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160|回复: 12

关于伤寒金匮的脉证初探:仲景脉的“阴·阳”及神门脉篇

[复制链接]

29

主题

2235

积分

321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35
QQ
发表于 2015-5-27 17: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各位坛友大家好!自去年医师定期考核开始,就没有再发这类帖子了。
恰逢参加了这个周末在珠海举办的“经方临床学术讲坛”,发现30号晚上有个“脉诊场”的,所以才知道要重新好好温习一下知识才是,不然就听不懂了!
结果,就把这半年间摸索的一个“新鲜事物”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老规矩了,楼层索引:
0楼: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出现的“阴阳”,但并不是言脉的条文汇总;
1楼: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出现的关于脉象的“阴阳”;
2楼:关于【神门脉】的初探


《伤寒论》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269、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384、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392、伤寒,阴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花,一作眵)。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金匮要略》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现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 当归一两 蜀椒(炒去汗)一两 甘草二两 雄黄半两(研)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当下之。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分析】
先讨论标注为蓝色部分的条文,这一类条文的“阴·阳”,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来讲,比较倾向于表达一种【属性、位置】的感觉。
其中《伤寒论》中的“阴阳易”、《金匮要略》中的“阴阳毒”,特别是“阴阳毒”特别讲“阴毒”、“阳毒”从临床表现、预后推测、治疗方法,作了比较全面的分型处理:也是属于“一元两面”的意思,所以这里的“阴阳”倾向于表示属性,或者说是“阴的部分出现了问题”“阳的部分出现了问题”。
而历代注家对蓝色标注的这一归类的关于阴阳的条文的理解,集中表现在对第7条的理解上: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阳数七、阴数六”这个,估计大家没有什么悬念,这里的阴阳确实就是对立统一的“数字的属性”(单、双)。
“病发于阳、发于阴”是理解这条文的题眼,历代主流观点主要就是下面几个: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伤寒论》继承《内经》的理论,以寒热作为辨别阴证、阳证的关键,具有特征性与概括性,因此,不少医家认为本条可作为外感热病辩证的总纲。临床症候错综复杂,以发热恶寒、无热恶寒作为辨病发于阳、发于阴的纲领,可谓执简驭繁,但需知此枳实言其常,学者还需知常达变。如太阳伤寒初期有暂未发热者,此虽未发热,但不得已“无热恶寒者发于阴”而论。又如少阴病中有“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少阴病阴盛格阳证亦有外见假热者,此虽有发热,但纯属阴证,不得以“发热恶寒者发于阳”而论。故临床既要谨守大法,又必须随证变通,不可拘泥不化。
注家对本条发于阳、发于阴的解析,除了上述的观点之外,还有以下的几种见解:1、以张志聪(隐庵)等为代表,认为发于阳即发于太阳,发于阴即发于少阴。2、以方有执等为代表认为,风伤卫为发于阳、寒伤营为发于阴。3、以柯琴(韵伯)为代表认为,阳证不发热就是病发于阴,阴证见发热就是病发于阳。
这三种见解都可以供参考。但是如果和下文“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结合起来看,似是发于阳即太阳中风;发于阴即太阳伤寒,这样与临床实际可能更符合。起病即见发热恶风寒是风阳之邪伤人,是太阳中风;起病见恶风寒而后见发热的,是阴寒邪气伤人,是太阳伤寒。”
——引自郝万山教授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P13。
笔者的看法是:管他病发于阳、发于阴,反正也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个阴、阳仅仅是一个属性的归类而已,具体是什么实质,不必要太较真。

《伤寒论》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金匮要略》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脱肉。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以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敢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


【分析】
绿色标注的条文中所诉的“阴·阳”,相对于前面一种“倾向于表达【属性、位置】的阴阳”来讲,更倾向于表达“人体的实质性的精微物质”(津液、血液……)。而且这一归类的条文,历来都被处于争论的风口浪尖:
“仲景文中阴阳的实质是什么?是有形还是无形?是概念还是具体?……”
笔者在这里还是避其锋芒,不加评论(本来这篇文章也只是讨论“脉的阴阳”而已啦,呵呵)。所以,就仅仅作为一个归类摆在这里,让大家自己去理解体会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2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12 鼓励原创学术讨论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下一篇:伤寒论中一药方

29

主题

2235

积分

321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3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5-27 17: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利中)。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分析】
这一类标注了红色的条文,全部都是言“仲景脉的阴阳”(或者说仲景文中提及的“阳脉、阴脉”)。
首先还是把其中3条“另类”的挑出来(以斜体字标注),方便下面讨论,这3条分别是:《伤寒论》178条(“名曰结,阴也。……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第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之所以说这3条是“另类”,因为相对于其他红色标注的条文来讲,这3条文中的“阴阳”,是仲景对脉象的属性的一个笼统的归类:
“结脉、代脉是阴属性的脉;浮脉是阳属性的脉;芤脉是阴属性的脉;大脉是阳属性的脉,紧脉是阴属性的脉”,表达的就是这样意思,和其他的有点不一样。
除去这3条之外,其他可以视为同一类型:
“脉阴阳俱紧”、“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阳微阴弦”……这些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关键词,却是历代注家存疑待考的一块神圣的宝地。
仲景想表达什么?阴脉是什么?阳脉又是什么?——真是要问他老人家才能知道答案了。
笔者不太愿意去用王叔和的理论、甚至用《平脉法》去揣度,所以一直都是用洁本的《伤寒论》,还有《金匮要略》作的汇总分析,感觉这样,更贴近仲景的原意。
但也因为原文给出的信息不多,所以再前面的脉象汇总的文章里多次提出这个“阳脉、阴脉”的问题,都一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答案。
目前主流观点,对“阳脉、阴脉”的理解,主要有下面几个:
1、阴脉阳脉,分别指的是尺脉和寸脉。脉阴阳俱紧,就是泛指寸关尺三部脉皆呈现紧象。太阳病篇的是“寸关尺皆浮紧”,提示是表(实)寒;而少阴病篇的是“寸关尺皆沉紧”,提示是里(虚)寒。——引自郝万山教授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
——不过,笔者在之前的汇总中的其中一篇曾专门总结《仲景脉的寸、关、尺》,发现《伤寒论》中有以下的论述,譬如:“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
在《金匮要略》中也有,譬如“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所以不得不抱有这么一个疑问:如果真的“阳脉”指的是寸脉,“阴脉”指的是尺脉,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处地方需要分“寸、关、尺”来论述呢?而不统一成:如363条:“下利,阳浮数而阴涩者,……”。
汉代没有造纸,仲景也是把书写到竹片上的,结果才导致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流失的情况。惜墨如金,言简意赅,也是历代注家对仲景文公认的态度。所以,如果真的把“寸口、关上、尺中”的条文,换成了“阴脉、阳脉”,可以把条文缩短了许多。但仲景却没有这么做,那么自然,笔者很难接受“阴脉、阳脉”就是尺脉、寸脉。

2、浮取为阳,沉取为阴。
——其实这个观点本身就站不住脚。桂枝汤的条文就解不通了:“阳浮而阴弱,”:浮取见浮脉,沉取见弱脉,似乎确实是这样,但浮脉就是要轻取即得的啊,这样“浮取见浮脉”,是不是有点说重复了?
再且,笔者也找到了一些这样的条文: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加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
也是按“惜墨如金”的推断,如果浮取为阳脉,沉取为阴脉,那么在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里面,大可以写成“肺死藏,阳虚、阴弱如葱叶”……
所以,笔者也接受不了“浮取为阳脉、沉取为阴脉”的看法。

3、左手为阳,右手为阴。
其实这个观点,笔者是看了教材《金匮要略讲义(第5版)》,解“阳微阴弦”的小字部分才看到的:
“②阳微阴弦: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关于从脉的部位分阴阳问题,另有以浮、沉与左、右手脉来分辨的,可供参考。”
——
其实这个问题,去年笔者在《关于伤寒金匮的脉证初探:仲景的寸、关、尺篇》的回复中,“袁桢“坛友曾经指出过:
“问一问题,仲景所言寸,关,尺者,比如说【寸口脉沉而弱】是指左手脉还是右手脉,左右手的脉象往往不同,还望指教。”、“【其脉关上浮者】是左关还是右关,怎样判断?”
但笔者却找不到太好的资料专门论述这个问题的,这个关于脉的“左、右”问题,《伤寒论》中一条也没有涉及到,而《金匮要略》也仅仅出现2处: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其实还有一处出现在杂疗方第二十三,但文中述“剔取左角发方寸,……汤下口不下者,分病人发左右,捉肩引之。”感觉和脉象联系不大,所以就省略了)
——所以,这个“左手为阳,右手为阴”的看法,确实是存疑待考的看法,没有找到否定它的论据。
但以这个观点去套上边的条文(有出方子的条文):
桂枝汤(阳浮而阴弱;阴脉小弱)
调胃承气汤(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
小建中汤、小柴胡汤(阳脉涩,阴脉弦);
黄芪桂枝五物汤(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
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汤(阳微阴弦
其实还有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四逆汤……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给出治法的条文。
结果,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也有一段时间按“左手为阳、右手为阴”,去套上面(回顾性分析)的方子与对应的脉象,感觉不太搭就是了:同一个人,左手和右手的脉象不一样,确实是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好比小建中汤、小柴胡汤的“阳脉涩、阴脉弦”,笔者就体会不出来。
小柴胡汤的脉,感觉弦、细、无力的情况下更多见,有时候遇到发热的患者,还有兼浮脉,也有遇到沉弦细无力的小柴胡汤脉。不过这个阳脉(左手脉)涩,确实不太能把出来,当然这也和笔者本身对涩脉的理解不深有关。
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的一个感觉,是否也有类似的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235

积分

321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3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5-27 17: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神门脉】
笔者从今年初才开始关注这个【神门脉】,当然,这也是去年在总结“三部九侯”的时候发现出来却没有及时跟进的信息。
师曰:
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
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
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伤寒论·序》有这么一段:“……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可见,仲景的脉诊,不单单就是诊寸口(太渊)的。还有趺阳脉、少阳脉、少阴脉……而也是因为这个序,导致后世有这么一种说法:“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三部,即人迎(颈侧动脉),寸口,趺阳脉(足背动脉)。”
就水气病篇这个条文就可以看到:仲景的脉诊不仅仅是人迎、趺阳、寸口,还有少阳、少阴。这个序中的“三部”,就不能这么笼统的解析为“人迎、趺阳、寸口”,还应该有更广泛的范畴,“三部九候”应该是互文对仗的写法。
去年就是分析到这个层面上了,对【少阴脉】没有继续深究下去。“少阴脉”在《伤寒论》中出现1处:就是“少阴负趺阳”。《金匮要略》出现4处(其中1处也是“少阴负趺阳”):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少阴脉】说的是“手少阴”还是“足少阴”?从以上的条文推测,笔者倾向于是“足少阴”,结合三部九侯的位置(下部·地·足少阴太溪穴):
下部:
天,足厥阴:太冲穴/足五里,候肝之气;
地,足少阴:太溪穴,候肾之气;
人,足太阴:箕门穴,候脾胃之气。
·理由有几个,但其实不太够格说得上是理由,只能说是一种推理:
1、“上候上、下候下”的原则:“男子小便不利”、“妇人经水不通”,都在下部;而“阴中生疮”也在下部。所以少阴脉也应该在足少阴(太溪)而不在手少阴(神门)。
2、提及少阴脉的4条文中,3处和趺阳脉一起出现,而且还有“少阴负趺阳”这个直接的对比。但这里,只能按常理来讲,趺阳脉在足背上,如果和手上的神门穴对比,还不如和足内踝的太溪穴作对比,比较“方便”。
3、《平脉法》中提及(好吧,尽管不情愿引《平脉法》,但就上面2条“理由”实在单薄的可怜):
“南方心脉,其形何以?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平脉法》条文一出来,“少阴脉”是足少阴还是手少阴,也得到直观的体现了:尽管有1条提及手少阴,但其余说的是足少阴,而且说心那一条,很细腻般的中间多了一个“其”字,把“少阴”和“脉”隔开了了,而其他各处,皆以“少阴脉”的形式出现。

结果说了那么久,还没有说到【神门脉】。原因是,可以找到的资料实在太少:
而且对“神门脉”的定位,居然也有分歧!
1、两手尺中,乃神门脉也。王叔和云:“神门诀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救。”,王叔和认为两只手尺脉的位置,是神门脉的位置——这个笔者不太接受。
2、就是神门穴的位置:《素问·至真要大论》:“神门绝,死不治。”王冰注:“神门,心脉也。”,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在尺侧腕屈肌桡侧缘,腕横纹上取穴。
——其实,就是尺动脉的搏动处。
结果,在网上搜索关于神门脉的经验体会,也是凤毛麟角:
文献就找到一篇:汤子力先生著的《神门脉辨妊娠》(湖北中医杂志·1981年04期):“1979年以来,笔者在临床应诊时,观察了500名停经妇女的神门脉动情况,发现神门脉动甚有妊者370人,不动甚无妊者81人,合计451人,符合率为90.2%。”
而理论根据也是在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如何理解这个现象?
感觉可以参考“妊娠见滑脉”的解析:
“怀孕的脉象叫滑脉,比如一条绳上串着几个珠子,你摸绳子和珠子的感觉不一样,珠子摸上去有一种滚珠感,而绳子要细一些,怀孕的感觉就像摸珠子。”
“据介绍,怀孕之后的脉象是基于一种血液动力学的原理,怀孕以后单胞胎的血容量会增加50~100%,增加的血液就会在动脉里潴留,进入到血液循环里,由于血管弹性变大,血流量、速度等的变化会达到5~15%,敏感的医生就会感觉到这种变化。
根据这种变化,再加上其他因素,就会做出相应的诊断。“诊断的依据是多重因素的支撑,不是单一的因素,比如,是否是生育期的女性,是否已婚,有没有避孕等等,再加上脉诊,就能有结论了。”
以上这段话是去年“烧伤科超人阿宝”质疑中医脉诊妊娠的时候,杨桢教授回答记者们的话。是通过对血容量对脉象的影响来解析的。
而回归到“神门脉”:相对桡动脉来讲,它是一个相对小的血管,所以,当血容量增大的时候,受到的影响变化,理应比大动脉明显得多:平时不怎么明显,现在却摸得到了。
而除了论述妊娠之外,其他的文献就没有再看到了,偶尔还有在某论坛中找到一些,但也是从妇人妊娠的角度去体会神门脉的。但也有一处坛友(ID:张海峰)提及:
“神门脉及现代医学的尺动脉,一般人不易触及。
妇女停经,在其两手神门穴处可以切及,呈圆滑性搏动有力的脉象,即是孕征神门脉。
男子在神门脉触及脉动一般是提示神经衰弱。
这个我试过,有好些非孕女子也有神门脉,但多非圆滑有力。”
——笔者对“男子在神门脉触及脉动一般是提示神经衰弱”这个非常有共鸣,因为自己就是这样的!笔者有失眠:入睡时间大于1小时,睡眠时间虽然在7小时以上,但多梦,容易惊醒。白天偶尔出现嗜睡。
而笔者自己体会自己的“神门脉”,确实就是很容易就摸到,和其他人有点不一样。
所以,笔者在今年初,遇到了失眠的患者,习惯会给患者摸一下神门脉,体会虽然不多,但也在这里也抛砖引玉:
神门脉既然是直接反映出“心”的脉,左手代表是“心血”、右手代表是“心阳”。失眠的患者多因心血不足,所以左手的神门脉比较有临床意义。
但这也需要和寸口脉诊互参:
1、寸脉(特别是左手)见滑数有力,左侧神门脉也是滑数有力的,这是痰热扰心的黄连温胆汤+朱砂安神丸的脉象,这也是笔者的脉象,个人感觉是这个方子处理这一型的失眠是很不错的,起码自己吃了感觉不错。
2、寸脉(特别是左手)沉弱,但左侧神门脉却是不沉弱(不至于摸不到),这样的患者,还需要摸左侧的“关脉”:很多时候这是丹栀逍遥散+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肝郁化火)的脉象,这类型的人,以中年白领居多,商人也不少,全职太太更多!
3、寸脉(特别是左手)沉弱,左侧神门脉也是沉弱的,这样的患者确实就是心血虚的,这是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的脉象。当然也可能是归脾汤(结合其他部位的脉象综合判断)。
4、寸脉(特别是左手)不弱,但左侧神门脉弱的:这时候很多是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的患者,这时候更要摸摸双侧的尺脉,基本上很多人尺脉是浮现出来的,这是用龙骨牡蛎潜降的脉象:代表方是柴胡加龙牡汤。

好吧,终于到尾声了,笔者无端端的特意把【神门脉】写出来,当然是有用意啦。请回归到上面说的“仲景的阳脉、阴脉”这里。
笔者想说的就是:脉阴阳俱紧、阳浮而阴弱、阳微阴弦……这很可能是仲景在说“寸口脉(太渊脉)”和“神门脉”的对比,也是组合脉象:
神门脉在外侧,属阳;太渊脉在里侧,属阴。
——为什么会这么去大胆的臆断?首先还是受到了上面说“趺阳脉、少阴脉(太溪脉)”的对比而来的(少阴负趺阳),这足上的脉和足上的脉作对比,比较合理。所以,那太渊脉、神门脉都在手上,作对比也比较合理。
结果:
太阳伤寒那条“脉阴阳俱紧”:就是说太渊脉和神门脉都是紧像(太阳病是皆浮紧、少阴病是皆沉紧)。
风温那条“脉阴阳俱浮”:就是太渊脉和神门脉都是浮脉。那时候患者“身灼热”,心输出量和心率都增强,所以平时不容易摸到的神门脉也会浮现出来,符合发热的表现。
桂枝汤那条“阳浮而阴弱”:这条虽然也有发热,但还有一层意思:神门脉浮起来了,需要桂枝平冲降逆。但大家对桂枝汤的脉象认识,普遍认为是虚的是弱的是无力的,这确实也是客观现象,不过这是太渊脉的情况。神门脉的提出,也和这个不矛盾。
小建中汤、小柴胡汤那条,似乎就更好理解了:阴脉弦,就是太渊脉见弦象,这就是一贯以来对小建中汤、小柴胡汤的认识,至于神门脉涩与不涩,也需要进一步再扩充体会。
……
最关键的就是“阳微阴弦”:
这要感谢我爸了,他今年60岁了,身高160cm,体重50kg,属于比较小个的,他是一个30年的老烟民,平均每天半包至一包烟!单位体检发现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都高,偶尔也发现他血压高。
在开始体会神门脉的时候,当然是找身边的人作“白老鼠”了,父亲的的脉就是“阳微阴弦”的脉象:太渊脉又粗又硬,但神门脉简直是用力按也摸不到。
笔者的理解是:长期抽烟的人,影响血管的柔韧性,结果小血管的循环就阻碍了。(这方面估计很多男同志们有深刻的切身体会,呵呵,你们懂的。所以,有那方面需求的男性患者,问吃“鹿角胶+肉桂”行不行啊,对那方面有没有帮助啊?我总会说:当然有用!但少抽几根烟,可能也有帮助,这比较简单。)
现在医学把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列入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虽然目前父亲心电图还没有发现大问题,但笔者还是比较担心将来会有机会在他身上用到“瓜蒌薤白白酒汤”呢。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了:
仲景说的阳脉阴脉,很有可能就是太渊脉和神门脉的并称。但目前临床体会还比较缺乏,所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真心希望集合大家的各自体会,把这个“奇思妙想”逐渐丰满起来。毕竟这一块“存疑待考”了一千几百年,一直未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解析,所以,也是咱们这一代、甚至是后代中医人的努力方向吧,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525

积分

91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25
发表于 2015-5-28 07: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书少,楼主想表达什么?我表示完全找不出中心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988

积分

179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88
发表于 2015-5-28 17: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确实值得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9

积分

271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9
发表于 2015-5-28 18: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有探索精神。[s:223] [s:223] [s: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235

积分

321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3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18: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niyunjiu 的帖子

niyunjiu:好文章。确实值得研究 (2015-05-28 17:32) 
谢谢支持。
目前这个“神门脉为阳、太渊脉为阴”的只能算是一种“假想”,根本找不到什么理论支持的。
所以和大家分享,就是希望更多更多的临床经验可以印证这个假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235

积分

321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3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18: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klsllc 的帖子

klsllc:很好的文章,有探索精神。[s:223] [s:223] [s:223]  (2015-05-28 18:26) 
谢谢你一路以来的支持,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628

积分

100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澄心静志,博极医源。

Rank: 5Rank: 5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15-5-28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个,兄弟,明天见[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235

积分

321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3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22: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寻梦 的帖子

寻梦:支持个,兄弟,明天见[s:188]  (2015-05-28 21:27) 
谢谢!明天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5-5-29 17: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可嘉,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988

积分

179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88
发表于 2016-5-24 18: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伤寒金匮的脉证初探:仲景脉的“阴·阳”及神门脉篇

七杀紫微 发表于 2015-5-27 17:54
·关于【神门脉】
笔者从今年初才开始关注这个【神门脉】,当然,这也是去年在总结“三部九侯”的时候发现 ...

你验证一下左为阴,右为阳。王雨三一生就靠这个治病,大量的医案。
左为阳,右为阴,这个应该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988

积分

179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88
发表于 2016-5-24 18: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伤寒金匮的脉证初探:仲景脉的“阴·阳”及神门脉篇

七杀紫微 发表于 2015-5-27 17:54
·关于【神门脉】
笔者从今年初才开始关注这个【神门脉】,当然,这也是去年在总结“三部九侯”的时候发现 ...

左为阴,右为阳,相当于左为血,右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2:17 , Processed in 0.19069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