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545|回复: 3

少阴病方一、二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发表于 2021-5-20 0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撇开杂乱无章的条文影响,将 113方,用填空的方式,准确地填入“六经”当中,从而倒推出“六经病”,继而还原《伤寒论》本来的面貌,清楚了解仲景编著的真实意图。
                这是有必要,也是有意义的探索。
                本文在  “给《伤寒论》113方做选择填空”   贴子里持续有贴,欢迎大家讨论。

少阴病方(一)(二)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301)
                汤证:麻黄附子细辛汤    处方:麻黄    炮附子1枚去皮切成8片   细辛  
                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    处方:麻黄    炮附子1枚去皮切成8片   炙甘草

               方论: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少阴病是里阳已虚。少阴病“始得之”,指的是少阴初犯表证,感风寒之邪。
               关于少阴病的症状,在少阴篇只有“脉细微,但欲寐”几个字,显得太笼统。无一字提及表病,所以不能做为少阴病提纲使用。
               为什么这么说?
               少阴病是三阴病之一,有着阴症“脉沉微、手足逆冷、恶寒身蜷、欲寐”等身体机能减弱,精神不足,呈现阴寒多于热的共同特征。少阴病“脉细微,但欲寐”,是阴病共有特征,其主病是“沉”脉,也是从“阴”病的概统说法。
               少阴病区别于其他阴病。因为存在表邪的影响,其表象可以与太阳病相似。这个,也有相关条文显示。
               即少阴病也会有“恶风恶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肢痛、吐逆、喘咳鼻鸣”这些肌表、肺部与外邪抗争的表病症状。
              这二条,少阴病的脉象是“沉”的,说明身体机能不亢奋,血管内的血液也不是那么饱满。
             “反发热”。少阴病反见有“阳”性的发热。这个热是正邪相争的结果临床上,较之太阳病的麻黄汤,这个发热没有那么厉害,也不一定有发烧。但总的来说是寒性表象,寒大于热的情况。
             区别于太阳病,少阴病是阴之病,有“脉沉微、恶寒身蜷、手足逆冷”。不管患者有没有发烧或不发烧,患者的精神状态是不那么振作的。
             再问之前其体质,平时身体就有怕冷,阳气不足,是个阳不足的体质。
             结合其他问诊,知道他同时有“恶风恶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肢痛、吐逆、喘咳鼻鸣”这些肌表与外邪抗争的症状。这就是太阴病了。
                 一要治表二要温阳,“温经发汗”,如何用药?
                 用麻黄宣发阳气,治太阳之表邪,驱外邪出体表。
                 用附子附子温少阴之里。
                 要强调的是,附子是温阳药,不是补阳药。补阳药是含有性激素的药物。认为附子能壮阳,是错误的。
                 附子、川乌、草乌这些药,都含有乌药碱,是阴性证常用药。其性温热,对心肌、迷走神经、末梢神经有兴奋作用,能扩张心血管,增加血液流量,有强心和亢奋作用,能兴奋人体的身体机能。
                但同时特别强调,乌头碱有剧毒,兴奋至极就成了麻痹作用,就是中毒了。
                这些药,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都可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如舌尖麻木、肢体麻木,有蚁走感,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造成肝肾不可逆转的损害,最严重至危及生命。
                所以内服须加炮制,入汤剂须经久煎。且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医生要根据自己情况适当用药,切不可冒进。临床上,如需要适当增加用量时,必须用干姜或是甘草来同煎的办法,来降低附子之毒性。即便这样,仍要在安全剂量范围,谨慎使用。
                现在有些人夸大附子的作用,甚至说是能强身健体了,当做壮阳药。有的医生以自己能用到附子的量大到多少而做为炫耀谈资。老百姓没有药理知识,这样做,很容易误导人。学医以来,我见过用附子不当而亡命的人已经有好几个了。值得警惕和注意。               
               再说用细辛作用。一是助麻黄发汗。二是助附子温少阴之里。
               所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有“温经发汗”两解之意义。此方适合少阴病初得者兼顾之治疗法。
               后面,“得之二三日”。这只是个大概的说法,说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病已有向里趋势,这个时候,麻黄细辛附子汤就不可用了。
               少阴病因为身体本来有虚,与表邪抗争力量本有不足。少阴病时间稍长,这个寒影响到里面去了。
              所以,去细辛之辛散耗阳,加甘草益脾以滋汗源、护阴液、顾正气。
             临床上,不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壮年人,平素身体不好,或有劳累受了凉的,符合“脉沉微、恶寒身蜷、手足逆冷”,同时有“恶风恶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肢痛、吐逆、喘咳鼻鸣”这些表证的症状,就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加减治疗。




上一篇:整理太阳病方后,五个问题
下一篇:仲景小考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0 10: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2方,估计大家不会有很多意见。因为条文前有“少阴病”。
             《伤寒论》少阴篇,从284条到325条,每条的前面一句都加上了一句“少阴病”。很多人认为这是定语,是仲景铁定之言。
               而事实上,《伤寒论》少阴篇夹杂着太多其它“经”病的条文和方剂。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认识。
              关于少阴病的症状,在少阴篇只有“脉细微,但欲寐”几个字,显得太笼统。无一字提及表病,所以不能做为少阴病提纲使用。
              为什么这么说?
              少阴病是三阴病之一,有着阴症“脉沉微、手足逆冷、恶寒身蜷、欲寐”等身体机能减弱,精神不足,呈现阴寒多于热的共同特征。少阴病“脉细微,但欲寐”,是阴病共有特征,其主病是“沉”脉,也是从“阴”病的概统说法。
              少阴病区别于其他阴病。因为存在表邪的影响,其表象可以与太阳病相似。这个,也有相关条文显示。
             即少阴病也会有“恶风恶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肢痛、吐逆、喘咳鼻鸣”这些肌表、肺部与外邪抗争的表病症状。
             三个阴病体质的人,都有可能“感冒”,有表证。
             所以,只有把《伤寒论》中属于“解表”的方剂挑出来,才能很好地理解少阴病的临床表现。
            厥阴和太阴带表证的,需要解表和解里同时进行的,需要“表里双解”的,辨其主证,该归哪“经”就归哪“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882

积分

301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0 11: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2方,估计大家不会有很多意见。因为条文前有“少阴病”。
             《伤寒论》少阴篇,从284条到325条,每条的前面一句都加上了一句“少阴病”。很多人认为这是定语,是仲景铁定之言。
               而事实上,《伤寒论》少阴篇夹杂着太多其它“经”病的条文和方剂。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认识。
              关于少阴病的症状,在少阴篇只有“脉细微,但欲寐”几个字,显得太笼统。无一字提及表病,所以不能做为少阴病提纲使用。
              为什么这么说?
              少阴病是三阴病之一,有着阴症“脉沉微、手足逆冷、恶寒身蜷、欲寐”等身体机能减弱,精神不足,呈现阴寒多于热的共同特征。少阴病“脉细微,但欲寐”,是阴病共有特征,其主病是“沉”脉,也是从“阴”病的概统说法。
              少阴病区别于其他阴病。因为存在表邪的影响,其表象可以与太阳病相似。这个,也有相关条文显示。
             即少阴病也会有“恶风恶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肢痛、吐逆、喘咳鼻鸣”这些肌表、肺部与外邪抗争的表病症状。
             三个阴病体质的人,都有可能“感冒”,有表证。
             所以,只有把《伤寒论》中属于“解表”的方剂挑出来,才能很好地理解少阴病的临床表现。
            厥阴和太阴带表证的,需要解表和解里同时进行的,需要“表里双解”的,辨其主证,该归哪“经”就归哪“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0

积分

5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0
发表于 2023-7-26 17: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很实用,很好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2:11 , Processed in 0.16380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