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孙某,女,60岁。主诉:咳嗽,鼻塞2天。就诊时症见:头晕,干咳,恶寒(平时无明显恶寒),无发热,汗出,咽干,咽痛,咽痒,有时鼻塞,恶心,呕吐1次,胃脘痛,平时纳差,手足凉(近2天),口干,饮热水,无口苦,神疲乏力,大便调,夜尿1次。舌淡嫩,少苔,脉沉弱。查体:形体消瘦,咽无充血,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 首诊分析:鼻塞,恶寒,无发热,汗出,手足凉,神疲,脉弱,辨为表阴证,即少阴病,系桂枝加附子汤证。头晕,咽干,咽痛,恶呕,纳差,乏力,辨为半表半里阳证之少阳病,系小柴胡汤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附方(二):《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中者。可见柴胡桂枝汤证可有胃脘痛一症。口干,少苔,考虑是津液亏虚。因此,予以桂枝加附子汤合小柴胡汤治疗。(中药颗粒剂) 患者反馈:服药后胃脘不适,恶心欲呕。询问患者得知服药方法准确,考虑辨证用方可能不够准确。 二诊分析:表阴证辨证无误,确系桂枝加附子汤证。用药物无效,提示非少阳病。恶呕,纳差,神疲乏力,究竟是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抑或是里虚寒证,需详加辨析。厥阴病有上热下寒表现,本例患者口干咽干,纳差,手足凉,似乎是厥阴病,但治疗厥阴病的常见经方如柴桂姜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并不对证。 患者整体上机能沉衰,应当考虑里虚寒。外邪里虚,并见胃脘痛,辨为小建中汤证。《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小建中汤证津液亏虚,故可见口干、咽干、少苔。头晕,恶呕,纳差,神疲乏力,辨为胃气亏虚、寒饮冲逆之吴茱萸汤证。 因此,综合辨证为桂枝加附子汤合小建中汤、吴茱萸汤证。应予桂枝加附子汤合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加杏仁、厚朴、桔梗治疗。小建中汤具有解表祛邪、调和营卫、温中健胃、生津养血、缓急止痛之功效。吴茱萸汤具有健胃温中、化饮降逆之功效。 《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肺气上逆,轻则咳,重则喘。厚朴、杏仁为仲景治疗咳喘常用对药,患者咳嗽,故加之。同时患者咽痛,增入桔梗以利咽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