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刚工作时,跟随某老中医学习两年,老中医是中西医结合,说白了就是时方+西药的路子,因为自己崇尚纯中医,更青睐经方,所以学起来比较费劲,只学了一些老中医对病的经验方。可惜临床上单单使用这些经验方疗效并不大好。
之后开始学习运用经方思维,尤其是黄煌老师的体质学说,黄老师的学说非常适合我的胃口,用起来也很好用,疗效很好,患者很满意,但是经方辨证非常耗时耗脑,需要面诊、舌诊、脉诊、腹诊、腿诊等等才能辨清体质、病证,之后还需要非常熟悉每首方的方证才能出方。患者是满意了,但是医者看二三十个人后就会很累。而且还由于当时对每个疾病的认识不够深刻,尽管也能开出经方,但因对疾病病理发展预后等的认识都比较模糊,看完病人心里还是不够踏实的。
之后受同事启发,狂补现代医学知识,重点抓诊断,辨清疾病,多用专方专病的经方,这样看病效率高了很多,因为把握了疾病病理和经方药理心里也更加踏实更加有底气,看病效率也明显提高了,对疾病疗效评价、诊治策略也更加科学规范化了。然后再与身边的同道分享感受,他们的意见是只注重抓病,容易忽视传统辨证辨体质的内容,可能会限制经方思维以及经方的疗效,甚至会走上推崇西药的路子。
我反思了一段时间,想到黄煌老师的方证思想是抓病、抓人和抓方,方证三角缺一不可。不同的患者诊治策略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患者只需要抓病,有的患者只需要抓体质,有的患者则需要既抓疾病又抓体质,所以临床是要将抓病的优势和抓体质的优势巧妙灵活的结合起来。
总感觉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思考清楚,所以写下以上感受与大家分享和讨论,望大家赐教!
|
上一篇:续缘自己的老领导、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裴老(裴正学)下一篇:芍药甘草汤对抗雄激素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