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利中)。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分析】
这一类标注了红色的条文,全部都是言“仲景脉的阴阳”(或者说仲景文中提及的“阳脉、阴脉”)。
首先还是把其中3条“另类”的挑出来(以斜体字标注),方便下面讨论,这3条分别是:《伤寒论》178条(“名曰结,阴也。……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第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之所以说这3条是“另类”,因为相对于其他红色标注的条文来讲,这3条文中的“阴阳”,是仲景对脉象的属性的一个笼统的归类:
“结脉、代脉是阴属性的脉;浮脉是阳属性的脉;芤脉是阴属性的脉;大脉是阳属性的脉,紧脉是阴属性的脉”,表达的就是这样意思,和其他的有点不一样。
除去这3条之外,其他可以视为同一类型:
“脉阴阳俱紧”、“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阳微阴弦”……这些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关键词,却是历代注家存疑待考的一块神圣的宝地。
仲景想表达什么?阴脉是什么?阳脉又是什么?——真是要问他老人家才能知道答案了。
笔者不太愿意去用王叔和的理论、甚至用《平脉法》去揣度,所以一直都是用洁本的《伤寒论》,还有《金匮要略》作的汇总分析,感觉这样,更贴近仲景的原意。
但也因为原文给出的信息不多,所以再前面的脉象汇总的文章里多次提出这个“阳脉、阴脉”的问题,都一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答案。
目前主流观点,对“阳脉、阴脉”的理解,主要有下面几个:
1、阴脉阳脉,分别指的是尺脉和寸脉。脉阴阳俱紧,就是泛指寸关尺三部脉皆呈现紧象。太阳病篇的是“寸关尺皆浮紧”,提示是表(实)寒;而少阴病篇的是“寸关尺皆沉紧”,提示是里(虚)寒。——引自郝万山教授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
——不过,笔者在之前的汇总中的其中一篇曾专门总结《仲景脉的寸、关、尺》,发现《伤寒论》中有以下的论述,譬如:“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
在《金匮要略》中也有,譬如“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所以不得不抱有这么一个疑问:如果真的“阳脉”指的是寸脉,“阴脉”指的是尺脉,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处地方需要分“寸、关、尺”来论述呢?而不统一成:如363条:“下利,阳浮数而阴涩者,……”。
汉代没有造纸,仲景也是把书写到竹片上的,结果才导致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流失的情况。惜墨如金,言简意赅,也是历代注家对仲景文公认的态度。所以,如果真的把“寸口、关上、尺中”的条文,换成了“阴脉、阳脉”,可以把条文缩短了许多。但仲景却没有这么做,那么自然,笔者很难接受“阴脉、阳脉”就是尺脉、寸脉。
2、浮取为阳,沉取为阴。
——其实这个观点本身就站不住脚。桂枝汤的条文就解不通了:“阳浮而阴弱,”:浮取见浮脉,沉取见弱脉,似乎确实是这样,但浮脉就是要轻取即得的啊,这样“浮取见浮脉”,是不是有点说重复了?
再且,笔者也找到了一些这样的条文: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加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
也是按“惜墨如金”的推断,如果浮取为阳脉,沉取为阴脉,那么在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里面,大可以写成“肺死藏,阳虚、阴弱如葱叶”……
所以,笔者也接受不了“浮取为阳脉、沉取为阴脉”的看法。
3、左手为阳,右手为阴。
其实这个观点,笔者是看了教材《金匮要略讲义(第5版)》,解“阳微阴弦”的小字部分才看到的:
“②阳微阴弦: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关于从脉的部位分阴阳问题,另有以浮、沉与左、右手脉来分辨的,可供参考。”
——
其实这个问题,去年笔者在《关于伤寒金匮的脉证初探:仲景的寸、关、尺篇》的回复中,“袁桢“坛友曾经指出过:
“问一问题,仲景所言寸,关,尺者,比如说【寸口脉沉而弱】是指左手脉还是右手脉,左右手的脉象往往不同,还望指教。”、“【其脉关上浮者】是左关还是右关,怎样判断?”
但笔者却找不到太好的资料专门论述这个问题的,这个关于脉的“左、右”问题,《伤寒论》中一条也没有涉及到,而《金匮要略》也仅仅出现2处: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其实还有一处出现在杂疗方第二十三,但文中述“剔取左角发方寸,……汤下口不下者,分病人发左右,捉肩引之。”感觉和脉象联系不大,所以就省略了)
——所以,这个“左手为阳,右手为阴”的看法,确实是存疑待考的看法,没有找到否定它的论据。
但以这个观点去套上边的条文(有出方子的条文):
桂枝汤(阳浮而阴弱;阴脉小弱);
调胃承气汤(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
小建中汤、小柴胡汤(阳脉涩,阴脉弦);
黄芪桂枝五物汤(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
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汤(阳微阴弦)
其实还有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四逆汤……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给出治法的条文。
结果,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也有一段时间按“左手为阳、右手为阴”,去套上面(回顾性分析)的方子与对应的脉象,感觉不太搭就是了:同一个人,左手和右手的脉象不一样,确实是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好比小建中汤、小柴胡汤的“阳脉涩、阴脉弦”,笔者就体会不出来。
小柴胡汤的脉,感觉弦、细、无力的情况下更多见,有时候遇到发热的患者,还有兼浮脉,也有遇到沉弦细无力的小柴胡汤脉。不过这个阳脉(左手脉)涩,确实不太能把出来,当然这也和笔者本身对涩脉的理解不深有关。
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的一个感觉,是否也有类似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