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813|回复: 4

方海拾贝之甘草干姜汤类方

[复制链接]

84

主题

1977

积分

23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77
QQ
发表于 2015-9-18 15: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十一、甘草干姜汤类方
065.甘草干姜汤
里虚寒证治剂,有益胃生津,温中止呕的作用。
【方证要点】四肢厥冷,吐逆,咽干烦躁。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兼有胃脘不适,涎唾多而小便频数,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等旁证方可准确辩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炙甘草20克,干姜(炮黑)10克。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3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干姜一药对于此证不用不行,用之又嫌燥热太过,对于咽干烦躁之阴虚现象确实不利。故炮黑使用,炮黑变辛为苦,使温中而不伤阴,方为稳妥。
【胡老点拨】方中甘草益胃气而滋津液,干姜温中逐饮以治呕逆,故此治胃虚有饮、呕逆、或吐涎沫或小便数者。若出现下利清谷当予四逆汤为宜。

【适证加减】胃脘痛,得温则减者,加白芍;血证者,加血余炭、阿胶;过敏性鼻炎者,加白芷、防风;胃脘嘈杂、吞酸者,吴茱萸、黄连;咳喘者,加细辛、五味子、茯苓、半夏,名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体质特征】患者代谢低下、恶寒明显、面色白,舌体淡白,苔润,手足冷,脉迟弱缓。分泌物及排泄物明显增多,清稀而无臭秽气味。
【适用疾病】小儿流涎、唾液分泌过多症、尿失禁、遗尿、腹泻、过敏性鼻炎、夜尿症、老年虚弱尿频、萎缩肾,劳淋、花粉症、鼻渊,口疮等;鼻衄、吐血、崩漏、咯血等;呕吐、吐酸、胃脘痛、眩晕、咳喘、肺气肿、肺不张、胃溃疡、消渴等。
【药理研究】具有抗溃疡、保肝、止咳、解除肠痉挛、镇痛、抗炎、解热等作用。
【注意事项】原方剂量甘草倍于干姜,但临床也可两者相等或干姜倍于甘草。没有咽干烦躁阴虚热证现象的厥冷证,不可使用本方。因力小不能胜任。
066. 理中汤
理虚寒治剂,有温中祛寒的作用。
【方证要点】
1吐清水,大便稀溏,腹满而痛。
2胸痛满闷,或胁下气逆冲心胸。
上述两项均为本方主治,但见一项即可考虑使用本方。但须兼有腹不拒按、口不干不苦、小便清少、不喜冷性饮食、舌体胖大、舌苔水滑、脉沉迟无力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干姜15克,白术15克,人参10克或党参15克,炙甘草10克。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方药巧记】姜老人白。联想:姜甘人白。
【胡老点拨】本方于甘草干姜汤加人参、白术,故治甘草干姜汤证见心下痞硬而小便不利者。治心下痞、胃虚主用人参,故本主又名人参汤(丸)。本方临床应用较广,可见于慢性肝炎、胃肠炎、肠功能紊乱等病,主要证候是心下痞。以心下痞,大便溏泻,小便清少为辩证要点。

【适证加减】呕吐者,加半夏;黄疸者,加茵陈蒿;心悸眩晕者,加茯苓;腹痛者,加木香;心悸腹痛、或自汗、身痛、恶风者,加桂枝,名桂枝人参汤;口疮、腹泻者、加黄连,名连理汤;腹胀满拒按者,加枳实、茯苓,名枳实理中丸;胃脘胀气者,加青皮、陈皮,名治中汤;全身状况更差,脉微弱,精神萎靡者,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理中汤去干姜,换茯苓,名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大便溏薄等征,因没有干姜,故方证无明显的恶寒、吐清水、腹泻、苔白腻等表现。
【体质特征】肤色暗无光泽,精神较萎靡,畏寒,无渴感,唾、涕、尿、胃酸等分泌物清稀量多,腹胀,大便清稀不臭,舌体胖大,舌苔水滑,脉沉者。
【适用疾病】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症、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小儿多涎、婴幼儿营养不良、小儿腹泻、过敏性鼻炎、口腔炎、前列腺增生症、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阴道炎、盆腔炎、急慢性湿疹、皮炎、支气管扩张、上消化道出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失血性休克、功能性子宫出血症、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
【药理研究】具有增强实验小鼠的耐寒能力、镇痛作用,拮抗肾上腺素所致的回肠运动,抵制乙酰胆碱所致的回肠痉挛等。

【注意事项】喜冷者忌用,腹拒按者也忌用。日本汉方家大塚敬节经验,本方用后三四日,可出现浮肿,这是药中病的好现象,继续服用本方,浮肿可自然消失。若患者担心其浮肿,也可再用五苓散治之。(《现代日本汉方处方手册》)
067. 大建中汤
里寒热治剂,有温中、止痛、杀虫的作用。
【方证要点】阵发性心腹剧痛不可触,呕不能食。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兼有手足逆冷,口内清唾,或腹皮肠形起伏,或闻及腹鸣,或冷汗,舌淡苔白腻或滑,脉虚弱等旁证方可准确辩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 蜀椒10克,干姜20克,人参10克,胶饴45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350ml,纳入胶饴,微火更煮取300ml,分23次温服。服药待30分钟时,饮粥2杯。当日只能进稀饭,不可食干饭和不易消化食物。
【方药巧记】蜀将骄人。联想:蜀姜胶人。
【胡老点拨】蜀椒、干姜祛寒止呕,人参,胶饴补中缓痛,故此治胃虚有寒,腹痛呃逆不能食者。本方应用腹痛比较重,小建中汤侧重于腹肌拘挛,大建中汤则重在温里驱寒凝。凡心腹痛剧、呕逆不能食,确知其里之虚寒者,即可用之。又以蜀椒杀虫,若虫积而心腹痛剧者,本方亦有验。
【适证加减】痛甚拒按者,加芍药甘草汤效更佳。
【体质特征】瘦人腹皮薄,腹痛便溏,手足逆冷,或有冷汗,口内清唾,舌质炎或淡红,舌上有腻苔,苔多白腻,或灰黑腻,或白滑。
【适用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神经症、胃扩张、胃下垂、胆道蛔虫、肠黏连、肠梗阻等。
【药理研究】具有增强胆汁分泌作用,保护胃黏膜、降低应激性刺激所致胃黏膜损伤,小剂量对肠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镇痛作用。
【注意事项】若腹痛较剧,而大便秘结、身热有汗、舌苔焦黄者,则与本方证完全相反,证属热痛,应用大黄类方才对证。
068.吴茱萸汤

里虚寒证治剂,有温中补虚,祛寒止呕的作用。
【方证要点】干呕吐涎沫,胸闷腹痛,头痛,或烦躁。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兼有手足厥冷,不喜冷性饮食,口淡不渴,或食谷欲呕,或烦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本方证胸闷腹痛,或头痛均为寒饮自下上迫之候。烦躁而因呕而起,呕止则烦燥也缓解。

【组成用法】吴茱萸10克,人参10克或党参12克,生姜20克,大枣20克。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方药巧记】无仁生枣。联想:吴人生枣。
【胡老点拨】方中吴萸辛温,《神农本草经》谓“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伍以生姜、人参、大枣健胃止呕之品,故治胃虚寒饮冲逆、因食谷欲呕者,或呕而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或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或呕而胸满者。本方主治寒饮冲逆,如食谷欲呕者;呕吐、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呕而胸满者,均属其证,亦即运用本方的要点。应用于胃肠及头脑诸症,均有惊人的疗效,今略举数端以供参考。剧烈头痛或头晕而呕吐,或恶心欲吐,无热象者(即排除小柴胡加石膏汤证),本方俱有捷验。西医所称的美尼尔氏综合征亦多见本方证,宜注意。偏头痛,尤其偏于左侧者,大多属于本方证。胃脘疼,呕而不欲食者,宜本方。若更腹鸣、大便溏频者,可于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治之,即本方与半夏泻心汤合方,无论胃肠炎、胃溃疡依证用之,均有良验。剧痛的青光眼而呕恶者,也多有应用本方的机会。
【适证加减】吐水、眩晕,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头痛头晕、胃部胀满,有振水声者,合苓桂术甘汤。
【体质特征】患者体力比较低下,四肢常冷,易生冻疮,易肩凝,易恶心呕吐,易头痛,心窝部有膨满痞塞感,多伴有振水声者。
【适用疾病】神经性呕吐、妊娠恶阻、食管癌、急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瘢痕性幽门梗阻、更年期顽固性呕吐、高血压脑病、颅内压增高性头痛、结核性脑膜炎、血管神经性头痛、习惯性头痛、颅内血肿、顽固性头痛;高血压病、梅尼埃综合征、视疲劳症、角膜溃疡、急性结膜炎、急性充血型青光眼、急性视神经乳头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癫痫等。
【药理研究】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止痛、止呕、改善胃肠功能等作用。
【注意事项】一切热证,如口苦、喜冷等均不可使用本方。吴茱萸有毒,大剂量使用要慎重,而且煎煮时间要长。
069.甘姜苓术汤

里虚寒治剂,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的作用。
【方证要点】腰以下冷重酸痛,小便频数。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治剂,但须兼有浮肿、便溏、疲倦、口中多清涎,饮食如故,舌质淡、苔白腻或滑或厚,脉沉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炙甘草5克,白术15克,干姜20克,茯苓20。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3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胡老点拨】本方来自于甘草干姜汤加味而成。茯苓白术并用,故反治小便自利。干姜重用伍苓术反更治湿痹,因本方能治肾着而腰以下冷痛,故又称肾着汤。腰冷重为本方的主证,用于腰痛水肿以及遗尿等证均有验。
【适证加减】乏力、颈项腰背酸痛,合葛根汤;浮肿多汗者,合防己黄芪汤;恶寒无汗、关节疼痛者,合麻黄汤;心下痞硬、食欲不振者,加人参;心功能不全者,加桂枝;腰背关节疼痛严重,并有恶寒、腹泻、四肢厥冷、脉沉者,加附子;血虚者,合当归芍药散。
【体质特征】体型肥胖,平素身困体重,腰部多松软、冷重,全身关节肌肉易于酸重,易浮肿便溏,易汗出,分泌物多,清稀不臭。
【适用疾病】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肾结石、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盆腔炎、妊娠浮肿、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症、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急慢性湿疹、皮炎、肛瘘、遗尿、尿失禁、自汗、盗汗、厌食症等。
【药理研究】具有镇痛、抗炎、免疫调节及对肠管有轻微兴奋作用。
【注意事项】火热型体质慎用。本方应用时一般不得删减其中任一药物。
070. 薯蓣丸

里虚兼挟外邪证治剂,具有温中健胃,滋阴补血,疏风散邪的作用。
【方证要点】慢性病见消瘦、神疲乏力、贫血貌、微有寒热。
上述症候即本方主治,但须兼纳食减少,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自汗咳嗽,腰背强痛,骨节酸痛,肌肉麻木,舌淡苔薄,脉虚弱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山药30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神曲10克,熟地10克,大豆黄卷10克,炙甘草6克,生晒参10克,川芎10,白芍10克,白术10克, 麦门冬15克,杏仁10克,柴胡10克,桔梗10  茯苓10克,阿胶10克,干姜10克,白蔹10克,防风10克,大枣30克。以水15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40分钟,取汤液400ml;再中水800 ml左右,文火再煎30分钟,取汤液200ml,与前次的400 ml混合,取汤液600ml,分42日温服。也可按原书剂量做成蜜丸或膏滋药长期服用。
【方药巧记】胶麦八珍曲枣姜,药丸建中缓补良,柴防梗蔹杏枝卷,疏风散邪合成方。
八珍,指八珍汤,为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的合方。四君子汤:白术、甘草、茯苓、人参,可用顺口溜“白老夫人”记住;四物汤:川芎、熟地、芍药、当归,可用顺口溜“兄弟要归”记住。
【胡老点拨】本方重用薯蓣、大枣、甘草补中之虚,又用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理中之气,虚劳诸不足,以建中最为重要。另以当归、地黄、川芎、芍药、麦冬、阿胶补血滋阴,以桂枝、曲、杏仁、柴胡、桔梗、白蔹、防风解风气诸邪,炼蜜为丸,治宜缓图也。本方适用于各种慢性病气血俱不足者,虚劳体弱,最易感受外邪,虚邪相搏,久难自已,既不可峻补其虚,更不可着意驱邪,这种情况,惟有以本方补虚却邪缓缓图治。
【体质特征】体形消瘦干枯,贫血貌,疲惫乏力,头晕眼花;多伴有低热,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骨节酸痛,容易感冒,大便易不成形,舌淡嫩,脉细弱。多见于高龄老人,肿瘤手术化疗以后、胃切除后、肺功能低下、大出血以后、极度营养不良者。
【适用疾病】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后、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慢性胃肠病、结核病、肺结核、肺癌、矽肺、肺气肿、肌肉萎缩、高龄老人营养不良、老年性痴呆、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早期、产后受风、虚人长期反复感冒等。
【药理研究】具有提高免疫力、强壮、补血、健胃、祛痰、镇咳等作用。
【注意事项】本药作用较缓,可做成丸药用于慢性病患者的体质调理。岳美中先生认为,凡一切慢性衰弱病均可使用,但服药时间要长,每一疗程总要23个月以上。





上一篇:跟师邹老治尘肺案
下一篇:灵活组方随笔

0

主题

3829

积分

2万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829
发表于 2015-9-18 16: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太小了,能写大点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642

积分

81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42
发表于 2015-9-18 20: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好,尤其是方剂巧记,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积分

29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66
发表于 2015-9-19 16: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0

积分

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90
发表于 2015-9-20 08: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经方——改变历史的中华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0:00 , Processed in 0.17741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