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510|回复: 9

韩国体质说

[复制链接]

53

主题

0

积分

18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10-2 22: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东医寿世保元》
              东武 李济马 著

                存其心者 责其心也
                心体之明暗 虽若自然而 责之者 清 不责者 浊
                马之心觉 黠於牛者 马之责心 黠於牛也
                鹰之气势 猛於鸱者 鹰之责气 猛於鸱也
                心体之清浊 气宇之强弱
                在於牛马鸱鹰者 以理推之而 犹然 况於人乎 !
                或相倍蓰 或相千万者 岂其生而辄得 茫然不思 居然自至而 然哉

              ※性命论

              ※ 天机有四 一曰 地方 二曰 人伦 三曰 世会 四曰 天时
              ※ 人事有四 一曰 居处 二曰 党与 三曰 交遇 四曰 事务
              ※ 耳听天时 目视世会 鼻嗅人伦 口味地方
              ※ 天时 极荡也 世会 极大也 人伦 极广也 地方 极邈也
              ※ 肺达事务 脾合交遇 肝立党与 肾定居处
              ※ 事务 克修也 交遇 克成也 党与 克整也 居处 克治也
              ※ 颔有筹策 臆有经纶 脐有行检 腹有度量
              ※ 筹策 不可骄也 经纶 不可矜也 行检 不可伐也 度量 不可夸也
              ※ 头有识见 肩有威仪 腰有材干 臀有方略
              ※ 识见 必无夺也 威仪 必无侈也 材干 必无懒也 方略 必无窃也
              ※ 耳目鼻口 观於天也 肺脾肝肾 立於人也 颔臆脐腹 行其知也 头肩腰臀 行其行也
              ※ 天时 大同也 事务 各立也 ※ 筹策 博通也 识见 独行也
              世会 大同也 交遇 各立也 经纶 博通也 威仪 独行也
              人伦 大同也 党与 各立也 行检 博通也 材干 独行也
              地方 大同也 居处 各立也 度量 博通也 方略 独行也
              ※ 大同者 天也 各立者 人也 博通者 性也 独行者 命也
              ※ 耳好善声 目好善色 鼻好善臭 口好善味
              ※ 善声 顺耳也 善色 顺目也 善臭 顺鼻也 善味 顺口也
              ※ 肺郡恶声 脾郡恶色 肝郡恶臭 肾郡恶味
              ※ 恶声 逆肺也 恶色 逆脾也 恶臭 逆肝也 恶味 逆肾也
              ※ 颔有骄心 臆有矜心 脐有伐心 腹有夸心
              ※ 骄心 骄意也 矜心 矜虑也 伐心 伐操也 夸心 夸志也
              ※ 头有擅心 肩有侈心 腰有懒心 臀有欲心
              ※ 擅心 夺利也 侈心 自尊也 懒心 自卑也 欲心 窃物也
              ※ 人之耳目鼻口 好善 无双也 人之肺脾肝肾 郡恶 无双也
              人之颔臆脐腹 邪心 无双也 人之头肩腰臀 怠心 无双也
              ※ 尧舜之行仁 在於五千年前而 至于今 天下之称善者 皆曰尧舜则 人之好善 果无双也
              桀纣之行暴 在於四千年前而 至于今 天下之称恶者 皆曰桀纣则 人之郡恶 果无双也
              以孔子之圣 三千之徒受教而 惟颜子 三月不违仁
              其馀 日月至焉而 心悦诚服者 只有七十二人则 人之邪心 果无双也
              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 未洽於天下 武王周公继之然後大行而
              管叔蔡叔 犹以至亲 作乱则 人之怠行 果无双也
              ※ 耳目鼻口 人皆可以为尧舜 颔臆脐腹 人皆自不为尧舜
              肺脾肝肾 人皆可以为尧舜 头肩腰臀 人皆自不为尧舜
              ※ 人之耳目鼻口 好善之心 以众人耳目鼻口论之则 尧舜 未为加一鞭
              人之肺脾肝肾 郡恶之心 以尧舜肺脾肝肾論之则 众人 未为少一鞭
              人皆可以为尧舜者 以此
              人之颔臆脐腹?诬世之心 每每隐伏也 存其心 养其性 然後 人皆可以为尧舜之知也
              人之头肩腰臀之中 罔民之心 种种暗藏也 修其身 立其命 然後 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行也
              人皆自不为尧舜者 以此
              ※ 耳目鼻口之情 行路之人 大同於协义故 好善也
              好善之实 极公也 极公则 亦极无私也
              肺脾肝肾之情 同室之人 各立於擅利故 郡恶也
              郡恶之实 极无私也 极无私则 亦极公也
              颔臆脐腹之中 自有不息之知 如切如磋而
              骄矜伐夸之私心 卒然败之则 自弃其知而 不能博通也
              头肩腰臀之下 自有不息之行 赫兮喧兮而
              夺侈懒窃之欲心 卒然陷之则 自弃其行而 不能正行也
              ※ 耳目鼻口 人皆知也 颔臆脐腹 人皆愚也
              肺脾肝肾 人皆贤也 头肩腰臀 人皆不肖也
              ※ 人之耳目鼻口 天也 天 知也
              人之肺脾肝肾 人也 人 贤也
              我之颔臆脐腹 我自为心而 未免愚也 我之免愚 在我也
              我之头肩腰臀 我自为身而 未免不肖也 我之免不肖 在我也
              ※ 天生万民 性以慧觉 万民之生也 有慧觉则生 无慧觉则死 慧觉者 德之所由生也
              ※ 天生万民 命以资业 万民之生也 有资业则生 无资业则死 资业者 道之所由生也
              ※ 仁义禮智 忠孝友悌 诸般百善 皆出於慧觉
              士农工商 田宅邦国 诸般百用 皆出於资业
              ※ 慧觉 欲其兼人而 有教也
              资业 欲其廉己而 有功也
              慧觉私小者 虽有其杰 巧如曹操而 不可为教也
              资业横滥者 虽有其雄 猛如秦王而 不可为功也
              ※ 好人之善而 我亦知善者 至性之德也
              恶人之恶而 我必不行恶者 正命之道也
              知行积则 道德也
              道德成则 仁圣也
              道德非他 知行也
              性命非他 知行也
              ※ 或曰 举知而論性 可也而 举行論命 何义耶
              曰 命者 命数也 善行则 命数自美也
              恶行则 命数自恶也 不必卜筮而 可知也
              诗云 永言配命 自求多福 即 此义也
              ※ 或曰 吾子之言曰 耳听天时 目视世会 鼻嗅人伦 口味地方
              耳听天时 目视世会则 可也而 鼻 何以嗅人伦 口 何以味地方乎?
              曰 处於人伦 察於外表 默探各人之贤不肖者 此 非嗅耶
              处於地方 均尝各处人民生活之地利者 此非味耶
              ※ 存其心者 责其心也 心体之明暗 虽若自然而 责之者 清 不责者 浊
              马之心觉 黠於牛者 马之责心 黠於牛也 鹰之气势 猛於鸱者 鹰之责气 猛於鸱也
              心体之清浊 气宇之强弱 在於牛马鸱鹰者 以理推之而 犹然 况於人乎
              或相倍蓰 或相千万者 岂其生而辄得 茫然不思 居然自至而 然哉 四端论

              ※ 人禀脏理 有四不同
              肺大而肝小者 名曰 太阳人
              肝大而肺小者 名曰 太阴人
              脾大而肾小者 名曰 少阳人
              肾大而脾小者 名曰 少阴人
              ※ 人趋心欲 有四不同
              弃礼而放纵者 名曰 鄙人
              弃义而偷逸者 名曰 懦人
              弃智而饰私者 名曰 薄人
              弃仁而极欲者 名曰 贪人
              ※ 五脏之心 中央之太极也 五脏之肺脾肝肾 四维之四象也 (四维=乾坤艮巽)
              中央之太极 圣人之太极 高出於众人之太极也
              四维之四象 圣人之四象 旁通於众人之四象也
              ※ 太少阴阳之脏局短长 四不同中 有一大同 天理之变化也 圣人与众人 一同也
              鄙薄贪懦之心地清浊 四不同中 有万不同 人欲之阔狭也 圣人与众人 万殊也
              ※ 太少阴阳之短长变化 一同之中 有四偏 圣人 所以希天也
              鄙薄贪懦之清浊阔狭 万殊之中 有一同 众人 所以希圣也
              ※ 圣人之脏 四端也 众人之脏 亦四端也
              以圣人之一四端之脏 处於众人万四端之中 圣人者 众人之所樂也
              圣人之心 无欲也 众人之心 有欲也
              以圣人之一无欲之心 处於众人万有欲之中 众人者 圣人之所忧也
              ※ 然则 天下众人之脏理 亦皆圣人之脏理而 才能 亦皆圣人之才能也
              以肺脾肝肾 圣人之才能而 自言曰 我无才能云者 岂才能之罪哉 心之罪也
              ※ 浩然之气 出於肺脾肝肾也 浩然之理 出於心也
              仁义禮智 四脏之气 扩而充之则 浩然之气 出於此也
              鄙薄贪懦一心之欲 明而辨之则 浩然之理 出於此也
              ※ 圣人之心 无欲云者 非清净寂灭如老佛之无欲也
              圣人之心 深忧天下之不治故 非但无欲也 亦未暇及於一己之欲也
              深忧天下之不治而未暇及於一己之欲者 必学不厌而 教不倦也
              学不厌而教不倦者 即 圣人之无欲也
              毫有一己之欲则 非尧舜之心也 暂无天下之忧则 非孔孟之心也
              ※ 太阳人 哀性远散而 怒情促急
              哀性远散则 气注肺而 肺益盛 怒情促急则 气激肝而 肝益削
              太阳之脏局 所以成形於肺大肝小也
              少阳人 怒性宏抱而 哀情促急
              怒性宏抱则 气注脾而 脾益盛 哀情促急则 气激肾而 肾益削
              少阳之脏局 所以成形於脾大肾小也
              太阴人 喜性广张而 樂情促急
              喜性广张则 气注肝而 肝益盛 樂情促急则 气激肺而 肺益削
              太阴之脏局 所以成形於肝大肺小也
              少阴人 樂性深确而 喜情促急
              樂性深确则 气注肾而 肾益盛 喜情促急则 气激脾而 脾益削
              少阴之脏局 所以成形於肾大脾小也
              ※ 肺气 直而伸 脾气 栗而包
              肝气 宽而缓 肾气 温而蓄
              ※ 肺以呼 肝以吸 肝肺者 呼吸气液之门户也
              脾以纳 肾以出 肾脾者 出纳水谷之府库也
              ※ 哀气 直升 怒气 横升 喜气 放降 樂气 陷降
              ※ 哀怒之气 上升 喜樂之气 下降
              上升之气 过多则 下焦伤 下降之气 过多则 上焦伤
              ※ 哀怒之气 顺动则 发越而上腾
              喜樂之气 顺动则 缓安而下坠
              哀怒之气 阳也 顺动则 顺而上升
              喜樂之气 阴也 顺动则 顺而下降
              ※ 哀怒之气 逆动则 暴发而 竝於上也
              喜樂之气 逆动则 浪发而 竝於下也
              上升之气 逆动而 竝於上则 肝肾伤
              下降之气 逆动而 竝於下则 脾肺伤
              ※ 频起怒而 频伏怒则 腰脇 频迫而频荡也 腰脇者 肝之所住着处也
              腰脇 迫荡不定则 肝 其不伤乎
              乍发喜而 乍收喜则 胸腋 乍阔而乍狭也 胸腋者 脾之所住着处也
              胸腋 阔狭不定则 脾 其不伤乎
              忽动哀而 忽止哀则 脊曲 忽屈而忽伸也 脊曲者 肾之所住着处也
              脊曲 屈伸不定则 肾 其不伤乎
              屡得樂而 屡失樂则 背隹页 暴扬而暴抑也 背隹页者 肺之所住着处也
              背隹页 抑扬不定则 肺 其不伤乎
              ※ 太阳人 有暴怒深哀 不可不戒 少阳人 有暴哀深怒 不可不戒
              太阴人 有浪樂深喜 不可不戒 少阴人 有浪喜深樂 不可不戒
              ※ 皋陶曰 都 在知人 在安民 禹曰 吁 咸若时 惟帝 其难之 知人则哲 能官人 安民则惠 黎民怀之
              能哲而惠 何忧乎驩兜 何迁乎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 三復大禹之训而 钦仰之曰
              帝尧之喜怒哀樂 每每中节者 以其难於知人也
              大禹之喜怒哀樂 每每中节者 以其不敢轻易於知人也
              天下喜怒哀樂之暴动浪动者 都出於行身不诚而 知人不明也
              知人 帝尧之所难而 大禹之所吁也则 其谁沾沾自喜乎 盖亦益反其诚而 必不可轻易取舍人也
              ※ 虽好善之心 偏急而好善则 好善 必不明也
              虽郡恶之心 偏急而郡恶则 郡恶 必不周也
              天下事 宜与好人做也 不与好人做则 喜樂必烦也
              天下事 不宜与不好人做也 与不好人做则 哀怒益烦也
              ※ 哀怒相成 喜樂相资
              哀性极则 怒情动
              怒性极则 哀情动
              樂性极则 喜情动
              喜性极则 樂情动
              太阳人 哀极不济则 忿怒激外
              少阳人 怒极不胜则 悲哀动中
              少阴人 樂极不成则 喜好不定
              太阴人 喜极不服则 侈樂无厌
              如此而动者 无异於以刀割脏 一次大动 十年难復
              此 死生寿夭之机关也 不可不知也
              ※ 太少阴阳之脏局短长 阴阳之变化也
              天禀之已定 固无可论
              天禀之已定之外
              又有短长而 不全其天禀者则 人事之修不修而 命之倾也 不可不慎也
              ※ 太阳人怒 以一人之怒而 怒千万人 其怒 无術於千万人则 必难堪千万人也
              少阴人喜 以一人之喜而 喜千万人 其喜 无術於千万人则 必难堪千万人也
              少阳人哀 以一人之哀而 哀千万人 其哀 无術於千万人则 必难堪千万人也
              太阴人樂 以一人之樂而 樂千万人 其樂 无術於千万人则 必难堪千万人也
              ※ 太阳少阳人 但恒戒哀怒之过度而 不可强做喜樂 虚动不及也
              若强做喜樂而 烦數之则 喜樂 不出於真情而 哀怒 益偏也
              太阴少阴人 但恒戒喜樂之过度而 不可强做哀怒 虚动不及也
              若强做哀怒而 烦數之则 哀怒 不出於真情而 喜樂 益偏也
              ※ 喜怒哀樂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喜怒哀樂未发而 恒戒者 此 非渐近於中者乎
              喜怒哀樂已发而 自反者 此 非渐近於节者乎




上一篇:下瘀血方与柴胡体质联系存疑
下一篇:关于酒客病讨论

53

主题

0

积分

18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22: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扩充论

              ※ 太阳人 哀性远散而 怒情促急
              哀性远散者 太阳之耳 察於天时而 哀众人之相欺也 哀性 非他 听也
              怒情促急者 太阳之脾 行於交遇而 怒别人之侮己也 怒情 非他 怒也
              少阳人 怒性宏抱而 哀情促急
              怒性宏抱者 少阳之目 察於世会而 怒众人之相侮也 怒性 非他 视也
              哀情促急者 少阳之肺 行於事务而 哀别人之欺己也 哀情 非他 哀也
              太阴人 喜性广张而 樂情促急
              喜性广张者 太阴之鼻 察於人伦而 喜众人之相助也 喜性 非他 嗅也
              樂情促急者 太阴之肾 行於居处而 樂别人之保己也 樂情 非他 樂也
              少阴人 樂性深确而 喜情促急
              樂性深确者 少阴之口 察於地方而 樂众人之相保也 樂性 非他 味也
              喜情促急者 少阴之肝 行於党与而 喜别人之助己也 喜情 非他 喜也
              ※ 太阳之耳 能广博於天时而 太阳之鼻 不能广博於人伦
              太阴之鼻 能广博於人伦而 太阴之耳 不能广博於天时
              少阳之目 能广博於世会而 少阳之口 不能广博於地方
              少阴之口 能广博於地方而 少阴之目 不能广博於世会
              ※ 太阳之脾 能勇统於交遇而 太阳之肝 不能雅立於党与
              少阴之肝 能雅立於党与而 少阴之脾 不能勇统於交遇
              少阳之肺 能敏达於事务而 少阳之肾 不能恒定於居处
              太阴之肾 能恒定於居处而 太阴之肺 不能敏达於事务
              ※ 太阳之听 能广博於天时故 太阳之神 充足於头脑而 归肺者 大也
              太阳之嗅 不能广博於人伦故 太阳之血 不充足於腰脊而 归肝者 小也
              太阴之嗅 能广博於人伦故 太阴之血 充足於腰脊而 归肝者 大也
              太阴之听 不能广博於天时故 太阴之神 不充足於头脑而 归肺者 小也
              少阳之视 能广博於世会故 少阳之气 充足於背膂而 归脾者 大也
              少阳之味 不能广博於地方故 少阳之精 不充足於膀胱而 归肾者 小也
              少阴之味 能广博於地方故 少阴之精 充足於膀胱而 归肾者 大也
              少阴之视 不能广博於世会故 少阴之气 不充足於背膂而 归脾者 小也
              ※ 太阳之怒 能勇统於交遇故 交遇 不侮也 太阳之喜 不能雅立於党与故 党与 侮也
              是故 太阳之暴怒 不在於交遇而 必在於党与也
              少阴之喜 能雅立於党与故 党与 助也 少阴之怒 不能勇统於交遇故 交遇 不助也
              是故 少阴之浪喜 不在於党与而 必在於交遇也
              少阳之哀 能敏达於事务故 事务 不欺也 少阳之樂 不能恒定於居处故 居处 欺也
              是故 少阳之暴哀 不在於事务而 必在於居处也
              太阴之樂 能恒定於居处故 居处 保也 太阴之哀 不能敏达於事务故 事务 不保也
              是故 太阴之浪樂 不在於居处而 必在於事务也
              ※ 太阳之交遇 可以怒治之而 党与 不可以怒治之
              若迁怒於党与则 无益於党与而 肝伤也
              少阴之党与 可以喜治之而 交遇 不可以喜治之
              若迁喜於交遇则 无益於交遇而 脾伤也
              少阳之事务 可以哀治之而 居处 不可以哀治之
              若迁哀於居处则 无益於居处而 肾伤也
              太阴之居处 可以樂治之而 事务 不可以樂治之
              若迁樂於事务则 无益於事务而 肺伤也
              ※ 太阳之性气 恒欲进而 不欲退
              少阳之性气 恒欲举而 不欲措
              太阴之性气 恒欲静而 不欲动
              少阴之性气 恒欲处而 不欲出
              ※ 太阳之进 量可而进也 自反其材而不壮 不能进也
              少阳之举 量可而举也 自反其力而不固 不能举也
              太阴之静 量可而静也 自反其知而不周 不能静也
              少阴之处 量可而处也 自反其谋而不弘 不能处也
              ※ 太阳之情气 恒欲为雄而 不欲为雌
              少阴之情气 恒欲为雌而 不欲为雄
              少阳之情气 恒欲外胜而 不欲内守
              太阴之情气 恒欲内守而 不欲外胜
              ※ 太阳之人 虽好为雄 亦或宜雌 若全好为雄则 放纵之心 必过也
              少阴之人 虽好为雌 亦或宜雄 若全好为雌则 偷逸之心 必过也
              少阳之人 虽好外胜 亦宜内守 若全好外胜则 偏私之心 必过也
              太阴之人 虽好内守 亦宜外胜 若全好内守则 物欲之心 必过也
              ※ 太阳人 虽至愚 其性 便便然 犹延纳也 虽至不肖 人之善恶 亦知之也
              少阳人 虽至愚 其性 恢恢然 犹式度也 虽至不肖 人之知愚 亦知之也
              太阴人 虽至愚 其性 卓卓然 犹教诱也 虽至不肖 人之勤惰 亦知之也
              少阴人 虽至愚 其性 坦坦然 犹抚循也 虽至不肖 人之能否 亦知之也
              ※ 太阳人 谨於交遇故 恒有交遇生疏人虑患之怒心 此心 出於秉彛之敬心也 莫非至善而
              轻於党与故 每为亲熟党与人所陷而 偏怒伤脏 以其择交之心 不广故也
              ※ 少阴人 谨於党与故 恒有党与亲熟人择交之喜心 此心 出於秉彛之敬心也 莫非至善而
              轻於交遇故 每为生疏交遇人所诬而 偏喜伤脏 以其虑患之心 不周故也
              ※ 少阳人 重於事务故 恒有出外兴事务之哀心 此心 出於秉彛之敬心也 莫非至善而
              不谨於居处故 每为主内做居处人所陷而 偏哀伤脏 以其重外而 轻内故也
              ※ 太阴人 重於居处故 恒有主内做居处之樂心 此心 出於秉彛之敬心也 莫非至善而
              不谨於事务故 每为出外兴事务人所诬而 偏樂伤脏 以其重内而 轻外故也
              ※ 太阴之颔 宜戒骄心 太阴之颔 若无骄心 绝世之筹策 必在此也
              少阴之臆 宜戒矜心 少阴之臆 若无矜心 绝世之经纶 必在此也
              太阳之脐 宜戒伐心 太阳之脐 若无伐心 绝世之行检 必在此也
              少阳之腹 宜戒夸心 少阳之腹 若无夸心 绝世之度量 必在此也
              ※ 少阴之头 宜戒夺心 少阴之头 若无夺心 大人之识见 必在此也
              太阴之肩 宜戒侈心 太阴之肩 若无侈心 大人之威仪 必在此也
              少阳之腰 宜戒懒心 少阳之腰 若无懒心 大人之材干 必在此也
              太阳之臀 宜戒窃心 太阳之臀 若无窃心 大人之方略 必在此也 脏腑论

              ※ 肺部位 在隹页下背上 胃脘部位 在颔下胸上故 背上胸上以上 谓之上焦
              脾部位 在膂 胃部位 在膈故 膂膈之间 谓之中上焦
              肝部位 在腰 小肠部位 在脐故 腰脐之间 谓之中下焦
              肾部位 在腰脊下 大肠部位 在脐腹下故 脊下脐下以下 谓之下焦
              ※ 水谷 自胃脘而入于胃 自胃而入于小肠 自小肠而入于大肠 自大肠而出于肛门者
              水谷之都數 停畜於胃而薰蒸为热气
              消导於小肠而平淡为凉气
              热气之轻清者 上升於胃脘而为温气
              凉气之质重者 下降於大肠而为寒气
              ※ 胃脘 通於口鼻故 水谷之气 上升也
              大肠 通於肛门故 水谷之气 下降也
              胃之体 广大而包容故 水谷之气 停畜也
              小肠之体 狭窄而屈曲故 水谷之气 消导也
              ※ 水谷温气 自胃脘而化津 入于舌下 为津海 津海者 津之所舍也
              津海之清气 出于耳而为神 入于头脑而为腻海 腻海者 神之所舍也
              腻海之腻汁清者 内归于肺 浊滓 外归于皮毛故
              胃脘与 舌 耳 头脑 皮毛 皆肺之党也
              ※ 水谷热气 自胃而化膏 入于膻间兩乳 为膏海 膏海者 膏之所舍也
              膏海之清气 出于目而为气 入于背膂而为膜海 膜海者 气之所舍也
              膜海之膜汁清者 内归于脾 浊滓 外归于筋故
              胃与 兩乳 目 背膂 筋 皆脾之党也
              ※ 水谷凉气 自小肠而化油 入于脐 为油海 油海者 油之所舍也
              油海之清气 出于鼻而为血 入于腰脊而为血海 血海者 血之所舍也
              血海之血汁清者 内归于肝 浊滓 外归于肉故
              小肠与 脐 鼻 腰脊 肉 皆肝之党也
              ※ 水谷寒气 自大肠而化液 入于前阴毛际之内 为液海 液海者 液之所舍也
              液海之清气 出于口而为精 入于膀胱而为精海 精海者 精之所舍也
              精海之精汁清者 内归于肾 浊滓 外归于骨故
              大肠与 前阴 口 膀胱 骨 皆肾之党也
              ※ 耳 以广博天时之听力 提出津海之清气 充满於上焦 为神而
              注之头脑 为腻 积累为腻海
              目 以广博世会之视力 提出膏海之清气 充满於中上焦 为气而
              注之背膂 为膜 积累为膜海
              鼻 以广博人伦之嗅力 提出油海之清气 充满於中下焦 为血而
              注之腰脊 为凝血 积累为血海
              口 以广博地方之味力 提出液海之清气 充满於下焦 为精而
              注之膀胱 为凝精 积累为精海
              ※ 肺 以鍊达事务之哀力 吸得腻海之清汁 入于肺 以滋肺元而
              内以拥护津海 鼓动其气 凝聚其津
              脾 以鍊达交遇之怒力 吸得膜海之清汁 入于脾 以滋脾元而
              内以拥护膏海 鼓动其气 凝聚其膏
              肝 以鍊达党与之喜力 吸得血海之清汁 入于肝 以滋肝元而
              内以拥护油海 鼓动其气 凝聚其油
              肾 以鍊达居处之樂力 吸得精海之清汁 入于肾 以滋肾元而
              内以拥护液海 鼓动其气 凝聚其液
              ※ 津海之浊滓则 胃脘 以上升之力 取其浊滓而 以补益胃脘
              膏海之浊滓则 胃 以停畜之力 取其浊滓而 以补益胃
              油海之浊滓则 小肠 以消导之力 取其浊滓而 以补益小肠
              液海之浊滓则 大肠 以下降之力 取其浊滓而 以补益大肠
              ※ 腻海之浊滓则 头 以直伸之力 锻鍊之而 成皮毛
              膜海之浊滓则 手 以能收之力 锻鍊之而 成筋
              血海之浊滓则 腰 以宽放之力 锻鍊之而 成肉
              精海之浊滓则 足 以屈强之力 锻鍊之而 成骨
              ※ 是故 耳必远听 目必大视 鼻必广嗅 口必深味
              耳目鼻口之用 深远广大则 精神气血 生也
              浅近狭小则 精神气血 耗也
              肺必善学 脾必善问 肝必善思 肾必善辨
              肺脾肝肾之用 正直中和则 津液膏油 充也
              偏倚过不及则 津液膏油 烁也
              ※ 腻海藏神 膜海藏灵 血海藏魂 精海藏魄
              ※ 津海藏意 膏海藏虑 油海藏操 液海藏志
              ※ 头脑之腻海 肺之根本也
              背膂之膜海 脾之根本也
              腰脊之血海 肝之根本也
              膀胱之精海 肾之根本也
              ※ 舌之津海 耳之根本也
              乳之膏海 目之根本也
              脐之油海 鼻之根本也
              前阴之液海 口之根本也
              ※ 心 为一身之主宰 负隅背心 正向膻中 光明莹彻
              耳目鼻口 无所不察 肺脾肝肾 无所不忖
              颔臆脐腹 无所不诚 头手腰足 无所不敬


      



               
              医源论

              ※ 书曰 若药不瞑眩 厥疾不瘳 商高宗时 已有瞑眩药验而 高宗 至於称歎则
              医药经验 其来已久於神农黄帝之时 其说 可信於真也而
              本草 素问 出於神农黄帝之手 其说 不可信於真也
              何以言之 神农黄帝时文字 应无後世文字浇漓龋法故也
              衰周秦汉以来 扁鹊有名而 张仲景 具备得之 始为成家著书 医道始兴
              张仲景以後 南北朝隋唐医 继之而 至于宋 朱肱 具备得之 著活人书 医道中兴
              朱肱以後 元医 李杲 王好古 朱震亨 危亦林 继之而
              至于明 李梴 龚信 具备得之 许浚 具备传之 著东医宝鑑 医道復兴
              盖 自神农黄帝以後 秦汉以前 病證药理 张仲景传之
              魏晋以後 隋唐以前 病證药理 朱肱传之
              宋元以後 明以前 病證药理 李梴 龚信 许浚传之
              若 以医家勤劳功业论之则 当以张仲景 朱肱 许浚为首而 李梴 龚信次之
              ※ 本草 自神农黄帝以来 数千年 世间流来经验而
              神农时 有本草
              殷时 有汤液本草
              唐时 有孟诜 食疗本草 陈藏器 本草拾遗
              宋时 有庞安常 本草补遗 日华子本草
              元时 有王好古 汤液本草
              ※ 少阴人 病證药理 张仲景 庶几乎昭详发明而 宋元明诸医 盡乎昭详发明
              少阳人 病證药理 张仲景 半乎昭详发明而 宋元明诸医 庶几乎昭详发明
              太阴人 病證药理 张仲景 略得影子而 宋元明诸医 太半乎昭详发明
              太阳人 病證药理 朱震亨 略得影子而 本草 略有药理
              ※ 余 生於医药经验五六千载後 因前人之述 偶得四象人脏腑性理 著得一书 名曰 寿世保元
              原书中 张仲景所论 太阳病 少阳病 阳明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以病證名目而论之
              余所论 太阳人 少阳人 太阴人 少阴人 以人物名目而论之也
              二者 不可混看 又不可厌烦然後 可以探其根株而 采其枝叶也
              若 夫脉法者 执證之一端也 其理 在於浮沈迟數而 不必究其奇妙之致也
              三阴三阳者 辨證之同异也 其理 在於腹背表裏而 不必究其经络之变也
              ※ 古人 以六经阴阳 论病故 张仲景 著伤寒论 亦以六经阴阳 该病證而
              以头痛 身疼 发热恶寒 脉浮者 谓之太阳病證
              以口苦 咽乾 目眩 耳聋 胸脇满 寒热往来 头痛 发热 脉弦细者 谓之少阳病證
              以不恶寒 反恶热 汗自出 大便秘者 谓之阳明病證
              以腹满时痛 口不燥 心不烦而 自利者 谓之太阴病證
              以脉微细 但欲寐 口燥 心烦而 自利者 谓之少阴病證
              以初无腹痛自利等證而 伤寒六七日 脉微缓 手足厥冷 舌卷囊缩者 谓之厥阴病證
              六条病證中
              三阴病證 皆少阴人病證也
              少阳病證 即 少阳人病證也
              太阳病證 阳明病證则 少阳人 少阴人 太阴人病證 均有之而 少阴人病證 居多也
              古昔以来 医药法方 流行世间 经历累验者 仲景采摭而 著述之
              盖 古之医师 不知 心之爱郡所欲 喜怒哀樂 偏着者 为病而
              但知 脾胃水谷 风寒暑湿 触犯者 为病故
              其論病論药全局 都自少阴人 脾胃水谷中出来而
              少阳人 胃热證药 间或有焉
              至於太阴人病情则 全昧也
              ※ 岐伯曰
              伤寒一日 巨阳受之 故 头项痛 腰脊强
              二日 阳明受之 阳明主肉 其脉挟鼻 络於目故 身热 目疼而 鼻乾 不得卧也
              三日 少阳受之 少阳主胆 其脉循脇 络於耳故 胸脇痛而 耳聋
              三阳经络 皆受病而 未入於脏故 可汗而已
              四日 太阴受之 太阴脉 布胃中 络於嗌故 腹满而 嗌乾
              五日 少阴受之 少阴脉 贯肾 络於肺 繫舌本故 口燥 舌乾而渴
              六日 厥阴受之 厥阴脉 循阴器而 络於肝故 烦满而 囊缩
              三阴三阳 五脏六腑 皆受病 荣卫不行 五脏不通则 死矣
              ※ 两感於寒者 必不免於死
              两感寒者 一日 巨阳少阴俱病则 头痛 口乾而 烦满
              二日 阳明太阴俱病则 腹满 身热 不饮食 谵语
              三日 少阳厥阴俱病 耳聋 囊缩而厥 水浆不入口 不知人
              六日 死 其死 皆以六七日之间 其愈 皆以十日已上
              ※ 論曰 靈枢素问 仮托黄帝 异怪幻惑 无足称道 方術好事者之言 容或如是
              不必深责也 然 此书 亦是古人之经验而 五脏六腑 经络鍼法 病證修养之辨
              多有所启发则 实是医家 格致之宗主而 苗脉之所自出也 不可全數其虚诞之罪而
              废其启发之功也 盖 此书 亦古之聪慧博物之言 方士渊源修养之述也
              其理 有可考而 其说 不可盡信
              ※ 岐伯所论 巨阳少阳少阴经病 皆少阳人病也
              阳明太阴经病 皆太阴人病也
              厥阴少阴人 肾受热 表热病论

              ○ 发热 恶寒 脉浮者 属表 即 太阳證也 (张仲景 伤寒论)
              ○ 太阳伤风 脉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 热自发 阴弱者 汗自出
              啬啬恶寒 淅淅郡风 翕翕发热 鼻鸣乾呕 桂枝汤主之 (张仲景 伤寒论)
              ○ 四时瘟疫 当用 香苏散 (危亦林 得效方)
              ○ 伤寒 头痛 身疼 不分表裏證 当用 藿香正气散 (龚信 医鑑)
              ▷ 論曰 张仲景所论 太阳伤风 发热恶寒者 即 少阴人 肾受热 表热病也
              此證 发热恶寒而 无汗者 当用 桂枝汤 川芎桂枝汤 香苏散 芎归香苏散 藿香正气散
              发热恶寒而 有汗者 此 亡阳初證也 必不可轻易视之
              先用 黄芪桂枝汤 补中益气汤 升阳益气汤
              三日連服而 汗不止 病不愈则 当用 桂枝附子汤 人蔘桂枝附子汤 升阳益气附子汤
              ○ 太阳病 脉浮紧 发热 无汗而 衄者 自愈也
              ○ 太阳病 六七日 表證因在 脉微而沈 反不结胸 其人如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小腹当满
              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 抵当汤主之
              ○ 太阳證 身黄 发狂 小腹硬满 小便自利者 血證 宜抵当汤
              伤寒 小腹满 应小便不利 今反小便自利者 以有血也
              ○ 太阳病 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者 自愈
              但 小腹急结者 宜攻之 宜桃仁承气汤
              ○ 太阳病 外證未除而 數下之 遂下利不止 心下痞硬 表裏不解 人蔘桂枝汤主之 (以上 张仲景)
              ▷ 論曰 此證 其人如狂者 肾阳困热也 小腹硬满者 大肠怕寒也 二證俱见 当先其急
              肾阳困热则 当用 川芎桂枝汤 黄芪桂枝汤 八物君子汤 升补之 大肠怕寒则 当用 藿香正气散 香砂养胃汤 和解之
              若 外热包裡冷而 毒气重结於内 或 将有养虎遗患之弊则 当用 巴豆丹 下利一二度
              因以藿香正气散 八物君子汤 和解而 峻补之
              ▷ 张仲景所论 下焦血證 即
              少阴人 脾局阳气 为寒邪所掩抑而
              肾局阳气 为邪所拒 不能直升連接於脾局 郁缩膀胱之證也
              其人如狂者 其人乱言也 如见鬼状者 恍惚谵语也
              太阳病 表證因在者 身热烦恼而 恶寒之證 间有之也
              太阳病 外證除者 身热烦恼而 恶寒之證 都无之也
              此證 益气而升阳则 得其上策也
              破血而解热则 出於下计也
              太阳病 外證未除而 數下之 遂下利不止 云云者 亦可见 古人之於此證 用承气汤则
              下利不止故 遂变其方而 用抵当·桃仁汤耳
              太阳病 外證未除则 阳气其力 虽有郁抑 犹能振寒而 与寒邪相争於表也
              若 外證盡除则 阳气其力 不能振寒而 遂为穷困缩伏之势也
              攻下之药 何甚好药而 必待阳气穷困缩伏之时而 应用耶 人蔘桂枝汤 不亦晚乎
              ○ 妇人伤寒 发热 经水适来断 昼日明了 夜则谵语 如见鬼状
              此为热入血室 无犯胃气及上二焦 必自愈
              ○ 阳明病 口燥 嗽水 不欲咽 此必衄 不下
              ○ 阳明病 不能食 攻其热 必噦
              伤寒 呕多 虽有阳明 不可攻
              胃家实 不大便 若 表未解 及 有半表者 先以桂枝⋅柴胡和解 乃可下也 (以上 张仲景)
              ▷ 論曰 右诸證 当用 藿香正气散 香砂养胃汤 八物君子汤
              ○ 张仲景曰 阳明之为病 胃家实也
              问 曰 缘何得阳明病
              答 曰 太阳病 发汗 若下 若利小便者 此 亡津液 胃中乾燥 因转属阳明
              不更衣 内实 大便难者 此 名阳明病也
              ○ 伤寒 转属阳明 其人 濈然微汗出也
              ○ 伤寒 若吐 若下後 不解 不大便 五六日至十馀日 日晡所发潮热 不恶寒
              狂言 如见鬼状 若剧者 发则 不识人 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 微喘直视
              脉弦者 生 脉濇者 死 (张仲景)
              ▷ 論曰 秦汉时 医方治法 大便秘燥者 有大黄治法 无巴豆治法
              故 张仲景 亦用大黄大承气汤 治少阴人 太阳病转属阳明
              其人 濈然微汗出 胃中燥烦实 不大便 五六日至十馀日 日晡发潮热 不恶寒
              狂言 如见鬼状之时而 用之则 神效
              若剧者 发则 不识人 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 微喘直视 用之於此则
              脉弦者 生 脉濇者 死
              盖 此方 治少阴人 太阳病转属阳明 不大便五六日 日晡发潮热者 可用而
              其他则不可用也
              仲景 知此方 有可用 不可用之时候 故 亦能昭详 少阴人 太阳阳明病證候也
              盖 仲景 一心精力 都在於探得 大承气汤可用时候 故 不可用之时候 亦昭详知之也
              仲景 太阳阳明病 药方中 惟桂枝汤⋅人蔘桂枝汤 得其彷彿而
              大承气汤则 置人死生於茫无津涯之中
              必求大承气汤可用时候而 待其不大便五六日 日晡发潮热狂言时 是 岂美法也哉?
              盖 少阴人病候 自汗不出则 脾不弱也
              大便秘燥则 胃实也
              少阴人 太阳阳明病 自汗不出 脾不弱者 轻病也 大便虽硬 用药则易愈也
              故 大黄 枳实 厚朴 芒硝之药 亦能成功於此时而 剧者 犹有半生半死
              若 用八物君子汤 升阳益气汤 与巴豆丹则 虽剧者 亦无脉弦者生 脉濇者死之理也
              又 太阳病 表證因在时 何不早用温补升阳之药 与巴豆 预图其病而
              必待阳明病 日晡发潮热 狂言时 用承气汤 使人 半生半死耶
              ○ 一人 病伤寒 大便不利 日晡发潮热 手循衣缝 兩手撮空 直视喘急 诸医皆走
              此 诚恶候 仲景 虽有證而无法 但 脉弦者生 脉濇者死
              谩且救之 与小承气汤 一服而 大便利 诸疾渐退 脉且微弦 半月愈 (许叔微 本事方)
              ○ 一人 伤寒 发狂欲走 脉虚數 用柴胡汤 反剧
              以蔘⋅芪⋅归⋅朮⋅陈皮⋅甘草煎汤 一服 狂定 再服 安睡而愈 (王好古 海藏书)
              ○ 尝治循衣摸床者 数人 皆用大补气血之剂
              惟一人 兼瞤振 脉代 遂於补剂中 略加桂 亦振止 脉和而愈 (医学纲目)
              ○ 潮热 属阳明 必於日晡时发者 乃为潮热也
              阳明之为病 胃家实也 胃实则 谵语 手足濈然微汗出者 此 大便已硬也
              谵语有潮热 承气汤下之 热不潮者 勿服 (成无己 明理论)
              ○ 伤寒坏證 昏沈垂死 一切危急之證
              好人蔘一两 水煎一服而盡 汗自鼻梁上出 涓涓如水 (朱震亨 丹溪心法)
              ▷ 論曰 右论 皆以张仲景 大承气汤 始作俑而 可用不可用时候 难知
              故 纷纭多惑而 始知 张仲景之不可信也
              张仲景 大承气汤 元是杀人之药而 非活人之药则 大承气汤 不必举论
              此 胃家实病 不更衣 发狂證 当用 巴豆全粒 或 用 独蔘八物君子汤
              或 先用 巴豆 後用 八物君子汤 以压之
              ○ 阳明病 外證 身热 汗自出 不恶寒 反恶热
              ○ 伤寒 阳明病 自汗出 小便數则 津液内竭 大便必难 其脾为约 麻仁丸主之
              ○ 阳明病 自汗出 小便自利者 此 为津液内竭 大便虽硬 不可攻之 宜用蜜导法 通之
              ○ 阳明病 发热汗多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以上 张仲景)
              ○ 汗多不止 谓之亡阳 如心痞胸烦 面青肤瞤者 难治 色黄手足温者 可治
              凡 汗漏不止 真阳脱亡 故 谓之亡阳
              其身必冷 多成痹寒 四肢拘急 桂枝附子汤主之 (李梴 医学入门)
              ♧ 尝治 少阴人 十一岁儿 汗多亡阳病
              此儿 劳心焦思 素證 有时以泄泻为忧而 每饭时汗流满面矣
              忽一日 头痛 发热 汗自出 大便秘燥
              以此儿 素證 泄泻为忧故 头痛 身热 便秘 汗出之热證 以其反於泄泻寒證而
              曾不关心 寻常治之 以黄芪 桂枝 白芍药等属 发表矣
              至于四五日 头痛⋅发热不愈
              六日平明 察其證候则 大便燥结已四五日 小便赤澁二三匙而 一昼夜间 小便度数
              不过二三次 不恶寒而发热 汗出度数则 一昼夜间二三四次不均而 人中则
              或有时有汗 或有时无汗 汗流满面满軆 其證可恶 始觉 汗多亡阳證候 真是危證也 急用 巴豆一粒 仍煎黄芪桂枝附子汤 用附子一钱
              連服二贴 以压之
              至于未刻 大便通 小便稍清而稍多
              其翌日 即 得病七日也 以小儿 附子太过之虑故 以黄芪桂枝附子汤一贴 分两日服矣
              兩日後 其儿 亡阳證又作 不恶寒 发热汗多而 小便赤澁 大便秘结如前 面色带青
              间有 乾咳 病势 比前太甚 其日 即 得病九日也 时则 巳时末刻也
              急用 巴豆一粒 仍煎人蔘桂枝附子汤 用人蔘五钱 附子二钱 連二贴 压之
              至于日晡 大便始通 小便稍多而 色赤则 一也
              又用人蔘桂枝附子汤 用人蔘五钱 附子二钱 一贴服矣
              至于二更夜 其儿侧卧而 头不能举 自吐痰一二匙而 乾咳仍止
              其翌日 又用人蔘桂枝附子汤 人蔘五钱 附子二钱 三贴 食粥二三匙
              每用药後则 身清凉无汗 小便稍多而 大便必通
              又翌日 用此方二贴 食粥半碗
              又翌日 用此方二贴 食粥半碗有馀 身清凉 自起坐房室中 此日 即 得病十二日也
              此三日内 身清凉 无汗 大便通 小便清而多者 連用附子二钱 日二三贴之故也
              至于十三日 又起步门庭而 举头 不能仰面 惩前小儿附子太过之虑
              用黄芪桂枝附子汤 用附子一钱 每日二贴服
              至于七八日 头面稍得仰举而 面部浮肿 又 每日二贴服
              至于七八日 头面又得仰举而 面部浮肿 亦减
              其後 用此方 每日 二贴服 自得病初 至於病解 前後一月馀 用附子 凡八两矣

              ○ 阳明病 有三病 太阳阳明者 脾约是也
              正阳阳明者 胃家实是也
              少阳阳明者 发汗利小便 胃中燥烦实 大便难是也 (张仲景)
              ▷ 論曰 张仲景所论 阳明三病
              一曰 脾约者 自汗出 小便利之證也
              二曰 胃家实者 不更衣 大便难之證也
              三曰 发汗利小便 胃中燥烦实者 此亦胃家实也 其实 非三病也 二病而已
              仲景意脾约云者 津液渐竭 脾之润气 渐约之谓也
              胃家实云者 津液已竭 胃之全局 燥实之谓也
              中古战国秦汉之时 医家单方经验 其来已久 汗吐下三法 始为盛行
              太阳病 表證因在者 或以麻黄汤 发汗 或以猪苓汤 利小便 或以承气汤 下之
              承气汤下之则 下利不止之證作矣
              麻黄汤 猪苓汤 发汗 利小便则 胃中燥烦实 大便难之證 作矣
              仲景 有见於此故 以脾约之自汗出⋅自利小便者
              脾之润气 渐约 亦将为胃燥实之张本矣
              然 脾约 自脾约也
              胃家实 自胃家实也
              宁有其病 先自脾约而 後至於胃家实之理耶
              ▷ 胃家实 脾约 二病 如阴證之太阴 少阴病 虚实證状 显然不同
              自太阳病 表證因在时 已为兩路分岐 元不相合
              太阳病 表證因在而 其人如狂者 郁狂之初證也
              阳明病 胃家实 不更衣者 郁狂之中證也
              阳明病 潮热 狂言 微喘直视者 郁狂之末證也
              太阳病 发热恶寒 汗自出者 亡阳之初證也
              阳明病 不恶寒 反郡热 汗自出者 亡阳之中證也
              阳明病 发热汗多者 亡阳之末證也
              盖 郁狂證 都是 身热 自汗不出也
              亡阳證 都是 身热 自汗出也
              ▷ 阴證 口中和而 有腹痛泄泻者 太阴病也
              口中不和而 有腹痛泄泻者 少阴病也
              阳證 自汗不出而 有头痛身热者 太阳阳明病 郁狂證也
              自汗出而 有头痛身热者 太阳阳明病 亡阳證也
              阴證之太阴病 阳證之郁狂病 有轻證⋅重證也
              阴證之少阴病 阳證之亡阳病 有险證⋅危證也
              亡阳⋅少阴病 自初痛 已为险證 继而危證也
              ▷ 亡阳病證 非但 观於汗也 必 观於小便多少也
              若 小便清利而 自汗出则 脾约病也 此险證也
              小便赤澁而 自汗出则 阳明病 发热汗多也 此危證也
              然 少阳人 裡热證 太阴人 表热證 亦有汗多而 小便赤澁者 宜察之 不可误药
              ▷ 胃家实病 其始焉 汗不出 不恶寒 但恶热而 其病垂危则 濈然 微汗出 潮热也
              濈然微汗出 潮热者 表寒振发之力 永竭故也 胃竭之候也
              脾约病 其始焉 汗自出 不恶寒而 其病垂危则 发热汗多而 恶寒也
              发热汗多而 恶寒者 裡热撑支之势 已穷故也 脾绝之候也
              ○ 厥阴證 手足厥冷 小腹痛 烦满囊缩 脉微欲绝 宜当归四逆汤
              ○ 凡厥者 阴阳气 不相顺接 便为厥 厥者 手足逆冷是也
              ○ 伤寒 六七日 尺寸脉微缓者 厥阴受病也 其證 小腹烦满而囊缩 宜用承气汤 下之 (以上 张仲景)
              ○ 六七日 脉至皆大 烦而口噤 不能言 躁扰者 必欲解也
              ○ 厥者 手足逆冷 是也
              手足指头微寒者 谓之清 此疾 为轻
              阴厥者 初得病 便四肢厥冷 脉沈微而不數 足多挛 (朱肱活人书)
              ○ 伤寒 六七日 烦满囊缩 尺寸俱微缓者 足厥阴经 受病也
              其脉微浮 为欲愈 不浮 为难愈
              脉浮缓者 必囊不缩 外證 必发热恶寒 为欲愈 宜桂麻各半汤
              若 尺寸俱沈短者 必囊缩 毒气入腹 宜承气汤 下之 速用承气汤 可保五生一死
              六七日 脉微浮者 否极泰来 水升火降 寒热作而 大汗解矣 (朱肱活人书)
              ○ 诸手足逆冷 皆属厥阴 不可汗下 然 有须汗须下者 谓手足虽逆冷 时有温时
              手足掌心 必暖 非正厥逆 当消息之 (朱肱活人书)
              ○ 舌卷厥逆 冷过肘膝 小腹绞痛 三味蔘萸汤 四顺汤主之
              囊缩 手足乍冷乍温 烦满者 大承气汤主之 (李梴)
              ▷ 論曰 张仲景所论 厥阴病 初无腹痛下利等證而 六七日 猝然而厥 手足逆冷则
              此 非阴證之类也
              乃 少阴人 太阳伤风 恶寒发热汗自出之證 正邪相持日久 当解不解而 变为此證也
              此證 当谓之 太阳病厥阴證也
              此證 不必用 当归四逆汤 桂麻各半汤而 当用 蔘萸汤 人蔘吴茱萸汤 独蔘八物汤
              不当用 大承气汤而 当用 巴豆
              ▷ 凡 少阴人 外感病六七日 不得汗解而死者 皆死於厥阴也
              四五日 观其病势 用黄芪桂枝汤 八物君子汤 三四五贴 豫防可也
              ○ 厥阴病 消渴 气上衝心 心中疼热 饥不欲食 食则吐蛔 (朱肱)
              ○ 伤寒 有吐蛔者 虽有大热 忌下 凉药犯之 必死
              盖 胃中有寒则 蛔不安所而 上膈 大凶之兆也 急用理中汤 (龚信)
              ▷ 論曰 此證 当用 理中汤 日三四服 又连日服 或理中汤 加陈皮 官桂 白何首乌
              ▷ 重病危證 药不三四服则 药力 不壮也
              又 不连日服则 病加於少愈也 或 病愈而不快也
              连日服者 或 日再服 或 日一服 或 日三服
              或 二三日连日服 或 五六日连日服 或数十日连日服 观其病势 图之
              经病 少阴人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积分

18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22: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少阴人 胃受寒 裡寒病论

              ○ 太阴之證 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
              ○ 腹满时痛 吐利不渴者 为太阴 宜四逆汤 理中汤
              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 宜大承气汤
              ○ 伤寒 自利不渴者 属太阴 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 宜用四逆汤
              ○ 太阴證 腹痛自利不渴 宜理中汤 理中丸 四顺理中汤丸 亦主之 (以上 张仲景)
              ▷ 論曰 右證 当用 理中汤 四顺理中汤 四逆汤而 古方草刱 药力不具备
              此證 当用 白何乌理中汤 白何乌附子理中汤
              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者 有痼冷积滞也 当用 巴豆而 不当用 大承气汤
              ○ 病发於阴而反下之 因作痞
              伤寒 呕而发热者 若心下满 不痛 此为痞 半夏泻心汤主之 胃虚气逆者 亦主之
              ○ 下後下利 日数十行 谷不化 腹雷鸣 心下痞硬 乾呕心烦 此 乃结热 乃胃中虚
              客气上逆故也 甘草泻心汤主之
              ○ 太阴證 下利清谷 若发汗则 必胀满 发汗後腹胀满 宜用厚朴半夏汤
              ○ 汗解後 胃不和 心下痞硬 脇下有水气 腹中雷鸣 下利者 生薑泻心汤主之
              ○ 伤寒 下利 心下痞硬 服泻心汤後 以他药下之 利不止 与理中汤 利益甚
              赤石脂禹馀粮汤主之 (以上 张仲景)
              ▷ 論曰 病发於阴而反下之云者 病发於胃弱 当用 藿香正气散而 反用 大黄下之之谓也
              麻黄 大黄 自是太阴人药 非少阴人药则 少阴人病 无论表裏 麻黄大黄汗下 元非可论
              少阴人病 下利清谷者 积滞自解也
              太阴證 下利清谷者 当用 藿香正气散 香砂养胃汤 薑朮宽中汤 温胃而降阴
              少阴證 下利清谷者 当用 官桂附子理中汤 健脾而降阴
              ▷ 藿香正气散 香砂六君子汤 宽中汤 苏合元 皆 张仲景泻心汤之变剂也
              此 所谓 青於藍者 出於藍 噫 青 虽自青 若非其藍 青 何得青
              ○ 伤寒阴毒之病 面青 身痛如被杖 五日可治 七日不治 (张仲景)
              ○ 三阴病深 必变为阴毒
              其證 四肢厥冷 吐利不渴 静踡而卧
              甚则 咽痛郑声 加以头痛 头汗 眼睛内痛 不欲见光 面唇指甲青黑 身如被杖
              又 此證 面青白黑 四肢厥冷 多睡 (李梴)
              ▷ 論曰 右證 当用 人蔘桂皮汤 人蔘附子理中汤
              ○ 伤寒直中阴经 初来 无头痛 无身热 无渴 怕寒踡卧 沈重欲眠 唇青厥冷
              脉微而欲绝 或脉伏 宜四逆汤 四逆者 四肢逆冷也 (张仲景)
              ♧ 論曰 尝治 少阴人 直中阴经 乾霍乱关格之病
              时属中伏节候 少阴人 一人 面部气色 或青或白 如弹丸圈 四五点成团
              起居如常而 坐於房室中 倚壁 一身委靡无力而 但欲寐
              问其这间原委则 曰 数日前 下利清水一二行 仍为便闭 至今为两昼夜 别无他故云
              问所饮食则 曰 食麦饭云
              急用 巴豆如意丹 一半时刻 其汗 自人中穴出而 达于面上 下利一二度 时当日暮
              观其下利则 清水中 杂秽物而出 终夜 下利十馀行
              翌日 平明至日暮 又十馀行下利而 清谷麦粒 皆如黄豆大
              其病 为食滞故 連三日 绝不谷食 日所食 但进好熟冷一二碗
              至第三日平明 病人面色则 无不显明而 一身皆冷 头颈坠下 去地二三寸 不能仰举
              病證更重 计出无聊 ( 聊 어조사료 )
              仔细点检病人一身则 手足膀胱腰腹 皆如氷冷 脐下全腹 硬坚如石而
              胸腹上中脘 热气熏腾 炙手可热 最为可观
              至第五日平朝 一发吐清沫而 清沫中 杂米谷一朵而出 自此 病势大减 因进米饮 聯服数碗
              其翌日 因为粥食
              此病 在穷村故 未睱温胃和解之药
              ♧ 其後 又 有少阴人 一人 日下利数次而 仍下清水 全腹浮肿
              初用 桂附藿陈理中汤 倍加人蔘 官桂 各 二钱 附子 或二钱 或一钱 日四服
              数日後则 日三服 至十馀日
              遂下利清谷 連三日 三四十行而 浮肿大减
              ♧ 又 少阴人 小儿 一人 下利清水 面色青黯 气陷如睡
              用 独蔘汤 加生薑二钱 陈皮一钱 砂仁 一钱 日三四服
              数日後 下利十馀行 大汗解
              ▷ 盖 少阴人 霍乱关格病 得人中汗者 始免危也
              食滞大下者 次免危也
              自然能吐者 快免危也
              禁进粥食 但进好熟冷 或米饮者 扶正抑邪之良方也
              宿滞之弥留者 得好熟冷乘热温进则 消化 无异於饮食 虽绝食二三四日 不必为虑
              ○ 少阴病 脉微细 但欲寐
              ○ 伤寒 欲吐不吐 心烦 但欲寐 五六日 自利而渴者 属少阴 小便色白 宜四逆汤
              ○ 少阴病 身体痛 手足寒 骨节痛 脉沈者 附子汤主之
              ○ 下利 腹胀满 身体疼痛 先温其裏 乃攻其表 温裏 宜四逆汤 攻表 宜桂枝汤 (以上 张仲景)
              ▷ 論曰 右證 当用 官桂附子理中汤
              ○ 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沈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 少阴病一二日 口中和 背恶寒 宜附子汤
              ○ 少阴病二三日 用麻黄附子甘草汤 微发之 以二三日 无證故 微发汗也
              无證 谓无吐利厥證也
              ○ 下利 脉沈而迟 其人 面小赤 身有微汗 下利清谷 必郁冒汗出而解 病人 必微厥
              所以然者 其面戴阳 下虚故也
              ○ 少阴病 脉细沈數 病为在裏 不可发汗
              少阴病 但厥 无汗而 强发之 必动其血 或从口鼻 或从目出 是为下厥上渴 难治 (以上 张仲景)
              ▷ 論曰 张仲景所论 太阴病 少阴病 俱是 少阴人 胃气虚弱 泄泻之證而
              太阴病泄泻 重證中 平證也
              少阴病泄泻 危證中 险證也
              人 但见泄泻 同是一證而 易於寻常做图 少阴病泄泻 寻常做图则 必不免死
              盖 太阴病泄泻 大肠之泄泻也 少阴病泄泻 胃中之泄泻也
              太阴病泄泻 温气逐冷气之泄泻也 少阴病泄泻 冷气逼温气之泄泻也
              ▷ 少阴病 欲自愈则 面小赤 身有微汗 必郁冒汗出而解
              故 古人 有见於此 少阴病 但厥无汗者 亦以麻黄 强发汗 欲其自愈而
              反动其血 从口鼻出故 於是乎 始为戒惧
              凡 少阴病 不敢轻易用麻黄而 少阴病 始得之一二日二三日初證 以麻黄附子甘草汤
              微发之也 然 麻黄 为少阴病害药则 虽二三日初證 必不可用麻黄发之也
              此證 当用 官桂附子理中汤 或以 桂枝 易 官桂
              ▷ 少阴病 初證 因为险證 继而为危證 此病 初證 早不辨證而措置则 危境也
              凡 腹痛自利 无口渴 口中和者 为太阴病
              腹痛自利而 有口渴 口中不和者 为少阴病
              少阴病 有身体痛 骨节痛 表證 此则 表裏俱病而 大肠寒气 必胜胃中温气而 上升也
              太阴病 无身体痛 骨节痛 表證 此则 裡病 表不病而 胃中温气 犹胜大肠寒气而 下降也
              ○ 少阴病 自利纯青水 心下痛 口燥乾者 宜大承气汤 (张仲景)
              ○ 少阴病 口燥咽乾而渴 宜急下之 非若阳明 宜下而可缓也 (朱肱)
              ○ 少阴證 口中辨 口中和者 当温 口中乾燥者 当下
              少阴證 下利辨 色不青者 当温 色青者 当下 (李杲 东垣书)
              ○ 舌乾口燥 或下利青水 谵语 便闭 宜小承气汤
              唇青 四肢厥冷 指甲青黑 宜薑附汤 (李梴)
              ▷ 論曰 下利青水者 欲下之则 当用 巴豆
              欲温之则 当用 官桂附子理中汤
              下利青水 仍为便闭者 先用 巴豆 後用 薑朮宽中汤
              ♧ 尝见 少阴人 十岁儿 思虑耗气 每有忧愁 一二日则 必腹痛泄泻
              一二日 用白何乌理中汤 二三四贴 或 甚则 附子理中汤 一二贴则 泄泻必愈矣
              忽一日 此儿 心有忧愁 气度不平 数日故
              预治次 用白何乌理中汤 二贴则 泄泻因作 下利青水 連用六贴 青水不止
              急用 附子理中汤 六贴 青水变为黑水 又二贴 黑水泄泻 亦愈 又二三贴 调理
              以此观之则 下利青水者 病人 有霍乱关格而後 成此證也
              此證 当用 巴豆 破积滞痼冷 自是无疑
              此儿 十岁冬十二月 有下利青水病 十一岁春二月 又得亡阳病
              ○ 躁无暂定而厥者 为藏厥 (朱肱)
              ○ 藏厥者 发躁无休息时 发热七八日 脉微 肤冷而 躁
              或吐 或泻 无时暂安者 乃厥阴真藏气绝 故曰 藏厥
              仲景 无治法而 四逆汤 冷饮救之
              又 少阴病 厥而吐利发躁者 亦不治而 三味蔘萸汤救之 (李梴)
              ▷ 論曰 少阴人 喜好不定而 计穷力屈则 心烦躁也
              少阴病 伤寒 欲吐不吐 心烦 但欲寐者 此 非计穷力屈者之病乎
              盖 喜好者 所欲也
              何故 至於计穷力屈而 得此少阴病乎 何不早用君子宽平心乎
              然 初證伤寒 欲吐不吐 心烦 但欲寐者 早用药则 犹可免死也
              其病 至於躁无暂定而厥则 势在极危也 岂不可怜乎
              此證 当用 蔘萸汤 四逆汤 官桂附子理中汤 吴茱萸附子理中汤
              ○ 病人 身冷 脉沈细而疾 烦躁而 不饮水者 阴盛隔阳也 若 饮水者 非此證也
              厥阴病 渴欲饮水者 小小与之 愈 (朱肱)
              ○ 烦 谓心中郁烦也 躁 谓气外热躁也
              但烦不躁 及 先烦後躁者 皆可治
              但躁不烦 及 先躁後烦者 皆不可治
              先躁後烦 谓怫怫然 更作躁闷 此 阴盛隔阳也 虽大躁 欲於泥水中卧 但水不得入口 是也
              此 气欲绝而争 譬如灯将灭而暴明 (成无己)
              ○ 伤寒 阴盛隔阳 其證 身冷反躁 欲投井中 唇青面黑 渴欲饮水復吐 大便自利黑水
              六脉沈细而疾 或无脉 阴盛隔阳 大虚證也 宜霹雳散
              又曰 厥逆烦躁者 不治 (李梴)
              ▷ 論曰 此證 当用 官桂附子理中汤 吴茱萸附子理中汤 或用 霹雳散
              ▷ 藏厥与阴盛隔阳 病情 大同小异 俱在极危 如存一髮 措手难及
              若論此病之可治 上策 莫如此證未成之前 早用 官桂附子理中汤 吴茱萸附子理中汤
              ▷ 凡 观少阴人病 泄泻初證者 当观於心烦与不烦也
              心烦则 口渴而 口中不和也
              心不烦则 口不渴而 口中和也
              观少阴人病 危證者 当观於躁之有定无定也
              欲观 躁之有定无定则 必占 心之范围 有定无定也
              心之范围 绰绰者 心之有定而 躁之有定也
              心之范围 耿耿者 心之无定而 躁之无定也
              心 虽耿耿忽忽 犹有一半时刻 绰绰卓卓则 其病 可治 可治者 用薑附而 可效也
              ▷ 凡 少阴人 泄泻 日三度 重於一二度也 四五度 重於二三度也而 日四度泄泻则 太重也
              泄泻一日 轻於二日也 二日 轻於三四日也而 連三日 泄泻则 太重也
              少阴人 平人 一月间 或泄泻二三次则 不可谓轻病人也
              一日间 乾便三四度则 不可谓轻病人也
              下利清谷者 虽日数十行 口中必不燥乾而 冷气外解也
              下利青水者 腹中 必有青水也
              若 下利黄水则 非青水而 又必杂秽物也
              ○ 伤寒七八日 身黄如栀子色 小便不利 腹微满 属太阴 宜茵蔯蒿汤
              伤寒 但头汗出 馀无汗 剂颈而还 小便不利 身必发黄 (张仲景)
              ○ 天行疫疠 亦必发黄 谓之温黄 杀人最急 宜瘴疸丸 (李梴)
              ▷ 論曰 右證 当用 茵蔯橘皮汤 茵蔯附子汤 茵蔯四逆汤 瘴疸丸 或用 巴豆丹
              ○ 但结胸 无大热者 此为水结 但头汗出 名曰 水结胸 小半夏汤主之 (医学纲目)
              ○ 寒实结胸 无热證者 宜三物白散 (龚信)
              ▷ 論曰 右證 当用 桂枝半夏生薑汤 赤白何乌宽中汤 三物白散 或用 巴豆丹
              ▷ 少阳人病 心下结硬者 名曰 结胸病 其病 可治也
              少阴人病 心下结硬者 名曰 藏结病 其病 不治也
              医学纲目 医鑑所论 水结胸 寒实结胸證药 俱是少阴人 太阴病而 与张仲景
              茵蔯蒿汤證 相类则 此病 想必非真结硬於心下而 即 痞满於心下者也
              张仲景泻心汤證 伤寒下利 心下痞硬 汗解後 心下痞硬云者 亦 皆痞满於心下
              或 脐上近处结硬也而 非真结硬於心下者也
              若 少阴人病而 心下右边 结硬则 不治
              ○ 病有结胸 有藏结 其状如何 曰 按之痛 寸脉浮 关脉沈 名曰 结胸也
              何谓藏结 曰 如结胸状 饮食如故 时下利 寸脉浮 关脉细小沈紧 名曰 藏结
              舌上白胎滑者 难治
              病人胸中 素有痞 連在脐傍 引入小腹 入阴筋者 此名 藏结 死 (张仲景)
              ○ 藏结 状如结胸 饮食如故 时时下利 舌上白胎
              歌曰饮食如常 时下利 更加舌上白胎 时連脐腹痛引阴筋 此疾 元来死 不医(朱宏)
              ♧ 論曰 尝见少阴人 一人 心下右边结硬 百药无效
              与巴豆如意丹 反剧 摇头动风 有顷而止 数月後 死
              其後 又有少阴人一人 有此證者
              用巴豆丹 面上身上有汗而 独上唇人中穴左右边 无汗 此人 一周年後 亦死
              凡 少阴人 心下结硬 有此證者 目睹四五人 或半年 或一年 针灸医药 无不周至而
              个个 无回生之望 此 即 藏结病而 少阴人病也
              ○ 黄疸之病 当以十八日 为期 十日以上 宜差 反剧 为难治
              发於阴部 其人 必呕 发於阳部 其人 振寒而发热
              ○ 诸疸 小便黄赤色者 为湿热 当作湿热治
              小便色白 不可除热者 无热也 若有虚寒證 当作虚劳治
              ○ 腹胀满 面萎黄 躁不得睡
              ○ 黄家 日晡时 当发热 反恶寒 此为女劳得之 膀胱急 小腹满 一身盡黄 额上黑 足下热 因作黑疸 腹胀如水状 大便黑 或时溏 此
              女劳之病 非水也 腹满者 难治 (以上 张仲景)
              ○ 阴黄 烦躁 喘呕不渴 宜用 茵蔯橘皮汤
              一人 伤寒发黄 脉微弱 身冷 次第用药 至茵蔯四逆汤 大效
              一人 伤寒发黄 脉沈细迟无力 次第用药 至茵蔯附子汤 大效 (朱肱)
              ○ 湿家之黄 色暗不明 一身不痛
              热家之黄 如橘子 一身盡痛 (医学纲目)
              ○ 凡病 当汗而不汗 当利小便而不利 亦生黄 (王好古)
              ○ 黄疸 因食积者 下其食积 其馀 但利小便 小便利白 其黄自退 (朱震亨)
              ○ 黄疸十日以上 入腹 喘满烦渴 面黑者 死 (李梴)
              ○ 黄家 寸口脉 近掌无脉 口鼻冷黑色 竝不可治 (王叔和 脉经)
              ▷ 論曰 阴黄 即 少阴人病也 当用 朱氏茵蔯橘皮汤 茵蔯四逆汤
              女劳之黄 热家之黄 利小便之黄 想或非少阴人病而
              余所经验 未尝一遇黄疸而治之故 未得仔细裏许
              然 痞满⋅黄疸⋅浮肿 同出一證而 有轻重
              若 欲利小便则 乾薑 良薑 陈皮 青皮 香附子 益智仁 能利少阴人小便
              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茯苓 泽泻 能利少阳人小便


     



               
              少阴人) 泛论

              ※ 論曰 发热恶寒者 为太阳病
              发热不恶寒者 为阳明病
              太阳阳明之发热形證一也而 恶寒不恶寒之间相去远甚而 阳气之进退强弱泰山之比丘陵也
              自利而不渴者 为太阴病
              自利而渴者 为少阴病
              太阴少阴之自利形證一也而 渴不渴之间 相去远甚而 冷气之聚散轻重 云梦之比潴泽也
              是故 藿香正气散⋅香砂养胃汤之證势 平地骏马之病势也
              独蔘八物汤⋅桂附理中汤之證势 太行短笻之病势也
              若使一天下少阴人禀赋者 自知其病之阳明少阴證 如太行之险路 得之可畏 救之不易
              摄身疗病 戒惧谨慎之道 有若大路然而不迷则 其庶几乎
              ※ 太阳病汗出 热气却寒气之汗出也
              阳明病汗出 寒气犯热气之汗出也
              太阴病下利 温气逐冷气之泄泻也
              少阴病下利 冷气逼温气之泄泻也
              ※ 少阴人病 有二吉證 人中汗 一吉證也
              能饮水 一吉證也
              ※ 少阴人病 有二急證 发热汗多 一急證也
              下利清水 一急證也
              ※ 少阴人病 有六大證 一曰 少阴病
              二曰 阳明病
              三曰 太阴病 阴毒證也
              四曰 太阳病 厥阴證也
              五曰 太阴病 黄疸證也
              六曰 太阳病 胃家实證也
              ※ 发热汗出则 病必解也而 发热汗出而 病益甚者 阳明病也
              通滞下利则 病必解也而 通滞下利而 病益甚者 少阴病也
              阳明 少阴 以邪犯正之病 不可不急用药也
              恶寒汗出则 病必盡解也而 恶寒汗出而 其病半解半不解者 厥阴之渐也
              腹痛下利则 病必盡解也而 腹痛下利而 其病半解半不解者 阴毒之渐也
              厥阴 阴毒 正邪相倾之病 不可不预用药也
              发热一汗而 病即解者 太阳之轻病也
              食滞一下而 病即解者 太阴之轻病也
              太阳 太阴之轻病 不用药而 亦自愈也
              发热三日 不得汗解者 太阳之尤病也
              食滞三日 不能化下者 太阴之尤病也
              太阳 太阴之尤病 已不可谓轻證而 用药二三贴 亦自愈也
              发热六日 不得汗解 食滞六日 不能化下者 太阳 太阴之胃家实 黄疸病也
              太阳 太阴之胃家实 黄疸 正邪壅锢之病 不可不大用药也
              ※ 太阳 太阴之病 六七日 或成危證 或成重證而 十日内 必有险證
              阳明 少阴之病 自始发 已为重證而 二三日内 亦致险證
              是故 阳明 少阴之病 不可不察於始发也
              太阳 太阴之病 不可不察於四五日间也
              ※ 太阳 太阴之病 病势缓而 能旷日持久故 变證 多也
              阳明 少阴之病 病势急而 不能旷日持久故 变證 少也
              盖 阳明 少阴病 过一日而 至二日则 不可不用药也
              太阳 太阴病 过四日而 至五日则 不可不用药也
              太阳 太阴之厥阴 阴毒 皆六七日之死境也 尤不可不谨也
              ※ 阳明 太阳之危者 独蔘八物汤 补中益气汤 可以解之而
              病势危时 若非日三四服而 又连日服则 难解也
              少阴 太阴之危者 独蔘附子理中汤 桂附藿陈理中汤 可以解之而
              病势危时 若非日三四服而 又连日服则 难解也
              病势极危时 日四服
              病势半危时 日三服
              病势不减则 日二服
              病势少减则 二日三服而 一日则一服 一日则二服
              病势大减则 日一服
              病势又大减则 间二三四五日一服
              盖 有病者 可以服药 无病者 不可以服药 重病 可以重药 轻病 不可以重药
              若 轻病 好用重药 无病者 好服药 脏气脆弱 益招病矣
              ※ 膏粱 虽则 助味 常食则 损味 羊裘 虽则 御寒 常着则 摄寒
              膏粱 羊裘 犹不可以常食常着 况药乎
              若论常服药之有害则 反为百倍於全不服药之无利也
              盖 有病者 明知其證则 必不可不服药
              无病者 虽明知其證 必不可服药
              歷观於世之服鸦片烟 水银 山蔘 鹿茸者 屡服则 无不促寿者 以此占之则 可知矣
              ♧ 少阴人 吐血 当用 独蔘八物汤
              咽喉痛 当用 独蔘官桂理中汤
              ♧ 尝见 少阴人 饮食倍常 口味甚甘 不过一月 其人 浮肿而死
              少阴人 食消 即 浮肿之属而 危證也 不可不急治 当用 芎归蔥苏理中汤
              ♧ 尝见 少阴人浮肿 獐肝一部 切片作脍 一服盡 連用五部 其病 即效
              又有 少阴人 服獐肝一部 眼力倍常 真气涌出
              少阳人 虚劳病 服獐肝一部 其人 吐血而死
              ♧ 尝见 少阴人 浮肿 有医 教以服海盐自然汁 日半匙 四五日服 浮肿大减
              一月服 永为完健 病不再发
              ♧ 尝见 少阴人 咽喉痛 经年不愈 有医 教以服金蛇酒 即效
              金蛇酒 即 金色黄章蛇酿酒者也
              ♧ 尝见 少阴人 痢疾 有医 教以服项赤蛇煎汤 即效
              项赤蛇 去头断尾 纳二叠紬囊中 药缸内 别设横木 悬空挂之 用水五碗 煎取一碗服
              二叠紬囊 悬空挂煎者 恐犯蛇骨故也 蛇骨有毒
              ♧ 尝见 少阴人 痢疾 有医 教以大蒜三颗 清蜜半匙 同煎 三日服 即效
              ♧ 尝见 少阴人 乳傍近脇 有漏疮 历七八月 疮口不合 恶汁常流
              有医 教以山蔘 熊胆末 各一分 傅之 即效
              又 少阴人一人 满身有疮 以人蔘末 涂傅 即效
              ♧ 尝见 少阴人 乳傍近脇 发内痈 有医 教以火针取脓
              医曰 内痈 外證 恶寒发热 似伤寒而 有痛处也 察其痛处 明知有脓则 不可不用火针
              ♧ 尝见 少阴人 背痈 有医 教以火刀裂疮
              医曰 火刀裂疮 宜早也 若 疑讶而缓不及事则 全背坚硬 悔之无及
              ♧ 尝见 少阴人 半身不遂病 有医 教以服铁液水 得效
              ♧ 尝见 少阴人小儿 腹疟病 有医 教以疟病将发之早朝 用火煆金顶砒 极细末六厘
              生甘草汤 调下 即效
              医曰 砒药 必金顶砒然後 可用而 又火煆然後 可用也 必不可过六厘而
              又不可不及六厘也 过六厘则 药毒太过也 不及六厘则 疟不愈也
              此药 屡试屡验而 有一服愈後 疟又再发者 又用之则 其病 益甚而危
              盖 此药 可以一服 不可再服云
              听医言而 究其理则 一服愈而 疟不再发者 皆少阴人儿也
              一服愈而 疟又再发者 皆非少阴人儿也
              惟 少阴人儿 腹疟病 难治者 用此药 寻常疟 不必用 此不祥之药
              少阴人 寻常间日疟 恶寒时 用川芎桂枝汤 二三贴则 亦无不愈
              又 腹中实满而 大便硬 疟发者 亦可用巴豆
              ▷ 百药 莫非善药而 惟 少阴人 信砒药 太阴人 瓜蔕药 最为恶药也 何哉
              少阴人 信砒药 百病用之 皆殆而 祇有治疟之一能者 亦有名无实 不无危虑
              万不如 桂枝 人蔘 白芍药 三四服之 治疟则 此 非天下万害无用之药乎  
              太阴人 瓜蔕药 百病用之 皆殆而 祇有治痰涎壅塞之一能者 亦有名无实 不无危虑
              万不如 桔梗 麦门冬 五味子 三四服之 治痰涎壅塞则 此 非天下万害无用之药乎
              此二药 外治 可用 内服 不可用   
              ♧ 尝见 少阴人 中气病 舌卷不语 有医 针合谷穴而 其效如神
              其他诸病之药 不能速效者 针能速效者 有之
              盖 针穴 亦有太少阴阳四象人 应用之穴而 必有升降缓束之妙 繫是不可不察
              敬俟 後之谨厚而好活人者

      



               
              张仲景 伤寒论中 少阴人病 经验设方 二十三方

              桂 枝 汤 桂枝 3钱 白芍药 2钱 甘草 1钱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理 中 汤 人蔘 白朮 乾薑 各 2钱 甘草炙 1钱
              薑 附 汤 炮乾薑 1两 炮附子 1枚 剉取5钱 水煎服
              附子生用 名曰 白通汤
              四顺理中汤 人蔘 白朮 乾薑 炙甘草 各 2钱
              人蔘桂枝汤 炙甘草 桂枝 各 1钱8分 白朮 人蔘 乾薑 各 1钱5分
              四 逆 汤 炙甘草 6钱 炮乾薑 5钱 生附子 1枚 剉分二贴 水煎服
              厚朴半夏汤 厚朴 3钱 人蔘 半夏 各 1钱 5分 甘草 7分 5厘 生薑 7片
              半 夏 散 制半夏 炙甘草 桂枝 各 2钱
              赤石脂禹馀粮汤 赤石脂 禹馀粮 各 2钱5分
              附 子 汤 白朮 4钱 白芍药 白茯苓 各 3钱 附子炮 人蔘 各 2钱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 细辛 各 2钱 炮附子 1钱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 甘草 各 3钱 炮附子 1钱
              当归四逆汤 白芍药 当归 各 2钱 桂枝 1钱5分 细辛 通草 甘草 各 1钱
              半夏泻心汤 制半夏 2钱 人蔘 甘草 黄芩 各1钱5分 乾薑 1钱 黄連 5分 生薑 3片 大枣2枚
              生薑泻心汤 生薑 半夏 各2钱 人蔘 乾薑 各1钱5分 黄連 甘草 各1钱 黄芩 5分 大枣3枚
              甘草泻心汤 甘草 2钱 乾薑 黄芩 各 1钱 5分 制半夏 人蔘 各 1钱 大枣 3枚
              茵蔯蒿汤 茵蔯 1两 大黄 5钱 栀子 2钱 先煎茵蔯 减半 纳二味煎 又减半
              服日二 小便当利 色正赤 腹渐减 黄从小便去也
              抵 当 汤 水蛭炒 虻虫炒去足翅 桃仁留尖 各 10枚 大黄蒸 3钱
              桃仁承气汤 大黄 3钱 桂心 芒硝 各 2钱 甘草 1钱 桃仁留尖 10枚
              麻 仁 丸 大黄蒸 4两 枳实 厚朴 赤芍药 各 2两 麻子仁 1两5钱
              杏仁 1两2钱5分 为末蜜丸 梧子大 空心 温汤下 50 丸
              蜜 导 法 老人虚人 不可用药者 用蜜熬 入皂角末少许 稔作锭子 纳肛门即通
              大承气汤 大黄 4钱 厚朴 枳实 芒硝 各 2钱
              水二大盏 先煎枳朴 至一盏 乃下大黄煎至7分 去滓入芒硝 再一沸 温服
              小承气汤 大黄 4钱 厚朴 枳实 各 1钱 5分 剉作一贴 水煎服

              宋元明 三代医家 著述中 少阴人病 经验行用要药 十三方 巴豆药 六方

              十全大补汤
              人蔘 白朮 白芍药 灸甘草 黄芪 肉桂 当归 川芎 白茯苓 熟地黄 各 1钱 生薑3片 大枣2枚
              ○ 此方 出於王好古海藏书中 治虚劳
              ▷ 今考更定 此方 当去白茯苓 熟地黄 当用砂仁 陈皮
              补中益气汤
              黄芪 1钱5分 甘草灸 人蔘 白朮 各 1钱 当归 陈皮 各7分 升麻 柴胡 各3分 生薑3片 大枣2枚
              ○ 此方 出於李杲东垣书中 治劳倦虚弱 身热而烦 自汗倦怠
              ▷ 今考更定 此方 黄芪 当用3钱而 当去升麻 柴胡 当用 藿香 紫苏叶
              香砂六君子汤
              香附子 白朮 白茯苓 半夏 陈皮 厚朴 白豆蔲 各1钱 人蔘 甘草 木香 缩砂 益智仁 各5分 生薑3片 大枣2枚
              ○ 此方 出於龚信医鑑书中 治不思饮食 食不下 食後倒饱
              ▷ 今考更定 此方 当去白茯苓 当用白何首乌
              木香顺气散
              乌药 香附子 青皮 陈皮 厚朴 枳壳 半夏 各1钱 木香 缩砂 各5分 桂皮 乾薑 灸甘草 各3分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此方 出於龚信万病回春书中 治中气病 中气者 与人相争 暴怒气逆 而晕倒也
              先以薑汤救之 甦後用此药
              苏合香元
              白朮 木香 沈香 麝香 * 安息香 白檀香 → 白朮 木香 沈香 * 安息香
              诃子皮 香附子 荜拨 犀角 朱砂 各 2两 白檀香 诃子皮 香附子 荜拨
              朱砂半为衣 苏合油 入安息香膏内 乳香 龍脑 藿香 茴香 桂皮 五灵脂
              各 1两 右细末 用安息香膏竝煉蜜 搜和千捣 玄胡索 各 2两
              每一两 分作 40丸 每取2-3丸 井华水 或温水下
              ○ 此方 出於局方 治一切气疾 中气 上气 气逆 气郁 气痛
              ○ 许叔微本事方曰 凡人 暴喜伤阳 暴怒伤阴 忧愁怫意 气多厥逆 当用 此药
              若 概作中风治 多致杀人
              ○ 危亦林得效方曰 中风 脉浮身温 口多痰涎 中气 脉沈身凉 口无痰涎
              ▷ 今考更定 此方 当去 麝香 犀角 朱砂 龍脑 乳香 当用 藿香 茴香 桂皮 五灵脂 玄胡索
              藿香正气散
              藿香 1钱5分 紫苏叶 1钱 厚朴 大腹皮 白朮 陈皮 半夏 甘草 桔梗 白芷 白茯苓 各 5分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 此方 出於龚信医鑑书中 治伤寒
              ▷ 今考更定 此方 当去 桔梗 白芷 白茯苓 当用 桂皮 乾薑 益智仁
              香苏散
              香附子 3钱 紫苏叶 2钱5分 陈皮 1钱 5分 苍朮 甘草 各 1钱 生薑 3片 蔥白 2茎
              ○ 此方 出於危亦林得效方书中 治四时瘟疫
              ○ 局方曰 昔有一老人 授此方 与一人 令其合施 城中大疫 服此皆愈
              桂枝附子汤
              炮附子 桂枝 各 3钱 白芍药 2钱 炙甘草 1钱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 此方 出於李梴医学入门书中 治汗漏不止 四肢拘急 难以屈(伸)
              茵蔯四逆汤
              茵蔯 1两 炮附子 炮乾薑 炙甘草 各 1钱
              ○ 治阴黄病 冷汗不止
              茵蔯附子汤
              茵蔯 1两 炮附子 炙甘草 各 1钱
              ○ 治阴黄病 身冷
              茵蔯橘皮汤
              茵蔯 1两 陈皮 白朮 半夏 生薑 各 1钱
              ○ 治阴黄病 喘呕不渴
              ※ 右三方 出於朱肱活人书中
              三味蔘萸汤
              吴茱萸 3钱 人蔘 2钱 生薑 4片 大枣 2枚
              ○ 治厥阴證 呕吐涎沫 少阴證 厥冷烦躁 阳明證 食谷欲呕 皆妙
              霹雳散
              附子 1个 炮过 以冷灰 培半时取出 切半个 细剉 入臘茶 1钱
              水一盏 煎至六分 去渣 入熟蜜半匙 放冷服之 须臾躁止 得睡 汗出 差
              (○治阴盛隔阳證)
              ※ 右二方 出於李梴医学入门书中
              温白元
              川乌炮 2两 5钱 吴茱萸 桔梗 柴胡 石菖蒲 紫菀 黄連 乾薑炮 肉桂 川椒炒 赤茯苓
              皂角炙 厚朴 人蔘 巴豆霜 各 5钱
              右为末 煉蜜和丸 梧子大 薑汤下 3丸 或 5丸 至 7丸
              ○ 此方 出於局方 治积聚 癥癖 黄疸 鼓胀 十种水气 九种心痛 八种痞塞
              五种淋疾 远年疟疾
              ○ 龚信医鑑曰 妇人 腹中积聚 有似怀孕 羸瘦困弊 或歌哭如邪祟 服此药 自愈
              久病服之则 皆泻出虫蛇 恶脓之物
              瘴疸丸
              茵蔯 栀子 大黄 芒硝 各 1两 杏仁 6钱 常山 鱉甲 巴豆霜 各 4钱 豆豉 2钱
              右为末 蒸饼和丸 梧子大 每 3丸 或 5丸 温水送下
              ○ 此方 出於危亦林得效方书中 一名 茵蔯丸
              治时行瘟疫 及 瘴疟 黄疸 湿热病
              三稜消积丸
              三稜 蓬朮 神麴 各 7钱 巴豆和皮入米同炒黑去米 青皮 陈皮 茴香 各 5钱 *皮
              益智仁 各 3钱
              右为末 醋糊和丸 梧子大 薑汤下 30~40丸
              ○ 此方 出於李杲东垣书中 治生冷物不消满闷
              秘方化滞丸
              三稜 蓬朮竝煨 各 4钱 8分 半夏麴 木香 * 青皮 陈皮竝去白 黄連 各 2钱5分
              巴豆肉醋浸一宿熬乾 6钱 右为末 以乌梅末 入面少许 煮作糊和丸 黍米大
              每服 5-7 丸 至 10 丸 欲通利则 以热汤下 欲磨积则 陈皮汤下 欲止泄则 饮冷水
              ○ 此方 出於朱震亨丹溪心法书中 理一切气 化一切积 久坚沈痼 磨之自消 暴积乍留
              导之立去 夺造化 有通塞之功 调阴阳 有补泻之妙
              三物白散
              桔梗 贝母 各3钱 巴豆去皮心熬研如脂 1钱 右为末 和匀白汤 和服半钱 弱人减半
              或吐 或利 不利 进热粥一碗 利不止 进冷粥一碗
              如意丹
              川乌炮 8钱 槟榔 人蔘 柴胡 吴茱萸 川椒 白茯苓 白薑 黄連 紫菀 厚朴 肉桂 当归
              桔梗 皂角 石菖蒲 各 5钱 巴豆霜 2钱5分
              右为末 煉蜜和丸 梧子大 朱砂为衣 每 5丸 或 7丸 温水下
              ○ 专治瘟疫 及 一切鬼祟
              ※ 右二方 出於李梴医学入门书中
              ▷ 論曰 右巴豆六方 即 古人之各自置方 各自经验而
              此六方 同是一巴豆之力则 所用 亦无异而 同归於一也
              盖 巴豆 少阴人病之 必不可不用而 又不可轻用 必不可浪用而 又不可疑用之药
              故 联录六方 备述经验 昭明其理者 欲其用之必中而 不敢轻忽也


      



               
              新定 少阴人病 应用要药 二十四方

              黄芪桂枝附子汤
              桂枝 黄芪 各3钱 白芍药 2钱 灸甘草 当归 各1钱 炮附子 1钱 或2钱 生薑3片 大枣2枚
              人蔘桂枝附子汤
              人蔘 4钱 桂枝 3钱 白芍药 黄芪 各2钱 当归 灸甘草 各1钱 炮附子 1钱或2钱 生薑3片 大枣2枚
              升阳益气附子汤
              人蔘 桂枝 白芍药 黄芪 各2钱 白何首乌 官桂 当归 灸甘草 各1钱 炮附子 1钱 或2钱
              生薑 3片大枣 2枚
              人蔘官桂附子汤
              人蔘 5钱 或一兩 官桂 黄芪 各3钱 白芍药 2钱 当归 灸甘草 各1钱 炮附子 2钱或2钱5分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 右四方 皆亡阳危病药也
              亡阳病人 小便白而多 危有馀地则 用附子 1钱 日再服
              小便赤而少 危无馀地则 用附子 2钱 日二三服
              病在将危用 1钱 病在免危用 1钱 病在调理亦 1钱 日再服
              升阳益气汤
              人蔘 桂枝 黄芪 白芍药 各2钱 白何首乌 官桂 当归 灸甘草 各1钱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补中益气汤
              人蔘 黄芪 各3钱 灸甘草 白朮 当归 陈皮 各1钱 藿香 苏叶 各3分或各5分 生薑 3片大枣 2枚
              黄芪桂枝汤
              桂枝 3钱 白芍药 黄芪 各2钱 白何首乌 当归 灸甘草 各1钱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川芎桂枝汤
              桂枝 3钱 白芍药 2钱 川芎 苍朮 陈皮 灸甘草 各1钱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芎归香苏散
              香附子 2钱 紫苏叶 川芎 当归 苍朮 陈皮 灸甘草 各1钱 葱白5茎 生薑3片 大枣2枚
              藿香正气散
              藿香 1钱5分 紫苏叶 1钱
              苍朮 白朮 半夏 陈皮 青皮 大腹皮 桂皮 乾薑 益智仁 灸甘草 各5分 生薑3片 大枣2枚
              八物君子汤
              人蔘 2钱 黄芪 白朮 白芍药 当归 川芎 陈皮 灸甘草 各1钱 生薑3片 大枣2枚
              ▷ 本方 以白何首乌 易人蔘则 名曰 白何乌君子汤
              本方 用蔘芪 各 1钱 加白何首乌 官桂 各 1钱则 名曰 十全大补汤
              本方 用人蔘 1两 黄芪 1钱则 名曰 独蔘八物汤
              香附子八物汤
              香附子 当归 白芍药 各 2钱 白朮 白何首乌 川芎 陈皮 灸甘草 各1钱 生薑3片 大枣2枚
              ♧ 尝治 妇人 思虑伤脾 咽乾舌燥 隐隐有头痛 神效
              桂枝半夏生薑汤
              生薑 3钱 桂枝 半夏 各 2钱 白芍药 白朮 陈皮 灸甘草 各1钱
              治虚寒呕吐 水结胸等證
              香砂养胃汤
              人蔘 白朮 白芍药 甘草灸 半夏 香附子 陈皮 乾薑 山查肉 砂仁 白豆蔲 各 1钱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赤白何乌宽中汤
              白何首乌 赤何首乌 良薑 乾薑 青皮 陈皮 香附子 益智仁 各 1钱 大枣 2枚
              ○ 治四体倦怠 小便不快 阳道不兴 将有浮肿之渐者 用之
              本方 加 厚朴 枳实 木香 大腹皮 各 5分则 又有通气脉之功力 (十二味宽中汤)
              虽浮肿已成者 安心静虑一百日而 日再服则 自无不效之理
              本方 以人蔘 易赤何首乌则 名曰 人蔘白何乌宽中汤
              以当归 易赤何首乌则 名曰 当归白何乌宽中汤
              ○ 古方 有乾薑 良薑 青皮 陈皮 等分 作汤丸 名曰 宽中汤
              尝治 少阴人 小便不快 阳道不兴 四体倦怠 无力者 用之 必效 百发百中
              又 宽中丸 本方 加 五灵脂 益智仁 各 1钱则 治腹痛 神效
              蒜蜜汤
              白何首乌 白朮 白芍药 桂枝 茵蔯 益母草 赤石脂 罂粟壳 各1钱 生薑3片 大枣2枚 大蒜 5根 清蜜半匙
              ○ 治痢疾
              鸡蔘膏
              人蔘 1兩 桂皮 1钱 鸡 1首
              浓煎服 或以胡椒 清蜜 助滋味 无妨
              ○ 此方 自古有方 治疟疾⋅痢疾 神效 尝治久疟 先用 巴豆 通利大便 後数三日連用 鸡蔘膏 快效
              桂皮 或以桂心 代用
              巴豆丹
              巴豆 1粒
              去壳取粒 温水吞下 全粒 或半粒 仍煎汤药
              ○ 以煎药时刻 巴豆 独行腹胃间 太半用力 然後 服汤药则 汤药 可以与巴豆 同行
              通快腹胃 升提其气也 再煎汤药 大便通後 又連服之
              巴豆 全粒 下利 半粒 化积
              人蔘陈皮汤
              人蔘 1兩 生薑 砂仁 陈皮 各1钱 大枣2枚
              ○ 本方 以炮乾薑 易生薑 又加桂皮 1钱则 尤有温胃逐冷之力
              以本方尝治未周年小儿 阴毒慢风 連服数日 病快癒矣 病愈後 更不服药 再发不治
              人蔘吴茱萸汤
              人蔘 1兩 吴茱萸 生薑 各3钱 白芍药 当归 官桂 各1钱
              官桂附子理中汤
              人蔘 3钱 白朮 炮乾薑 官桂 各2钱 白芍药 陈皮 灸甘草 各1钱 炮附子 1钱或2钱
              吴茱萸附子理中汤
              人蔘 白朮 炮乾薑 官桂 各2钱 白芍药 陈皮 灸甘草 吴茱萸 小茴香 破故纸 各1钱 炮附子 1钱或2钱
              白何乌附子理中汤
              白何首乌 白朮炒 白芍药微炒 桂枝 乾薑炮 各2钱 陈皮 甘草灸 附子炮 各1钱
              白何首乌理中汤
              白何首乌 白朮 白芍药 桂枝 炮乾薑 各2钱 陈皮 灸甘草 各1钱
              ○ 有人蔘则 用人蔘 无人蔘则 用白何首乌
              白何首乌 与 人蔘 性味相近而 清越之力 不及 温补之力 过之 不无异同之处
              险病 危證 人蔘二钱以上 不可全恃 白何首乌代用 古方 经验不多 药材生疏 故也
              然 此一味 必不可遗弃於补药中而 古方 何人饮 用白何首乌五钱 治疟病
              ▷ 右 少阴人药 诸种
              附子 炮用 甘草 炙用 乾薑 炮用 或 生用 黄芪 炙用 或 生用
              ▷ 穷港僻村 病起仓卒 虽单方 犹百胜於束手无策
              阳明病 虽单黄芪 桂皮 人蔘 芍药 亦可用
              少阴病 虽单附子 芍药 人蔘 甘草 亦可用
              太阳病 虽单苏叶 蔥白 黄芪 桂枝 亦可用
              太阴病 虽单白朮 乾薑 陈皮 藿香 亦可用
              为先用单方而 一边求得全方则 必无救病失机之理
              然 当用 全方中 所有之药 不当用 全方中 所无之药 旧本에 依据한 补遗方
              桂附藿陈理中汤
              人蔘 白朮 白芍药 乾薑 官桂 各 2钱 灸甘草 炮附子 藿香 砂仁 陈皮 各1钱 大枣2枚(或倍用 附子)
              独蔘官桂理中汤
              人蔘 5钱 白朮 乾薑 白芍药 官桂 各2钱 陈皮 甘草灸 各1钱 大枣 2枚
              本方 加附子 2钱 名曰独蔘附子理中汤
              芎归蔥苏理中汤
              人蔘 白芍药 白朮 乾薑 各2钱 官桂 甘草灸 附子 川芎 当归 桂枝 紫苏叶 各1钱 葱白3茎枣2枚
              独蔘汤
              人蔘 1兩 乃至 5 6兩
              水煎去滓 安新汲水中取冷服
              功难盡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积分

18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22: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少阳人 胃受热 裡热病论

              ○ 太阳病 ***日 如疟状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脉微而恶寒者 此 阴阳俱虚
              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 面色 反有热色者 未欲解也 不能得小汗出 身必痒
              宜桂麻各半汤
              ○ 太阳病 似疟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脉微弱者 此 亡阳也 身不痒 不可发汗
              宜桂婢各半汤
              ▷ 論曰 此證 大便 不过一昼夜而通者 当用 荆防泻白散
              大便 过一昼夜而不通者 当用 地黄白虎汤
              ○ 阳明證 小便不利 脉浮而渴 猪苓汤主之
              ○ 三阳合病 头痛面垢 谵语遗尿 中外俱热 自汗烦渴 腹痛身重 白虎汤主之 (张仲景)
              ▷ 論曰 阳明證者 但热无寒之谓也
              三阳合病者 太阳少阳阳明證 俱有之谓也
              此證 当用 猪苓汤 白虎汤
              然 古方 猪苓汤 不如新方 猪苓车前子汤之俱备
              古方 白虎汤 不如新方 地黄白虎汤之全美矣
              若 阳明證 小便不利者 兼 大便秘燥则 当用 地黄白虎汤
              ○ 阳厥者 初得病 必身热头痛 外有阳證 至四五日 方发厥
              厥至半日 却身热 盖 热气深 方能发厥 若 微厥 却发热者 热甚故也
              其脉 虽伏 按之滑者 为裏热
              或饮水 或扬手掷足 或烦躁 不得眠 大便秘 小便赤 外證 多昏愦 用白虎汤 (朱肱)
              ▷ 論曰 少阳人 裡热病 地黄白虎汤 为圣药而 用之者 必观於大便之通不通也
              大便 一昼夜有馀而不通则 可用也
              二昼夜不通则 必用也
              凡 少阳人 大便 一昼夜不通则 胃热已结也
              二昼夜不通则 热重也
              三昼夜不通则 危险也
              一昼夜 ***辰刻 二昼夜 恰好用之 无至三昼夜之危险
              若 谵语證 便秘则 不可过一昼夜
              ▷ 少阳人 胃受热则 大便燥也
              脾受寒则 泄泻也
              故 亡阴證 泄泻 二三日而 大便秘 一昼夜则 清阴将亡而 危境也
              胃热證 大便 三昼夜不通而 汗出则 清阳将渴而 危境也
              ▷ 少阳人 大便不通病 用白虎汤三四服 当日 大便不通者 将为融会贯通 大吉之兆也
              不必疑惑而 翌日 又服二三贴则 必无不通
              ▷ 少阳人 表裏病结解 必观於大便而
              少阳人大便 头燥尾滑 体大而疏通者 平时无病者之大便也
              其次 大便滑 一二次 快滑泄 广多而止者 有病者之病快解之大便也
              其次 一二次 寻常滑便者 有病者 病势不加之大便也
              其次 或 过一昼夜有馀不通
              或 一昼夜间 三四五次 小小滑利者 将澁之候也 非好便也 宜预防
              ▷ 少阴人 裡寒病 脐腹冷證 受病之初 已有腹鸣泄泻之机验而
              其机 甚显则 其病执證易见而 用药可早也
              少阳人 裡热病 胸膈热證 受病之初 虽有胸烦闷燥之机验而
              其机 不甚显则 执證难见而 用药太晚也
              若使 少阳人病 胸烦闷燥之验 显然露出 使人可觉则 其病已险而 难为措手矣
              凡 少阳人 表病 有头痛则 自是表病明白 易见之初證也
              若復引饮 小便赤则 可畏也
              泄泻 扬手掷足则 大畏也
              少阳人 裡病 大便 过一昼夜有馀而不通则 自是裡病明白易见之初證也
              若復 大便 过三昼夜 不通则 危险矣
              背痈⋅脑疽⋅唇瘇⋅缠喉风⋅咽喉 等病 受病之日 已为危险證也
              阳毒发斑⋅流注丹毒⋅黄疸 等病 受病之日 已为险證也
              面⋅目⋅口⋅鼻⋅牙齿之病 成病之日 皆为重證也
              凡 少阳人 表病 有头痛證则 必用 荆防败毒散
              裡病 有大便过一昼夜不通證则 用 白虎汤
              ○ 渴病有三 曰消渴 曰消中 曰消肾
              热气上腾 胸中烦躁 舌赤唇红 此渴 引饮常多 小便數而少 病属上焦 谓之消渴
              热蓄於中 消谷善饥 饮食倍常 不生肌肉 此渴 亦不甚烦 小便數而甜 病属中焦 谓之消中
              热伏於下 腿膝枯细 骨节痠疼 饮水不多 随即尿下 小便多而浊 病属下焦 谓之消肾
              又有五石过度之人 真气既盡 石势独留 阳道兴强 不交精泄 谓之强中
              消渴 轻也 消中 甚焉 消肾 尤甚焉 若 强中则 其毙可立而待也 (王好古)
              ○ 上消者 舌上赤裂 大渴引饮 白虎汤主之
              中消者 善食而瘦 自汗 大便硬 小便數 黄連猪肚丸主之
              下消者 烦躁引饮 小便如膏 腿膝枯细 六味地黄汤主之 (朱震亨)
              ○ 渴而多饮 为上消
              消谷善饥 为中消
              渴而尿數 有膏油 为下消 (医学纲目)
              ○ 因耽嗜色欲 或服丹石 真气既脱 热邪独盛 饮食如汤消雪 肌肤日削 小便如膏油
              阳强兴盛 不交精泄 三消之中 最为难治 (危亦林)
              ▷ 論曰 消渴者 病人胸次 不能宽远阔达而 陋固胶小 所见者 浅 所欲者 速 计策鹘突
              意思艰乏则 大肠清阳 上升之气 自不快足 日月耗困而 生此病也
              胃局清阳 上升而 不快足於头面四肢则 成上消病
              大肠局清阳 上升而 不快足於胃局则 成中消病
              上消 自为重證而
              中消 倍重於上消 中消 自为险證而
              下消 倍险於中消
              上消 宜用 凉膈散火汤
              中消 宜用 忍冬藤地骨皮汤
              下消 宜用 熟地黄苦參汤
              尤宜 宽阔其心 不宜 胶小其心 宽阔则 所欲必缓 清阳上达
              胶小则 所欲必速 清阳下耗
              ▷ 平心静思则 阳气上升 轻清而 充足於头面四肢也 此 元气也 清阳也
              劳心焦思则 阳气下陷 重浊而 郁热於头面四肢也 此 火气也 耗阳也
              ○ 消渴 预防发痈疽 忍冬藤 不拘多少 根茎花叶 皆可服 (危亦林)
              ○ 消渴之疾 能食者 末传 必发脑疽背疮
              不能食者 必传 中满鼓胀 (李杲)
              ○ 消渴之病 变成发痈疽 或成水病 或双目失明 (东医医方类聚)
              ▷ 論曰 痈疽 眼病 皆是中消之变證也
              中消 自为险證则 上消 当早治也 中消 必急治也 下消则 滨死
              ○ 一童子 自婴至童 盗汗七年 诸药不效 服凉膈散三日 病已 (王好古)
              ▷ 論曰 少阳人 大肠清阳 快足於胃 充溢於头面四肢则 汗必不出也
              少阳人汗者 自是阳弱也而 服凉膈散 病已则 此病即 上消而 其病 轻也
              ○ 夫渴者 數饮水 其人 必头面眩 背寒而呕 因虚故也 (东医医方类聚)
              ○ 凡 阴虚證 每日午後 恶寒发热 至晚 亦得微汗而解 误作疟治 多致不救 (龚信)
              ○ 消渴 宜慎者 有三 一饮酒 二房劳 三咸食及面
              能慎此三者 虽不服药 亦可自愈 (孙思邈 千金方书)
              ▷ 論曰 上消 中消 裡阳升气 虽则虚损 表阴降气 犹恃完壮故
              其病虽险 犹能岁月支撑者 以此也
              若 夫阴虚午热 饮水 背寒而呕者 表裏阴阳 俱为虚损
              所以为病尤险 与下消 略相轻重
              然能善摄身心服药则 十之六七 尚可生也
              不善摄身心服药则 百之百 必死也
              此證 当用 独活地黄汤 十二味地黄汤
              ▷ 易之需九三爻辞 曰 需于泥 致寇至
              象曰 需于泥 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 敬慎不败也
              以此意而 仿之曰 阴虚午热 背寒而呕 其病虽险然 死尚在外也
              能斋戒其心 恭敬其身 又服好药 不死也
              (少阳人) 泛论

              ※ 少阳人病 中风⋅吐血⋅呕吐⋅腹痛⋅食滞痞满 五證 同出一属而 自有轻重
              浮肿⋅喘促⋅结胸⋅痢疾⋅寒热往来胸脇满 五證 同出一属而 自有轻重
              ※ 少阳人 中风 半身不遂 一臂不遂 末如何之疾也
              重者 必死 轻者 犹生 间以服药 安而復之 待其自愈而 不可期必治法之疾也
              ※ 少阳人 吐血者 必荡涤刚愎偏急 与人並驱争涂之
              淡食服药 修养如释道 一百日则 可以少愈
              二百日则 可以大愈
              一周年则 可以快愈
              三周年则 可保其寿
              凡 吐血 调养失道则 必再发 再发则 前功 皆归於虚地
              若 再发者则 又 自再发日 计数 一百日 少愈 一周年 快愈
              若 十年 二十年 调养则 必得高寿
              ※ 凡 少阳人 间有鼻血少许 或 口鼻间痰涎中有血 虽细微 皆吐血之属也
              又 口中暗有冷涎 逆上者 虽不呕吐 亦呕吐之属也
              少年 有此證者 多致夭折 以其等閒任置故也
              此二證 必在重病险病之列 不可不预防服药 永除病根 然後 可保无虞
              ※ 中风 受病太重故 治法 不可期必
              吐血 受病犹轻故 治法 可以期必
              中风 吐血 调养为主 服药次之
              呕吐以下 腹痛⋅食滞痞满 服药调养则 其病易愈
              ※ 中风 呕吐 宜用 独活地黄汤
              吐血 宜用 十二味地黄汤
              ※ 浮肿为病 急治则 生 不急治则 危
              用药早则 容易愈也 用药不早则 孟浪死也
              此病 外势平缓 似不速死故 人必易之
              此病 实是急證 四五日内 必治之疾 谩不可以十日論之也
              浮肿 初发 当用 木通大安汤 或 荆防地黄汤 加 木通 日再服则 六七日内 浮肿必解
              浮肿 解後 百日内 必用 荆防地黄汤 加 木通 二三钱 每日 一二贴用之
              以清小便 以防再发 再发难治
              浮肿 初解 饮食 尤宜忍饥而 小食
              若 如平人大食则 必不免再发
              大畏 小便赤也 小便清则 浮肿解
              小便赤则 浮肿结
              ※ 少阳人 中消者 腹胀则 必成鼓胀 鼓胀不治
              少阳人 鼓胀病 如少阴人 藏结病 皆经历五六七八月 或 周年而 竟死
              盖 少阴人 藏结 表阳温气 虽在几绝 裡阴温气 犹恃完壮
              少阳人 鼓胀 裡阳清气 虽在几绝 表阴清气 犹恃完壮故 皆经历久远而 死也
              ※ 少阳人 伤寒 喘促 宜先用 靈砂一分 温水调下
              因煎荆⋅防⋅瓜蒌等药 用之则 必无煎药时刻迟滞救病
              ※ 靈砂 药力急迫 可以一再用而 不可屡用
              盖 救急之药 敏於救急而已 药必汤服 然後 充满肠胃 能为补阴补阳
              ※ 痢疾之比结胸则 痢疾 为顺證也而 痢疾之谓重證者 以其 与浮肿 相近也
              呕吐之比腹痛则 呕吐 为逆證也而 呕吐之谓恶證者 以其 距中风 不远也
              ※ 少阳人 痢疾 宜用 黄連清肠汤
              ※ 少阳人 疟病 有间两日发者 即 勞疟也 可以缓治 不可急治
              此證 疟不发日 用 独活地黄汤 二贴 朝暮服
              疟发日 预煎 荆防败毒散 二贴 待恶寒发作时 二贴連服
              一月之内 以独活地黄汤 四十贴 荆防败毒散 二十贴 为准的则 其疟 必无不退之理
              ※ 少阳人 内发咽喉 外肿项颊者 谓之缠喉风 二三日内 杀人 最急
              又 上唇 人中穴瘇 谓之 唇瘇
              凡 人中左右 逼近处 一指许 发瘇 虽微如粟粒 亦危證也
              此二證 始发而 轻者 当用 凉膈散火汤 阳毒白虎汤
              重者 当用 水银熏鼻方 一炷 熏鼻而 项颊汗出则 愈
              若 仓卒 无熏鼻药则 轻粉末 一分五里 乳香 没药 甘遂末 各五分
              和匀糊丸 一服盡
              ※ 少阳人 小儿 食多肌瘦 宜用 蘆荟肥儿丸 忍冬藤地骨皮汤
              ♧ 尝见 少阳人 肩上 有毒瘇 火熬香油灌疮 肌肉焦烂而 不知其热
              有医 教以牛角片 置火炭上 烧而熏之 烟入疮口 毒汁自流 其瘇立愈
              ♧ 尝见 少阳人 七十老人 发脑疽
              有医 教以河豚卵 作末傅之 其疽立愈
              河豚卵 至毒 彘犬 食之则 立死 挂於林木间 乌鹊 不敢食
              ♧ 尝治 少阳人 蛇头疮 河豚卵 作末少许 点膏药上 傅之而 一日一次 易以新末
              傅药五六日 病效而 新肉急生而有妬肉 因以磨刀砥末 傅之 妬肉立消而 病愈
              又 用之於連珠痰 多日傅之者 必效
              用之於为炭火所伤 与狗咬 虫咬 无不得效
              ♧ 尝治 少阳人 六十老人 中风 一臂不遂病 用 轻粉五里 其病 辄加
              少阳人 二十岁 少年 一脚微 不仁 痹风 用 轻粉甘遂龍虎丹 二三次用之 得效
              ♧ 尝治 少阳人 咽喉 水酱不入 大便不通 三日 病至危境 用甘遂天一丸 即效
              ♧ 尝治 少阳人 七十老人 大便 四五日不通 或六七日不通 饮食如常 兩脚 膝寒无力
              用轻粉甘遂龙虎丹 大便即通
              後数日 大便 又秘则 又用 屡次用之 竟以大便 一日一度 为准而 病愈
              此老 竟得八十寿
              ♧ 尝见少阳人 当门二齿龈缝血出顷刻间数碗 将至危境
              有医教以火熬香油 以新绵点油乘热灼齿缝 仍为血止
              ♧ 尝见 少阳人 一人 每日 一次梳头 数月後 得口眼喎斜病
              其後 又见 少阳人日梳 得喎斜病者 凡三人 盖 日梳 少阳人 禁忌也
              尝见 太阴人 八十老人 日梳者 老人 自言曰 日梳极好 我之日梳 已为四十年云

     



               
              张仲景 伤寒论中 少阳人病 经验设方 十方

              白 虎 汤 石膏 5钱 知母 2钱 甘草 7分 粳米 半合
              猪 苓 汤 猪苓 赤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各 1钱
              五 苓 散 泽泻 2钱 5分 赤茯苓 猪苓 白朮 各 1钱 5分 肉桂 5分
              小柴胡汤 柴胡 3钱 黄芩 2钱 人蔘 半夏 各 1钱 5分 甘草 5分
              大青龙汤 石膏 4钱 麻黄 3钱 桂枝 2钱 杏仁 1钱5分 甘草 1钱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桂婢各半汤 石膏 2钱 麻黄 桂枝 白芍药 各 1钱 甘草 3分 生薑 3片 大枣 2枚
              小陷胸汤 半夏制 5钱 黄連 2钱 5分 瓜蒌 大者 4分의 1
              大陷胸汤 大黄 3钱 芒硝 2钱 甘遂末 5分
              十 枣 汤 莞花微炒 甘遂 大戟炒 等分为末
              别取大枣十枚 水一盏 煎至半盏 去枣 调药末 强人一钱 弱人半钱服
              大便利下水 以粥补之
              肾 气 丸 六味地黄汤 加五味子一味

              元明二代医家著述中 少阳人病 经验行用要药 九方

              凉 膈 散
              連翘 2钱 大黄 芒硝 甘草 各 1钱 薄荷 黄芩 栀子 各 5分
              ○ 此方 出於局方 治积热烦躁 口舌生疮 目赤头昏
              ♧ 今考更定 此方 当去 大黄 甘草 黄芩
              黄連猪肚丸
              雄猪肚 1个 黄連 小麦炒 各 5两 天花粉 白茯神 各 4两 麦门冬 2两
              右为末 入猪肚中 封口 安甑中蒸 烂捣 作丸 梧子大
              ○ 此方 出於危亦林得效方书中 治强中證
              ♧ 今考更定 此方中 麦门冬一味 肺药也
              肺与肾 一升一降 上下贯通 肾药五味中 肺药一味 虽为赘材 亦自无妨 不必苛论
              六味地黄汤
              熟地黄 4钱 山药 山茱萸 各 2钱 泽泻 牧丹皮 白茯苓 各 1钱 5分
              ○ 此方 出於虞博医学正传书中 治虚劳
              ♧ 今考更定 此方中 山药一味 肺药也
              生熟地黄丸
              生乾地黄 熟地黄 玄參 石膏 各 1两 糊丸 梧子大 空心 茶清下 50~70丸
              ○ 此方 出於李梴医学入门书中 治眼昏
              导赤散
              木通 滑石 黄柏 赤茯苓 生地黄 山栀子 甘草梢 各 1钱 枳壳 白朮 各 5分
              ○ 此方 出於龚信万病回春书中 治尿如米泔色 不过二服 愈
              ♧ 今考更定 此方 当去 枳壳 白朮 甘草
              荆防败毒散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赤茯苓 荆芥穗 防风 枳壳 桔梗 川芎 人蔘 甘草 各 1钱 薄荷 少许
              ○此方 出於医鑑书中 治伤寒 时气发热 头痛项强 肢体烦疼
              ♧ 今考更定 此方 当去 枳壳 桔梗 川芎 人蔘 甘草
              肥儿丸
              胡黄連 5钱 使君子肉 4钱 5分 人蔘 黄連 神麴 麦芽 山查肉 各 3钱 5分
              白茯苓 白朮 灸甘草 各 3钱 蘆荟煆 2钱 5分
              右为末 黄米糊丸 绿豆大 米饮下 20~30 丸
              ○ 此方 出於医鑑书中 治小儿疳积
              ♧ 今考更定 此方 当去 人蔘 白朮 山查肉 甘草而 使君子一味 未能经验的知药性故 不敢轻论
              消毒饮
              牛蒡子 2钱 荆芥穗 1钱 生甘草 防风 各 5分
              ○ 此方 出於医鑑书中 治痘不快出 及 胸前稠密 急用三四服 快透 解毒神效
              ♧ 今考更定 此方 当去 甘草
              水银熏鼻方
              黑铅 水银 各 1钱 朱砂 乳香 没药 各 5分 血竭 雄黄 沈香 各 3分
              右为末 和匀 卷作纸燃七条 用香油点灯 放床上 令病人 放两脚包住 上用单被
              通身盖之 口噤凉水 频换则 不损口 初日 用三条 後日 每用一条 熏鼻
              ○ 此方 出於朱震亨丹溪心法书中 治杨梅天疱疮 甚奇
              ▷ 論曰 水银 破积热 清头目 制阳回阴於下焦 为少阳人抑阳扶阴药中 无敌之药而
              祗可用之於当日救急之用 不可用之於连日补阴之用者 以其拔山扛鼎之力 一举而
              直捣大敌之巢穴 再举则 敌已解散 反有倒戈之患故也 缠喉风 必用之药
              ▷ 少阳人 一脚不遂 兩脚不遂者 轻粉末 五厘 或一分 连三日服
              无论病之瘥不瘥 必不过三日服 又不过日服 五厘 或一分 谨风冷 慎禁忌
              一臂不遂 半身不遂 口眼喎斜 不可用 用之必危
              ▷ 急病 可以急治 缓病 不可以急治 轻粉 劫药 不可锐意用之 以望速效
              缓病 缓愈然後 可谓真愈 缓病 速效则 终必更病 难治
              有连三日用之者 有间一二三日連服 連三次用之者
              ♧ 尝见 少阳人 咽喉病 眼鼻病 脚痹病 用水银 连三四日 或熏鼻 或内服 病愈者
              病愈後 一月之内 必不可 内处冷 外触风 尤不可 任意洗手洗面 更着新衣梳头也
              犯此禁者 必死 又不可冷室 冷室则 触冷而猝死 又不可燠室 燠室则 烦热开牖触风
              而亦猝死 此皆目击者也 一人 病愈十馀日 更着新衣而猝死 一人 病愈二十日後
              梳头而猝死 一人 咽喉病 熏鼻 初日二条 翌日一条 当夜 燠室触风而猝死
              时俗 服水银者 忌盐酱者 以酱中 有豆豉 能解水银毒故也
              然 毒药解毒 容或无妨则 不必苛忌盐酱

              新定 少阳人病 应用要药 十七方

              荆防败毒散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荆芥 防风 赤茯苓 生地黄 地骨皮 车前子 各1钱
              ○右方 治头痛 寒热往来者 宜用
              荆防导赤散
              生地黄 3钱 木通 2钱 玄參 瓜蒌仁 各1钱5分 前胡 羌活 独活 荆芥 防风 各1钱
              ○右方 治头痛 胸膈烦热者 宜用
              荆防泻白散
              生地黄 3钱 茯笭 泽泻 各 2钱 石膏 知母 羌活 独活 荆芥 防风 各1钱
              ○右方 治头痛 膀胱茕躁者 宜用
              猪苓车前子汤
              泽泻 茯苓 各2钱 猪苓 车前子 各1钱5分 知母 石膏 羌活 独活 荆芥 防风 各1钱
              ○右方 治头腹痛 有泄泻者 宜用
              滑石苦蔘汤
              泽泻 茯苓 滑石 苦蔘 各2钱 川黄连 黄柏 羌活 独活 荆芥 防风 各1钱
              ○右方 治腹痛 无泄泻者 宜用
              独活地黄汤
              熟地黄 4钱 山茱萸 2钱 茯苓 泽泻 各1钱5分 牧丹皮 独活 防风 各1钱
              ○右方 治食滞痞满者 宜用
              荆防地黄汤
              熟地黄 山茱萸 茯苓 泽泻 各2钱 车前子 羌活 独活 荆芥 防风 各1钱
              咳嗽 加前胡 血證 加玄參 牧丹皮
              偏头痛 加黄連 牛蒡子 食滞痞满者 加牧丹皮
              有火者 加石膏 加石膏者 去山茱萸 头痛烦热 与 血證者 用生地黄
              ▷ 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俱是补阴药
              荆防 大清胸膈散风
              羌独 大补膀胱真阴
              ○ 无论 头腹痛 痞满 泄泻 凡虚弱者 数百贴用之 无不必效 屡试屡验
              十二味地黄汤
              熟地黄 4钱 山茱萸 2钱 白茯苓 泽泻 各1钱5分 牧丹皮 地骨皮 玄參 枸杞子 覆盆子
              车前子 荆芥 防风各1钱
              地黄白虎汤
              石膏 5钱 或1兩 生地黄 4钱 知母 2钱 防风 独活 各1钱
              阳毒白虎汤
              石膏 5钱 或1兩 生地黄 4钱 知母 2钱 荆芥 防风 牛蒡子 各1钱
              ○右方 治阳毒发斑 便秘者 宜用
              凉膈散火汤
              生地黄 忍冬藤 連翘 各2钱 山栀子 薄荷 知母 石膏 防风 荆芥 各1钱
              ○右方 治上消者 宜用
              忍冬藤地骨皮汤
              忍冬藤 4钱 山茱萸 地骨皮 各2钱 川黄连 黄柏 玄蔘 苦蔘 生地黄 知母 山栀子 枸杞子 覆盆子 荆芥 防风 金银花 各1钱
              ○右方 治中消者 宜用
              熟地黄苦蔘汤
              熟地黄 4钱 山茱萸 2钱 白茯苓 泽泻 各 1钱半 知母 黄柏 苦蔘 各1钱
              ○右方 治下消者 宜用
              木通大安汤
              木通 生地黄 各5钱 赤茯苓 2钱 泽泻 车前子 川黄连 羌活 防风 荆芥 各1钱
              ○右方 治浮肿者 宜用
              险病 始终用药 当至百馀贴
              黄連 泽泻 为贵材则 贫者 或去連泽
              黄连清肠汤
              生地黄 4钱 木通 茯苓 泽泻 各2钱 猪苓 车前子 川黄连 羌活 防风 各1钱
              ○右方 治痢疾者 宜用
              去木通二钱 加荆芥一钱 淋疾者 宜用
              朱砂益元散
              滑石 2钱 泽泻 1钱 甘遂 5分 朱砂 1分
              ○右方 为末 温水 或 井华水 调服
              夏月涤暑 宜用
              甘遂天一丸
              甘遂末 1钱 轻粉末 1分
              和匀糊丸 分作 10 丸 朱砂为衣
              ○ 作丸乾久则 坚硬难和 每用时 以纸二三叠包裹 以杵捣碎 作麤末
              三四五片 口含末 因饮井华水和下 候三四辰刻内 不下利则 再用二丸
              下利三度 为适中 六度 为快过 预煎米饮 下利二三度 因进米饮
              否则 气陷而 难堪耐
              ○ 治结胸 水入还吐
              ※ 甘遂一钱 轻粉五分 分作十丸则 名曰 轻粉甘遂龍虎丹
              ※ 轻粉 甘遂 各等分 作十丸则 名曰 轻粉甘遂雌雄丹
              ※ 轻粉一钱 乳香 没药 甘遂 各五分 分作三十丸则 名曰 乳香没药轻粉丸
              ○ 轻粉 发汗 甘遂 下水
              轻粉药力 一分则 快足 五厘则 无不及
              甘遂药力 一分五厘则 快足 七八厘则 无不及
              轻粉 甘遂 自是毒药 俱不可轻易过一分用之 斟酌轻重
              病欲头脑涤火则 轻粉 为君
              病欲胸膈下水则 甘遂 为君

              ▷ 少阳人药 诸种 不可炮 灸 炒 煨用


              旧本依据 补遗方
              猪苓白虎汤
              ▷ 石膏 生地黄 各4兩 荆芥 牛蒡子 羌活 各1钱 独活 玄蔘 山栀子 忍冬藤 薄荷 各5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发表于 2009-11-17 22: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济马的《四象医学》,确有另类的体质见解,惜兄此贴并未引起重视,我想黄前辈会看到的,因为对经方体质辩证会有补充,并能启发思路更深入地研究完善经方体质辩证学说以及药人方人说。我手头亦有有关李济马传人李钟善介绍《四象医学》的一篇文章,我会陆续贴出的。我打字速度太慢了。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09-11-18 22: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四象医学的资料!四象医学重视人的体型体貌、心理行为特征、疾病的易趋性,并有相应的处方,实用性强,值得我们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发表于 2009-11-19 00: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前辈以及诸位先学如果有李济马先生的著作,请一定要不吝啬地传上来哦,谢谢了。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3-28 09: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翻译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64

积分

26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64
发表于 2010-5-2 02: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謝樓主,其實李济马的《四象医学》体质辩证特质,早有所聞一直想涉獵其中堂奧卻苦求無門如今見之果然不同凡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5418

积分

25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418
发表于 2010-5-2 09: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可是不懂古文,要借用什么才能够读通这文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9:48 , Processed in 0.07888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