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64|回复: 0

中医是如何治病的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积分

1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4-20 17: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医是如何治病的:要治病,必先明病理,欲明病理必先明生理,逆生理即病理也。调三阴三阳以复生理运行即治病也。那么人体生理是如何运行的呢?首先人身一小天地也。天施地承万物化生。人身之中何者配天?何者配地?又何者为万物化生?又天气流行分春夏秋冬,此四时之序,天气依序而流行,往复环周不休。而人身又何以应之?必须一一对应落实。《内经》中医生理学从第二篇《四气条调神大论》开始至第九篇《六节藏象论》中医生理学已经构建完成,中医藏象学是六节藏象学而非五行藏象学。内经中无五行藏象篇。此为中医同道所必须引起注意并重视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藏气流传循天道正轨,配三阴三阳依四时之序而行六节环周,往复不息。此人身之道也。亦人身之天道也。六节藏象之理论从此得以构建。人身之藏象如何应天呢?《六节藏象论》篇曰: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此四藏应四时,即应天之二十八宿对应的四象。藏气流传依四时之序而流传。此人身之天也。而谈人者,重在生化也,生化之流行,是在天气之生发后生气加于地而变化地中之精微,然后出地之精气推于气交之分,再与直接流于气交的生气合化而生化万物。因此在太少阴阳四节中加入了阳明与厥阴,以尽阴阳之用。两阳合明也,阳明为产生君火以明而设。两阴交尽也,阴尽则阳生,厥阴为阴尽生少阳相火而设。如此则天地合化而推于气交而万物得以化生矣。人身的一切有形都在太阳心的宣通血脉输布水谷精气于周身之后而生化。心者君主之官,德施普也。人身的一切有形即万物也,且时刻处于生化之中也。出地之精气处即人之地,地出五味也。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此即人之地也。凡十一藏取决于胆者,以人身之气得胆中相火而化水谷为阳明之精气以奉生身也。脾胃不能自化水谷,必得胆中相火温煦而后才能化谷。因而脾称备化。阳明中寒,水谷不化,因胆中少阳相火不足也。所以脾胃称后天之本,而却又言十一藏取决于胆者,以水谷必得胆火才能变化为用也。人体的生化因天施地承而生化。生化之大权在天道的流行,即藏气的流传。藏气流传循天道正轨难见也。见者为病。复藏气的流传即复天道之有序运行即病得治。所以治病就是纠正三阴三阳的有序运行。治的是天道而非地道。天以六为节而地以五制会。后世的五行论治,言的是地道而非天道。地道之五藏功能俱五行属性,按五行生克理论运行。仲景著《伤寒论》之所以取六节以论治。是取于天道,执天之行。才能流芳百世而永不灭也。后世以五行论医,所以至今中医之道难行,几处灭亡者,大概因由于此吧。弃天道而取地道,阴阳移位,天地反覆,人道失节也。




上一篇:新人一枚
下一篇:新手报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9 03:20 , Processed in 0.18265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