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元旦回娘家,逛书店的时候,买到一本伤寒临床三部六病精义,
为刘绍武和刘惠生父子著写.
趁着秋千睡觉的时候,昨晚和今晚健入了缉要.
大家可见其思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从网上搜索可见三部六病的主页:(http://www.sblb.net/)
其中局部病为作者的自定处方.
六病的纲领证:
A表部:(头,四肢)
太阳病: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或喘。
厥阴病:手足逆冷,脉微细或欲绝,恶寒,肢节痹痛。
B 中部:(除外部和里部其它器官)
少阳病:心中热烦,胸满,身热或寒热往来,咽干口苦,小便黄赤。
少阴病:心动悸,背恶寒,短气,或脉微细但欲寐。
C里部:(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系统)
阳明病:胃家实,发潮热,自汗出,大便难。
太阴病:腹满,脉沉迟,时腹自痛,或吐,或利。
六病的核心证:
太阳病:头项强痛
少阳病:心中热烦
阳明病:胃家实
太阳病:腹满
太阳病:心动悸
厥阴病:脉微细或欲绝
十二单证:
太阳病的热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脉浮
少阳病的热证:心中热烦,身热或寒热往来,咽干口苦
阳明病的热证:发潮热,自汗出。
太阳病的实证:无汗,或咳或喘。
少阳病的实证:胸满,小便黄赤
阳明病的实证:胃家实,大便难。
太阳病的虚证:腹满,脉沉迟。
少阴病的虚证:心动悸,短气,或脉微细。
厥阴病的虚证:脉微欲绝或无脉。
太阴病的寒证是:时腹自痛,或吐或利。
少阴病的寒证:背恶寒
厥阴病的寒证:手足逆冷,恶寒,肢节痹痛。
表部病
一:表部太阳病:
重点诊断部位:头部
治则:汗法
主药:葛根,麻黄
主方:葛根麻黄汤
(表部阳证:太阳病)
1 葛根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或喘者,葛根麻黄汤主之。
2 麻杏石甘汤
太阳病,咳而脉浮者,麻杏石甘汤主之。
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 葛根甘草汤。
太阳症,但项背强几几者,葛根甘草汤主之。
4:麻黄甘草汤
太阳证,无汗,喘咳者,麻黄甘草汤主之。
二:表部厥阴病
重点部位:手足四末。
治则:温补法(温通四脉)
主药:当归,桂枝。
主方:当归桂枝汤。
1 当归桂枝汤证
厥阴病,手足逆冷,脉微细或欲绝,恶寒,肢节痹痛者,当归桂枝汤主之。
厥阴病,手足常冷者,当归桂枝汤主之。
厥阴病,或手足逆冷者,或四肢脉沉微者,当归桂枝汤主之。
2 桂枝汤证:
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附:桂枝汤为热补性方剂,历代医家均认为此方治表虚证,故归入厥阴病,此方小而效著,另外此处“太阳病”不妥,为保持原文貌,故未改动。
3 当归甘草汤证
厥阴证,脉微细者,当归甘草汤主之。
4 桂枝甘草汤证
厥阴证,手足冷或肢节痛,桂枝甘草汤主之。
三 表部部证:
1 葛根汤
项背强几几,骨节疼痛,或发热恶寒,或无汗,或脉微,或手足冷,葛根汤主之。
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痉蝎病: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表部合病:
1 清喉汤主之
咽喉肿痛,发热恶寒,头痛,心烦,脉浮数者,此为太阳与少阳合病,清喉汤主之。
表部合证:
1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头痛,发热恶寒,热利者,此为太阳阳明合证,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2 大青龙汤证
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此为太阳厥阴合证,大青龙汤主之。
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 ,此为逆也。
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3 麻黄汤证:
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此为太阳厥阴合证,麻黄汤主之。
4:小青龙汤证
咳喘吐涎沫者,此为太阳太阴合证,小青龙汤主之。
5 射干麻黄汤证
喉炎为病,或咳,或嘶哑,或呼吸紧迫,或呕,或吐者,此为太阳太阴合证,射干麻黄汤主之。
肺痿篇: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6 麻黄附子细辛汤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之汤主之。
(太阳少阴合证)
7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发汗也。
本文言,是指除前面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外,无其他证而言,只因日子多了二三日,所以用了本方,此两条均为太阳少阴合证。
8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人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9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六,表部兼证
1 桂枝加葛根汤证
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2 桂枝加附子汤证
汗出漏下不止,小便难,恶风,四肢微急,口不渴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3 葛根加半夏汤证。
头项强痛,无汗而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附:此处呕应为太阴证)。
4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手足逆冷,脉微欲绝,干呕吐涎沫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5 小青龙加石膏汤证
咳喘吐涎沫,心烦者,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表部局部病
1 调神汤证
脉溢,心烦,易怒,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或谵语或狂躁,调神汤主之。
2 调肺汤证
咳喘,或发热,或咯痰者,调肺汤主之。
3 理目汤
眼之为病,或视物不清,或目赤流泪,或头痛,或眼底有病变者,理目汤主之。
4 理鼻汤证
鼻之为病,流涕,头痛,或鼻塞者,理鼻汤主之。
5 除风利湿汤
皮肤为病,或身痒,或皮疹者,除风利湿汤主之。
6 消斑解毒汤
皮肤红斑,或肿,或痛,或发热者,消斑解毒汤主之。
7 调滋汤
肺痨为病,或发热,或咯血,或咳,脉数者,调滋汤主之。
8 补阳还五汤
半身不遂者或肢体运动障碍者,补阳还五汤主之。
9 理心复脉汤证
肢节冷痛,无脉,或脉微欲绝,或肢节溃烂者,理心复脉汤主之。
中部病
中部少阳病
诊断部位:胸部
治则:清法
主药:黄芩,柴胡
主方:黄芩黄连汤
1 黄芩黄连汤证
少阳病,心中烦热,胸满,发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苦,小便黄赤,黄芩柴胡汤主之。
2 白虎汤证
少阳病,发热,脉滑,或自汗出,或神昏谵语,或出血者,白虎汤主之。
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口不仁,面垢,遗尿,发汗而谵语,下之则额上出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白虎汤主之。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3 黄连阿胶证
少阳病,心中热烦,或心悸,或肢体抽搐,或谵语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4 栀子豉汤证
少阳病,胸中烦,或心下结痛者,栀之豉汤主之。
76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之豉汤主之
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5 猪苓汤证
少阳病,心烦发热,小便淋痛,小便不利或尿血者,猪苓汤主之
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6半决渎汤证
少阳证,但小便不利,浮肿者,半决渎汤主之。
7 芍药甘草汤证
少阳证,脚挛急,或自汗出,或心烦,或微恶寒,或脉浮,或小便数者,芍药甘草汤主之。
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足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8 小陷胸汤
少阳病,胸中满而痛,微热,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9 栀子柏皮汤证
少阳证,心中热烦,身目黄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261条: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10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少阳证,心中热烦,心下按之痛,咽干,小便黄赤,或吐血,或衄血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1 黄芩甘草汤证
少阳证,但心中热烦者,黄芩甘草汤主之。
12 柴胡甘草汤证
少阳证,但胸满者,柴胡甘草汤主之。
中部少阴病
诊断部位:心区
治则:温补法
主药:人参,附子
主方:人参附子汤
1 人参附子汤证
少阴病,心动悸,短气,背恶寒,或脉微细,或但欲寐者,人参附子汤主之
2 炙甘草汤证
少阴病,心动悸,脉结代者,炙甘草汤主之
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3 生脉散证
少阴证,心动悸,自汗出,脉微或脉大无力,或血压低者,生脉散主之。
4 甘麦大枣汤证
妇人杂病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5 团鱼丸证
少阴病,诸虚痨不足,或身瘦,或易病,或身体恶寒,或身体无力者,宜服团鱼丸。
6 人参甘草汤证
少阴证,心动悸,短气者,人参甘草汤证。
7 附子甘草汤证
少阴证,背恶寒,或身恶寒,无热者,附子甘草汤主之。
中部部证
1小柴胡汤证
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或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96条:伤寒中风五六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心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症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表半在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中部合病:
1竹叶石膏汤证
五心烦热,虚赢少气,或衄血,或呕血,或下血者,此为少阳与少阴合病。
396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五:中部合证
1 茵陈蒿汤证
发热身目黄,小便赤,大便难者,此为少阳阳明合证,茵陈蒿汤主之。
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此方为治肝病的基本方,急慢性肝炎均宜用之)
2栀子干姜汤证
心烦热,时腹自痛,或下利,或大便溏者,此为少阳太阴合证,栀子干姜汤主之。
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3栀子厚朴汤证
心烦热,腹胀者,此为少阳太阴合证,栀子厚朴汤主之。
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4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胸肋满,心烦口渴,往来寒热,时腹自满,大便溏者,此为少阳太阴合证,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5大柴胡汤证
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本条为少阳,太阴,阳明合证).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胸满烦惊,或身重,或谵语,或小便不利者,此为少阳少阴阳明合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7 真武汤证
背恶寒,心下悸,小便不利,或身重,或下利者,此为少阴太阴合证,真武汤主之.
82条: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条: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不利,或呕者,眞武汤主之。
8 阳和汤证
蚀骨寒蚀,或诸疽无阳证者,属少阴太阴合证,阳和汤主之.
六 中部兼证
1 柴胡加大黄汤证
胸胁苦满,大便难者,柴胡加大黄汤主之.
2 柴胡加芒硝汤证
胸协苦满,潮热,大便硬者,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以小柴胡汤以解外,复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3 附子泻心汤证
心中热烦,心下痞,口燥咽干,小便黄赤,背恶寒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4 白虎加人参汤证
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中部局部病:
1 调心汤证
凡心之为病,脉涩,疲乏无力,或心悸短气,或心区疼痛,或忐忑不安,或心电图异常,或血压异常,或血脂过高,调心汤主之.
2 调肾汤证
肾之为病,小便不利,或浮肿,或尿痛,或尿少,或腰痛,或发热,或尿化验异常者,调肾汤主之.
3 解肌汤证
关节肿痛,或血沉快,或皮下小结,或皮肤紫斑,或心下悸短气,或为风心病者,解肌汤主之.
4 降压汤证
高血压病,头昏而闷,或尿异常而肿,或脑供血不足而眩,或心供血不足而痛,或眼供血不足而雾者,降压汤主之.
5 调经汤证
凡月经不调,或多或少,或淋漓不止,或逾期不至,或头痛,或小腹痛者,调经汤主之.
6 调心安胎汤证
凡妇人胎动不安,或易流产,或脉涩不孕者,宜服调心安胎汤.
7 攻坚汤证
凡肿瘤,囊肿,YONG疽,瘰疬者,攻坚汤主之.
8 鸡甲散证
诸 癜/积,聚,纳呆者,宜服鸡甲散.
9 医黄丸证
皮肤萎黄,消瘦,或贫血者,医黄丸主之.
10 断白汤证
妇人带下,断白汤主之.
11 通乳汤证
凡产后乳少者,通乳汤主之.
里部阳明病
诊断部位:下腹
治则:下法,吐法
主药:大黄,芒硝
主方:大黄芒硝汤
1 大黄芒硝证
阳明病,胃家实,发潮热,自汗出,大便难者,大黄芒硝汤主之
2 大承气汤
呕吐下利篇: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3 小承气汤
阳明病,腹胀满,大便难者,小承气汤主之。
208条: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4调胃承气汤证:
阳明病,潮热,自汗出,或大便硬者,调胃承气汤主之。
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5 十枣汤
阳明证,腹水,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小便少,身重,脉迟或脉平者,十枣汤主之。
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此方治腹水有效,但易伤正气,慎用之。
6 麻仁丸证
阳明病,常大便硬或难排者,宜用麻仁丸。
7 大陷胸丸
阳明病,发热,口渴不欲饮,腹满,咳逆,喘鸣迫塞,苔腻有芒剌,脉滑者,大陷胸丸主之。
阳明病,癫狂初起,脉滑者,服大陷胸丸。
8 瓜蒂散证
阳明证,癫狂,脉平或滑者,可吐之,宜服瓜蒂散。
(此方多凶猛,宜慎用)
9 大黄甘草汤证
阳明证,但口燥,大便难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10 芒硝甘草汤证
阳明证,但大便燥结,脉平者,可服芒硝甘草汤。
二:里部太阴病
诊断部位:上腹
治则:温补法(健脾温中)
主药:苍术,干姜
主方:苍术干姜汤
1 苍术干姜汤证
太阴病,腹满,时腹冷痛,或吐,或利者,苍术干姜汤主之。
2 旋覆代赭汤证
太阴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或吐逆者,旋覆代赫汤主之。
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赫汤主之。
3 吴茱萸汤证
太阴病,食谷欲吐,或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吐利,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4 五苓散汤证
太阴病,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或下利者,五苓散主之。
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身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6 大建中汤证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头足,上下痛而不能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7 半夏干姜散汤证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8 橘皮竹茹生姜汤证
太阴证,妊娠呕吐者,宜服橘竹茹生姜汤。
9 厚朴汤证
太阴病,腹胀满,口不渴者,厚朴汤主之。
10 苍术甘草汤证
太阴证,但腹满或下利者,苍术甘草汤主之。
11 干姜甘草汤证
太阴证,但时腹冷痛,干姜甘草汤主之。
里部部证
1 大黄生姜泻心汤证
腹满而呕,心下痞硬,或腹中鸣,呕吐下利,或大便难者,大黄生姜泻心汤主之。
里部合病:
1 大黄牡丹皮证
少腹肿满,按之则痛,或发热心烦,脉滑者,此属阳明少阳合病,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2 桃核承气汤证
面色郁紫暗,尺肪长弦,或肢体扭伤,或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或脱发,或脱肛者,此属阳明厥阴合病,桃核承气汤主之。
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五里部合证
1抵当汤证
小腹硬满,脉微而沉,喜忘,舌质紫暗,或血脉栓塞者,此属阳明厥阴合证,抵当汤主之。
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2 大黄附子汤证
少腹胀满,尺脉长弦,大便难者,此为阳明太阴合证,大黄附子汤主之。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沉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3 三核二香汤证
小腹满而隐痛,口不渴,小便清,尺脉弦者,此为阳明太阴合证,三核二香汤主之。
4 白桃汤证
下利便脓血,久治不愈者,此为阳明太阴合证,白桃汤主之。
5乌梅汤证
久利不止,或便血,或便虫,或手足寒者,此为厥阴太阴少阳合证,乌梅汤主之。
6 杀虫汤
吐虫,或腹痛者,此为太阴阳明合证,杀虫汤主之。
7 桂枝人参汤证
腹满,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肢节痹痛者,此为太阴厥阴合证,桂枝人参汤主之。
8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吐逆烦热者,此为太阴少阳合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9 小建中汤证
心中悸而烦,或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者,此属太阴少阴合证,小建中汤主之。
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无饴糖,可以红糖代。
10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
产后腹中绞痛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兼疗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11 黄连汤证
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12 通脉四逆汤证
下利清谷,脉微欲绝,手足逆冷者,此为厥阴太阴合证,通脉四逆汤主之。
317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六:里部兼证
1 桂枝加大黄汤证
腹满而痛,按之剧痛,大便难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79条:本太阳病,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 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干呕而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3 四逆加人参汤证
384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七:里部局部病
1 调胃汤证
脉聚关,胃脘满或痛者,调胃汤主之。
2 调肠汤证
脉弦,腹胀满,或痛,或下利,可大便失常者,调肠汤主之。
3 调肝汤证
肝之为病,或肝区疼痛,或纳呆,或身黄,或肝脾大,或肝功能异常者,调肝汤主之。
4 理消汤
糖尿病,血糖升高,或尿糖阳性,或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有并发症者,理消汤主之。
5 排石汤
结石为病,痛则难忍,或发热或身黄,或尿血者,排石汤主之。
6 利肠汤证
大便难,常苦不下,它药无效者,利肠汤主之。
整体病治疗
1 整体阳证:清热饮证
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或但热不恶寒,或大便难者,清热饮主之。
凡病发热而诸药无效者,清热饮主之。
二:整体病阴证 急救汤
脉微欲绝或无脉,下利清谷,手足逆冷,休克者,急救汤主之。
三:整体病体证:小柴胡汤证
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表半在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
|
上一篇:[推荐]敢于发展新的理和法-姜春华论医集下一篇:[原创]从经典到临床 之 经方漫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