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856|回复: 0

伤寒十辨(李培生)

[复制链接]

8

主题

836

积分

127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6
QQ
发表于 2013-10-30 11: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十辨(李培生)

伤寒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各种不同的具体病况,经过审
疾问病等正常诊断程序,作出正确判断和决定合理治疗措施的重要
方法。千百年来,它为广大中医所掌握,一直沿用至今。辨证论治
这一名词的最早提出,当来源于后汉末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
如该书六经篇首,首先标出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
证并治”等等。所谓病,从六经涵义来说,即“太阳之为病”,“阳
明之为病”。或简称为“太阳病”、“阳明病”。所谓证,如太阳病以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如兼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则名
为中风,即桂枝证;若兼或以发热,或未发热,身疼腰痛,无汗而
喘,脉阴阳俱紧等名为伤寒,即麻黄证。所谓脉,如太阳表证以浮
为主脉,但脉浮中又有浮紧、浮缓、浮数或脉浮而迟等种种不同。
所谓治,如表病以发汗为大法,而汗法中又有辛温解表开泄腠理而
发汗;或辛温解肌,调和营卫,而取絷禁徽汗。从治法深入言之,
更有主治、兼治、先治、后治、正治、反治等等不同。《伤寒论》
在六经的前提下,对于复杂的致病因素和病理机制的千变万化,运
用辨证论治的法则于诊断治疗方面,探讨其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较为突出的约有以下几点:
  1.辨阴阳
  《内经》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腑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主要在于审寨机体阴阳
的消长,邪正的进退,以判断病变的症结所在和决定采取的合理治
疗措施。故辨阴阳一项,实为探本求源的必要之图。
  阴阳的涵义:一般以疾病部位在表在上者为阳,在里在下者为
阴。性质属热属实者为阳;属寒属虚者为阴。从六经总的划分:则
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病为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病为阴。阳
病多呈亢奋性进行性,故治法以祛邪为主,宜于汗吐下和;阴病多
呈退行性衰减性,则治法自以扶正为主,或用温里扶阳,或宜育阴
清热,或寒温并用,邪正兼治。阴阳这一概念,《伤寒论》在辨证
论治的具体运用中,大抵可概括为病有阴阳、证有阴阳、脉有阴
阳、治有阴阳等四个方面:倒如《太阳篇》在辨太阳提纲及风寒温
三证之后,紧接着提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
者,发于 阴也”。(引自宋本第7条,宋本条文下同)盖阳病病邪虽
盛,正气犹实,卫外阳气反应较敏,故三阳病多有发热证。如太阳
病恶寒发热,少阳病往来寒热,阳明病有身大热、汗自出、不恶
寒、反恶热等是。阴病则病邪既盛,正气虚衰,抗病机能低下,故三阴病多无发热证。如三阴盛寒,恶寒踡卧,甚至厥冷四逆。此为
六经发病之通常病况。然太阳伤寒有或未发热者,阳明病宥热深厥
深者,少阳病有不往来寒热者。至于三阴,太阴病有手足温者,少
阴病有反发热或里寒外热者,厥阴虚寒有先见厥利后转阳回而发热
者,此叉何故々盖六经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固致病因素略有差异,
影响病机变化,往往可导致证候以另一形式出现,此则多为变局,
似不可以此面否定发于阳、发于阴之非。故钱天来、柯韵伯等注家
列此条为六经之首,提纲挈领,殊有卓见。
    另有“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人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
下之,因作痞也”。(131)是因表证误下,阳热陷入,与心胸间
痰水相结成实,证有心下胸胁硬满疼痛,此为热实结胸,故渭“病
发于阳”。若袁证误下,邪热内入,无水气相结,只为心下痞证,
故谓“病发于阴”。是阴阳二者,又以结胸与痞之证候对勘而言,
可以会意。
  《内经》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故仲景脉法,亦以阴阳为辨证纲领。《辨脉法》云:“凡
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迟,此名
阴也”。盖阳病病位在表,受病较轻,正气充实,营卫气血流行滑
利,故脉与之相应,多呈阳盛热实有余之象。反之出现沉涩等脉,
则是病邪深入,阴盛阳微,不足之象,较为显著。此条虽属叔和所
撰,实是仲景心法。
  至于冶法,《伤寒论》重在“阴阳自和”。(参58条)盖机体困
感受外邪或内部脏器功能失调,而使阴阳气呈不相协调状态,即可
出现六经中某一种病变。所谓“自和”,当非坐以待愈之谓。如阳
实热盛者清下之,阴盛阳衰者温补之。此即《内经》“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义。《金匮》谓“见于阴者,
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
并治第三》)亦与此义略同。盖治法总须根据阴阳消长、邪正盛衰
并治第三》)亦与此义略同。盖治法总须根据阴阳消长、邪正盛衰
之不同病况,“补偏救弊,促使阴阳气处于相对平衡之固有状态,
此即《内经》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
则病势虽重,自可恢复。凡此可知阴阳两者,实为《伤寒论》六经
中辨证的纲领,论治之准则。
  2辨表里
  表里上下,是指疾病的部位而说。《伤寒论》以太阳为六经之
大表,其他各经都属于里。但表里的概念是相对的:如太阳主表,
阳明主里,少阳则主半表半里。若阳明对太阴来说,则阳明主表,
太阴主里。少阳对厥阴来说,则少阳主表,厥阴主里等是。表里斥
于辩证方面,还当结合疾病的属性与病邪的盛衰、正气的强弱来进
行分析:如太阳主表:太阳病以自汗脉缓为表虚证,无汗、脉紧为
表实证。少阴主里:少阴病以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踡卧、下利
等为里虚寒证,若见脉细数、舌质绛、心烦不得眠、咽干、咽痛等
则是里虚热证。    ‘
    《伤寒论》在某一证候中,亦有表里之分。如太阳蓄水,主方
用五苓散,提出“有表里证”,(74)其表当指中风发热六七日
不解;其里是指烦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等证。又如阳明燥热伤
津,“表里俱热”,(168条)其表当指身大热、汗自出、恶热;其
里是指大渴引饮,舌上干燥而烦等证。但病之重点为“热结在里”,
故用白虎加人参汤直清阳明里热,兼以益气生津。
    病有表里之分,则脉有浮沉之应。如太阳表病以浮为主脉。若
脉浮而迟,则是表证里虚之象。沉为在里,然阳明燥热结实,则
“脉沉实者,以下解之”。少阴阳衰阴盛,则“脉微细沉”,则用扶
阳抑阴之法。
    治法方面,一般在表里证同见之时,治则是先解其表‘,后治其
里。例如太阳蓄血,其病较轻者,则日:“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6)者是。若蓄血证重而病势甚急者,如“太阳病六七日,
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
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124条)则是表
里证见,里证急剧,故用急则治里之法。此外表里证具,权衡其证
候轻重相等,亦可采用同治之法,如少阳病兼表不解用柴胡桂枝
汤,少阴病反发热脉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皆是其例。再者,表里
同治之法,有根据证情而侧重于表者,亦有倾向于里者。前者如大
青龙汤表里双解,发表清里,而以解表为主。后者如桂枝人参汤,
亦属解表温里,表里同治之法,则是以温里为主。
3.辨上下
《内经》论脉有三部九候之诊,论病机有上下之属,并有“气

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
常政大论》)的治法。仲景撰用《素问》,对病机进行简要概括,亦
有“上焦得通”,(230条)“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159
)“以热在下焦”(124条)等等。揆其词义,是此处之三焦,则
上焦主胸胁,中焦主大腹脾胃,下焦指少腹大肠等而言,当是纯主
疾病之部位,与手少阳经三焦,义自有别。此外,治法用于补偏救
弊,或因势利导,根据病机上下之属,自有重要实际意义。如“伤
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56条)治法是采取
“高者抑之”。(见《素问·至真要大论》下同)若“少阴病,下利,
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炙之”。(325
)则是宗“下者举之”的治法。
    表里上下,是赅机体调节功能的升降出入而言,若生理功能失
常,即是病态。表里是偏于横的方面,上下则多指竖的方面。然而
上与表、下与里又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如“伤寒先厥后发热,
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
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334条)是厥
阴厥利,阳回发热。若阳复太过,则热势向外向上,迫津外泄则汗
出,上扰咽部则为喉痹;若热郁于里则发热无汗,伤及在下之阴
络,则为下利不止,便脓血。此种病机变化互相影响之规律,当可
供人们之深入研究者。
4.辨虚实
    外感热病整个发展的过程,就是邪正双方斗争激烈此胜彼衰的
全过程。所谓邪,是指外感六淫之邪或因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致
病因素。所谓正,是指病人本身的正气及抗病能力强弱而言。《内
经》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故虚
实二者,实为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
    《伤寒论》在具体条文中,着重运用虚实理论而阐明病机变化

的:如“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
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说明同患表病,同在发汗之后,
在阳盛之体,往往能伤津化燥,转化为燥热实证。若阳虚之体,则
汗后促使表阳更虚,又易转为虚寒之证。故此条前者属汗后阳虚恶
寒,与“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68)的病机略同;其严重者,并可发展为阳衰阴盛厥冷四逆的
四逆汤证。后者汗后燥热成实,与“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
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同一类型j同为阳
明胃家实之证。
    后之释《伤寒论》者,运用虚实理论常结合六经之发病原因、
部位及属性而分。如前章所云太阳伤寒为表实,中风为表虚。少阴
病有里虚寒证,又有里虚热证者是。又如结胸,主证为心下、胸胁
硬满疼痛,大便不通,脉沉紧有力。若伴见烦躁懊侬,舌上干燥而
渴,则是痰水与热结于心下胸胁间,仲景特显著标名为“结胸热
实”o135条)若见结胸主证而“无热证者:’,则是寒痰结于心下,
成为实证,病名“寒实结胸”(141条)者是。
,《伤寒论》原文用于平脉辨证之中,有词句类似面其意义不同,
甚至恰如反正之比者。.例如“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o(180
)此条既指阳明病机总的为胃燥热实,又当赅有阳明主要脉证之
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滑数洪大等而言。若“脾家
实”,则是太阴受病,脾阳得振,转输功能恢复,寒湿浊邪得以下
趋为顺。故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
得去故也”。 (278)胃家实是阳明热实,病势多值发展阶段,为
病进。脾家实为太阳寒证,病势已向好的方面转化,为病退。又有
“脉沉实者,以下解之”。(394)其脉当指沉实有力,其证多有
腹满痛,大便不通,小便黄赤,潮热,舌苔黄燥等燥结热实之象。
若“伤寒下利日r十余行,脉反实者,死”。(369)则是阴寒邪
_'正气消索,脉觅刚劲不柔之象,似即《内经》所谓真脏脉见,

不仅脉不应病而已。与一般实脉自有本质的区别,故直断为死证。
    此外,又有虚证似实或实证似虚者。前者如少阴虚寒脉微下利
而面赤,证为阴盛阳浮,下寒上热,病名戴阳,亦即“至虚有盛
候”,故用白通汤以破阴寒,而回阳气。若“大实有赢状”,在阳明
胃燥热实,病久应下失下,往往见之。
  5.辨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凡病势亢奋呈进行性的多为热
证,病势衰减呈退行性的多为寒证。一般热证是病邪虽盛,而正气
较为充实;若寒证则是邪盛正衰,抗病能力低下。故《内经》有
“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刺志论》)及“其身多热
者易已,多寒者难已”(《灵枢·论痛篇》)等说。《伤寒论》在六经
的前提下,往往提出主证,结合寒热,以探讨疾病之本质,而决定
治疗的措施。例如下利:“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
白头翁汤主之”。 (373)一属太阴寒利,治宜温里扶阳;一属厥
阴热利,方用苦寒清热。二者治法不容或紊。但汉代文字古朴,言
简意赅。若进一步充实论证,分清寒热,当宗《内经》“诸病水液,
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
·至真要大论》)之病机进行辨析,则寒利除不渴外,当有大便稀
溏、小便清白、腹满时痛等脏寒之象。热利亦应有大便臭秽,小便
黄赤,里急后重,或下脓血,渴欲饮水等热象,方足为据。又如同
一少腹满亦有寒热之辨:如“太阳病六七日,……脉微而沉,反不
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
乃愈。……抵当汤主之”.o124条).“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
少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340)前者为太阳
邪热入于下焦,与血相结,而为蓄血,故呈现神志失常阳盛发狂之
热象。后者为冷结证,当属厥阴阴寒范畴,故有手足厥冷之阴寒证

象。二者都以不结胸为辨,因结胸证重者,有“从心下至少腹硬满
而痛不可近”(137条)之故也。
    寒热之见于脉者,一般热证多见滑数洪大之象。如“服桂枝
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36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o" (214
)盖白虎、承气,正以清下阳明里热。若寒证则见迟涩之象。如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主之”,(225)以急
温少阴脏寒。盖其治法,正如《内经》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o
(《素问·至真要大论》)亦即《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之义。因辨别疾病属性之寒热,实为中医入门下手诊病之第一工
夫,不可忽视。
6.辨真假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病机属寒,则证候呈现为寒象;
反之属热则为热象。亦有病程颇久,邪入较深,病情严重√外表所
呈现之证候有与本质而不一致者。因此,六经病证中又有“真寒假
热”、“真热假寒”之辨。例如“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
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
之”。(317)此条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是脾肾阳衰
里寒危重之证。面色赤,身反不恶寒,则为外热。外热是假r里寒
是真o~里寒外热,实即阴盛格阳之象。故用通脉四逆汤以破沉重之
阴寒,而回垂绝之阳气。再有“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
汤主之”o(350)此证厥冷似寒,但滑为阳脉。此条以脉括证,
以方测证,当概括有口干舌燥,烦渴引饮,胸腹灼热,恶热,小便
黄赤等热象在内,故云里有热,亦即“厥深者热亦深”(335条)
之谓。热郁于里而不得外达,致使阴阳气不相顺接而为厥,是里真
热而外假寒,故用白虎汤辛甘寒以清里除热。
    另外《伤寒论》中,有证为阴寒而见阳脉者,亦有阳热实证而

见阴脉者。如“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
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
中虚冷,故吐也”(122条)此是中虚胃寒,虚阳上扰,不能消谷
而反作吐,故脉现阴躁而数之象。又“脉迟为寒”o(333)但有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
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溅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
也。大承气汤主之”o(208)此病为阳明燥热成实。燥屎阻肠道,
热结于里,阻碍营卫气血流行之机,故脉迟。然阳热实证脉迟必按
而有力,阴寒虚证脉数必按之无力,此从脉体中又当加以细审者。
  7.辨类似
  六经病中,辨相类疑似之证,篇幅最繁。如前所举“病有发热
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条)是病有恶寒,
而以证候之发热与否而辨阴阳也。“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
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
……宜桂枝汤。"(56)是同具头痛发热不大便之证,而以小便
清否有表里之分也。它如虚实寒热亦然。故有同属一经之病,因病
因机理不同,则治法自有不同。例如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
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
逆,无汗而喘,脉阴阳俱紧,名为伤寒。前者主用桂枝汤辛甘温以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后者用麻黄汤辛温之剂,以开泄腠理,解表发
汗。二者同属太阳表病,而病脉有风寒之别,证候有自汗脉缓、无
汗脉紧之异,则其治法不容或紊。故日:“桂枝本为解肌,著其人
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
)又如五苓与抵当两证,病位同在下焦少腹,后世均列为太阳腑
证:但前者属蓄水证,病表邪人腑膀胱水蓄,阳气不得宣化。其主
证有少腹里急,烦渴,或渴欲饮水,水人则吐,小便不利。后者由
太阳邪热随经人里,与血相结,而为蓄血。其主证有神志失常发狂

或喜忘,少腹硬满疼痛。二者证情类似而实有不同。故蓄血证数
条,均以小便自利为辨证眼目。再如“阴明病,口燥,但欲漱水,
不欲咽者,此必衄。”(202)盖阳明为多血多气之经,故阳明热
证,有气分之热者,亦有热在血分者。此为阳明热邪熏灼血分,因
血属流质,津液尚能自润,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热灼血分,
损伤阳络,但为衄血。是与阳明气分之热,病有口干舌燥,大烦渴
不解者,自有不同。
    亦有不属一经之病,但其证候相类,病情在疑似之间者。如太
阳蓄水证有烦渴,小便不利,与胃热津干之口渴心烦,大相类似。
但一属太阳蓄水,治宜通阳利水;一为胃热津伤,治须和胃生津。
二者性质不同,故五苓证首先提出胃中干烦渴与蓄水证之辨,可以
会意。另如“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o
101条)其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
喜呕等,皆为柴胡主证之一。故有“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o
(37)“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149条)等互为补充之条。
然有类似柴胡证而不可用和解法者。如“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
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
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
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此条上段病属太阴里虚而
兼表证。因误下更伤脾气,使脾阳功能不得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湿
不下行,进而影响肝胆疏泄功能,郁而不达,故出现有面目身黄胁
下满痛等变证。下段为中虚水寒相搏而呕。此两例均与柴胡证类似
而实不同,故仲景特为提出,以资鉴别。此外,如“胸中实”(324
)可吐证:或有恶风发热汗出而类似表证,但以头不痛项不强为
异;或有饮食入口即吐,心下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手足厥冷,脉
弦迟等,类似少阴阳微,寒饮上逆。然此病属胸中实,自必有“胸
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166条)或“心下满而烦,饥不能
食’(355)等主证确实可凭,故可因势利导,处以酸苦涌吐之

法,而主用瓜蒂散。
  8.辨主次兼挟
  六经辨证,往往从错综复杂的病候中,突出最关紧要之处,分
清疾病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及其相
适应之方药。此种例子,在合并病中,尤为显见。例如“太阳与阳
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o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
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o33条)上条自下利是病已涉
及阳明。但以方测证,必有头项(背部)强痛、恶寒发热无汗等主
证在内,是病之重心主要在表,故用葛根汤以解表发汗为主,而主
药葛根升发清阳,鼓舞胃气,实有兼治下利的作用。若下条合病不
下利而呕逆,自是承接上条文意,故仍主葛根汤解表,而加半夏以
降逆止呕。再有合并病之名,而无合并病之实者。如“三阳合病,
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
者,白虎汤主之”o(224)因太阳主背,少阳主侧,阳明主腹。
今热邪弥漫于表里,充斥于全身,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其口不
仁,面垢,谵语遗尿,自汗出,是高热熏蒸,神识昏蒙,为阳明燥
热独盛之象。故主用白虎汤以直清里热。亦有无合并病之名,而有
合并病之实者。如“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
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此证身热恶风项强属太阳
之表;手足温而渴,病已涉及阳明;其胁下满、颈强则属少阳,故
以和解为大法,而主用小柴胡汤。但病已涉其他经,治法似以兼顾
为宜。故柯琴谓“当用小柴胡去参、夏加桂枝、栝蒌根以两解之”
是也。少阳病有“或渴”(96)证,治法照加减法如小柴胡去半
夏加人参、栝蒌根之例。若少阳病去而渴不止,审为阳明热盛伤津
之证,则白虎加人参汤,清里热,益元气,生津液,又为必用之
法。如“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o(97)是同一
为渴,有以渴为主证者,有作为其次者。主次不同,治法有别。又

如“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
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8条)此病在初期阶段,
自以表证为主。今因数下损伤脾胃之阳,遂见协热下利,表里不解。
方用桂枝人参汤,是以温里为主,而又兼治其表。综上所述,是辨
证之主次中,治法有针对主证,而又隐括治其次者。有用一法治其
主证,而于方中略作加减,可以兼治其次者。更有突出治其主证,
而不问其余者。亦有疾病矛盾转化,次证转为主证,又应以主证治
之。盖病机变化纷纭复杂,故治法亦应适合病情,随证而变。
    六经分证,每一主证立一主方。若有兼证,可于方中随证加
减。如太阳病中风,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为主证。主方用桂枝汤,
治法是取其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兼项背强则加葛根以疏通太阳经
俞;兼微喘加厚补、杏仁以平喘降逆;兼漏汗恶风,小便难,四肢
微急,难以屈伸,则加附子以温经复阳,兼大实痛则加芍药、大黄
以通下里实,缓和腹痛。又如下后脉促胸满,则去芍药以避中寒;
若微(脉)恶寒,又直加附子以复阳等等。又如少阳病右五主证七
或然证,其或然证亦当属于兼证范畴,故小柴胡汤多加减法。然须
与上段辨主次之证合看。
    水血痰食气郁等病,为杂病中常见之证。六经病中,有挟痰饮
挟宿食挟瘀血等为患者,故论中具备有消水气涤痰饮、去宿滞、活
瘀血、舒郁理气等法。此类相挟之证,有因外感热病而致者,亦有
属于宿疾因外感触发而加剧者。例如蓄血,有“以太阳随经郁热在
里故也”,(124条)亦有“本有久瘀血”。(237)其他如水气、
痰饮、宿食等亦然,可以仿此类推。
    《伤寒论》在六经的前提下,审其病候有轻重,病势有缓急,
则治法有差等,而制方有大小以适应治之。例如“太阳中风,脉浮
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8

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小
青龙汤主之”。(40)此两条一为表寒里饮证。寒实于表,阳郁
于里,产生内热而引起神志不安,以“不汗出而烦躁”为主证。因
表证偏重,故治法表里双解而偏重于表。用大青龙汤,方即麻黄汤
倍麻黄、减杏仁、合姜枣以解表寒;用石膏以清内热。一则属于表
寒里饮证。以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咳喘等为主证。用小
青龙汤,取麻桂芍草,解表散寒,以调和营卫;姜辛夏味,温中降
逆,而温化水饮。是其太阳表证自较大青龙为轻矣。又如“阳明
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
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溅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
承气汤主之。……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
令致大泄下”o (208)此是阳明腑热燥结成实,下证全具,自可
用大承气汤以峻下热结。若潮热、手足溅然汗出等燥实证未全具,
只有阳明腑实腹满不通之证存在,则应用小承气汤以和下为宜。
    此外,同一表病,其发病原因、机理略同,因所续发证候中有
轻重之殊,则治法自有缓急之异。如“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
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
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条)“太阳病,外证
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
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3条)以上两者同为表病误下而表证不
解,下利不止。但前者病为脾阳衰微,火不燠土,已属少阴虚寒重
证。虽有表证,亦当先救其里,后解其表,是里急治里之治法。后
者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是下后脾阳受伤,不能转输水谷运化精微
所致。病情略轻而病势稍缓,故主用桂枝人参汤温里解表。此法虽
偏于治里,但仍属表里双解之治法。
    又有同一种类病,亦有轻重缓急之异。例如太阳蓄血:“其人
如狂”,“少腹急结”-,(106条)是蓄血轻证。故当先解其外,后用
桃核承气汤以下其瘀热。若“少腹硬满”,或疼痛,“其人发狂”,

则是蓄血重证而病势甚急,虽“表证仍在”,(124)亦宜急用抵当
汤以破血消瘀。若蓄血证“少腹满”,(126)此条以方括证,当伴
有神志失常或发狂喜忘等证。但病势略缓,或属久病瘀血,不能一
下而使病悉除,故用抵当丸缓而攻之。
    少阴三急下证用大承气汤后,紧接“少阴病,脉沉者,急温
之,宜四逆汤”(323)一条,殊有深意存焉。盖少阴病属里虚,
热证宜急消亢阳以救阴液,寒证宜急温阳气以祛阴寒。救阴救阳,
其用皆不可缓。从上所举大承气、四逆汤之例,又可说明同一经
方,其所主证候与治法,亦有轻重缓急之殊。此即伤寒注家所谓法
中之法、方外之方欤,值得深入研究。
10.辨预后
    六经辨证,首在利用正确的诊断,分析病机变化的全过程,增
强对疾病的预见性,决定可治与否的程度,殊有必要。故少阴虚寒
证,《伤寒论》中分为自愈、可治、难治、不治、死证等各种不同证
型。如“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
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287)少阴脉紧下
利,是阴寒内盛。脉暴微正指脉紧反去说,是七八日后病邪向衰。
手足温而烦,为阳气来复之证,与太阴病手足温暴烦下利必自止
(见278条)的病机略同,故断其欲愈。又“少阴病,下利。若利自
止,恶寒而躇卧,手足温者,可治。”(288)“少阴病,恶寒而踡,
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289)少阴下利,恶寒踡卧,是阴
寒内盛;若利止,手足温自烦,是里阳欲复。故此二条均属可治之
例。再有“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
者,灸少阴七壮o"(292)少阴病,吐利,脉不至。此是阴寒暴
中,吐利交作,一时正气不相接续所致。手足不逆冷,反发热,是
阳气未至衰竭程度,并有来复之象,故断其不死。但须急以药物与
温灸并用,以回阳气,而祛阴寒为妥。若“少阴病,但厥无汗,而

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为
下厥上竭,为难治”(294)少阴但厥无汗,是少阴虚寒,阴阳气
血并损。不可认为表证而用汗法。若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则激动营
血,冲激阳络,使血上出而上竭;更虚下焦阳气而为下厥。虚虚之
患,故称难治。然而育阴液,益阳气,阳阴气血兼顾之剂,又当急
用以治矣。若“少阴病,恶寒身O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5)
则是少阴虚寒,纯阴无阳,病趋危重,故曰不治。但从病情细致分
析,尚未达到阳越阴竭的程度。治宜急投辛甘温热之剂,如参附并
用,回阳救逆,扶正祛邪,庶可望其好转。其“少阴病,吐利躁烦,
四屰者死”o(296)“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o
(297)“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躇,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298)“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o(299)“少阴病,脉微
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
寐者,死”(300)等五条,病属少阴虚寒,已至末期阶段,呈现“阴
阳离决,精气乃绝”之危候,故直断为死证。
    又有热证,有实热、虚热之分,亦当审辨其预后。如“伤寒若
吐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
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
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
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7条)此是阳明燥热腑实之证。
阳热亢极,阴液潜消,病情相当严重。脉弦是病属热实,津液未至
枯竭,正邪犹能相争,若得泻热去实之剂,尚可回生;,脉涩是津液
已竭,故日死证。此外虚热之证,《伤寒论》载于少阴篇,然简略
而不详。若太阳火逆证,似可窥其底蕴。如“太阳病中风,以火劫
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
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
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
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1 1 1条)此
       .
条所载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发黄、哕逆等多属热病坏证常见之症
状。仲景如实描写,实为后人研究病机变化规律之宝贵资料。其谓
“小便利者,其人可治’’,是以津液之存亡,决病情之生死。故治热
病当明救津液的重要。
    综上所述的是知诊外感热病,对于决病情之生死,审预后之顺
逆,多取决于病邪之轻重,正气之强弱,以及与治疗适当与否有
关。从此可以说明《伤寒论》六经有扶阳气存阴液两大重要法门。
救阳救阴,均须图之于早,不可稍缓。若证候严重,病情已到危险
程度,又必须大力图维,尽力抢救,不可因循推诿不治。
结语
    《伤寒论》根据外感热病在整个病变的全过程,着重进用脏腑
经络阴阳气血等理论,对于生理功能失常所反映的病理变化机转,
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分证。故六经篇章之首,
标明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等。但对六
经具体的病证、脉象、治法等应当怎样辨?为什么要辨?今试用中
医理论,结合原条文,对六经辨证论治的某些基本规律和使用方
法,作了些初步探讨。首先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故列辨阴阳为
辨证总纲,并分病有阴阳、证有阴阳、脉有阴阳、治有阴阳等四个
方面阐述。次对病位的表里上下,邪正的虚实,属性的寒热,作出
了分析比较,推理阐述。末对六经证候中的主次兼挟、轻重缓急、
真假类似、预后生死等等,都作了辨析和阐明。可以使人清楚认识
到《伤寒论》六经辨证准确,立法有自,遣方有本,用药精当,为
深入研究仲景学说打下良好基础。
    六经辨证,不仅限于以上几种,其他如辨异同、辨常变等等,
愚因另有专题阐述,故未附人。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仓猝草就,错误之处,祈指正为荷!
    原载(《湖北中医杂志》1983(23)2)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方币 +25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10 undefined
r109 + 15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与娄绍昆先生的一次问答
下一篇:小青龙汤——急性肺水肿的“消泡剂”(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5:59 , Processed in 0.075234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