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自己感觉开中药时经方适当加入常用药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查常用药对论坛缺少现将常用药对总结如下: 希望大家探讨下现代的应用
常用药对 药对,是通过历代医药先贤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支中药奇葩。它历经无数次的反复实践,证明有良好的疗效。所以能传之后世,久而不绝,成为现代组方的重要基础。 药对的结合,以提高疗效为目的,属药物七情中的相须、相使的范畴。凡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可相互增强疗效者称相须;凡两种性能不同的药物同用可促进疗效者称相使。相须者如桃仁、红花,活血调经;乳香、没药,化淤止痛;石膏、知母,清泻阳明。皆性能相类而能增强疗效之药对。相使者如苍术、厚朴,燥湿行气;半夏、陈皮,和中化痰;黄芪、当归,益气补血。属两种药物性能不相同,但同用能增强疗效者。药物中还有一寒一热如黄连、吴茱萸,一上一下如防风、防己,一散一敛如细辛、五味子,一走一守如大黄、黄连,一气一血如杏仁、桃仁等,有的是性能相反,有的是趋向相背,但同用确能提高疗效,亦属相使范围。以下辑录临床中常用的优秀药对以资参考。 解表类: 桂枝、白芍:一散一敛,调和营卫,使表邪得解,里气得和。主治风寒表虚证。 桂枝、附子:温经散寒,宣痹止痛。治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生姜、大枣:和中健脾,调和营卫。是治外感方的辅助药。 荆芥、防风:发汗解表,祛风胜湿。作用平和,风寒、风热、外感均可用。 防风、防己:祛风胜湿,除痹止痛。治风寒湿引起的痹证疼痛。不论上、下肢关节肌肉疼痛,均可加入方中。 羌活、防风: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羌活、独活:发散风寒,胜湿止痛。通治一身上下风寒湿邪。 桑叶、黑芝麻:名桑麻丸。滋肝肾、清头目,除风湿,乌须发。 清热类: 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知母、贝母:名二母散。滋阴润肺,清热化痰。治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 知母、黄柏:滋阴降火。 黄连、肉桂:名交泰丸。泻心温肾交通水火。治心肾不交,怔忡失眠。 黄柏、苍术:名二妙散。清热燥湿,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两足萎软无力,足膝肿疼,湿热带下,小便短黄,苔黄腻。 注:二妙散再加川牛膝名三妙丸,治湿热下注,两脚麻木,或火烙之热。 二妙散再加怀牛膝、薏苡仁名四妙丸,治湿热下注,两足麻痿肿痛。 生地、玄参:滋阴清热,润燥通肠。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适于一切热毒及热性病各期。 青蒿、鳖甲:清热凉血,滋阴退热。 泻下类: 大黄、芒硝:泻热通腑,治肠道积滞,大便秘结,或热毒内结。 大黄、桃仁:活血消肿,通经止痛。 祛风湿类: 独活、寄生:祛风湿,止痹痛,强腰膝,壮筋骨。治肝肾不足之腰膝疼痛。 防己、黄芪:益气消肿,治下肢肿胀,朝轻暮重而气虚者。 希仙草、臭梧桐:名希桐丸。祛风蠲痹,平降血压,治风湿痹痛,脚弱无力及中风手足不遂,今治高血压。 桑寄生、川续断:补肾强腰,治肾亏腰痛,及肾虚引起的胎动不安或妊娠腰痛,今治腰肌劳损。 五加皮、木瓜:补肝肾,强筋骨。 秦艽、灵仙、络石藤:治筋骨痹痛。 防己、薏苡仁、蚕沙:适于湿热痹痛,肢体不遂。 马钱子、地龙:名龙马自来丹。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秦艽、薏苡仁、萆薢:治湿热痹痛。 川乌、草乌、地龙:治寒痹。 青风藤、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病,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肢节及腰腿疼痛。多入复方。 芳香化湿类: 苍术、厚朴:健脾燥湿,行气消胀。对痰饮水肿都有效。 藿香、偑兰:化湿和中,解表散寒。 藿香、半夏:芳香化湿,和中止呕。治脾胃湿浊呕吐。 利水渗湿类: 茯苓、白术:健脾利湿,治小便不利、水肿、停饮。 猪苓、泽泻: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药性平和。 木通、王不留行:通络下乳。 温里类药对: 附子、干姜: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治亡阳症,冷汗自出,四肢厥逆。 附子、肉桂:补火助阳。在此基础上再加六味地黄丸名八味丸,可温补肾阳。 附子、桂枝:温经散寒,宣痹止痛。 乌头、蜂蜜:名大乌头煎。温里治痛,多入复方中治风寒湿痹。 理气类药对: 陈皮、半夏:和胃降逆,止嗽化痰。 青皮、陈皮:疏肝行气,散结消滞。 佛手、香橼: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木香、砂仁: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消食类药对: 谷芽、麦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治食积停滞,消化不良。 山楂、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治食积胀满,腹痛泄泻。 活血祛瘀类药对: 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疮家圣药,伤科要药。 三棱、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五灵脂、蒲黄:名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穿山甲、王不留:通经下乳。 化痰止咳平喘类药对: 南星、防风:名夺命散。祛风化痰,解痉止痛。治破伤风,狂犬咬伤。 南星、枳实:燥湿化痰,行气开瘀。 白附子、僵蚕:祛风化痰解痉,治中风或面瘫。再加全虫名牵正散,治面部神经麻痹。 安神类药对: 磁石、硃砂:重镇安神,潜阳明目。 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镇静安神。另可收涩固敛。再加沙苑子、芡实、莲须名金锁固精丸,可补肾涩精。 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 远志、菖蒲:宁心安神,开窍益智。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近治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 平肝熄风类药对: 天麻、钩藤:平肝潜阳,熄风止痉。 全虫、蜈蚣:名止痉散。息风止痉,通络止痛。 全虫、白僵蚕:熄风止痉,通络化痰。 天麻、川芎:名天麻丸。平肝潜阳,熄风止痛。 补益类药对: 人参、附子:名参附汤。大补元气,回阳救逆。 人参、白术:健脾气,补肺气,益心气。 人参、当归:益气补血,治气血不足诸症。 人参、熟地:名两仪膏。益气补血。 党参、黄芪:补中益气,益肺升阳。 黄芪、白术: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脾气虚弱,食少便溏。 黄芪、桂枝:益气温经,和脉通痹。治血痹证,肌肤麻木不仁。 仙茅、仙灵脾:温肾壮阳,祛寒除痹。治阳萎精冷,腰膝冷痛。可入独活寄生汤加强益肝肾、止痹痛作用。 川断、狗脊:补肝肾,强腰膝。入独活寄生汤加强强腰止痛的功效。 补骨脂、肉豆蔻:名二神丸。温补脾肾,涩肠止泻,治五更泻。 杜仲、寄生:补益肝肾。 熟地、菟丝子:名双补丸。可滋阴补血,补益肝肾,益精填髓。 熟地、玄参:名玄菟丹。滋阴清热,降火解毒。 肉苁蓉、锁阳: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名四物汤。补血活血。 当归、川芎:名芎归汤。养血活血,行气止痛。 天冬、麦冬:名二冬膏。润肺养阴,清心除烦。今治咳嗽,口干咽燥。 天冬、生地、人参:名三才汤。清热滋阴,生津止渴。治气阴两伤之证。 枸杞、菊花: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再加六味地黄丸名杞菊地黄丸,治肝肾阴虚所致的目疾,高血压。 枸杞子、菟丝子:治肝阴亏所致的各种眼病。 墨旱莲、女贞子:名二至丸。补肾养肝,治肝肾阴虚。 龟板、熟地:滋阴潜阳,治肝肾不足,虚火上炎。再加黄柏、知母名大补阴丸,滋阴降火,治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心烦易怒,足膝痛热或痿软。 收涩类药对: 芡实、金樱子:名水陆二仙丹,补肾涩精。治遗精,白浊,尿频,带下。 桑螵蛸、益智仁:补肾助阳,固涩缩尿。治肾虚阳衰引起的尿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