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8年11月9日—11日,笔者参加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举办的第四期经方培训班,期间听了冯世仑老师提出的“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的论断。冯老的观点源自胡希恕的伤寒论研究,主要论断是:1、经方、仲景书的主要理论是八纲,而《内经》主要理论是经络脏腑,是明显不同的两大理论体系;2、仲景书辨证施治依据症状反应,《内经》治病方式方法主要为审因论治。用《内经》的治病方法注释仲景书,会造成对《伤寒论》原文认识错误;3、仲景书所论的脉诊内容皆为八纲理论,无脏腑经络概念,与《内经》是不同的脉诊理论体系。笔者对这一论断并不完全认同,试根据冯老论点逐一反驳,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冯世纶第一论点:《伤寒论序》不是张仲景所写。
古人著述,必有序言,张仲景著《伤寒论》,也必然有序。冯老引用近代杨绍伊之辨立论,言原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及后两段序言为王叔和所加。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记载:“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王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有史可考,生于公元177年,公元193年依附刘表为侍中郎至公元208年,后投曹操麾下,死于公元217年,享年41岁。王仲宣20岁时为公元197年,即建安二年,此时仲景尚在人世,符合《伤寒论》原序中“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之句,据史料记载,建安年间瘟疫留下,也符合伤寒病夺其三分之二的宗亲性命后愤而著《伤寒论》的情形。所以《伤寒论序》当是仲景亲撰。《名医传》记载:晋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王叔和生卒年不详,但总体来说是生于东汉末年,历经三国时期,晚年卒于西晋时代。关于王叔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早年家境贫寒,迁荆州投奔王仲宣,另一种说法是早年家境殷实,因避战事举家迁至荆州,在荆州时与仲景弟子卫汛相交。无论哪一种说法,王叔和、王仲宣及仲景弟子卫汛年龄相近,那么王叔和后期在魏国任太医令时的年龄也较符合实际。《甲乙经序》中提到:“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可施用。”皇甫谧著《甲乙经》时就知道王叔和重整《伤寒论》的事,且王叔和同处一个时代,因此理论上王叔和不存在篡改《伤寒论原序》的可能。古代文人有傲骨,王叔和既然自愿搜集《伤寒论》遗卷进行整理,也就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去改序文。另有一种说法,《伤寒论》是王叔和与卫汛一起整理,那么王叔和篡改《伤寒论原序》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冯世纶第二论点:仲景书与《内经》所论六经不同
据钱超尘考证,王叔和撰次整理《伤寒论》共3次,第一次整理编次收录于《脉经》之“诸可”与“不可”中,保留仲景《伤寒论》原始结构。第二次整理编次为三阴三阳模式,凡仲景曰太阳病者入太阳篇,曰阳明病者入阳明篇,曰少阳病者入少阳篇,曰太阴病者入太阴篇,曰少阴病者入少阴篇,曰厥阴病者入厥阴篇,不称三阴三阳者,病属阳证发热结胸痞气蓄血衄血之类,皆混入太阳篇,病属阴证厥逆下利呕吐之类,皆混入厥阴篇,唯燥屎及屎鞭不大便大便难等证,虽不称名,独入阳明,由此证类似阳明。第三次整理又将《伤寒论》三阴三阳篇中的条文重新按“诸可”与“不可”排列。(详见《章太炎对王叔和之间考》·钱超尘2014-04-15)由此可见,王叔和三阴三阳只是按照仲景原文进行了编排归纳。章太炎以《宋版伤寒论》为依据,将王叔和注语寻出,确证了王叔和绝未篡改经文,而且确证《宋版伤寒论》正文中有许多王叔和注语。(详见章太炎论《伤寒论》原本及注家优劣)。所以王叔和并未以《内经》的六经去解释仲景书。《伤寒论》传经条文,按目前的文献,也只有《皇帝内经》有相同记载,两者是否相同,笔者认为当存疑待考,以胡希恕一家之言断然否决两者之间的关系,过于草率。
冯世纶第三论点:仲景书与《内经》所论伤寒不同。
《小品方》热病门·古今论伤寒热病:“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疗之病,天行瘟疫是毒病之气,而论疗者不别伤寒,天行瘟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云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焉。”《小品方》成书时间大致在东晋时期,隋唐医家将其与《伤寒论》并列为医家必学之书。据《小品方》云,东晋以前,伤寒是天行瘟疫的雅称。史料记载,东汉建安年间,瘟疫流行,符合《伤寒论》原序中“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之说。由此可推,仲景原序之伤寒,乃瘟疫之雅称,与《内经》之“伤与寒”、仲景书中伤寒证之伤寒不同,后世温病学中也有用《伤寒论》原方治疗温病,这也可以间接作为原序中“伤寒”是瘟疫雅称的佐证。笔者也认同仲景书中“中风”、“伤寒”为证名,是疾病本质的说法,但仅以“伤寒”二字在《内经》和《伤寒论》中的不同意思即否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不够谨慎。
冯世纶第三论点:仲景书脉诊与《内经》脉诊不同
《内经》脉学,确有人迎、寸口、趺阳三部九候之法,但也有五脏病脉在寸口的描述,笔者手中有一本1955年出版的《注解伤寒论》,开篇卷一为辨脉法和平脉法,平脉法原文不是独写寸口脉,也有记载趺阳脉,笔者看过刘渡舟讲解《伤寒论》的视频,其中也有讲到平脉法,按刘渡舟的意思,这就是张仲景的脉法。且《金匮要略》中也有不少趺阳脉的条文。辨脉法原文亦载促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王叔和《脉经》序:“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较以求验……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据此两点,我们也可以认为王叔和的脉法也有继承仲景脉法的内容,促脉之解由此传承。况且伤寒名家对冯老所列的条文也有不同注解,如《伤寒论》第349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冯老认为此处促脉是因为外邪里寒,灸之,是先救里而后救表之意,尤在泾则认为手足厥逆而脉促者,非阳之虚,乃阳之郁而不通也,灸之所以引阳外出也。又如《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尤在泾就认为此促脉为脉数而时一止。因此笔者认为,近人不会三部九候脉法,不代表张仲景不会,以脉法决《内经》和仲景书的关系,恕笔者实难认同。
冯世纶第四论点:仲景书与《内经》的“阳”不同。
笔者认同仲景书中的阳、阳气是指津液这个观点,但并不影响《内经》之阳的用意,一字多意,古文中恒有之,以“津液”理解仲景书中的“阳”跟以“温热之气”理解《内经》中的“阳”两者并无歧义,若“阳”字都按津液的意思理解,那么真武汤证的水肿病机就无法解释。一个字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呈不同的含义,同一语境之中尚可根据读者自身的文学功底以及临床经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以“阳”字含义的区别硬拆仲景书和《内经》的关系过于牵强。
冯世纶第五论点:仲景书与《内经》治病方法不同。
胡希恕的方证辩证观对于《伤寒论》的学习和应用确有独到的意义,但是方证辩证的同时我们仍需要去研究方证背后的核心问题——疾病的起源问题。不追究疾病的起源,只有方证辩证论治,只会使我们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模糊状态。临床中应用经方治病,效如浮榖,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单纯的对照《伤寒论》条文在开具处方,对于疾病的起源甚至起效机制并不清楚。《内经》的审因论治,脏腑辩证并不影响《伤寒论》的方证辩证,两者应是殊途同归。如果只会方证辩证,那么当无证可辨的时候我们就会束手无策。如笔者现在手中的一个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时又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心脏血管还做过支架植入术,但是患者本身无任何不适症状,除了小便有泡沫之外问诊再也无任何阳性症状,这个病人怎么用方证辩证去辨证施治呢?但是笔者用肾气丸加减治疗后,患者肌酐以及24小时蛋白尿指标均有下降,由原来的糖尿病肾病4期恢复到3期,目前还在继续治疗。这个患者如果用方证辩证的话根本无法下手,只能根据左脉沉细用脏腑辩证,用肾气丸激发患者肾气。因此笔者认为,无论胡希恕的方证辩证还是《内经》的审因论治,都是我们学习应用《伤寒论》的手段,两者应该互补,而且仲景书中有些条文就是在审因论治,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笔者认为就是在用脏腑辩证,审因论治。
冯世纶第六观点:仲景书与《内经》主要理论不同。
《内经》讲养生、脏腑、经络、五运六气,仲景书讲疾病症状与处方,侧重点不同而已,而且《内经》的有些理论都在仲景书上得以体现,如《内经·脏气法时论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对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之句。《内经》言辛补肝,酸泻肝,《金匮要略》言酸补肝,看似矛盾,实则不矛盾。这里涉及到了五脏体用学说,体为阴,用为阳,《内经》补用曰补,补体曰泻,《金匮要略》补体曰补,补用曰泻。肝虚用此,实则不用之。体用补泻跟虚实补泻不同,读者切勿混淆。体用补泻,读者参看《辅行决》自明。又如《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条文,不正是《内经》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现吗?由此可见,《内经》理论与仲景书的理论就算不同,也有相通之处,怎么可以将两书截然分开呢?
笔者认为仲景著书虽说是论广《汤液经》,但也决不是只凭一本《伊尹汤液经》就把《伤寒论》写出来了,必须要有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药学理论、脉学理论,加上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才能系统的完成《伤寒论》这部辩证施治的医学巨作,就如同现在医学生,在学怎么治病之前必须学习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知识一样。《皇帝内经》显然是中医学之脏腑经络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仲景书与《内经》存在着内在联系,只是因为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脱节和断层,才造成了如今我们无法彻底理解《内经》和《伤寒论》这两部经典著作。
笔者才疏学浅,以上所论较为肤浅,只代表个人想法,还望读者指正。笔者认为冯世纶作为当世中医顶层人才,学术观点的发表应当慎之又慎,冯老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的学术观点,很可能造成后学之人弃《内经》而只读仲景书的局面。笔者窃以为这很可能也是胡希恕不轻易著书立说的缘故吧。
|
上一篇:我的中医现状认识下一篇:厥阴病大意,抛砖引玉,就教于诸师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