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临床应用方面有使用成方的,也有使用单味药物的,我们进行了大量临床观察以及与患者的沟通反馈,对比分析下来发现科学中药和中药饮片没有区别,可以相互替代使用。本人受黄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影响,临床喜欢大量地使用经方原方,能不加减尽量不加减,而科学中药的经方颗粒剂,其药物组成完全按照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文比例,使用起来感觉很方便,很顺手,往往方证对应,其效若响。
兹举临床常见病案几则供参考。科学中药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并且药效可靠,值得在城市人群推广使用。案一:小儿遗尿案 吕xx,4岁女孩,其母亲诉:“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遗尿,平素容易咳喘,肤黄白,易出鼻血,大便干,小便黄,抚其手心灼热,舌厚。 处方:葛根汤一克、麻杏石甘汤一克、栀子零点五克、大黄零点五克。一日两次每次用开水约二十毫升泡服。七天量,药后便畅,遗尿消失。 按:小儿遗尿常用桂枝剂、半夏剂、麻黄剂,极少会用到柴胡剂,因黄师认为柴胡体质的患者多敏感和警觉,故而极少会发生遗尿。此例患儿肤黄、易发咳喘且易出鼻血、手心灼热,故考虑其为麻黄石膏剂之适应症,传统中医所谓的肺热壅盛者是,所以又加入葛根汤者,该方经临床证实乃抗疲劳剂,借用于此,意在唤醒其警觉从而可达到治疗遗尿之目的;又因其舌厚、便干溲黄知其为内有积蕴之热,故于方中加栀子大黄以为之对应,所谓“有是证用是药者”也。该患儿一诊即愈,但家长未予巩固,月余后遗尿复作,再予原方不效,继予麻杏石甘汤1.5克、防风通圣散1.5克一日二次,连服七天,于三月八号其母亲因病来诊时告知:药后大便通畅,遗尿消失,小便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浊臭最可喜者,连孩子原来非常的偏执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而懂事了!也再次说明经方的疗效是经得起重复的。 案二:多年痤疮久治不愈案 郑XX,二十五岁,某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体中,偏瘦,面暗黄,惟痤疮逾三年,当施诸法,一无疗效,其痘体凹陷硬结,窦道瘢痕明显,面无表情,目光专注,自诉有强迫倾向,常常为某问题而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夜间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饮食及二便尚可,按其腹肌紧张,多思而讷言,下肢皮肤干燥。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二克、桂枝茯苓丸二克、一日二次,每次以开水八十至一百毫升泡服,予一个月量,一月后自诉感觉情绪活跃,入睡转快,同学朋友及家人均感觉患者的肤色明显转“亮”了。但痘印尚无改观,自己主动要求上方二个月量续服。 按:患者体瘦肤黄,目光专注,表情淡漠,讷言而寐差,柴胡体质甚明;痘体凹陷硬结,窦道、瘢痕明显,下肢皮肤干燥,加之久病为瘀血证无误,若按常规思维以“人的病”为方向,不是囿于清热疏风,即是软坚散结等近乎对号入座之法,究其所以久服不效者,原在于我们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病的人”,即要以患者的体质及其精神心理行为为客观依据,即如我最后予以此患者的处方思路----调神调体兼用,方可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黄煌教授说:“什么是方证?方证其实就是我们用方的证据。”根据服药后的疗效,我们医患双方都还是颇感欣慰的,不过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当时对于患者我们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心理疏导从而令其“病工相合”也是不可轻视的环节! 案三:顽固性偏头痛、下肢静脉曲张 袁xx,女性,三十岁,体中偏胖壮,父亲有高血压史,其本人患顽固性偏头痛十五年病史,每于发作时需服止痛药方可获缓,下肢静脉曲张双侧,其中一侧已引手术治疗,有痔疮,痛经史,按其腹部饱满充实,尤以心下及两肋部,不适感明显,大便偏干,脉滑,按之有力,患者本来无意诊治,因其对多年的治而无果丧失了信心,但其母亲的胃病通过我三次诊治而得明显效果,所以非常信任,让我为其开方。 处方:大柴胡汤二克、桂枝茯苓丸二克、怀牛膝一克、一日二次,十五天量,半月后二诊,患者惊喜的告诉我,烦扰她十几年的头痛消失了,痛经亦未发作,她说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要求再予原方续服,处方:同一诊,改为每日一次,一个月量,继观。 按:患者体型胖壮,腹诊饱满充实,按其心下及两肋部不适感明显而便干脉滑有力,加之其父亲有高血压史,此乃大柴胡汤人(体质)无疑;有痔疮,痛经史,下肢静脉曲张加之顽固性头痛十五年,为瘀血指征,首选桂枝茯苓丸,故予二方合方而治,加怀牛膝者,可引上部之瘀热而下达也,实亦寓黄煌恩师验方军牛桂苓丸(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方)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