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潘朝曦
近年来,在中华大地出现了很多“热”,如:炒股热、麻将热、歌迷热等等。同样,在医学保健领域也出现了很多“热”,诸如:中医热、养生热等。热,体现了群众对某些事物的参与度,这其中当然有的是好事,也有的不一定就是好事,有的则属盲目追风,例如,当前比较流行的掌纹诊病热就是。
何为掌纹诊病?就是依据手掌上的纹线的长短、深浅、走向、色泽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甚至去推测命相,与民间看手相相似,只是内容更详细些,并把其与人体健康状况甚至命相联系在一起。我作为中医当中的一员,自认为读过不少中医书,也许孤陋寡闻,恕我直言,在从古至今的历代医籍中我还从未见过哪本书谈掌纹诊病,由此看来,所谓掌纹诊病不是中医学术的正脉,而是极少数人的自我研究心得,或称为仅是一家之言。一家之言是否就应该在全民中大肆传播,我趋向于保守,理由是一家之言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就有偏差,例如:谁都知道文革前后流行的全民注射鸡血热、服卤膏热、空腹饮水热以及八十年代流行的醋蛋治疗百病热,不都是少数人提出,最终成为过眼烟云或历史的笑柄了吗?那么是否个人见解、心得就不能流行了呢?也不是。其关键在于,个人见解如果有所发现是规律,是真理,其流传的前提就应得到实践的认可。这实践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事情,起码应得到绝大多数同行专家实践的认可。其次就是大众实践的认可和时间的认可,不同种群的认可。为什么要这些认可?因为科学的灵魂是经得起验证的。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之所以成为中医学术的正脉,代代传承就是因为它经过了从古至今历代无数医学家实践上和时间上的反复验证,这就是为什么说掌纹诊病热之不妥的第一个理由。
其二,为了了解掌纹诊病,我也读了这方面的书,进行了一些验证,我发现人手指的长度、粗细以及指纹的形状与人的智力才能方面是有一定联系,如:手指细长,指纹多呈螺状的人多聪明灵巧,但从概率上来讲还很难得出一些肯定的结论,因为缺少大样本的统计,诚如古代相书上所言,“男子手如绵,到处能赚钱;女子手如绵,到处被人缠。”我确实见到一些有钱的大老板手软如绵,但也有不少大款手就不如绵,不信你就看看李嘉诚的有关照片还有你周围的一些大老板,看是否都能验证。女子手如绵也不符合,我就见过不少常常被缠的美女手掌瘦硬并不如绵,而我所阅读的掌纹诊病之类读物却似乎有意无意吧掌纹与命理联系在一起。命理就是性命(生命寿夭、长短、病患、灾难)、命运(财运、官运、色运)等的统称。这就有点邪乎了。我就不相信汶川大地震那些遇难的人掌纹中统统都有一个“夭”字,也不相信那些矿难的人也都有同一类该死的掌纹。掌纹倒是与遗传和先天体质有些关系,我发现我女儿的掌纹和我极像,但是我前半生上山下乡,多尝折腾之苦,极其辛劳,而我女儿和我掌纹一样,却生活十分舒适、温暖,这命运就明显不同。可见掌纹与命理难以联系到一块。我还发现掌纹诊病的作者常常例举一些预测推断疾病的案例,读起来感觉真神,似乎真能洞察天机,例如洞察癌症,我不知道其神机是否与PET-CT及癌症的早期生化检查能媲美,究竟做了多少的大样本,如果有特大样本而且经过专家论证,我倒建议作为中医新发现来推广,如没有,我希望暂时仍埋头工作不要大肆张扬,更不能轻率忽悠大众。我自己的观察是,癌症患者病前病后掌纹基本没有变化。还有要谈的就是掌纹与心理疾病。心理学虽古代没有这个名词,但查考中国医籍,中国当是心理学科的最早发源地。历代医籍关于心理病的诊治案例特多,然而,关于手纹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关系实属未见。心理疾病有长期有短期,我也观察了一个人心理有障碍了,经过一番心理疏导治疗就好了,这前后之间时间跨度不需要多少天,掌纹根本没有变化,不知掌纹诊病当作何解释。
为了推荐掌纹诊病,作者也找了些中外理论作为支撑,我读后感觉这些理论只是谈手与大脑、体质可能有些联系。作者把这些就引作掌纹诊病的依据,理论上显得十分苍白,难以自圆其说。
总之,掌纹诊病既无理论,又少大量实践验证,至多算是个人学术探索,我认为”热”得毫无道理。盲目助其“热”者,起码可以说对中医无知,且容易给人造成中医神秘、迷信、邪乎的错觉和印象;崇信此“热”者当属盲目追风。为正学术之风,我倒力劝热心传播中医者、热爱中医者能认清中医的学术精神和内涵及学术梗概,回到传播学习中医的正途上来。
潘朝曦简介
潘朝曦,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当代中医泰斗张伯臾教授五年,尽得心传。以擅治各种疑难重危病症疗效显著而闻名海内外。曾先后应邀为多名中央和地方高级领导诊病并应邀赴日本、英国、马来西亚等国会诊、讲学。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文汇报》、《上海滩》、香港亚洲卫视以及英国、德国国家电视台对其业绩均作过大型专题报道。
医余博涉社会、人文、古代天文、军事等诸多学科,并有一定建树,尤精于诗文书画。著有医著十余部,艺术类著作三部。发表医学及文化类论文几十篇。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名医特诊部特邀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室主任,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业绩已被载入多部医学家及艺术家辞典。 |
上一篇:药毒一家下一篇:乌发七宝美髯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