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针灸运用规律 摘自《古今针灸治验精华》陈克正 编著
张机,字仲景,东汉末(约生于公元150~219年)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曾跟随同郡张伯祖学医,任过长沙太守,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有《伤寒杂病论》共16卷。原著由于战乱而亡佚,后经晋代王叔和等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书,流传至今,一直被奉为中医学重要的经典著作。他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比较系统的辨证施治原则。由于他在中医学上的卓越贡献,他被后人推崇为医中之圣,他的著作被誉为“众法之宗、医方之祖”。
仲景治病,虽然以中药为主,但是常常结合针灸疗法,充分发挥两者的特长,有相得益彰之妙。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都有针灸记载,尤其是《伤寒论》,其中运用针灸者有31条,并有一定的规律性。他对于三阳证或三阴之实热证多用针刺,对于三阴证多用灸法。取穴多选特定穴,有循经取穴,也有局部取穴。此外,还详细论述了烧针、温针、灸治等禁忌证。仲景在辨证施治运用针灸治疗伤寒的宝贵经验,对后代有较大影响。从针灸学派来说,他是一位伤寒针灸学派的代表。
一、六经针灸原则
《伤寒论》运用六经、八纲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其中以阴、阳为总纲。如病在三阳者,多系外邪初中、正气未衰的实证、热证,宜用针刺,以泄热邪;如病在三阴者,多系正气已衰的虚证、寒证,宜用灸法,以温中散寒或回阳救逆。在《伤寒论》中,病在三阳者宜针,病在三阴者宜灸,这个规律比较明显。
(一)三阳宜针
1.疏泄风邪:《伤寒论》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这是太阳中风,表邪太盛,不能外达之证。先刺风池、风府两穴,以疏泄太阳经之风邪,逐邪外出,再服桂枝汤即可取效。
2.和解泄热:《伤寒论》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这是太阳病未罢而并及少阳,邪气内结之证,非发汗能解,乃刺大椎、肺俞以和太阳在表之邪,刺肝俞以和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如果误发其汗,则热邪入肝经而谵语、脉弦,间刺期门以泄肝经之邪热。
3.刺泻实热:《伤寒论》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前条是妇女适当月经期时患伤寒,以致热入血室,形成血结胸之症,刺期门以疏肝理气,泻血室之实热。后条是阳明病,热在血分、侵及血室之症,刺期门以泻肝经之血热,使热从外泄。
(二)三阴宜灸
1.温经复脉:《伤寒论》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前条是少阴病的阴盛阳虚之症,后条是厥阴病的阳衰阴盛、虚阳上浮之症,病属险证,急灸本经之原穴(太溪和太冲穴),以温阳复脉。
2.温阳举陷:《伤寒论》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这是少阴病的气血俱虚、中阳不运之症,灸百会穴,以温阳举陷。
3.回阳救逆:《伤寒论》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这是阳气将绝的亡阳危证,急用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以回阳救逆。若脉不复还,更增微喘,则肾气已绝;若脉复还,则尚可有效。
三阳宜针、三阴宜灸,这是《伤寒论》的一般规律。但是,也有三阳病可灸者,如《伤寒论》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也有三阴病可针者,如《伤寒论》308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前条是其人素有寒而患太阳病,复因烧针取汗,损伤心阳,寒气乘虚上犯,用艾灸其核上,以散局部之寒邪,并用桂枝加桂汤以止冲解表。后条是少阴病下利、便脓血,如属实热者,可用针刺行血散邪。这两条虽然与四阳宜针、三阴宜灸的规律有背,但病证已发生变化,并非单纯的三阳或三阴病,病机已由阳证变成阴证或阴证变成阳证,这时治疗理应灵活对待,实质上仍未脱离寒者灸之、热者针之的原则。
|
上一篇:推荐新书:《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下一篇:《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一两约为几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