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上一次说【缓脉】,还需要讨论一大段什么是缓脉(因为历代对缓脉的认识分歧太大、不统一)。现在说的【迟脉】,认识上基本是一致的,就是说脉率的慢,至于慢到什么程度,仲景文中没有明示。但有趣的是,仲景形容“跳得快的脉”,却有几种说法:“动”“数”(134)、“(脉滑而)疾”(214)。
特别是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
更加清楚的表达出仲景就是在言脉率的改变:【迟脉】,就是“动数脉”的相反了。而笔者搜索全部的条文,发现除了【迟脉】,就再也没有形容“跳得慢的脉”了(当然把《炙甘草汤》的脉结代也算进来的也说得过去,不过讨论意义不大,毕竟这条侧重点是说脉律的不规整)。
既然要说脉率,还是先复习一下正常状态下的脉率吧,感觉“一息四至、五至”这些受医生的主观因素影响太大,不得客观,所以还是引:
《生理学》书上的内容:脉率的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一般就是70~80次/分,平均在72次/分。(婴儿则是120~140次/分,幼儿90~100次/分,学龄期儿童80~90次/分)
也有说老人家的脉率偏慢,可以是55~60次/分,但经笔者临床观察,或者是老人家常常兼杂疾病的影响,这个脉率不如书上写的常见。
知常达变之后,转入正题:【迟脉】所主:
1、迟脉主【寒】上面的条文再系统归纳如下:(共10处)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十七)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四)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五)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九)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十)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十四)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 迟脉主寒,这个算是共识的问题,文中也写得清楚“迟则为寒”,所以就不赘述了。从治法上看(四逆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仲景言“迟则为寒”,文中见“实寒”居多。2条(其实也算是1条)提及“戴阳”:下焦阴盛,逼龙火上窜,也指向“实寒”。 教科书上习惯写“脉迟而有力”,提示“实寒”;“脉迟而无力”,提示“虚寒”——在肯定了“脉迟”的情况下出现的二元论,看似合情合理,但临床上却不实用: “脉迟而有力,提示实寒”——四逆汤是处理实寒还是虚寒?四逆汤的脉证当是有力还是无力?通脉四逆汤呢?白通汤呢?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呢?…… 说到这里依然还是会有“吐槽”的声音的:是少阴心肾阳虚才会导致四逆汤证的!所以阳虚是本,阴盛格阳是标,治病应该求本。这时候笔者就会问:“什么是实寒、什么是虚寒呢?”——“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当然正气、邪气不是不相交的两个孤立平面,外因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但这里分实、分虚,这必须要较真,不至于乱套:实证侧重点是说邪气,虚证侧重点是说正气的,概念必须要清晰: 四逆汤,没有哪一家学说是用来“补阳”的,火神派就算再滥用,也情愿说这是“扶阳”而已。虚寒,阳虚生内寒,既然是虚证,正治当以补法,选药也是补益药中的补阳的药(温里药就算有也不应该是君),这才是病机、用药、遣方丝丝入扣,让人信服。 四逆汤破阴回阳救逆,如果笔者说这是治疗虚寒证,估计也会被同行笑话说“你的伤寒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然后,“脉迟而无力,提示虚寒”——这个也不一定,下面有诉迟脉主【荣气不足、血少】的情况,不独指虚寒。 所以,还是那句话,脉诊是望闻问切的最后一诊,规范的中医应当四诊合参,整体把握,综合判断。以“脉迟”+有力无力,判断实寒、虚寒,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不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