏许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山中立馆,自号华阳隐居。人间书札,即以隐居代名。”自此,“华阳隐居”之名乃立。《南史本传》云,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轻捷,性爱山川,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自己。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影,老而弥笃。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草。”所著《学苑》百卷、《孝经》、《论语集注》、《帝王年历》、《本草集注》、《效验方》、《肘后百一方》、《古今州郡记》、《图象集要》、《玉匮记》、《七曜新旧术疏》、《占候》、《合丹法式》等书,据《南史本传》云:“共秘密不传,及撰而未讫又十部,唯弟子得之。”《辅行诀》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去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用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观以上诸说,《辅行诀》乃陶隐居主据《汤液经法》并参考《神农本草》、《桐君采药录》而亲撰者,以备山中隐居之用,并教导弟子以《辅行诀》之法祛除疾病,进修内视之道。据《南史本传》,陶氏所作,或秘密不传,或撰而未讫由弟子收藏。疑《辅行诀》为弟子收藏而略加整理者。文中“隐居曰”、“陶云”等语,是其证。由于《辅行诀》保存于弟子之手,久未外传,故阮孝绪《七录》本加著录,《隋志》因之亦未著于录。

1.2 发现
  《辅行决》原藏敦煌藏经洞。1907年法国伯希和至敦煌盗宝,发现大批珍贵经卷,欲携回国,装箱时某道士见此件首尾完具,乃暗藏之。《辞海》介绍伯希和情况云:“伯希和,法国汉学家。曾任职于法国远东学院(河内)。1906~1908年活动于中国甘肃新疆一带,盗窃敦煌千佛洞大量珍贵文物,运往巴黎。1911年起任法兰西学院(巴黎)教授。1925年主编东方学杂志《通报》,著有《敦煌千佛洞》等。”伯希和盗窃的敦煌文物近2500件(不包括藏文)。伯希和将斯坦因盗掠之余的两千余件经卷装箱,于1908年10月运抵北京。信息闭塞的国人,直至此时,尚不知敦煌宝卷已连续被盗。1908年12月这些宝卷经由河内远东博古学院运往巴黎。1909年5月伯希和携带少量敦煌经卷再至北京,向中国学者展示。消息传出,国人震惊,舆论大哗。1909年11月日本人主办的《燕尘》杂志第二卷第十一期刊登署名“救堂生”的题为《敦煌石室中的典籍》一文,较详细地记录了救堂生与伯希和会面及他亲见敦煌卷子的情形。现把有关部分摘引如下:
  敦煌石室中的典籍  教堂生法兰西东方考古学校(在河内)教授伯希和乃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最杰出的中国学家E•沙畹之三大弟子之一,于甘肃省敦煌县石室中,获得深藏于该处之经卷古文书类。此次于归途返本国途中,滞留北京。余听闻其事,即赴八宝胡同假寓,通刺拜访。此事前未得与闻,踌躇间,但闻侍者曰“请”,引入客厅。P•伯希和氏系年仅三十之青年绅士,颇具学者气象。会晤之际,伯希和氏不以西洋语而以流畅之北京语交谈,并介绍其友人夏巴耐与曼佗罗,欢谈甚洽。
  P.伯希和氏为研究清国西陲之地理古迹,于前年从本国出发,经俄属中亚西亚进入新疆,滞留库车八个月,乌鲁木齐两个月,吐鲁番数周,继续其研究。于乌鲁木齐听闻敦煌石室之事,遂经巴里绅、哈密至安西,知州某赠古写本一卷,系唐写本无疑。便于去年冬日至敦煌,滞留三月,终获三危山下石室所藏之写经与他物。
  卷子大部已送回本国,仅示随身数十品,皆惊心骇目之贵重品,为唐写本、唐写经、唐刻及五代刻经文、唐拓本等。纸质不离黄麻、白麻、楮纸三种。《老子化胡经》不亚于《太平经》中最优者。《尚书•顾命》残页,文字雄劲,确系唐人书法。此石室系西夏兵戈之时所封以至近年。故石室之物皆五代以前,宋以下不见一纸。且西夏文字之物,亦不见半片,此为确证。鄙以为此乃学术上之大发现也。
  余知识浅陋,于内容皆无知,仅以趣味现之,亦无价之珍品也。P.伯希和氏携此奇书,北京士大夫中学者,于古典具趣味者,继续造访,见此赍来之珍品,无不惊者……。
  救堂生文章刊布不久,日本《朝日新闻》于1909年11月12日刊登一篇长篇报道,对伯希和掠取书卷之意义等作了较详细分析。全文如下:
  千年前古书卷十余箱 悉被法国人席卷而去
  东京某氏近接清国文部参议官罗振玉氏报,此乃为足以耸动学术界之大发现。据所报,清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三危山下小川前;有寺庙三座,士人称其上寺、中寺、下寺。上中两寺为道教方士所栖居,独下寺为僧刹,寺左方不远处有石室数百。此石室自唐以来,俗称“千佛洞”,文人呼之“莫高窟”。洞中皆壁画,诚如千佛洞之名。上截刻几多几样佛罗汉之象,下截更刻刻佛像之人及姓氏里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日本明治三十三年),为修治右侧之石洞,凿一石壁,意外发现众多书卷藏匿于此,其书始流落人间。然其地僻极西,犹未为世人瞩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明治四十年)冬,在北京之法国传教士伯希和赴中国西北新疆省旅行,至迪化府。伊犁将军长庚以上述石室之书一卷相赠,并语该发现之事实。遂继续南向,入甘肃省。安西州牧某氏,亦以一卷相赠。伯氏久驻北京,于中国古书有极大之趣味,一见即确认系唐代写本。急赴石室之处,遍访搜寻,购得十余箱。此仅不过原存三分之一,余三分之二,散佚而无由收管。伯氏携之归北京,经史子集四部及经卷中之好者,即送法国,残余数种,罗氏于上月下旬得以观之。罗氏云:此乃西夏兵革之际,藏匿于此,系九百七十余年前之古书卷;弥足珍贵。且佛教衰颓,在五代兵乱之际,匿藏之古书卷中,又特多佛书,是亦一千余年前之古书卷也。
  伯氏送归法国之书目略如左:
  颜师古《玄言新记明老部五卷》 《二十五等人图》 《太公家教》 《辩才家教》 《孔子修问书》 《天地开辟以来帝王记》 《百行章》 《何晏论语集解一、二、六卷》 《毛诗卷九》(郑注 柏舟诂训传) 《范宁谷梁集解(闵公至庄公)》 《孟说秦语中晋二》 《庄子第一卷》 《文子第五卷》 《郭知言记室修要》 《文选李善注第二十五、二十七卷》 《冥极记》 《新集文词教林》 《秦人吟》 《子赋》 《李若立略出嬴金》 《老子道德经义疏第五卷》 《唐韵》 《切韵》(二书小版五代刻本均残) 《唐礼图》 《辅篇义记二卷》 《李荃阃外春秋一、四、五卷》 《唐律一卷》 《故陈子昂集八、十卷》 《敦煌十咏》。
  右列诸书,无一不是珍本。如《唐韵》、《切韵》之五代刻本,足以是正此书刻本始于宋代之学者定论。又罗氏所见,多经卷拓碑之类。《尚书•顾命》之残本,《化度寺邕禅师碑》等,亦足惊有考古癖之学者。其珍绝足比以竹造经籍之我国京都高山寺等。此乃中国空前大发现也。
  敦煌经卷被盗消息逐渐被国人所知,强烈要求清廷将盗余经卷运回清廷学部保管。宣统二年(1910)学部将劫余残卷运回学部,但又为国人之权豪势要巧取豪夺一部分,归于学部保藏者仅有八千余卷。陈垣先生编有《敦煌劫余录》,著录起止纸数、行数及内容。研究敦煌宝卷现在已经形成专门之学,名为敦煌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白化文、杨宝玉撰《敦煌学目录初探》,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从中可以了解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研究敦煌学的概貌。
  伯希和盗窃之经卷,现藏巴黎图书馆,皆已编号,每号前冠以P宇,如P3287号为《伤寒论》残卷。以上所述是伯希和敦煌盗宝的大致情况。所幸的是,当伯希和把选好的经卷准备运走请人装箱的时候,一装箱道士将《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暗暗藏在衣服兜中,这样才保存了这一十分珍贵的文献史料。

1.3 存佚
  《辅行诀》虽然没有被伯希和盗走,却被国人自己在无可奈何的境况下毁烧了。1988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马继兴教授主编《敦煌古医籍考释》,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其序言部分专列一节《关于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卷子的再发现过程》对此经卷的再发现过程有较详介绍。全引如下:
  十九世纪末,河北威县中医张南氏家传医学,所藏医书甚丰。敦煌卷子出土后,闻风前往,曾在驻洞道上手中以重金购得医学卷子一轴,名为《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卷子首尾基本完整。其前尚绘有三皇、四神及二十八星宿之图。张氏视为珍宝。殁后传予其孙中医张大昌(为靖)先生。张大昌先生多取此书所载方论治疗疾病,获有显效,乃将此书传予弟子。弟子录有副本两种。1966年“文革”期间卷子不幸被毁。1974年初,张氏用“赤脚医生”之名将抄本寄送中国中医研究院。开初未引起重视。后此件转交我手。经我反复考察验证抄件中保留与引用的古俗讳字、药名、药量、人名、方名、书名、篇名以及病症名称,方剂配伍特徵、文章结构与风格等多方面内容,确定绝非今人仿造赝品。其成书下限决不晚于宋初以前,因而由我写出了对该卷子年代的初步鉴定材料。为了进一步征求有关文史专家的意见,1975年我曾将此卷子释文及其有关情况,请教了社会科学院张政琅和李学勤两位教授,经他们鉴定,在结论中也提到:“此书不是近代的伪作,但也不可能早到南北朝梁代的作品。作为一种古籍的传抄本,还是有保存的必要的。”与此同时,我院王雪苔同志也对此书寄与了很大的重视,并专门就此事直接去威县张大昌先生处作了详细的调查,并进一步获见保存于其弟子处的另一抄本。故本书此次的整理即特约请王雪苔院长据此两本互勘而厘定。
2002年10月12日笔者打电话给马继兴先生,说:“现这段文字上下文,似《辅行诀》的两本互勘与厘定出自王雪苔先生手,又似王雪苔先生亲自去河北省威县面见张大昌先生。是否果然如此?”马先生回答:“王雪苔先生未参与互勘和厘定,王先生也未亲自去面见张大昌先生。到威县去的是王淑民,你可以问问她。当时王先生是院长,这个工作要靠领导的支持,所以就写了王雪苔先生进行互勘和厘定。”
  据此可知,对《辅行诀》首先进行鉴定、校勘、深入研究并肯定非赝品者为马继兴教授,王淑民受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委托直接去河北省威县进行调查,获得张大昌弟子手抄本,于是《辅行诀》才保存下来。马继兴先生将张大昌记忆本、其弟子手抄本两个本子互相对照进行校勘厘定,收进《敦煌古医籍考释》一书,世人始见《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2002年10月25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举行建所20周年纪念会,会间休息时我问马继兴先生:“《辅行诀》有没有后人伪托的可能?您说《辅行诀》为陶弘景撰写的可能性很大,您现在的观点怎样?”马老说:“后人伪托是伪托不出来的。我现在仍然认为《辅行诀》为陶弘景亲自撰写的可能性较大。”
  199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甘肃中医学院从春雨先生《敦煌中医药全书》,此书对《辅行诀》的存佚介绍如下:
  “此卷子原藏于河北省威县中医师张南先生家,世代珍传至南先生嫡孙大昌先生。时至“文革”,原卷子焚毁,现仅存两个抄本,一本为张大昌先生对原卷子日夜展玩,诵记如流,原卷子焚毁后,追忆成书;另一本为大昌先生弟子据原卷子抄录。两种本子略有出入。
  原卷子存世之时大昌先生曾致信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表示愿献此卷子,惜未被重视。因惧“文革”之祸火,“文革”后大昌先生以和氏怀璧之志,再信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信转至王雪苔先生手,颇为重视,至此卷子内容重见天日。原卷子的毁损,对鉴定工作带来绝大困难。能够参考的只有两点。其一为原卷子自敦煌石室发掘后的流传轨迹。据大昌先生云,其流传过程如下:原卷子于敦煌石室发现后,曾被伯希和选中,并欲窃取回国,幸被装车道士爱其全帙暗中留下。民国初年售予大昌先生祖父南先生,传至大昌先生,毁于“文革”祸火。其二,原卷子内容中大量保存着久已失传的中医古书的内容,如《桐君药录》、《汤液经法》等。故据以上两点,原卷子颇有可能是出于敦煌石室的唐以前抄本。”

1.4 研究
  这里所说的“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校注;二,论文。
1.4.1 校注 据马继兴教授说,《敦煌古医籍考释•辅行诀》校注为马继兴教授亲撰。校注方法大致如下:
“此书历代未见著录。原为卷子本,藏于敦煌千佛洞。伯希和盗运敦煌文物时选中此卷,幸被一装车道士暗暗留下。民国初年售予河北省威县中医师张南先生。南先生传予嫡孙张大昌中医师,世袭而藏。惜于1966年夏毁于横扫一切的浩劫。今存两种抄本。甲本乃张大昌的弟子之间转抄者,保留原貌较多,但在转抄中偶有省略及按抄者理解妄加改动处。乙本乃张大昌追忆而成,内容较全,但难免有误记之处。现以甲本为底本,并以乙本补入缺文。凡补入文字均在其下加重点符号,不另作注。书名冠以《辅行诀》,意思是将医药作为辅助修道之手段。古代方剂书、兵书、道书,常见书名带“诀”字者。陶弘景撰有《黄庭集诀》、《药总诀》,即是其例。此书题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然观书中校注,知已经过后人整理。玄武汤皆未改为真武汤,不避宋讳,说明整理当在宋代以前。此书重视五行学说,以五行格局经纬五脏用药,独具一格。书中保存古佚书《汤液经法》、《桐君药录》的某些内容,对于研究医学史和仲景学说价值颇大。”
  校注中的“按语”,时有精见,阅读时应加注意。如关于《辅行诀》的作者之判定,按语云:“此书题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因从来未见著录,似难作定论。唯观此序,及本书内容、文字风格及道教思想,确与陶氏相近。陶弘景为齐梁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其著作亦喜用“诀”字命名,由此观之,此书为陶弘景撰之可能性确实很大。”结合《南史•陶弘景传》考之,《辅行诀》为陶洪景亲撰可能性较大。

1.4.2 论文 就我本人所见,自《辅行诀》收录于《敦煌古医籍考释》至今已14年有余,研究论文不多。论文具有较高水准者,当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王淑民教授的四篇论文。其一,发表于1991年第3期《上海中医药杂志》的《敦煌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36~39页);其二,发表于《中医杂志》1998年11月第39卷第11期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三书方剂关系的探讨》(694~696页);其三,发表于2000年上海《中医文献杂志》总第66期增刊的《五脏补写法例的研究》(40~43页);第四,发表于2002年10月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编辑的《春华秋实继往开来》论文集的《汉书经方著作汤液经法佚文的研究》(140~148页)。(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0-15 21: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老先生的这本书是根据什么编写而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144

积分

1643 小时

在线时间

超级版主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Rank: 8Rank: 8

积分
2144
发表于 2007-11-2 10: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绍伊先生和刘民叔先生(1897—1960)同受学于国学大师廖季平(1852—1932)前辈。晚年以其余力探究医经,二先生由是专攻医典,阐发汤液家经旨,并先后从川来沪,讲学行医。
    廖氏讲论《内经》,至刘、杨课医则不谈《内经》,特著重《神农本草》及仲景书,自谓神农、伊尹学派,与黄帝、岐伯学派不同。神农、伊尹是为汤液立法,黄帝、岐伯主要是为针灸立论。
    上文引自李鼎《国学大师与中医学--从章次公先生一篇手札谈起》
雪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23:39 , Processed in 0.21640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