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不考则不可读,伤寒论更是如此,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以辩伪为一大特色,胡希恕精于临床对方证了然于心,黄煌老师更是当今经方人的旗帜,然而对黄连汤和黄芩汤的方证我始终踌躇,由于在经方问答板块提出这一问题未得到满意解答,故不畏浅薄将自己对两方证的看法与各位分享、探讨,若有重复发帖嫌疑还请版主海涵(问答板块关注的人太少了)。
171,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味苦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芍药二两(味酸平) 大枣十二枚(掰, 味甘温)——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172,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
黄连(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干姜(味辛热) 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 两 人参二两(味甘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这两个条文有几个疑点:
1,太阳少阳合病,为何不用桂枝?根据白虎加桂枝汤治太阳阳明合病及协(挟)热利的桂枝人参汤可以知道这里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特点应该是有桂枝的;
2,腹中痛,为何不用芍药?根据小建中汤、当归芍药散等可以看出张仲景是惯用芍药治腹痛的,不管是寒证热证,小建中汤就是虚寒证,配伍合适照样用。
3,前面是“与黄芩汤”,后面何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那前面是不是也是“主之才好”?
4,三条疑点同时出现,是巧合吗?
基于以上分析,这两条应是:
“171,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连汤。”
“172,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黄芩汤主之。欲呕吐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这样一来,两条方证就从药证上看就恰好合适不是吗?如果大家认为条文没错,请写下您的分析或者临床的实际情况,谢谢!
以上思路来自50味药证,仅供参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栀子甘草豉汤(第三十四方)下一篇: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学习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