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209|回复: 53

谈三阴三阳之生理并答苏方达问

[复制链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发表于 2012-7-26 15: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伤寒论》与三阴三阳。
     整个《伤寒论》是建立在“三阴三阳体系”上的。三阳:少阳太阳阳明;三阴:太阴少阴厥阴。在《伤寒论》中随处可见“某某病”字样。有病理的“三阴三阳”,就有生理的“三阴三阳”,还原生理的“三阴三阳”,是解读《伤寒论》的重要法门。

        2.三阴三阳是阴阳的动态变化和具体表现。
    “三阴三阳”是“阴阳”的细化和延伸。“少阳”是阳气开始茁壮成长并逐渐上升;“太阳”是阳气越来越旺盛并上升到最高、打开到最大;“阳明”是阳气开始收敛和肃降;太阴是阳气降入地下,进入到潜藏的状态;少阴是阳气开始萌芽;厥阴是阳气开始向上生长,并穿破土层。
“阳主阴从”。阳气向外,则阴气向外;阳气入里,则阴气入里。

        3.三阴三阳是所有生命的发展规律。
    对人类来说,从受精卵发育到胚胎,这就是少阴状态;胎儿逐渐生长成形到出生,这就是厥阴状态;出生后到慢慢长大,这就是少阳状态;成人以后,到生儿育女,这就是太阳状态;中年以后,阴阳俱损,精力衰退,这就是阳明状态;老年以后,阳微阴盛,直至死亡,这就是太阴状态。
推而广之,“三阴三阳”是所有生命的发展规律,由“生”到“长”,再到“衰老”、“死亡”。

        4.十二时辰与三阴三阳的对应关系。
    太阳   巳、午、未
    阳明   申、酉、戌
    少阳   寅、卯、辰   
    太阴   亥、子、丑  
    少阴   子、丑、寅   
    厥阴   丑、寅、卯  

        5.四时与三阴三阳的对应关系。
        春三月对应少阳;夏三月对应太阳;秋三月对应阳明;冬三月对应太阴;子丑寅三月对应少阴;丑寅卯三月对应厥阴。




上一篇:伤寒研究支持百花齐放,兼收并蓄
下一篇:凤翅医话——亲自品尝桂枝汤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发表于 2012-7-26 15: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病理的“三阴三阳”,就有生理的“三阴三阳”,还原生理的“三阴三阳”,是解读《伤寒论》的重要法门。”

非常感谢张学兄赐教,每次答复都是让我继续读仲景论的动力,谢谢!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7-26 16: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s:184]  [s:184] 。【有病理的“三阴三阳”,就有生理的“三阴三阳”,还原生理的“三阴三阳”,是解读《伤寒论》的重要法门。】若能再点拨一二就太好啦。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45

积分

139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5
发表于 2012-7-26 16: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三阴概念还是不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6 20: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阳微阴盛,直至死亡,这就是太阴状态。”
  可是《伤寒论》中,太阴无死证啊。
  另外,《伤寒论》中,太阴为什么会转阳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6 20: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听张学兄弟说说,三阳和三阴的生理。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34

积分

3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发表于 2012-7-26 23: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标记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0: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gdaz 的帖子

lgdaz:  楼主:“阳微阴盛,直至死亡,这就是太阴状态。”
  可是《伤寒论》中,太阴无死证啊。
  另外,《伤寒论》中,太阴为什么会转阳明呢? (2012-07-26 20:45) 
三阴都有死证,太阳与阳明也有死证。太阳死证,如小续命汤证;阳明死证,如大承气汤证。
三阴之病,都可以转从太阳与阳明。因为,三阴之邪必须要以太阳与阳明为终极通道。
生于少阴,死于太阴。是指生理状态下的三阴三阳对应的“生长壮老已”之生命规律。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12: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阴都有死证,太阳与阳明也有死证。太阳死证,如小续命汤证;阳明死证,如大承气汤证。
三阴之病,都可以转从太阳与阳明。因为,三阴之邪必须要以太阳与阳明为终极通道。
生于少阴,死于太阴。是指生理状态下的三阴三阳对应的“生长壮老已”之生命规律。
张兄友情一下,小续命汤非太阳方,太阳无死症;大承气汤也非死症,否则用大承气汤?
太阴可以转阳明,如187、278;少阴可以转阳明,如29条。但少见。
但太阴和少阴转太阳未闻,除非辩错了,或者并病。
太阴无死症,太阴既无恶寒蜷卧,也无四逆厥冷,故不死。死于太阴,起于胡老,后观日人经验,此说来于日本,胡老不加思考而抄,我原以为对,现在也认为荒谬。
三阴之邪必须要以太阳与阳明为终极通道。张兄,此言可能是指除邪通道吧,但还有小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7 14: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为什么会死呢?邪入五脏,或热或寒,损耗气血,阳衰阴竭,才能致死。小续命汤死证是“不省人事,神气溃乱”,这是邪气入心,神明无主。若邪气不能入五脏,则重要脏器不衰,人必不死。阳明死证,也是阳明邪热耗竭心阴,出现“昏不识人,微喘直视”。若在但发谵语,还没有发展致心血耗竭,“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的状态前,与大承气汤攻之则安。所以后世有“温病攻不嫌早,伤寒下不厌迟”的说法。阳明和太阴,是消化道的热与寒,只要不继续发展,深入影响到五脏,也就是不出现少阳或少阴衰竭证,就不会出现死证。
  太阴下利不止,会发展成为少阴下利清谷,不可能转为阳明。只有太阴阳气复,才能太阴寒解而下利止。而太阴阳复太过,才能转为阳明大便硬。
  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并不是截然分割。生理状态过之,就是病理状态,病理状态缓之,就是生理状态。有的病理状态就是人体抗邪的生理反应。如汗出、呕吐、腹泻等,都是人体排邪的生理反应。
  生长壮老已,是生命规律,但不是三阴三阳的生理规律。阴阳的生理规律是时时刻刻都在互变互化,只不过变化量小时,感觉不到,变化量大时,才能感觉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2-7-27 16: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向来注重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以胃气而断预后生死。还请教这个胃气是什么东西,和阳明太阴的关系如何,和少阳少阴的衰竭有何关系?死于太阴是不是指指无胃气则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9: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十世遗风 的帖子

十世遗风:三阴都有死证,太阳与阳明也有死证。太阳死证,如小续命汤证;阳明死证,如大承气汤证。
三阴之病,都可以转从太阳与阳明。因为,三阴之邪必须要以太阳与阳明为终极通道。
生于少阴,死 .. (2012-07-27 12:21) 
        三阳为病以障碍为主,三阴病以不足为主。脑梗、心梗,哪里有不死的道理?有虚脱而死,有堵塞致死,这个问题不应该这么难。只是说三阴死证多,二阳死证少罢了。
    太阴病转太阳,少阴病转太阳,临床之中比比皆是。麻附辛汤,即是立足于少阴,推邪出太阳。真武汤亦然。
    汗吐下三法,为仲景以前最所常用。汗法,开太阳也;吐下二法,驱邪从阳明也。利小便之法,与汗法同。是以太阴之腐秽可以“桂枝加大黄汤”下之,从阳明而出;少阴之实,以大承气下之,也借阳明为出路
    小续命汤本就是以太阳为主,否则基础方也不会是麻黄汤了。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9: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gdaz 的帖子

lgdaz:
  人为什么会死呢?邪入五脏,或热或寒,损耗气血,阳衰阴竭,才能致死。小续命汤死证是“不省人事,神气溃乱”,这是邪气入心,神明无主。若邪气不能入五脏,则重要脏器不衰,人必不死。阳明死证,也是阳明邪热耗竭心阴,出现“昏不识人,微喘直视”。若在但发谵语,还没有发展致心血耗竭,“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的状态前,与大承气汤攻之则安。所以后世有“温病攻不嫌早,伤寒下不厌迟”的说法。阳明和太阴,是消化道的热与寒,只要不继续发展,深入影响到五脏,也就是不出现少阳或少阴衰竭证,就不会出现死证。
  太阴下利不止,会发展成为少阴下利清谷,不可能转为阳明。只有太阴阳气复,才能太阴寒解而下利止。而太阴阳复太过,才能转为阳明大便硬。
  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并不是截然分割。生理状态过之,就是病理状态,病理状态缓之,就是生理状态。有的病理状态就是人体抗邪的生理反应。如汗出、呕吐、腹泻等,都是人体排邪的生理反应。
  生长壮老已,是生命规律,但不是三阴三阳的生理规律。阴阳的生理规律是时时刻刻都在互变互化,只不过变化量小时,感觉不到,变化量大时,才能感觉得到。
生于少阴,死于太阴。是指生理状态下的三阴三阳对应的“生长壮老已”之生命规律。
我想先生没有看清我这话的意思。我也没有说,这就是三阴三阳的生理规律,你理解倒了。

说简单一点,如果一个人尿不出来,时间长了,会不会死?如果一个人不大便,时间长了,会不会死。这种死法,就是堵死的。所以阳明与太阳都有死证。
你是把阳明与太阴想象成一个空间中的虚实,或者寒热。事实上,太阴与阳明,这是两个不一样的空间。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9: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认为太阳无死证的朋友,可以好好看一下“还魂汤”。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7 21: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槐杏: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281.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从247和281条可以看出,胃气强是胃热大便硬,胃气弱是胃寒续自便利。胃寒是不是仅仅限于太阴呢?太阴的特征是胃寒不能食,而胃寒不能食,不是除中死证,胃寒反能食,才是除中死证。少阴下利胃寒更甚,少阴下利的特征是清谷,大便中夹有没有消化的食物,而太阴下利没有清谷,可见少阴下利比太阴下利胃中更寒。太阴下利只是脾胃虚寒,而少阴下利是脾胃心肾皆寒。
  再说除中,除中是腹中冷,厥逆下利反能食。而太阴下利是胃寒不能食。所以,除中能食,并不符合太阴特征。除中,应是腹中血亡,故腹中冷,孤阳独在,故反能食,因此,除中必属少阴虚寒,而绝不会只属于胃气虚寒。
  有胃气则生,是说有胃气者,脏腑没有从根本上衰败,还有恢复能食的可能。无胃气则死,是说无胃气者,脏腑从根本上已经衰败,没有恢复饮食的可能。
  
  回楼主:好像没有听说过谁被大便憋死的,除非是人为的。阳明大便硬、不大便,不是死证,通便即可活。除非不想活,活活被憋死。
  另:脑梗、心梗属少阳,不属阳明。
  尿不出来属少阴或属少阳,不属阳明,也不属太阳。阳明是小便利,太阳可以有小便不利,但绝不会尿不出来。
  脾气和胃气所主,实际上就是在一个空间里,如《伤寒论》曰:“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7-27 21: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gdaz 的帖子

lgdaz:  回槐杏: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281.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 .. (2012-07-27 21:04) 
有趣味。来自生活的道理。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2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gdaz 的帖子

lgdaz:  回槐杏: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281.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 .. (2012-07-27 21:04) 


    太阴与阳明,所主之时辰全不相同,也就是说其空间并不重叠。怎么可能是同一空间呢?
    太阴病中有”桂枝加大黄汤”证,这便是太阴之实;阳明病中,有“吴茱萸汤”证,这便是阳明之虚。仲师说阳明病有“中风”、“中寒”之别,看来“中寒”应该归属于太阴啰?这样的研究方法,显然与仲师所言不一。
    在表里、半表半里中阴阳二分,这本来就有悖于阴阳的法则。在三阴三阳中,三阴就只能是里,绝对不可能少阴为表阴,或厥阴为表阴。这样不是阴阳全乱套了吗?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22: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兄是有思想的,至少认为少阴不在表。
本话题不会有讨论结果,大家散了吧,各位都很认真。
我认可刘绍武先生学术是不带成见、听三部一位老师说道理,最后发现他不仅说的对,而且的确解决了临床疑难。
讨论学术是分析别人为什么这么说,与大家分享。我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7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今再来:
  厥阴篇中的条文,绝大部分是讲厥逆,而厥逆不是厥阴特有证,少阳、少阴、太阴也常有厥逆,而少阳和少阴的厥逆最为明显。
  胡老认为通脉四逆汤属太阴,是因为“下利清谷”。胡老认为太阴虚寒才下利清谷,实际上少阴虚寒才会下利清谷。胡老认为寒利都属太阴。但是太阴虚寒下利常为干姜人参并用,而少阴下利不用人参,除非少阴下利亡血利止者,才少加人参补血。或者少阴心衰,其背恶寒而不下利者,可以人参附子并用,但是其人参用量也比太阴用人参量要小。可见少阴虚寒下利不用人参,是因为人参是阴药,有碍少阴肾阳的回复。太阴下利用人参,是因为太阴虚寒不甚,不像少阴虚寒严重。
  厥阴是表部虚寒证。厥阴虚寒是因为血虚而寒,不是阳虚而寒。如当归四逆汤证属厥阴,其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并不与附子干姜温阳。
  
  回楼主:
  阳明不在里为什么大便硬?太阴与阳明不在一个空间,为什么太阴之阳复太过,会出现阳明大便硬?
  太阴主虚寒,故其时辰是在日落后,阳明主实热,故其时辰是在日落前。这就是阴阳之别。时辰是时光的空间,不是人体内的空间。
  
  听人劝,吃饱饭。我也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8 06: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厥阴的本质还是不明白。太阴和少阴的关系还不是太明白,看看六病欲解时就昭然若揭了。[s:184]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8 06: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起码,胡老?把柴胡桂枝干姜汤放到厥阴篇是值得商榷的。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发表于 2012-7-28 07: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不辩不明,讨论是必要的,藏着掖着并且说不会有结果劝大家散了吧,好像有猪八戒总说散伙回高老庄的味道,如果都这样,那我们的论坛还有什么意义?

论坛是大家讨论学习的平台,应该珍惜,也请德学兼备的前辈多讲讲,提携我们后学晚辈,功德无量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发表于 2012-7-28 07: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经方中 的帖子

经方中:厥阴的本质还是不明白。太阴和少阴的关系还不是太明白,看看六病欲解时就昭然若揭了。[s:184]  (2012-07-28 06:23) 
请经方中兄申论~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2-7-28 10: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此后人之说,也非一定是仲景本意。可说中土热实证,多属阳明病,中土虚寒证多属太阴病。但不可说中土热实证必属阳明病,中土虚寒证必属太阴病。就阳明胃腑来说,当然也有虚证寒证。
阳明热实,只用清下之法,主要前提是机体本身津液正气尚属不伤,顾之存之救之即可,不必参以补法。津气两伤,则有白虎加人参汤,热胜伤阴水热互结,则有猪苓汤。津伤便结,有蜜煎方。此等阳明之虚,虽不能称之为阳明虚证,也仍属阳明,但如何归之太阴?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此阳明亦虚亦寒之证,如不属阳明之解释,实在难以理解。无汗之阳明病,久虚之人而得,乃因寒郁阳明经表而致,此不为实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8 12: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难而默未尝不是一种选择。随意吧。
看一下六病欲解时——太阳  欲解时从 巳、午、未。阳明 欲解时从  申、酉、戌。少阳 欲解时从  寅、卯、辰 。 太阴 欲解时从  亥、子、丑 。 少阴 欲解时  子、丑、寅  。厥阴   欲解时从丑、寅、卯。
从三阳病可以发现9个时辰是没有重叠的。而三阴病丑时是其共有的,太阴少阴子时是重叠的,少阴厥阴寅时是重叠的。也就是说------三阴病的共同特点是阳虚阴寒,这样四逆辈贯穿着整个三阴病。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8 13: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想知难而默,而是在论坛上没有结果的争论太多了,争论双方有不少都成了冤家,所以点到为止为好,多争无义。
  比如说“吴茱萸汤证属于阳明虚寒”,那么“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怎么讲呢?
  三阴病是时光重叠,并不是身体部位重叠。时光重叠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总要日落才能属阴,日出才能属阳吧?从日出到日落,又从日落到日出的一昼夜间,时光的变化主要反应了温差的变化,而地球位置的变化甚小。人的体位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知难而默也是一种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发表于 2012-7-28 13: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gdaz 的帖子

lgdaz:  不是想知难而默,而是在论坛上没有结果的争论太多了,争论双方有不少都成了冤家,所以点到为止为好,多争无义。
  比如说“吴茱萸汤证属于阳明虚寒”,那么“少阴病,吐利,手足逆 .. (2012-07-28 13:37) 
真正的学术讨论,是为了真理越辩越明,何来冤家?

只要不是所谓的意气之争,意气之争是无谓的

非常欢迎lgdaz兄有时间多给大家讲讲,受益良多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发表于 2012-7-28 14: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经方中 的帖子

经方中:知难而默未尝不是一种选择。随意吧。
看一下六病欲解时——太阳  欲解时从 巳、午、未。阳明 欲解时从  申、酉、戌。少阳 欲解时从  寅、卯、辰 。 太阴 欲解时从 &nb .. (2012-07-28 12:16) 
三阴病的共同特点是阳虚阴寒,那么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呢?

既然三阴病的共同特点是阳虚阴寒,而且四逆辈贯穿了整个三阴病,那么合在一起一阴好了,为什么还有分三阴呢?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2-7-28 15: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茱萸汤证属于阳明虚寒这个观点只是伤寒论原有观点,不是谁的创见。厥阴头痛少阴利,也是伤寒论原有观点。吾等也只是接受。没有被要求来证明的理由和义务,看条文便知。但吴茱萸汤不属于阳明虚寒,或者说属太阴,恐怕是尔等的创见,这样的创见就有理由被要求证明的理由和义务。恭请李先生证明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2-7-28 15: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阳明胃家无虚证无寒证,则胃家之治,则无补法,则无温法,这在临床上多别扭。升阳益胃,温胃散寒等治法依据何在,如何解释?凡补胃必当是补脾,温胃必当是温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8 16: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SFDfsakfdc 的帖子

SFDfsakfdc:真正的学术讨论,是为了真理越辩越明,何来冤家?

只要不是所谓的意气之争,意气之争是无谓的

....... (2012-07-28 13:43)
  真理是相对的,非真理是绝对的。真理越辨越明,只是限于具有共同的认识之范围内。若没有共同的认识,真理永远辨不明。比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以前有,现在有,以后也会有。谁也争不过谁,争辩双方别想有结果。这是因为不同的认识论,决定了不同的方法论。比如在刺灸的实践上发展起来的经络辨证法,和在方药的实践上发展起来的方证辨证法;在伤寒的实践上发展起来的六证辨证法,和在温病的实践上发展起来的三焦辨证法、卫气营血辨证法、气血津液辨证法等等,都是因为不同的认识论决定了不同的方法论。
  《伤寒论》是中医方剂学的典范著作,其重要贡献,是为中医学的诊断治疗立了法。《伤寒论》并不是中医学术的终结点或至高点,《伤寒论》的六病辨证法,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发展。要继承,就要弄明白六病辨证法的概念。当然对六病的认识也是因人而异,所以出现了百家伤寒。要发展,就要使伤寒六病简明化,现代化。六病简明化,并不是简明到一阴一阳,而是简明三阴三阳的概念。只有明确了三阴三阳各自的概念,才能清楚合病并病,因为临床所见,单纯的三阴病或三阳病没有合病并病多,不明单病,怎能明合病并病?不明何病,怎能明治法?不明治法,治病就难免带有盲目性。
  争论还是点到为止就好。
感谢关注,很高兴与网友们共同学习!

重复:
胃家、脾家,实属一家,均反应消化道的问题。脾胃虚寒属太阴,脾胃实热属阳明。这样认识符不符合仲景论呢?还是由仲景回答为好,前面已经提过,在此重复一下: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此条可以看出,阳明是胃气强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此条可以看出,太阴是胃气弱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此条可以看出,不能消谷,是脾胃气俱弱
    这样来看,胃寒、脾寒,胃热、脾热,胃虚、脾虚,胃实、脾实,属阴属阳的问题,是不是清楚了呢?


  如果说,阳明和太阴不是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空间,那么阳明证的呕及大便硬和太阴证的吐及大便自利,又分别是在人体内的哪一个空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1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34楼和我已经说明了学术观,不愿意再谈只是为了论坛和气,何况张学是个好医生,有点私交,学术分歧很正常,我们见了面可以私下交流,网上有时辩不出真理。
而不是藏着掖着,甚至上升到德才兼备才有资格谈。
我发了意见,今再来朋友马上另外发帖反驳,论坛怎么不管了?哪谁还敢说?
中医要务实,学习胡老一年的确涨临床水平,但问题也出现了。难道不能质疑?张学也已经不认同少阴主表了。
槐杏兄,吴茱萸汤到底是阳明方,少阴方,还是太阴方?可以学习三部著作。34楼如出书,你可以学习,一定找到答案。我知道你会用,就无所谓是什么方。
论坛吉祥比真理更重要。祝各位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发表于 2012-7-28 19: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李国栋先生出书,学术讨论百家争鸣更需要像先生这样的前辈

今再来网友的那个帖子“请教十世遗风先生”,应该不是反驳,也不是攻击,更不是捣乱,是请教解惑,他的帖子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效应也是积极的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8 2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SFDfsakfdc 的帖子

SFDfsakfdc:三阴病的共同特点是阳虚阴寒,那么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呢?

既然三阴病的共同特点是阳虚阴寒,而且四逆辈贯穿了整个三阴病,那么合在一起一阴好了,为什么还有分三阴呢? (2012-07-28 14:07) 
这个问题应该看一下《伤寒质难》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7-28 21: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多好的贴子和主题,学到很多,却难以继续!个人期盼论坛中的贤者和临床家,把自己的体会,既能用中医专业术语,又能用老百姓能懂得话语和生活中的实例,浅白地说出来,那就好了!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2-7-28 22: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讨论,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不认为六经是经络。


如果有汉代的医生来到今天,看了这样的讨论,不知道他是听得明白,还是一头雾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8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还是要问张仲景,为什么全篇都写“六病”,却不写“六经”?为什么说太阴胃气弱,阳明胃气强?是太阴经络胃气弱,阳明经络胃气强吗?恐怕不是,因为张仲景明明说的是:“太阴为病,脉弱,……以其人胃气弱”,而不是说:“太阴为经,经络弱……”
  不是“不认为六经是经络”,只是不认为“六病”是经络。
  如果“六病”是经络,那么太阴经络病,人就自下利,阳明经络病,人就不大便吗?显然说不通。
    这里没有人否认经络的作用,但是人体内不只是有经络,还有非常丰富的血管。哦对了,汉代的医生把血管叫作脉。汉代的医生听见脉,是清楚明白呢,还是一头雾水?你可能真的不知道,因为汉代的医生知道:“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9 06: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gdaz 的帖子

lgdaz:  不是想知难而默,而是在论坛上没有结果的争论太多了,争论双方有不少都成了冤家,所以点到为止为好,多争无义。
  比如说“吴茱萸汤证属于阳明虚寒”,那么“少阴病,吐利,手足逆 .. (2012-07-28 13:37)
比如说“吴茱萸汤证属于阳明虚寒”,那么“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怎么讲呢?
这个问题比较好解释。不过我要问您——用过吴茱萸汤吗?您是怎么用的?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9 07: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是吧?吴茱萸汤我用过无数次,对于夜晚头痛难忍、烦躁欲死、干呕声剧、呕吐痰涎者,效果确定。对于心下痞结、不能饮食、大便溏泻者,也有良效。
    您的问题我回答了,愿听您对少阴吴茱萸汤的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9 11: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共同学术方向的可以集中在某个子版块进行讨论”,这个说法是客观的。学术立场是最基本的问题。立场就是站立在哪一个角度看问题。比如面对一座大山,站在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就有不同的认识。站在南面说亮,站在北面说暗,站在远处说小,站在近处说大,站在低处说高,站在高处说低。没有站在同一个角度认识问题,怎么能够认识一致呢?更不用说先验论和辨证法的争论了。由此或许可以体会知难而默也是一种选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9 11: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lgdaz 的帖子

lgdaz:  哦,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是吧?吴茱萸汤我用过无数次,对于夜晚头痛难忍、烦躁欲死、干呕声剧、呕吐痰涎者,效果确定。对于心下痞结、不能饮食、大便溏泻者,也有良效。
   .. (2012-07-29 07:00)
好,我应战。在回答你多年不解的问题前。请问,你日诊多少病人?无数次是多少次?是一年一次?还是30年一次?在你门诊的使用频率是不是占首位?并把呢用吴茱萸汤治疗大便溏泻心下痞,不能饮食的病例贴出来,要真实,否则,没有讨论的必要。吹牛有用吗??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9 12: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经方中 的帖子

经方中:好,我应战。在回答你多年不解的问题前。请问,你日诊多少病人?无数次是多少次?是一年一次?还是30年一次?在你门诊的使用频率是不是占首位?并把呢用吴茱萸汤治疗大便溏泻心下痞,不 .. (2012-07-29 11:51) 
   不是你在应战,好像是你在挑战。或者说是在挑而不战。你先说“这个问题比较好解释”,不过要先问别人“用过吴茱萸汤吗?”显然是藐视别人的态度。别人回答了你的问题后,你又说别人是吹牛,并没有要解释少阴吴茱萸汤的意思。你怎么知道别人不解少阴吴茱萸汤呢?你又那么肯定你还没有解的少阴吴茱萸汤一定正确吗?谁能每天都用吴茱萸汤呢?就算30年用了30次,也不算少了吧?我说过我只半天坐诊,诊疗病人不超过10人,这对理解伤寒论有问题吗?是不是每天接诊几十人以上才能理解伤寒论呢?我看未必接诊的病人多,理解的就一定对。
   再申明,你不是在应战,好像是你在挑战,或者是在挑而不战。没有人要求你解释,你随意吧。我不会在学术问题上与人战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9 13: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是说用过无数次吗?30是次也叫无数次?真是汗颜!!!
好,我简单的告诉你,来回答你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否则你多微词————“什么挑而不战".
吴茱萸汤三见于伤寒论,阳明篇,少阴篇,厥阴篇。243,378条均好理解。难点就是你提到的309条。这几条分别有:吐利,干呕,欲呕胃气上逆的症候,多数学者认为是肝胃寒气上逆原因。309条的原文是: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这与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颇为相近,这是少阴病疑似证,仲景恐怕后人混淆,特放到少阴篇做鉴别。
吴茱萸是烦躁,296是躁烦,躁为他觉症状,也就是有意识的,阳气虚而不亡。躁烦多神志不清,阳气将亡的表现。吴茱萸汤吐多为干呕,呕吐物量不多,脉多弦细,上鱼。少阴病吐利重,脉多微细。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9 14: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过我只半天坐诊,诊疗病人不超过10人,这对理解伤寒论有问题吗?是不是每天接诊几十人以上才能理解伤寒论呢?我看未必接诊的病人多,理解的就一定对。
既然你对伤寒论理解的那么透彻,为啥每天看不到10个病人?是不是你把他们用吴茱萸汤吃好了不来了?还是你是特殊专家每天就限号10个以内呢???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9 14: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精辟!志同道合者多交流。另外,也希望“经方中”版主能心平气和一点,大家都在有序的讨论,何必突然拉高分贝呢?
lgdaz先生一直以来都是用平和的语气在讲解仲景,听他娓娓道来,我个人 .. (2012-07-29 14:11) 
是我错了吗????
我是站在一个老马角度,生怕后来者,迷路。你如果能学到东西就请继续,我不会干预你。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过我还有一句话,告诉各位,伤寒论是临床的浓缩,不能以文害义,如果不临证永远是不会理解内涵的。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9 16: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经方中 的帖子

经方中:你不是说用过无数次吗?30是次也叫无数次?真是汗颜!!!
好,我简单的告诉你,来回答你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否则你多微词————“什么挑而不战".
吴茱萸汤三见于伤寒论,阳明篇,少 .. (2012-07-29 13:59) 
少阴病疑似证,为什么叫少阴病?少阴病证没有脉微细的很多。脉微细不是少阴特定脉。只有脉微细和但欲寐并见时,此脉微细才属少阴。仅有脉微细,不能断为少阴。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是吧?”这是针对你的问话“用过吴茱萸汤吗?”我在反问你,是问你是不是这个意思,从你的口气上,我看你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才反问你。怎么你连反问都看不出来呢?那是带有问号的问话。
不一定每天看几十人就比每天看十人理解的透彻,决定因素是钻没钻得进去。我每天看几个病人我做主。我的亲戚朋友熟人就够我看得了,而且熟人优先,还常常熟人排队。我有能力支配个人时间,上午上班,下午休息,想游泳就游泳,想下棋就下棋,每天还能陪外孙女玩儿,嘿嘿,惹得不少人羡慕。这是我理想的生活格调,我很满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17: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的准确理解是否由病人多少决定?这个问题还是让医院医生决定,他们病人多,说的一定对,他们很少用经方,经方就没有价值。
igdaz是我老师,我们很少交流临床,但他让我临床水平有质的飞跃,世界上没有脱离临床的理论,只有自说自话的假说。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病理解不透,一天看一百个病人都没用,只是重复错误,大家都会有此体会。
经方兄倡导的qq,也是希望通过临床来验证理论,所以理论的探讨和争议和临床一样重要。
但是理论探讨,我在论坛上从无看到达成一致,求同存异不伤和气应该是最好方法。但我看到的只有大动肝火。所以我们选择沉默。
比如经方兄“吴茱萸是烦躁,296是躁烦,躁为他觉症状,也就是有意识的,阳气虚而不亡。躁烦多神志不清,阳气将亡的表现。吴茱萸汤吐多为干呕,呕吐物量不多,脉多弦细,上鱼。少阴病吐利重,脉多微细。”
对此解释,我的观点是不一样的,烦属血虚,燥属津液虚,吴茱萸汤是血虚受寒,故烦为主,但也有燥,如有病人头痛欲死,头痛得想撞墙,此为燥;也就是寒气不仅伤血,也伤津液。吴茱萸汤临床多见紧脉,痛甚会偶见弦脉。
296死症是阴阳两绝,胃气也绝,故以燥为主。燥也不是他觉症状,是病人反映出的。
少阴脉,我的老师igdaz认为不是以微细脉为主,仲景微细、微缓等之“微”是稍稍的意思,我考证所有“微”条文,认为他说的对。故少阴脉以沉细为主,也可见沉紧或微等。
我再次重申本文无需再讨论了,各保留意见,要了解一个人学术思想,需要看他通篇如何理解伤寒。
经方兄,如有得罪先告道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2-7-29 18: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世称我为师,是自谦!我和十世也是打出来的朋友。在论坛上,有十来个网友和我发生过较为激烈的争论,争论最多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中医药论坛的“王叔和”,一个就是本论坛的“十世遗风”。我与这两个网友都成了朋友。其余的人,基本上都成了冤家。所以,在争执不下的时候,我愿意选择沉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9 19: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脉就更不要文字描述,文字根本无法精准描述。有机会,今年的经方会议,我们现场诊脉,看看谁能说出个一二三,欢迎李国栋参加。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2-7-29 19: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十世遗风 的帖子

十世遗风:学术的准确理解是否由病人多少决定?这个问题还是让医院医生决定,他们病人多,说的一定对,他们很少用经方,经方就没有价值。
igdaz是我老师,我们很少交流临床,但他让我临床水平有质的 .. (2012-07-29 17:44) 
我一项敬重过兄,因为过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而且大有桀骜不驯之意。不知道过兄什么时候拜师了,既然过兄能看得起的人,看来不完全是花拳绣腿了。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20:00 , Processed in 0.22346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