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乃清代医家杨栗山先生所著。该书对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剖解,条分缕析,解释确当。杨栗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师而不泥古,敢于立新,创立了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治温病十五方,为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故后世称该书为“发千古未发之秘” |
三焦阴阳不通。”治疗时必须“清热解郁,以疏利之。”他根据温病过程中证候变化复杂、临床见症不同的特点,恪守古法而灵活善变,创立了宣郁清热的卓著方剂——升降散。并在升降散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灵活运用,自创了以“轻则清之”为法则的八方: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 | 凉膈散石膏汤大柴胡汤普济消毒饮i^uk, 百拇医药
用药方面,杨栗山十分赞赏仲景用药之秘,组方精而不杂,十五方中共选药五十味。每方中均以 | 僵蚕连翘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如常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无形热炽之证时,采用“轻则清之”为原则,在升降散的基础上加 | 石膏知母金银花桔梗等清气泄热之品;常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有形热结之证时,遵循“重则泻之”之法则,在升降散的基础上加入 | 芒硝枳实厚朴等攻里解毒之品。例如杨栗山选用神解散治疗温病初起、火郁三焦、 | 卫气生地木通车前子神曲等药。杨栗山对此方十分推崇。他说:“此方之妙,不可殚述,温病初觉,但服此药有奇验,外无表药而汗液流通,里无攻药而热毒自解,有斑疹者即现,而内邪悉除,此其所以为神解也。”临床中用于火郁三焦、外有憎寒、内有壮热、 | 口苦疗效,常能达到营卫通达,汗出病解的目的。杨栗山所创方剂对于温病的治疗至今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升降散证治析要
杨栗山对内经“火郁发之”之旨颇有研究。他认为:温病乃怫郁为重,郁而化热,阻塞气机升降,治疗上须采用“郁而发之”的原则,倡导宣郁清热为法则以调节表里三焦气机升降,使周身气血流通,升降复常,阴阳平衡,独创升降散即是此意。
升降散临证表现:憎寒壮热,头痛,骨节酸痛;或口渴饮水无度,口气如火,心烦不宁;或头面猝肿,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或上吐下泻,呕吐血汁,丹毒发斑,雷鸣腹痛;或舌卷囊缩,腰痛如折,大便火泻,小便淋涩。其表里上下见症虽各不相同,但受邪则一,均由杂气内郁所致。其次温病初起,过用寒凉,遏阻阳气,以致火郁于内,寒遏于外,导致温热火郁三焦气分而不得宣泄亦可出现升降散所主之证。
升降散以宣泄郁火为原则。方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等药组成。其中白僵蚕清热解郁,散风除湿,化痰散结,解毒定惊,既能宣郁又能透风湿于火热之外。蝉蜕宣肺开窍以清郁热;姜黄行气散结,破瘀逐血,消肿止痛;大黄攻下热结,泻火解毒,推陈致新,安和五脏。
四药相伍,升清降浊,寒温并用,一升一降,内外通达,气血调畅,共奏行气解郁、宣泄三焦火热之邪,升降常复,故名“升降散”。正如杨栗山所云:“僵蚕以清化而升阳;蝉衣以清虚而散火,君明臣良,治化出焉;姜黄辟邪而清疫;大黄定乱以致治,佐使同心,功绩建焉。”“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
已故名医蒲辅周先生在治疗时病中,常采用升降散随证化裁。蒲辅周认为:“温病最怕表气郁闭,热不得越;更怕里气郁结,秽浊阻塞;尤怕热闭小肠,水道不通,热遏胸中,大气不行,以致升降失灵,诸窍闭滞。”强调治法中以“透表宣肺,疏通里气而清小肠”,不使热邪内陷或郁闭为要点。其在治疗风热闭肺中投予桑菊饮加僵蚕、蝉蜕宣肺祛风,轻清透表,三剂而愈。
名中医赵绍琴根据杨栗山的学术思想,阐其精华而有所发挥,治疗温病时多着眼于“郁热”上,每多投以升降散而取效。如治“麻疹内闭”一症,辨为温热郁遏肺卫,内迫营血而见疹点隐隐,出而不透,急投宣肺开郁,解毒透疹之品,以升降散加连翘、赤芍、钩藤、芦根急煎。药后一剂气平疹出,神清热减;二剂大便畅通,麻疹透足,诸症一扫而愈。
升降散的临床运用
升降散本为温病郁热内伏所设,由于组方严谨精当,其宣郁清热之力卓著。其在急症中可药到病除,化险为夷。现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以及疑难重症中,亦获良效。
赵绍琴将该理论不但用于治疗温热病中之郁热症,对湿热病的治疗也独辟蹊径。常选用僵蚕、蝉蜕宣上焦肺气,气化则湿化,气行则湿行。姜黄辛开温通,行气解郁,宣通上下气机;大黄苦寒泄热、导滞通下,兼能燥湿,一宣一透,调达三焦,使湿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赵绍琴在该方基础上加藿香、佩兰、苏叶以芳香化湿;或加菖蒲、防风、豆豉、杏仁以辛温宣透;或加黄连、黄芩、栀子以苦寒燥湿清热;或加竹叶、木通、滑石以淡渗利湿。此外赵绍琴还用该方治疗小儿遗尿、癫痫、贫血、低热、新生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多获良效。
名医朱光辉用升降散加西洋参6g、麦冬15g、桑白皮和茯苓皮各20g、葶苈子10g、枳壳、猪苓各15g、丹参20g等药,取其升降,通调气机之意。治疗心包大量积液两例,共服药月余,诸证消失。
据有关报道,升降散加减,还运用于各种急性传染病中,如流脑、麻疹、高热、病毒性肺炎等,其他如支气管炎、胆囊炎、腮腺炎、精神分裂症等;神经性耳鸣、耳聋、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咽喉炎等;带状疱疹、痤疮、银屑病等辨证施治,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综上所述,杨栗山所创升降散不失为宣郁清热的有效方剂,它不但给人以方,更重要在于通过升降散调节人体表里三焦气机,宣郁清热,示人以法。
升降散
温病亦杂气中之一也,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此方主之。
白僵蚕二钱酒炒 |
全蝉蜕去土一钱 |
广姜黄去皮三分 |
川大黄生四钱 |
称准,上为细末,合研匀。病轻者,分四次服,每服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黄酒一盅,蜂蜜五钱,调匀冷服,中病即止。病重者,分三次服,每服重二钱四分三厘三毫,黄酒盅半,蜜七钱五分,调匀冷服。最重者,分两次服,每服重三钱六分五厘,黄酒二盅,蜜一两,调匀冷服。一时无黄酒,稀熬酒亦可,断不可用蒸酒。胎产亦不忌。炼蜜丸,名太极丸,服法同前,轻重分服,用蜜酒调匀送下。
神解散
温病初觉,憎寒体重,壮热头痛,四肢无力,遍身酸痛,口苦咽干,胸腹满闷者,此方主之。
白僵蚕一钱酒炒 |
蝉蜕五个 |
神曲三钱 |
金银花二钱 |
生地二钱 |
木通一钱 |
车前子一钱炒研 |
黄芩一钱酒炒 |
黄连一钱 |
黄柏一钱盐水炒 |
桔梗一钱 |
|
水煎去渣,入冷黄酒半小杯,蜜三匙,和匀冷服。
此方之妙,不可殚述。温病初觉,但服此药,俱有奇验。外无表药而汗液流通,里无攻药而热毒自解,有斑疹者即现,而内邪悉除,此其所以为神解也。
清化汤
温病壮热,憎寒体重,舌燥口干,上气喘吸,咽喉不利,头面猝肿,目不能开者,此方主之。
白僵蚕三钱酒炒 |
蝉蜕十个 |
金银花二钱 |
泽兰叶二钱 |
广皮八分 |
黄芩二钱 |
黄连一钱 |
炒栀一钱 |
连翘一钱去心 |
龙胆草一钱酒炒 |
元参一钱 |
桔梗一钱 |
白附子五分炮 |
甘草五分 |
|
|
大便实加酒大黄四钱,咽痛加牛蒡子炒研一钱,头面不肿去白附子。水煎去渣,入蜜、酒冷服。
其方名清化者,以清邪中于上焦,而能化之以散其毒也。芩、连、栀、翘清心肺之火,元参、橘甘清气分之火,胆草清肝胆之火,而且沉阴下行,以泻下焦之湿热,僵蚕、蝉蜕散肿消毒,定喘出音,能使清阳上升,银花清热解毒,泽兰行气解毒,白附散头面风毒,桔梗清咽利膈,为药之舟楫,蜜润脏腑,酒性大热而散,能引诸凉药至热处,以行内外上下,亦火就燥之意也。其中君明臣良,而佐使同心,引导协力,自使诸证息平矣。
芳香饮
温病多头痛身痛,心痛胁痛,呕吐黄痰,口流浊水,涎如红汁,腹如圆箕,手足搐搦,身发斑疹,头肿舌烂,咽喉痹塞等证,此虽怪怪奇奇,不可名状,皆因肺胃火毒不宣,郁而成之耳。治法急宜大清大泻之。但有气血损伤之人,遽用大寒大苦之剂,恐火转闭塞而不达,是害之也,此方主之。其名芳香者,以古人元旦汲清泉以饮芳香之药,重涤秽也。
元参一两 |
白茯苓五钱 |
石膏五钱 |
全蝉蜕十二个 |
白僵蚕三钱酒炒 |
荆芥三钱 |
天花粉三钱 |
神曲三钱炒 |
苦参三钱 |
黄芩二钱 |
陈皮一钱 |
甘草一钱 |
水煎去渣,入蜜、酒冷服。
大清凉散
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胸满胁痛,耳聋目赤,口鼻出血,唇干舌燥,口苦自汗,咽喉肿痛,谵语狂乱者,此方主之。
白僵蚕三钱酒炒 |
蝉蜕十二个 |
全蝎三个去毒 |
当归二钱 |
生地二钱酒洗 |
金银花二钱 |
泽兰二钱 |
泽泻一钱 |
木通一钱 |
车前子一钱炒研 |
黄连一钱姜汁炒 |
黄芩一钱 |
栀子一钱炒黑 |
五味子一钱 |
麦冬一钱去心 |
龙胆草一钱酒炒 |
丹皮一钱 |
知母一钱 |
生甘草五钱 |
|
水煎去渣,入蜜三匙,冷米酒半小杯,童便半小杯,和匀冷服。
此方通泻三焦之热,其用童便者,恐不得病者小便也。《素问》曰轮回酒,《纲目》曰还元汤,非自己小便,何以谓之轮回?何以谓之还元乎?夫以己之热病,用己之小便,入口下咽,直达病所,引火从小水而降甚速也。此古人从治之大法。惜愚夫愚妇未曾晓也,甚且嘲而笑之,眼见呕血人,接自己小便饮一二碗立止,非其明效大验乎。
小清凉散
温病壮热烦躁,头沉面赤,咽喉不利,或唇口颊腮肿者,此方主之。
白僵蚕三钱炒 |
蝉蜕十个 |
银花二钱 |
泽兰二钱 |
当归二钱 |
生地二钱 |
石膏五钱 |
黄连一钱 |
黄芩一钱 |
栀子一钱酒炒 |
牡丹皮一钱 |
紫草一钱 |
水煎去渣,入蜜、酒、童便冷服。
黄连清心火,亦清脾火;黄芩清肺火,亦清肝火;石膏清胃火,亦清肺火;栀子清三焦之火;紫草通窍和血,解毒消胀;银花清热解毒;泽兰行气消毒;当归和血;生地、丹皮凉血以养阴而退阳也;僵蚕、蝉蜕为清化之品,散肿消郁,清音定喘,使清升浊降,则热解而证自平矣。
大复苏饮
温病表里大热,或误服温补和解药,以致神昏不语,形如醉人,或哭笑无常,或手舞足蹈,或谵语骂人,不省人事,目不能闭者,名越经证。及误服表药,而大汗不止者,名亡阳证。并此方主之。
白僵蚕三钱 |
蝉蜕十个 |
当归三钱 |
生地二钱 |
人参一钱 |
茯神一钱 |
麦冬一钱 |
天麻一钱 |
犀角镑一钱磨汁入汤和服 |
丹皮一钱 |
栀子一钱炒黑 |
黄连一钱酒炒 |
黄芩一钱酒炒 |
知母一钱 |
生甘草一钱 |
滑石二钱 |
水煎去渣,入冷黄酒、蜜、犀角汁和匀冷服。
陈来章曰:热入于心经,凉之以连、栀、犀角;心热移于小肠,泄之以滑石、甘草;心热上逼于肺,清之以芩、知、麦冬。然邪之越经而传于心,与夫汗多亡阳者,皆心神不足也,故又入人参、茯神以补之。此即导赤泻心各半汤也。予谓应加明天麻,湿纸包煨,切片酒炒。使之开窍,以定其搐。再加生地、当归、丹皮,和血凉血以养其阴。仍用僵蚕、蝉蜕以清化之品,涤疵疠之气,方为的确。
小复苏饮
温病大热,或误服发汗解肌药,以致谵语发狂,昏迷不省,燥热便秘,或饱食而复者,并此方主之。
白僵蚕三钱 |
蝉蜕十个 |
神曲三钱 |
生地三钱 |
木通二钱 |
车前子二钱 |
黄芩一钱 |
黄柏一钱 |
栀子一钱炒黑 |
黄连一钱 |
知母一钱 |
桔梗一钱 |
牡丹皮一钱 |
|
|
|
水煎去渣,入蜜三匙,黄酒半小杯,小便半小杯,和匀冷服。
增损三黄石膏汤
温病主方。表里三焦大热,五心烦热,两目如火,鼻干面赤,舌黄唇焦,身如涂朱,燥渴引饮,神昏谵语,服之皆愈。
石膏八钱 |
白僵蚕三钱酒炒 |
蝉蜕十个 |
薄荷二钱 |
豆豉三钱 |
黄连二钱 |
黄柏二钱盐水微炒 |
黄芩二钱 |
栀子二钱 |
知母二钱 |
|
|
水煎去渣,入米酒、蜜冷服。腹胀疼或燥结加大黄。
寒能制热,故用白虎汤;苦能下热,故用解毒汤。佐以荷、豉、蚕、蝉之辛散升浮者,以温病热毒至深,表里俱实,扬之则越,降之则郁,郁则邪火犹存,兼之以发扬,则炎炎之势皆烬矣。此内外分消其势,犹兵之分击者也。热郁腠理,先见表证为尤宜。
增损大柴胡汤
温病热郁腠理,以辛凉解散,不至还里而成可攻之证,此方主之。乃内外双解之剂。
柴胡四钱 |
薄荷二钱 |
陈皮一钱 |
黄芩二钱 |
黄连一钱 |
黄柏一钱 |
栀子一钱 |
白芍一钱 |
枳实一钱 |
大黄二钱 |
广姜黄七分 |
白僵蚕酒炒三钱 |
全蝉蜕十个 |
呕加生姜二钱 |
|
|
水煎去渣,入冷黄酒一两,蜜五钱,和匀冷服。
增损双解散
温病主方。温毒流注,无所不至,上干则头痛目弦耳聋,下流则腰痛足肿,注于皮肤则斑疹疮疡,壅于肠胃则毒利脓血,伤于阳明则腮脸肿痛,结于太阴则服满呕吐,结于少阴则喉痹咽痛,结于厥阴则舌卷囊缩。此方解散阴阳内外之毒,无所不至也。
白僵蚕三钱酒炒 |
全蝉蜕十二枚 |
广姜黄七分 |
防风一钱 |
薄荷叶一钱 |
荆芥穗一钱 |
当归一钱 |
白芍一钱 |
黄连一钱 |
连翘去心一钱 |
栀子一钱 |
黄芩二钱 |
桔梗二钱 |
石膏六钱 |
滑石三钱 |
甘草一钱 |
大黄二钱酒浸 |
芒硝二钱 |
|
|
水煎去渣,冲芒硝,入蜜三匙,黄酒半小杯和匀冷服。
加味凉膈散
温病主方。余治温病,双解、凉膈愈者不计其数,若病大头、瓜瓤等温,危在旦夕,数年来以二方救活者,屈指以算百十余人,真神方也,其共珍之。
白僵蚕三钱酒炒 |
全蝉蜕十二枚 |
广姜黄七分 |
黄连二钱 |
黄芩二钱 |
栀子二钱 |
连翘去心三钱 |
薄荷三钱 |
大黄三钱 |
芒硝三钱 |
甘草一钱 |
竹叶三十片 |
水煎去渣,冲芒硝,入蜜、酒冷服。若欲下之,量加硝、黄,胸中热加麦冬,心下痞加枳实,呕渴加石膏,小便赤数加滑石,满加枳实、厚朴。
连翘、荷、竹味薄而升浮,泻火于上;芩、连、栀、姜味苦而无气,泻火于中;大黄、芒硝味厚而咸寒,泻火于下;僵蚕、蝉蜕以清化之品,涤疵疠之气,以解温毒;用甘草者,取其性缓而和中也;加蜜、酒者,取其引上而导下也。
加味六一顺气汤
温病主方。治同前证。
白僵蚕三钱酒炒 |
蝉蜕十个 |
大黄四钱酒浸 |
芒硝二钱五分 |
柴胡三钱 |
黄连一钱 |
黄芩一钱 |
白芍一钱 |
生甘草一钱 |
厚朴一钱五分 |
枳实一钱 |
|
水煎去渣,冲芒硝,入蜜、酒和匀冷服。
增损普济消毒饮
太和年,民多疫疠,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燥舌干,俗名大头瘟。东垣曰:半身以上天之阳也,邪气客于心肺,上攻头面而为肿耳。经谓清邪中于上焦,即东垣之言益信矣。
元参三钱 |
黄连二钱 |
黄芩三钱 |
连翘二钱去心 |
栀子二钱酒炒 |
牛蒡子二钱炒研 |
蓝根二钱 |
桔梗二钱 |
陈皮一钱 |
生甘草一钱 |
全蝉蜕十二个 |
白僵蚕三钱酒炒 |
大黄三钱酒浸 |
|
|
|
水煎去渣,入蜜、酒、童便冷服。
芩、连泻心肺之热为君,元参、陈皮、甘草泻火补气为臣,翘、栀、蒡、蓝、蚕、蝉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大黄荡热斩关,推陈致新为使,桔梗为舟楫,载药上浮,以开下行之路也。
解毒承气汤
温病三焦大热,痞满燥实,谵语狂乱不识人,热结旁流,偱衣摸床,舌卷囊缩,及瓜瓤、疙瘩温,上为痈脓,下血如豚肝等证,厥逆脉沉伏者,此方主之。加瓜蒌一个,半夏二钱,名陷胸承气汤,治胸满兼有上证者。
白僵蚕三钱酒炒 |
全蝉蜕十个 |
黄连一钱 |
黄芩一钱 |
黄柏一钱 |
栀子一钱 |
枳实二钱五分麸炒 |
厚朴五钱姜汁炒 |
大黄五钱酒洗 |
芒硝三钱另入 |
|
|
此乃温病要药也。然非厥逆脉沉伏,大热大实,及热结旁流,舌卷囊缩,偱衣摸床等证,见之真而守之定,不可轻投。予用此方,救坏证、危证、大证而愈者甚众。虚极加人参二钱五分,如无参用熟地黄一两,归身七钱,山药五钱,煎汤入前药煎服,亦累有奇验。《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之以苦。此方是也。加人参取阳生阴长,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加熟地等取血旺气亦不陷,所谓无阴则阳无以化,其理一也。
以上转
看到这些方剂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温病存在的合理性,如果伤寒论果真包括温病,可以治疗温病,为什么后世中医人士会创立新的方法,新的方法如果没有疗效,为何会流传下来,为什么近代的老前辈会很推崇这些方剂与方法。 |
上一篇:推荐一本黄师极力推崇的经方家医案--《余听鸿医案》(下一篇:新经方发展、遗方渊源与经方名称、药证、患者的一点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