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现在看中医的杂病情况居多;单纯用某个经方不加减疗效不打折扣很难;其实宋金元时代时方派四大家的兴起就是和宋朝经方普及(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大进步)有关;估计很多那时候在医疗界混饭吃的和今天一样;不去学习些基本医理——不是玄学的那些;基本的经络脏腑运化相互关系,药物的基本使用搭配(孙思邈就说过他那个时候医不识药就很严重)都没掌握好;就盲目地去按症状套方,(整理伤寒金匮的林亿等人没想到他们说按证用药效验如神会被这样歪曲;学伤寒者众多;有成就者寥寥)所谓纠枉过正;病家是不会理会你如何吹得天花乱坠的;于是古方不能治今病的观点肯定会慢慢占据上风;
我临床上坚决反对那种根据所谓阴阳五行自己乱组方;古人方证研究比较透彻的为何我们不采用?别人有正确的路(或者近似正确的方向)你为何不走要自己吃力不讨好去碰壁?除非你是天纵奇才的人物;同时也反对那种一成不变死于方下的;其实要求也不高;至少我们对于病在哪里从哪里来要从哪里出去比较合适;哪里虚,哪里实要有起码的认识;比如判断病尚在表还是已进入里;或者稽留于半表半里;出来的路径是解表为主还是攻下为主;还是以和法为主?要用补泻起码你要知道补其母泻其子的基本道理。合方的时候我常于败案中发现;就是方药杂投思路不清才会有这种情况,比如你用了一个解表的方剂又跟着合用一个攻下的方剂往往互相牵制,甚至解表的方剂也会互相牵制;就好比西医两种抗生素不适当合用杀菌效果反而差;桂枝两倍于麻黄发汗就会很少,桂枝加附子为何可以治疗汗漏?麻黄配石膏就是以攻逐表水为主;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比例不同;效果很不一样,加清热解毒的麻黄就一定要加量;否则病邪就不能表解,又比如宋朝时候的人就发现桂枝证加一点黄芩清里热效果更好;虚的必定不能发散太过,实的必定不能补益太过;若果条件许可我更愿意用转方之法而不是大杂烩,大杂烩更适合于调养
西医常说:糊里糊涂是内科;我觉得中医千万也不要这么说;甚至连这种念头都不要有;不然名医太多,明医甚少。对医学对自己都不是负责的态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小大不利治其标下一篇:临证思考25:冠心病治疗的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