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观论坛《伤寒杂病论》内容有作伪嫌疑之论,心里不是滋味。兹将我所著但尚未完稿的《悟道张仲景》中一节先发于此,以澄清是非。
《仲景脉法提纲》
《伤寒杂病论》的写作体例,是以法律形式完成的,内容详备,纲目并举,规定明确,方法易行。从立法意义而言,三阴三阳的提纲即宪法纲要,方证的辨识即法律条文,每个方证的应用即实施细则,而贯穿于整部法律的灵魂,张仲景强调了法律应用的灵活机动性,并不主张机械套用。而实现法律应用的机动灵活的手段,即脉法应用。脉法应用即侦查手段,每个脉象的描述,都是解剖错综复杂症状的技术手段,并依此判定适用法律条文的证据,都是方证应用的依据。所以,甄别证据的脉法应用是《伤寒杂病论》的灵魂。
如果把张仲景学术体系当作一个生命来形容,那么脉法应用相当于筋骨,三阴三阳六经就是内脏,一个个方证的辨识即是丰满的肌肉,而一个个经方、一味味药证的应用只是皮毛了。生命在筋骨强有力的框架下,内脏才完整;筋骨连着肌肉,肌肉的活力靠筋骨作支撑才能正常发挥;肌肉之外是皮毛,肌肉丰满,皮毛才表现为灵活机动。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一如宋·林亿等人整理《伤寒论》的序言中所云:“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可论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可见仲景方药渊源久远,是历代医家的经验精华。《伤寒论·伤寒例》篇载:“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此语必王叔和所言,也足见王叔和的编次之功。
《伤寒杂病论》源自经典,章法严谨,但文字格式活泼,脉法应用探讨、方证辨识的判定,等等,宛如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尤其师徒对话的说教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效仿学习,可以启迪发挥。学习经典,必须从修禅悟道的方式。正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一方面提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另一方面又提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即是以此两方面提示了其著作的学习必须有修禅悟道的决心、信心和方法,才能到达一定高度。
唐·孙思邈认为“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以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旧法方正,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难悟;中庸之士,绝而不思。故使闾里之中,岁至夭枉之痛,远想令人概然无已。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须有检讨,仓卒易知。”(《千金翼方卷第九》)以“药王”之才,尚且认为“旧法方正,意义幽隐”,学习“造次难悟”,因此重新编次张仲景著作,采取“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式,令学者“仓卒易知”。从《千金方》、《千金翼方》所见,孙思邈对王叔和《脉经》的主要内容收载较全,但对仲景脉法认识不足。
宋·林亿等人在整理《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时也体会到了张仲景著作的神奇,说:“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可他们仍然认为只有王叔和的学习方法才是第一等高明,感叹“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由此更证明,王叔和从脉法应用解读《伤寒杂病论》,不但方法正确,更为后来学者学习张仲景著作指明了捷径。
脉法源流,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所著《史记》中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迄今所见,《黄帝内经》中虽然有丰富的脉法内容,而涉及脉法应用问题较为全面的确属《八十一难经》。《难经》疑为秦越人(即扁鹊)著作。王叔和收集整理历代名医脉法精华,专著《脉经》,篇排体例把“张仲景论脉”列为第一,而扁鹊脉法尽管内容丰富,却列为第二、第三,并将《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广泛收载,目的即在于验证仲景脉法的实用性。《脉经卷第三》各篇结尾均注明“右新撰”、“右四时经”、“右《素问》、《针经》、张仲景”,将仲景脉法并列先贤经典同观,凸现了王叔和的崇拜,更证明了仲景的脉法发明及其不可替代性。
学习《伤寒论》,必须首先掌握平脉辩证法。《辨脉法》、《平脉法》作为整部著作的导读绪论,置列于《伤寒论》诸篇之首,意图显然,目的在于告诉读者,平脉辩证法是开启著作者思想的方便之门。仲景脉法,大道至简,方法明了,易学易施。《辨脉法》开篇即言: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阴阳类分法,将脉象从属性分为阴脉、阳脉两大类,是脉法应用的提纲。阴阳脉法提纲的成立,为临证思维提供了极为简便的方法,是仲景脉法的灵魂。凡脉大、浮、数、动、滑,是阳脉,凡见阳脉者,为阳病;凡脉沉、涩、弱、弦、微,是阴脉,凡见阴脉者,为阴病。
凡阴病见阳脉者,是阳生阴长,阳乘于阴为顺,阳主阴从得生;凡阳病见阴脉者,是阴盛阳衰,阴乘于阳为逆,孤阳不生故死。阴病、阳病一目了然,生证、死候指下立判。阴阳混淆,何异于杀人?识得此妙,焉惑于阴阳不分?
为了读者理会其著作精神,张仲景从平脉辨证专著《辨脉法》、《平脉法》两章,专论脉法应用。因此,学习《伤寒杂病论》,不重视脉法的应用,只能学得皮毛,临证疗效也必大打折扣。基于这个道理,王叔和编次张仲景著作之时,针对仲景著作文法简略、内容详略互补的特点,唯恐学者学习出现偏差,所以收集历代典籍中及当代名医脉诊精华,重点演绎仲景脉法应用,再次撰著《脉经》。但王叔和仍然从张仲景意,应当脉证合参。这个观点,《脉经》中占有《伤寒杂病论》的大量篇幅可以佐证。他在《脉经》序言:“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
仔细阅读《脉经》之后,再读《伤寒杂病论》,从两部著作中的“问曰、师曰”一问一答的讨论过程,就会发现,王叔和不仅张仲景学术思想传播当之无愧的大功臣,甚至极可能为张仲景的亲传或嫡传弟子。因此《脉经》的成书,是为《伤寒杂病论》解读的最佳注释。
针对脉法学习的难点,《伤寒论·平脉法》将脉法纲要细化,对脉法应用的相关问题作了高度概括,如脉法原理、脉象的常与变、应用要领等以歌赋形式综合整理,语句琅琅上口,涵义显白深刻,是有史以来的脉法经典。王叔和将其收载于《脉经卷第五》,名为“张仲景论脉第一》: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
上一篇:《伤寒论》张仲景自序为后人伪托下一篇:默默学经方之---------医事小言药证讨论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