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517|回复: 70

[原创] 张仲景论人体内阴阳为何物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4-11-5 08: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医治病谐和阴阳之阴阳为何物呢?千余年来众说纷纭。其实张仲景早已说明:阴为血,阳为津液。下面以原文为证。
        《金匮要略》曰:“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张仲景说:“亡阴血虚”,说明了血为阴。
        《伤寒论》曰:“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
        张仲景说:“汗多亡阳”,说明了津液为阳。
        《伤寒论》曰:“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
        张仲景说:“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发其汗,津液越出”,“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以亡津液”,反复说明了汗为津液。那么汗多亡阳,就是亡津液。故知津液为阳。
        《伤寒论》曰:“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一作如)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鉴于津液为阳,故“阳绝于里”,是说津液断绝于里。“绝”,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一是断绝,是没有,是津液断绝于里;一是极端,是绝无仅有,是阳极端于里。按断绝理解,是里部津液断绝了,因而大便硬。按极端理解,是里部阳极端热,阳在里部极端热,必下血。此阳绝于里的原因是汗出太过。汗出太过,能量大量缺失,也就没有极端热的道理。所以说,阳绝于里,是说津液断绝于里,所以大便硬。
        《伤寒论》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明白了血为阴,津液为阳,就明白了“亡血,亡津液”是阴阳自和的前提条件,而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汗吐下三法都是攻邪法,攻邪必损正。即发汗损阳,吐下损阴。所以“亡血,亡津液”而阴阳自和者,必是阴阳俱强、或阴弱阳强、或阳弱阴强者。如果是阴阳俱弱者,亡血、亡津液则正气更虚,必没有阴阳自和的道理。
        治病的基本法则,是“补不足,泻有余”。桂枝汤方证就是补不足泻有余的典范方证。桂枝汤证的病机,张仲景说是“阳浮而阴弱”,也就是“荣弱卫强”。故以芍药补营,桂枝损卫,其法分明。病患太阳中风,人体运作抗病机制,集中阳气到表部抗邪,虽然阻止了邪气入里,但是也形成了“荣弱卫强”之阴阳不和的状态,导致表部阳气郁滞。表部阳气郁滞则发热,也就是“阳浮者热自发”。表部郁滞又阻碍了阳气在表部的通行,则表部缺少阳气的温煦,故“啬啬恶寒,淅淅恶风”。为什么发热还会恶风寒呢?这是因为发热是邪热,也就是张仲景所说的客热。如《伤寒论》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脉浮发热不能温煦肌肤故恶风寒,这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一样,都是邪热。邪热只能伤害身体,而没有温养身体的作用。故邪热在表则恶风寒,邪热在膈则不能消谷。
        表部郁滞则表部血液循环不畅通,邪气就不能被正气代谢出体外。补营损卫,使营卫和,则表部气血运行通畅,邪气在表部就没有了停蓄的条件,必然被正气代谢出体外,故表病得解。《伤寒论》的一切治病方法,都是根据正气的情况而定。正气强者则攻,正气弱者则补。
        要知道,表邪的解除主要不是从发汗出。因为发汗的原则是“微似汗”,“不可令如水流离”。微似汗怎么能把表邪全部解除呢?微似汗的目的,是把表郁散开。把表郁散开,气血才能得以在表部正常运行。气血在表部正常运行了,表邪自然就被正常运行的气血代谢出去了。从哪里代谢出去了呢?从小便。很多病人都有服桂枝汤或麻黄汤后,有小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小便次数增多,就是代谢邪气。
        攻击邪气的能量是正气。攻击邪气,也必损正气。所以只有在正气强的状态下,才能攻击邪气。正气弱了,自身没有充分的能量攻邪了,当然就不能再用损伤正气的药物了。
    在表阳强而里阳虚的状态下,也不能攻表。若攻表则里阳更虚。所以附子汤证虽然有身体疼痛,骨节疼痛等表阳强的表现,但也不用桂枝攻表,因为手足寒脉沉是里阳虚。若攻表就会使里阳更虚,而导致下利。四逆汤证手足厥逆、下利清谷者是里阳更虚,更不能用桂枝攻表,若攻表则不仅下利不止,还会导致胀满不能食。这就是认识桂枝攻表或桂枝损阳的意义。
     桂枝损卫,就是桂枝损阳。桂枝汤补阴损阳的道理还可以从小柴胡汤证的病机表现得到佐证。如《金匮要略》曰:“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产妇喜汗出,原因是亡阴血虚,也就是生产后出血多,出血多而亡阴血虚,所以出现了阳气独盛。阳气独盛是因为阴气虚不能敛阳,所以孤阳上出,也就是但头汗出。但头汗出是阳气独盛的表现。张仲景说汗出亡阳。所以头汗出就是损阳。损阳就解决了阳气独盛的问题,损阳才能得到阴阳乃复。这个“其脉微弱”是脉稍微弱。脉稍微弱,就属于阴气虚。此柴胡汤证与桂枝汤证的不同点是,脉不浮。桂枝汤证脉浮弱汗出,汗出的原因也是阴气不足,阳气独盛,故汗出损阳,阴阳乃复。
    《黄帝内经》也有补阴损阳的例子。如“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变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灵枢•邪客篇》)此卫气独卫其外,不得入于阴,则形成阴虚阳盛的状态,饮以半夏汤,以秫米补阴,半夏损阳,使阴阳得和,故其人得卧。

    再从原文有关阳气的七条论述中得出判断,阳气是运行在表部的血液。而从“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的旨意上推断,阴阳气不相顺接,只能是内外气不相顺接。这是因为厥是四肢厥。四肢厥只能是血液流到四肢受阻或无力。那就是从心脏流向四肢者为阳气,从四肢流向心脏者为阴气。从心脏流向头部者为阳气,从头部流向心脏者为阴气。这样推断,就是动脉血为阳气,静脉血为阴气。
    总之,《伤寒论》有关阴阳气的含义有三点:一、血液为阴,津液为阳。二、里部血液为阴,表部血液为阳。三、静脉血液为阴,动脉血液为阳。根据原文作出这样的分析判断,弄清楚阴气阳气是何物?就能给中医临床辨别阴阳气提供可操作性。比把阳气推想成只能病人感觉,医生难以察觉要实用的多。如果阳气只能病人感觉,那连病人和医生就都弄不清楚阳气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




上一篇:附子不能最终解决阳虚
下一篇:关于《伤寒论》之阴阳——最好别再争论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1-5 08: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损卫,卫已受风邪损伤,再以桂枝损之,此非虚更虚之之戒?把伤寒全部条文搬上来,不回答这个问题,也是白搭。桂枝汤病证是阴阳偏盛病证吗?正面回答。条文没错,对条文的解读未必你看到了本质的东西。桂枝的真实目的是进一步损卫?你要立论在论坛上公开,就有责任和义务说清此类质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1-5 08: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某网友回帖,就不回答,就说桂枝损阳,气死你!此种似是而非的奇妙观点,叹口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积分

229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1-5 1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如果提“血为阴,津液为阳”则无可非议,如果提“阴为血,阳为津液”好象有点不妥,容易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0

积分

196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50
发表于 2014-11-5 10: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头汗出,是阳盛于上,不代表全身的阳都盛,用小柴胡是为了“上焦得通”导致“津液得下”,即阳归位。大汗出,不是亡阳,而是阳重新敷布全身而不再“盛于上”。当然还依赖阴液的恢复,故曰“阴阳乃复”。
整个过程都不是“损”,而是“胃气因和”。
望李老师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1

积分

57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1
发表于 2014-11-5 10: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槐杏老兄一个人在质难桂枝损阳的问题。这种精神,确实是一个好的中医人的精神。想说清楚桂枝损阳的问题,最好还是要说明清楚桂枝汤的问题。最好还是把芍药的问题一并说清楚。对于以前李国栋老师桂枝汤是厥阴病方的看法,我是不认同的。对于李国栋老师说张仲景早已说明:阴为血,阳为津液,简单把条文挑出简单下死定义我不认同。气、血、津液是人体三大充斥一身的东西。试问血中就没有气吗?血中就没有津液吗?虽说津液多在脾胃中焦系统和上焦的肺。各位方家之间的争论,其实在于《内经》中生理物质和病理阴阳概念上的分歧。谁叫我们的《内经》不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呢?桂枝是可以损阳,那羌活、独活、荆芥、紫苏等风药难道不也是损阳?各位老师还是把识证的功夫教予新手为好。规范出桂枝证的具体应用和禁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872

积分

55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72
发表于 2014-11-5 10: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出亡阳,能说汗或者津液就是阳气吗?阳气随汗出而减少,汗出我们人就感觉凉爽。汗不出就烦躁,热量,阳气不能出,散发。
我以伤寒论序为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166

积分

438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166
QQ
发表于 2014-11-5 11: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就是一个大连通器。内装体液,包括骨骼肌肉,是为太极。太极分阴阳,这个阴阳是个互动的状态。津液是胃所生正体液,可化为阴亦可化为阳。故下利亡阴,过汗亡阳,皆是胃之化生功能不足。
廖爱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4-11-5 11: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人一发言,仲景就发笑。[s:208] 但是,对于美国倪海厦和黄煌老师的发言,仲景还是默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4-11-5 11: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行文逻辑清楚,论据充分。支持。
              所以啊,不能说什么上为阳,下为阴之类的,漏洞太大。还是这个说法比较靠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1: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片质疑声。长期以来,都是我在回复质问。现在我也来提提问题。
张仲景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为什么张仲景说:“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而不说“若发汗,若吐,若下后,必自愈”?
槐老师优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525

积分

91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25
发表于 2014-11-5 12: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所谓正邪
其实就是有序和无序的能量表现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0

积分

196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50
发表于 2014-11-5 12: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试着回答。
太阳病,经过了“若吐,若下,若发汗”后,虽然“亡血,亡津液”,但是通过药物治疗,有可能病邪也随着而去。如果如此,则身体自动恢复的正常的“阴阳和”的状态。一个“自”字,生动地描述了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0

积分

196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50
发表于 2014-11-5 12: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之,如果通过汗吐下,又亡津液又亡血,但是病没有被去除,则阴阳无法达到自和,变证百出,就很危险了!
当然,如果通过汗吐下,亡津液亡血后,都能达到阴阳自和而自愈,治病岂不太简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1-5 12: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5年前,我个人曾经以和子的网名与李国栋先生讨论过伤寒杂病论中的某些条文,在讨论过程中,个人私下认为李国栋先生读伤寒容易流于文字的表面上用功,对于研读伤寒几十年的老先生,如果读伤寒始终仅仅停留于表面文字,于文字表面上做活计,这样的用功方法,很容易害了自己,从而得出一些有可能错误的结论,这是一个深潜意识的不自觉的问题,老先生年龄大了,可能不容易去主动自觉。5年后,老先生还是这样的用功方法.

李先生文字功底要加强,如果,“中医治病谐和阴阳之阴阳为何物呢?千余年来众说纷纭。其实张仲景早已说明:阴为血,阳为津液。”

阴为血我们不讨论,如果阳为津液。那这个样子的中医可以不用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1-5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引文你也是经常断章取句,譬如你开篇的两段引文,拉通来一起观看......李先生可能不是中医科班出生,学中医是自学的吗或者西学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1-5 12: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和者则无病,有病必是阴阳不和。阴阳不和的表现有四种,即阴阳俱强,阴弱阳强,阴强阳弱,阴阳俱弱。那么阴阳是什么?人常说:阴是水,阳是火。这话从基本定义上来说自然不错。但是用在人体的阴阳和谐上,就不对了。因为水和火是两种物质的表现,而中医谐和阴阳,是谐和的一种物质的表现。所谓“阴极变阳,阳极变阴”的,只能是一种物质。而水再极也变不成火,火再极也变不成水。所以,人体内所谓阴阳的运动变化,只能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变化,那就是血液的运动变化。血液向下向里运行者为阴,血液向上向外运行者为阳。这就是下为阴、里为阴,上为阳、外为阳的基本定义。血浆从脉管中渗透出来,变为行在脉外的津液就是由阴变阳,津液渗透回脉管中,就是由阳变阴....."

还有这个你还承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1-5 12: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你的质疑:


那未请问李先生一句。血液因何要向上向外向里向内的运动变化,这个运动变化的源动力是什么?
,渗透出,渗透回的源动力是什么呢?

可以回答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积分

229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1-5 1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若句,是病因,病机,病症,阴阳自和是治病的准则。大致的意思凡接手的病人,假如需要是汗,吐,下法,或者是汗、吐,下误治,或者是病人已出现亡血亡津液的情况,医生的行医法则和目的是调和阴阳,阴阳得以调和后,病也就会趋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1-5 1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愈,何为自愈?某人有不适,不药而愈,是正常人体自我调节的功能尚能把阴阳偏盛控制在动态平衡中。哪个能自愈的病人还找医生开药吃治这个病?此条文关键在自愈,强调的是人体自稳调节机制。与超出自控能力需要药物来以偏纠偏不尽相同。凡能自愈者皆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疾病机体。所以,本条所言自愈形式和过程,仍属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体现。我知道提此问题的意图,是这些都是损有余的表现。包括损阳。前说生命就算健康终老,也是一个阳气耗散的结果。任何自愈都伤正气,包括损阳。所以看清是自愈,属生理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1-5 13: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在此共性的基础上要独责于某味药的药性上么?来而不往非礼也。桂枝汤证是否阴阳偏盛病证,李国栋先生优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1-5 13: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槐杏老弟:

张仲景先圣可是“知白守黑”的顶级高手哦。。。。。


我修改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1-5 13: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子注意语气和用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1-5 13: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

槐杏老弟指教的对。恭敬不如从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1-5 13: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是理性质疑,你不是欢迎吗?请直接分析回答,不会又借口视而不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1-5 13: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上午开了几个膏方,饭也有得吃了,有饭吃就满足了,得不到明确答复才不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4: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大千世界 的帖子

大千世界:              楼主行文逻辑清楚,论据充分。支持。
              所以啊,不能说什么上为阳, .. (2014-11-05 11:35) 
你的批评对我很有帮助,非常感谢!现在进一步说明:认为阳气是表部的血液,是从原文有关阳气的七条论述中得出来的判断。再从“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的旨意上推断,只能是内外气不相顺接。因为厥是四肢厥。四肢厥只能是血液流到四肢受阻或无力。那就是从心脏流向四肢者为阳气,从四肢流向心脏者为阴气。从心脏流向头部者为阳气,从头部流向心脏者为阴气。这样推断,就是动脉血为阳气,静脉血为阴气。
这样的推断是根据条文分析出来的。弄清楚阴气阳气是何物?就能给中医临床辨别阴阳气提供可操作性。比把阳气推想成只能病人感觉,医生难以察觉要实用的多。如果阳气只能病人感觉,那连病人和医生就都弄不清楚阳气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4-11-5 14: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李国栋先生刚从伤寒论中发现的新观点:

“动脉血为阳气,静脉血为阴气"

高论,学习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11-5 15: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回复。伤寒论研究多年,桂枝汤证从阴阳偏盛的角度分析,该清楚的,是血虚阳强么?再等二十四小时。过时咱再另开帖讨论。你可以提问指明我回答,我一定有问必答,希望你相互对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8: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仲师为什么不是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必自愈”,而是说“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个问题网友们回复的很好。11楼网友说到了有序和无序的能量表现方式,12楼网友说到了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18楼网友说到了病因病机病症。大家都认为是在阴阳得和的状态下,其病得愈。我的理解是:有序为正气,无序为邪气;能自我修复为正气复、邪气去,不能自我修复为正气不复、邪气不去;病因病机病症也都从某一个方面反应了正气和邪气的问题。
这样就有了第二个问题:既然阴阳自和者其病自愈,那么阴阳不和者是什么状态呢?还请网友们不吝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

积分

20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5
发表于 2014-11-5 19: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jfslj 的帖子

jfslj:无所谓正邪
其实就是有序和无序的能量表现方式 (2014-11-05 12:03) 
高见,此处省略几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0

积分

196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50
发表于 2014-11-5 19: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的问题很难回答,请看原文: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閲,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文中的“两阳”、“阳盛”、“阴虚”,以及“亡阳”而用“桂枝”
这些问题,恰恰是大家争论较多的,只有这些问题明白了,才有可能讨论“阴阳不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阳盛则欲衄,这是阳盛在上或在外,故欲衄。阳绝于里如果是阳极于里,阳亢盛的厉害于里,则必下血,就不是大便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07: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邱yong 的帖子

邱yong:李老师,如果提“血为阴,津液为阳”则无可非议,如果提“阴为血,阳为津液”好象有点不妥,容易误解。 (2014-11-05 10:13) 
说津液为阳是无可非议。因为津液无论是在脉外还是在脉中,都为阳。
说“血为阴,津液为阳”和说“阴为血,阳为津液”一样,都只能是在津液和血的对比上。如果定义血为阴,定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血都为阴,就有点不妥。因为这样定义就没有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分别。
阳的基本作用是温煦。温煦是适宜的温度。人体的适宜温度是靠动脉血适宜的流动速度保证的。动脉血流动过快,体温就高,动脉血流动过慢,体温就低。体温超过温煦的程度,就是阳热,属于阳邪。体温低于温煦的程度,就是阴寒,属于阴邪。
所以人体根本的阳气是动脉血的流动。故血在表为阳,血在里为阴。
伤寒论曰“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此“阳去入阴”,就是人体调动到表部抗邪的血离表入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积分

229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1-8 14: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从文字表面来看,都是一样,但从阴阳从属关系,就不行。
2.血是广义的血,不是狭义的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5: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邱yong 的帖子

邱yong:李老师,从文字表面来看,都是一样,但从阴阳从属关系,就不行。
2.血是广义的血,不是狭义的血。
 (2014-11-08 14:08) 
可能是你还是没有去注意内经所说的“阴之与阳异名同类”,“血之与气异名同类”。内经为什么这样说。这是从气的运动变化的角度去看阴阳气血,而不是从静止、孤立的角度去看阴阳气血。如果从静止的角度看地球。那黑夜地球就是阴。只说黑夜而不说白天,那地球就没有阳。
伤寒论曰: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手足厥。阴气阳气如果不是同一类的物质,怎么能够顺接在一起呢?

所以,广义的血只能和广义的津液作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积分

229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1-8 15: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阴之与阳异名同类”,“血之与气异名同类”。李老师,这两句如从互根的阴阳之间的关系去理解就很好理解。互根的阴阳存在着消长,互藏,依附,制约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积分

229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1-8 15: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六七日…阳去入阴故也句。阳,阴是病位。大致是伤寒在表位,不传经,大致六七日也以愈。伤寒已六七日了,通过治疗不到位或不治疗,虽然不再发热了,但是出现躁烦,这是病位发生转变了,从阳(表)转入 阴(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积分

229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1-8 16: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手足厥。从白虎汤,四逆汤,四逆散,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方证便可理解。阳郁,气郁,血虚,阳虚,寒热互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6: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邱yong 的帖子

邱yong:“阴之与阳异名同类”,“血之与气异名同类”。李老师,这两句如从互根的阴阳之间的关系去理解就很好理解。互根的阴阳存在着消长,互藏,依附,制约的作用。 (2014-11-08 15:42) 
什么叫同类?气态和气态是同类,液态和液态是同类。功能和功能是同类,物质和物质是同类。
如果物质和功能也是同类,那您能说说什么是异类吗?

你注意的是病位的内外变化,也就是邪气的变化。我注意的是血液的动向变化,也就是正气的变化。
我们各说各的。永远也不会说到一起的。就这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积分

229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1-8 16: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都是古文惹的祸,青涩难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发表于 2014-11-22 22: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凑个热闹,各路神圣,请回答:阳、津液、卫是一回事吗?如果是,张仲景为什么创造三个概念呢?多此一举吗?亡阳、亡津液、亡卫是否可以等同?这个问题清楚了,桂枝损阳、损津液、损卫应该也就清楚了。阴阳不应该是一种具体的物质,津液、卫的定义是一定的。如果阳有三种含义:津液、动脉血、在表的血,那么损阳损的是哪一种阳呢?是津液?还是动脉血?还是表的血?表的静脉血是阴还是阳?里的动脉血是阴还是阳?卫强营弱和阳浮阴弱相同吗?卫强就是津液强吗?阳浮就是津液浮吗?阳浮为什么是发热?而不是出汗呢?桂枝针对的是发热还是出汗呢?桂枝如果针对的是发热,怎么个损津液呢?如果桂枝损津液,难道不损血吗?血汗不是同源吗?假如桂枝损血液,血液属于阴,桂枝就是一个既损阴又损阳的高手了![s:188]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发表于 2014-11-22 23: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s:197]  [s:198]  [s:208]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01: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马文辉 的帖子

马文辉:凑个热闹,各路神圣,请回答:阳、津液、卫是一回事吗?如果是,张仲景为什么创造三个概念呢?多此一举吗?亡阳、亡津液、亡卫是否可以等同?这个问题清楚了,桂枝损阳、损津液、损卫应 .. (2014-11-22 22:40) 
内经曰:阴之与阳也,异名而同类,循环无端。伤寒论曰: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手足逆冷。这就是“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津液、卫气、六腑气、动脉血等,分化的再多,也是其要一,都为阳气。血液、营气、五脏气、静脉血等分化的再多,也是其要一,都为阴气。
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张仲景说:阳浮者热自发。为什么不说:阳浮者汗自出呢?可笑吧?马老师?

我说了告别论坛。但是马老师发笑,我就不能不尊敬的回复了。请问马老师,仲景先师为什么不说“阳浮者汗自出呢”?

桂枝汤证的营弱卫强是不是阴阳不和呢?如果是,那要不要损强益弱呢?如果不是,那“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又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阴阳不应该是一种具体的物质”,那亡血、亡津液又怎么能阴阳自和呢?
“阴阳不应该是一种具体的物质”,那《伤寒论》所说的“阴阳气不相顺接就不是具体物质的顺接”,《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循环无端”也不是具体物质的循环无端。那会是什么相顺接?会是什么循环无端呢?
阴阳学说不能联系到具体物质上,那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4-11-23 01: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马文辉 的帖子

马文辉:[s:197]  [s:198]  [s:208]  (2014-11-22 23:12) 
仲景先师说:麻黄汤证阳气重,剧者必衄,衄乃解。阳气重为什么衄血乃解呢?衄血是衄的阴气呢?还是衄的阳气呢?如果是衄的阴气,怎么能解阳气重呢?难道是衄了阴气就等于衄了阳气了吗?仲景会这么糊涂的阴阳不分吗?如果说衄阴就是衄阳,阴也是阳,阳也是阴,阴阳不可分,那就是阴阳说不清。中医人都说不清的“阴阳学说”还有什么用吗?不该扔到垃圾堆里吗?

马老师提了一连串的问题,使我感到很惊讶。马老师作为研究生的导师,难道不懂得“外为阳,内为阴;血气从心内流向四肢者为阳,血气从四肢流向心内者为阴”的道理吗?难道在里的动脉血不是从心内向外流,而是从外向心内流的吗?难道津液不是从动脉血中渗透出来的吗?马老师提这么多问题,抓住阴阳之要了吗?桂枝是既损阴又损阳的高手吗?桂枝没有手,希望马老师动手前,想好了再动好吗?桂枝损阳,疏解阳郁使表部血液循环通畅,则阳浮自然得降,卫强变为卫和,表邪也自然被血液循环代谢出体外,从尿排出。桂枝麻黄解表,病人尿量增加,就是这个道理。可笑吗,马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4-11-23 07: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先师说:汗出亡阳。是因为外为阳,汗出为津液外损。
仲师说:麻黄汤证阳气重,衄血乃解。衄血多为鼻衄,鼻衄血出难止,是动脉丛出血,动脉血为阳,故衄血乃阳气重得解。
表为阳,阳气重,也是体表血液充斥。如《伤寒论》曰“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故说表部的血液为阳,正是《伤寒论》之义。面色缘缘正赤,不就是血液怫郁在面吗?
仲师说: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明确指出津液为阳。总不能说“阳绝于里,亡汗,大便因硬”吧?如果说“阳绝于里”是阳亢热于里,则必下血,那就不是大便硬的问题了。
仲师用阴阳学说具体指导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切合实际,不空谈阴阳,对人体的阴阳有具体操作性,不比空谈阳气为“光电磁”等脱离实际要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发表于 2014-11-23 18: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在此显摆,别人提一下问题,放出疯狗咬人,精神病吧!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发表于 2014-11-23 18: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疯子在跳舞,小鬼在抽风,你惊讶个屁呀[s:208]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8: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马文辉 的帖子

马文辉:疯子在跳舞,小鬼在抽风,你惊讶个屁呀[s:208]  (2014-11-23 18:32) 
一贯伎俩,无理就开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8: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马文辉 的帖子

马文辉:自己在此显摆,别人提一下问题,放出疯狗咬人,精神病吧! (2014-11-23 18:29) 
自己咽回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22:46 , Processed in 0.12140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