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44|回复: 1

[资料]对传统中医教育热的冷思考

[复制链接]

30

主题

0

积分

25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12 14: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对传统中医教育热的冷思考

□ 刘 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通过对近代中医理论模式和中医教育体制的反思,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中医的发展应该遵循自身的规律。中医作为一门医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国学热的再度升温,传统中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传统中医班教育也在多地作为试点应运而生,加大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传统中医的思维,似乎成为了时下培养纯中医、挽救中医的大趋势。
  毋庸置疑,历史上传统文化的大环境氛围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本身的某些理论常被中医借鉴发展,形成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思维模式框架,诸如阴阳五行学说,而且传统文化的某些深层次思维特点,比如重整体、重类比等,都对业医者思维模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时过境迁,传统文化更像是一种符号被束之高阁,只可远观,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和话语系统在今日变得难以理解,就更谈不上是传统思维模式的培养了,此种窘态是中医,也是一切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老手艺”难以有效传承发展、处处碰壁的根本原因。从这层意义上讲,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并借以形成适合中医的传统思维,是无奈中的必行之举。但不能避讳的是,老中医们在大声疾呼的同时,却面对的是被现代西学思维全副武装的80后中医学生,隔阂、差异、困惑、迷茫、选择,是我们以往在关注整个中医整体的同时很少去分析的问题,我们常常单方面地去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却很少把眼光聚焦到他们身上,因时因人制宜地制定更为可行的中医传承发展方案。在缺乏可借鉴经验和不乏带些冲动的前提下,现在的试点式传统中医教育似乎要让他们完全沉浸于四书五经之中,似乎大有以传统来取代现代教育的想法及尝试,这恐怕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值得警惕。简言之,传统中医教育不能是借尸还魂的复古式教育。
  中西医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已经是很老的课题了,曾经做过的工作也不少,但两者在学习方法和传承上的不同,虽引起过注意,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却很少能把更适合中医传承的师带徒教育落到实处。很长一段时间,曾寄希望于研究生教育能在传承体制上有所作用,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遂人初愿。时下作为试点的传统中医班教育,把学国学、读经典、重师承作为重点来抓,但从学士到硕士乃至到博士的一条龙学院式教育真能培养出众人期待的国学医学两相兼备的大师吗?如果仅想借此如此简单地再像过去一样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得以弘扬中医,恐怕可行性不高。而且,更仔细地去看一下传统中医的课程设置,往往是国学加中医的拼盘式教育,如此就更不能不提出疑问,如果仅是简单地让中医院校教育中的80后们去背诵四书五经,其实际功效究竟如何呢?此种传统中医教育尤其值得思之再思。
  如果真要解决此类问题,最彻底的莫过于把国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真正从娃娃抓起了,但就目前来说可行性太低,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笔者觉得时下传统中医教育的当务之急不妨要做到少一些,精一些,灵活一些。具体讲就是传统中医班的学生在入学招生时不妨多一些限制,多吸收一些有基础的人,同时要灵活一些,吸收各层次的、热爱中医的、传统素养高的、基础素质高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为了传统而传统,不能与实际问题相脱节,传统中医班的国学课程设置不能是国学加中医的简单组合,诸如某些学者建议要把《易》作为中医院校的基础课程或者要选讲经史子集等等,不免太过盲目冲动了,太感情用事了,这样的传统中医教育恐怕得不到实效。
  我们要有的放矢,要首先在梳理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相互渗透影响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明辨主次,重点讲述与中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使他们得以理解中医理论的建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得以合理评价中医学独特的医学哲学模式。再者,纵览中国医学史,中医的发展是理论和临床得以创新发展的历史,遗憾的是温病学说以降,中医学鲜有新的理论出现,难以应对日趋复杂化的疾病谱系。我觉得其中一个基础原因便是文化的断层,使我们难以理解中医、尊重中医,我们常讲继承是发展的基础,但如果连起码的理解中医、尊重中医的能力都没有,还谈何继承发展?我们不能把传统文化作为中医的救世主,借此解决中医的一切问题,而要把传统文化作为理解、还原和重新梳理建构中医理论模式的有效工具,如此方能真正在理解、尊重中医的基础上继承中医。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要打破“五四”以后形成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园囿,传统中医设置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医,因此切不可让传统中医成为复古中医、纯中医和排斥西医的代名词,弘扬中医更需要认识到中医自己的不足,时代的发展要求一个名中医必须是中西医学兼通的医生,我们反对中医西化,反对以西医学为框架来匡正中医学,但并不是要让传统中医走上狭窄的极端,而要在学好中医的基础上学好西医,最起码基本的西医常识要具备,否则在临床上是很容易出差错的,这亦是老中医们常对我们晚辈的教导。
  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和建议,对待中医,爱之愈深,便更需要冷静思考。盼行家指正。




上一篇:[推荐]泉州民间中医陷入时代困局
下一篇:[推荐]陈存仁:民国多面手与有心人

44

主题

2481

积分

86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81
发表于 2007-8-12 18: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海阔天空于2007-08-12 14:09发表的 [资料]对传统中医教育热的冷思考 :
具体讲就是传统中医班的学生在入学招生时不妨多一些限制,多吸收一些有基础的人,同时要灵活一些,吸收各层次的、热爱中医的、传统素养高的、基础素质高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为了传统而传统.......
非常支持这个设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9:16 , Processed in 0.19327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