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创]《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证辨伪(之四)
新西兰注册中医师公会 罗鸿声
《辅行诀》云:“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義,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此段文字明确说明此五方出自《汤液经法》。下面则对此五方进行考证。在诸劳损病方中,有筋极、脉极、肉极、气极、精极等名词,考《内经》、《难经》无“六极”之名,“六极”出《金匮》,极,尽也。六极指六种极度虚损的病证。虽在《金匮要略》中有“六极”之名,但未具体指哪六极,直至隋唐始有具体的称谓,但对“六极”的解释亦有差异。《诸病源候论》卷三虚劳病候(上)曰:“六极者,一曰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二曰血极,令人无颜色,眉发堕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极,令人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极,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五曰肌极,令人羸瘦无润泽,饮食不生肌肤。六曰精极,令人少气噏噏然内虚,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备急千金要方》在每论一脏病时则列一极,肝病“筋极”,心病“脉极”,脾病“肉极”,肺病“气极”,肾病“骨极”,“精极”也列于肾病下。后世《金匮要略》注家注“六极”多宗孙氏之说。《诸病源候论》与《备急千金要方》两相比较:《诸病源候论》的“血极、肌极”,《备急千金要方》则为“脉极、肉极”。观《辅行诀》五首补方,亦是本孙氏之说。因此,无论是《汤液经法》或是陶弘景均不可能写出筋极、脉极、气极、精极、肉极等病名,只能是后人伪托。
养生补肝汤有“筋极”,“大便秘塞”及芒硝之名。如“养生补肝汤: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秘塞方。
蜀椒汗,一升 桂心三两 韭叶切,一把 芍药三两 芒硝半斤 胡麻油一升 右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叶、芍药,取得三升,去滓。内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
“大便秘塞”乃便秘之意,隋唐以前,与便秘相关的称谓有:大便难、大便硬、大便坚、大便不通、大便不利,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等,即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亦称“大便不通”。至隋唐,则有“大便秘难”及“大便秘涩”之称,如《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秘字《说文解字》及《玉篇》均不载,《说文》有袐字,曰:“袐,神也。从示,必声”。秘字出《广韵》,《广韵至韵》曰“袐,密也;神也。俗作秘” 《集韵》“袐,音毖,密也。通作秘。”《正字通》“从示从必。俗从禾作秘,讹。” 从以上可知,“秘”字的出现应在南朝梁以后。故《辅行诀》“大便秘塞”非隋唐以前医家用语。张大昌追记本(乙本)作“大便閟塞”,虽将“秘”改为古“閟”字,亦不符合隋唐以前医家用语。
“芒硝”之名出《本草经集注》,作“芒消”,考“硝”字,《说文》无,出《玉篇》卷二十二石部“硝,硭硝,药石也”。《正字通》“硝,药石也。方书硝有七种:朴硝,芒硝,英硝,马牙硝,硝石,风化硝, |
上一篇:《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证辨伪(之三)下一篇:转帖:我说中西医之别十六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