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794|回复: 10

[新闻] 美国3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复制链接]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3
发表于 2009-10-8 05: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美国3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9年10月06日02:06  扬子晚报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这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100次确定获奖者,也是首次由两名女性同时摘得这一奖项。
  三人共享千万瑞典克朗
  今年的揭晓仪式按惯例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举行,可容纳200人的大厅同往年一样座无虚席。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戈兰·汉松用不同语种宣读了获奖者名单。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萝尔·格雷德都是女性科学家。两位女性同获一个奖项在诺贝尔奖历史上非常罕见。
  因战争等原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曾9次空缺。今年是这一奖项自1901年以来第100次确定获奖人选。按照惯例,一项诺贝尔奖最多由3人共享。3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2.7万美元)奖金。
  实际上,自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来,这已是第30次三人共享该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对同时让多人平分一奖解释说,有时一年有两类研究项目同时获得评委的认可,因此有必要向两类项目同时颁奖,而有时被认可的研究项目中又有一位以上的杰出科学家。
  每年诺奖揭晓前总有不少获奖热门人选的猜测,这次3名获奖者皆为预测者们重点关注的人选。布莱克本、格雷德和绍斯塔克2006年共同摘取艾伯特·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即美国医学界最高奖项。不少艾伯特·拉斯克奖获得者日后成为诺贝尔奖得主。
  端粒长短影响细胞寿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般颁给在相关领域实现特定突破的研究人员。汉松说,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同时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而不至于发生降解。
  发现“长生不老”钥匙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鲁内·托夫特戈德说,端粒和端粒酶研究有助于攻克医学领域3方面难题,即“癌症、特定遗传病和衰老”。
  他说,布莱克本和绍斯塔克于1982年发表论文,阐述了在端粒中有一个特定的DNA序列保护染色体不被降解,而布莱克本又在1984年与当时是其学生的格雷德共同发现了端粒酶及其作用。端粒酶在细胞老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也是“长生不老”的钥匙,在细胞癌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状物质,它们被称为“染色体”。在染色体末端部分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粒。端粒经常被比作鞋带头上包裹的、用于防止鞋带头散开的塑料片,它就像这个塑料片保护鞋带一样保护染色体。
  评选委员会说,3名获奖者所做研究“解决了生物学一个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
  简单地说,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染色体携有遗传信息。端粒是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够保护染色体,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损时能够恢复其长度。”获奖者之一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介绍说。
  研究成果有助于攻克癌症
  评选委员会说,3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为世人理解细胞(运行机制)提供新视角,有助于摸清疾病原理,促进开发潜在新疗法”。
  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癌症细胞利用端粒酶支撑自己无控制的“疯长”。科学家正在研究是否能用药物遏制端粒酶,从而治疗癌症。评奖委员汉松说,以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发有关血液、皮肤和肺部疾病的疗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表示,端粒酶在许多癌细胞中非常活跃,“如果能够摧毁具有这么高活动性的细胞,那就可能能够治疗癌症”。端粒酶缺陷可以引起某些遗传性的皮肤病、肺病和某种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谈及研究成果对攻克癌症所作的贡献,格雷德说,“刚开始这项研究时,我们丝毫不知端粒酶与癌症存在关联,只是对染色体如何保持完整无损感到好奇……我们所用方法表明,既可以针对特定疑问展开研究,也可以凭本能做事”。
  两位女科学家曾是师生
  两名女性科学家布莱克本和格雷德同时获奖引起广泛关注。当发布会现场记者询问这是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首次由两名女性分享这一奖项时,评选委员会回答:“是的。”
  布莱克本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她1948年生于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7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耶鲁大学从事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现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
  布莱克本从小就对生物感兴趣,甚至唱歌给动物听。
  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把布莱克本列入“世界上100名最具影响力人物”,但错把她的年龄写为44岁。谈及这件事,时年58岁的布莱克本告诉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我可不会要求纠正。如果他们想把时钟往回拨,挺好。”
  另一位女科学家卡萝尔·格雷德,美国人。她于1961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先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伯克利分校,并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正是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格雷德曾在美国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从1997年起她开始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
  杰克·绍斯塔克1952年生于英国首都伦敦,本科就读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79年前往哈佛大学医学院创立自己的实验室,现为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他首次成功制成酵母人造染色体,为后人绘制哺乳动物基因图和操纵基因创造了条件。
  带着睡意得知获得诺贝尔奖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约兰·汉松负责通知身处大洋彼岸的获奖者。“他们都在家,我幸运地找到他们所有人。接电话时,他们略带睡意,但挺开心,”汉松告诉路透社记者。
  凌晨2点接到电话
  布莱克本凌晨2时左右在电话铃声中醒来。“获奖总是件好事,”她告诉美联社记者,“与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分享这一奖项挺不错。”
  布莱克本说,早在她当年获得有关端粒和染色体的研究成果时,就意识到这些成果非常重要,她在“做大事”。但获得诺贝尔奖的喜讯传来时她依然十分兴奋,“我感到如此的激动……我想,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布莱克本评价说,她的发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你并不总会对一项成果有这样特殊的感受”。
  “我们对布莱克本获得诺贝尔奖感到非常激动。”尽管消息传来时当地正是午夜时分,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新闻发言人科琳娜·卡莱拉依然十分兴奋。她对记者说:“我们正在为此准备一个新闻发布会。”
  得知获奖时正在洗熨衣服
  格雷德清晨将近5时得知自己获奖。
  “我感到有些颤抖,我在想,这种荣誉的认可对于由求知欲驱动的基础科研是多么多么的美妙……”接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来自瑞典的获奖电话通知时,美国科学家卡萝尔·格雷德刚刚起床,正在忙着洗熨衣服。
  帮几名子女做好上学前的准备后,格雷德发表声明:“令像我这样的基础科学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每当我们完成一系列实验、以为解答了一个问题时,又会冒出3个或4个新问题。”
  格雷德表示,这项研究一开始是为了弄清细胞是如何工作的,并没有想着某种医疗用途。她为此认为:“为好奇心驱使的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是重要的。以治病为方向的研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两者相互促进。”
  铃声响起时猜到获奖了
  接到汉松来电后,绍斯塔克告诉美联社记者:“总有发生这类事情的细微可能。所以,当电话铃响起时,我想,也许就是它了。”绍斯塔克说:“我期待能举办一个大型的聚会,来庆祝获得这一声望很高的奖项。”
  绍斯塔克说,自己出于对脱氧核糖核酸(DNA)如何实现复制感兴趣而展开研究,“当时并不知道后来会发现那许多关联”。
  链 接
  五花八门的诺奖报喜方式
  根据诺贝尔奖的惯例,每年的获奖候选人名单在50年内都不对外公开,只在揭晓那一刻宣布得主的名字,并通过电话通知这些获奖者。但要在这么短时间内通知相当困难,故往往要使出五花八门的方式。
  1998年经济学奖印度得主沈恩,由于身处地球的另一端,收到委员会的“午夜凶铃”通知得奖,他起初还担心“一定是发生了令人非常悲痛的事”。
  美国的查尔费去年半夜听到电话铃响,以为是邻居打来的,没爬起来接听,早上起床上网才知道自己夺得化学奖。
  1991年瑞士籍化学奖得主恩士特,就是在莫斯科飞往纽约的客机上,由机师亲自走到座位前告诉他得奖的消息。
  1998年美籍医学奖得主伊格纳洛忆述,当时身在法国尼斯机场,一名地勤人员请他接一个“从美国打来的重要电话”,他接过电话后,同事通知他得奖,他还以为是恶作剧。
  1997年获文学奖的意大利剧作家达利奥·福,则要电视节目记者开车追着他的车来通知他。记者当时拿着标语牌贴在车窗,上面写着“达利奥,你得了诺贝尔奖”。
  德国的赛尔登4年前获经济学奖,他当时购物后回家,看到屋外一大群人包围着,还以为寓所遭爆窃,后来有人上前道贺,才得知获奖。
  数字看诺奖
  女性得主少之又少
  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到2008年,共有789位个人和20个组织获得诺奖殊荣。然而,女性获奖者少之又少,所占比例不到获奖总人数的5%。
  诺贝尔奖女性得主中虽不乏居里夫人这样两度获奖的传奇人物,但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到2008年为止,只有35位女性曾获诺奖殊荣。
  至今,已有195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只有10名女科学家,包括这次获奖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萝尔·格雷德。
  女性所获奖项主要集中在和平奖、文学奖以及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个奖项,人数分别为12位、11位和10位。
  在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方面,居里夫人获得了1903年物理学奖与1911年化学奖,除居里夫人外,只有1名女性获物理学奖,2名女性获化学奖。
  而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颁发至今无一位女性获奖。
  历史上,曾有一些杰出女性被认为足以摘取诺贝尔奖的桂冠,但却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例如,沃森与克里克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闻名,他们因此与威尔金斯分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在这一发现中作出巨大贡献,但她未能获奖在学术界曾引起长久争议。
  诺奖得主年龄之最
  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是2007年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获奖时,他已是90岁高龄。赫维奇1917年出生于莫斯科,后加入美国国籍。他最早提出了“机制设计理论”,并因此与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知获奖后,赫维奇曾幽默地说,“我还以为我的时代已经过去,对于诺贝尔奖来说,我已经太老了。不过这笔奖金对一个退休老人的确不无裨益”。
  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则是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他与父亲威廉·亨利·布拉格是物理学界一对有名的“父子兵”,1915年父子二人因对X射线晶体结构的研究而获得当年的物理学奖。与其父亲共登领奖台时小布拉格只有25岁,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奖项的最年轻获奖者是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奖的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他在1923年获奖时年仅32岁;最年长的获奖者是因癌症研究而获奖的美国科学家劳斯,他1966年获奖时已是87岁高龄。
  资 料
  其余奖项揭晓时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名单的公布揭开了今年“诺贝尔周”的序幕。按照传统,在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全部确定后,颁奖仪式将在每年的12月10日进行。之所以选择这天,是为了纪念1896年12月10日去世的诺贝尔。
  物理学奖:格林尼治时间6日9时45分(北京时间6日17时45分)
  化学奖:格林尼治时间7日9时45分(北京时间7日17时45分)
  文学奖:格林尼治时间8日11时(北京时间8日19时)
  和平奖:格林尼治时间9日9时(北京时间9日17时)
  经济学奖:格林尼治时间12日11时(北京时间12日19时)




上一篇:《类聚方广义》出版
下一篇:徐迪华《中华脉诊的奥秘》再版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5: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图: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5: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图:卡萝尔-格雷德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5: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图:杰克-绍斯塔克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5: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揭开衰老和癌症奥秘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5日21:2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记者潘治)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状物质,它们被称为“染色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它们对人类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众所周知,决定男女性别的就是一对染色体。在染色体的末端部分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粒。而端粒酶的作用则是帮助合成端粒,使得端粒的长度等结构得以稳定。

  “染色体携有遗传信息。端粒是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够保护染色体,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损时能够恢复其长度。”获奖者之一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介绍说:“伴随着人的成长,端粒逐渐受到‘磨损’。于是我们会问,这是否很重要?而我们逐渐发现,这对人类而言确实很重要。”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简单地说,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陆续有研究发现,端粒和染色体等虽然与细胞老化有关,进而影响衰老,但并非唯一的因素,“生命衰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进程,它有许多不同的影响因素,端粒仅仅是其中之一”。

  “这是有关人类衰老、癌症和干细胞等研究的谜题拼图中重要的一片,”新闻公报说,“他们的发现使我们对细胞的理解增加了新的维度,清楚地显示了疾病的机理,并将促使我们开发出潜在的新疗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5: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因斯坦等3人当选最受尊崇诺贝尔奖得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5日02:06  扬子晚报   据新华社电 在今年诺贝尔奖各奖项即将揭晓之际,诺贝尔基金会评出了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他们是: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
  马丁·路德·金是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于1963年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的正义呼声至今回荡不绝。
  爱因斯坦因其有关“光电效应”的论文,即狭义相对论而获奖。相对论是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特里萨修女是天主教仁爱传教会创建人,毕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她于1910年出生在阿尔巴尼亚,18岁时因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来到印度投身慈善事业。1949年,特里萨修女在加尔各答创立了慈善机构——“慈善会”,并以此为基地,在印度开展救助孤儿、穷人、老人和麻风病患者的慈善工作。特里萨修女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了50余所学校、医院、济贫所、青年中心和孤儿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5: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主要成就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5日17:2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 近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为:

  2008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豪森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则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他们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5: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者宇宙\\小者生命,是人类科学永恒的探索!
我们古老的中医如何来发展呢?经方怎样与时俱进?请同道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26

积分

5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26
发表于 2009-10-8 09: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来倪海厦医师的评论:

(這種無助於治療癌症與人類老化的研究,居然也能拿到諾貝爾獎,只能說是西醫學當道才會出現的笑話。)

(基因的研究是最沒有用的研究,只會讓西醫師有更多的藉口來說明許多無法治療的疾病,並不是他們的過錯而已。西醫當遇到無法治療的疾病時,就會推說是基因問題引起的。)

(這種改變自然生態的研究,只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結果現在卻被鼓勵來做。)

評論

    這種對人類完全沒有貢獻的研究,也可以被鼓勵,真是錯誤的醫學研究方向,西醫學至今仍不知道多數疾病與癌症的真正起因,因為西醫學是站在樹林中看樹木的一種醫學,從沒有站在樹林外面看看,到底是什麼環境因素造成樹林長成這樣的,也因為這樣,所以西醫學都是昨是今非的醫學,一直在做校正中,現在校正後,明天可能又需要做再次的校正,這種醫學讓人何去何從呢?

    中醫學將各種疾病的致病原因與治療方法都已經簡化到人人都能學的階段,只要陽氣足,就不會有陰實的現象,只要體內環境被改變病毒就無法生存,這種簡單的道理,西洋人卻沒有發現,請問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如果一位醫師不知道胃炎的病毒是因何而來的? 光是使用抗生素去將病毒殺死,不但會讓病毒產生抗藥性,而這種作法只能緩解一時的症狀,如果胃中的環境沒有做出改變,那同樣的病毒必然會再次來襲的,這是Common sense對不對,同樣的道理大家來依此類推,就可以知道,西醫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種醫學,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必須被改變,否則人類將因為西醫學的繼續發展而出現更嚴峻更無法治療的疾病,以後只要一個感冒就會出人命,這不是言過其實,而是已經在發生中的事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3: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转贴参与讨论!
假如西医学真是行不通,那我们中医怎么来承担全人类的健康职责呢?
还请楼上发表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22: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既要见到森林也要见到树木”,微观研究有其局限性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其科学性,中医学有其宏观优势但它的笼统性和万能化倾向是不足取的。疑难病症必须通过现代高科技综合研究才有可能取得突破,当然中医的系统思维可以帮助调整研究思路,但决不可认为可以取代现代研究方法。我们应该看到现代医学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前进,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中医究竟能治哪些病?其优势究竟是什么?其本质又是什么?自然科学不允许带有丝毫感情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2:58 , Processed in 0.17473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