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论坛昨晚可能是系统维护,结果上不了。就拖延到现在才发帖。有朋友咨询过“为什么你不从浮脉、沉脉、数脉、迟脉……”这样总结,而是“弦脉”、“滑脉”、“缓脉”……。
其实如何去描述一个脉象呢?它最起码由几方面组成:1、脉位:是浮是沉;2、脉率:是快是慢;3、脉型:是粗、是细……;4、脉势:是有力、是无力,是重按有力、还是重按就没感觉了?至于“神”啊“根”啊什么的,或者真是“意也”。
而看上面几个因素之中,脉型的特征性相对明显,所以笔者主要还是总结描述脉型的脉象。当然,也有一个《迟脉篇》,那是因为在总结缓脉的时候,着重表明缓脉是言形态的而不是言脉率的,而附带总结的一个脉象(也幸好不是太多,不太复杂)。
粗略搜索一下“浮脉”,就很能感受到什么叫迷茫!毕竟作为言“脉位”的脉象,它不独见,所以很多时候,实质性的临床指向,还是要配合它的相兼脉所主,而判断出来,简单来说:总结浮脉,吃力不讨好,而且很乱。
但这一次总结的“紧脉”,却大多数以“相兼脉”的情况下出现的。好了,转入正题:
0楼:开篇+单纯的紧脉。
1楼:紧+浮脉
2楼:紧+沉脉
3楼:紧+弦脉;紧+微、细、小脉
4楼:紧+急、数脉;紧+迟脉;结语
【单纯“紧”】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一作纵),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右二味,各等分,异捣筛,合内臼中,更治之。别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钱匕,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一云,设脉浮复紧)。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脉紧)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
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 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分析】
可见单纯论“紧脉”的条文,其实并不多。但含金量很高:
(第十)“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道出了“紧脉”的形态:“如转索”。这和之前讨论的“缓脉”就是一对相反的脉,都是就脉的紧张度言:紧脉,是紧张度很高的脉象,就像拧紧的绳子一样。而缓脉,则是紧张度低的脉,松散的脉。
不过,也有出现“阳明病……脉紧则愈”(192)与“下利……设脉紧,为未解”(第十七、361)这对预后判断似乎矛盾的条文:在不同的疾病状态下,紧脉的出现有不一样的指向,当四诊合参,综合评判。
单纯紧脉的主证,上文提及2个:一是“宿食”,二是“寒”(“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待下面总结完紧脉的相兼脉之后,再综合讨论。
治法提出了2个方子:
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第十七)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
瓜蒂散这个紧脉,所主是“实寒”结在胸中,仲景因势利导,采用瓜蒂散涌吐有形之“实寒”。与之前说弦脉的时候提及的:
“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隔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2条文互参,瓜蒂散的典型脉象,当是:紧、弦、迟。
然后,病机虽然相近(“胸中实寒”V.S.“隔上有寒饮”),但出现干呕的症状,是不能用瓜蒂散涌吐的,当用《四逆汤》温中。
——
至于《文蛤汤》,主证是“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而“微(恶)风、脉紧、头痛”让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经红森坛友的提示:此方的就药味上讲,和“大青龙汤”就差一味桂枝(文蛤汤以文蛤换了桂枝),可见表寒该比大青龙汤证低:不单只没有了桂枝,麻黄也少了3两;但内热伤津的程度比大青龙汤证高一等——此处的“紧脉”,也主寒。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关于伤寒金匮的脉证初探:迟脉篇下一篇:关于伤寒金匮的脉证初探:细脉篇 +三部九侯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