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58|回复: 3

《伤寒杂病论》的源流和传承

[复制链接]

241

主题

2036

积分

77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36
发表于 2016-9-12 09: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要想学好《伤寒杂病论》,首先要考证《伤寒杂病论》一书的源流和传承,理清其理论渊源,捋顺其辩证论治的思路和脉络,才能真正读懂《伤寒杂病论》这部旷世经典巨作。
在《伤寒论》原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使后世医家认为《伤寒杂病论》传承于《内经》和《八十一难经》,造成后世医家以《内经》观点解读《伤寒杂病论》成为主流。[7]上世纪三十年代杨绍伊及其后来的胡希恕、钱超尘等的考证资料均说明《伤寒论》原序并非张仲景所写,而是整理者王叔和的作品。而生于仲景同时期稍晚的皇甫谧在其著作《甲乙经.序》中说“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指出了《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是一脉相承的,《伤寒杂病论》是仲景由《汤液经法》论广而来,而不是继承《内经》理论撰写的。[8]
这里要说明的第一个问题是:《伤寒杂病论》(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属古中医体系中的经方派,与《黄帝内经》所属的医经派不属一个理论体系,二者没有传承关系。故用《内经》的理论观点去看待、解释、评价经方体系的《伤寒论》或《金匮要略》是不妥的。
所谓“古中医体系”是指仲景所处之汉以前的中医学术体系而言。刘志杰先生曾在其著作《金匮要略增补》一书中形象的将汉以前的中医学术体系用 “两大派别”、“三大体系”、“四大辩证”三方面来概括,既中肯又贴切。
(一)、两大派别——是指“医经派”和“经方派”。
医经派:《汉书.艺文志》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并箴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
医经派包含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含阴阳、五行学说及气血、经络、脏腑等解剖、生理、病理等。其理论也是三大学术体系的共同基石。
《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七家:《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经》。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医经体系中只有一本《黄帝内经》保存下来,且已错简、脱失严重。
医经派以《黄帝内经》和《辅行诀》为代表。《黄帝内经》讲述中医基础理论,《辅行诀》讲述中药方剂及配伍。
经方派:广义的经方派,泛指运用药物治病的学术体系,包括医经派的五脏五纲辩证体系。狭义的经方派,单指六经辩证体系。经方派又分两个体系,一个是仲景的阴阳六经辩证体系;一个是以扁鹊华佗为代表的五行五藏辩证体系。其中的五行五藏体系的理论,又是方剂配伍学的始祖,仲景所用方剂,是在其基础上的论广发挥。
《汉书.艺文志》说:“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汉书.艺文志》记载经方十一家:《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金创方》、《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泰始黄帝扁鹊俞附方》、《五藏伤中十一病方、《客疾五藏狂癫病方》、《妇人婴儿方》、《神农黄帝食禁》、《汤液经法》等。
经方派,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汤液药物治疗疾病的学术。以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秦代以前的《神农本草经》、殷商时代的《汤液经法》为代表。该学派以八纲为理论基础,逐渐发展为以三阴三阳为理论模型,用六经(纲)框架为基本辩证工具,结合阴阳、卫气营血,采用汗、吐、下、温、清、和等方法,辩证清晰灵活,方剂配伍严谨,强调方证对应,辩证准确,效如桴鼓。
故经方派是起源于《神农本草经》,发展于《汤液经》,成熟并完善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二)、三大体系——五行理论体系、阴阳理论体系、经络理论体系(略)。
(三)、四大辩证——五脏五纲辩证、三阴三阳六经(纲)辩证、经络十二纲(包括奇经八脉)辩证、经络六纲辩证(略)。[9]
这两大古中医流派,三大学术体系,四个辩证系统,各有其单独的理论体系,不能彼此混淆参杂。当代学院派经方泰斗刘渡舟教授在其晚年曾说:“我从‘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两个‘本’字,悟出了中医是有学派之分的,仲景乃神农学派的传人”。 [10]王叔和虽对仲景经方学术的保存和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自整理《伤寒杂病论》起,就没理清各流派的理论渊源,误将医经系《内经》的理论参杂进经方系《伤寒杂病论》的“伤寒序”、“伤寒例”、“平脉法”、“辩脉法”、及《金匮要略》的“杂病例”、“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使后人误认为《伤寒杂病论》是从《内经》理论继承而来,从而出现了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源流和传承发生了误解,出现了后世对经方理论上的认识偏差。
要说明的第二个问题是:《伤寒杂病论》属古中医的经方体系,起源于神农时代的方证用药经验,理论基础是八纲。读过《神农本草经》者都知道,古人最早时用单味药治病而积累了单方方证经验,由此渐渐认识到,临床疾病复杂多变,单味药多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病情需要,多数疾病往往需要二味、三味,甚至更多药味组成复方方剂,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这样就逐渐积累了用什么复方,治疗什么证,即复方方证经验,反映这一发展历程的著作是殷商时代的《汤液经法》。那时的经方复方是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治疗疾病的寒、热、虚、实,并明确了疾病症状的反应是在表还是在里,应用相对应的或解表、或攻里之不同治疗方法,以达到恢复阴阳平衡从而治愈疾病的目的。至汉代张仲景从临床实践出发“论广汤液经”,系统并完善了六经辩证及辩方证的经方医学理论,使经方方证与临床病情完美结合,形成了完整的辩证论治之经方临床诊疗系统。[11]
要说明的第三个问题是:《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原本为一部完整的医学全书,是《伤寒杂病论》中的外感病和杂病两部分。《伤寒论》以外感病为例,讲的是疾病辩证纲要,以三阴三阳六经(纲)辩证立法;而《金匮要略》是仲景论治各科杂病诊治规律的著作,其辩证方法与《伤寒论》的理论是贯通一体、一脉相承的,即均是采用的三阴三阳六经辩证法,并非后世所说的脏腑五行及经络辩证理论,更不可能会形成以六经辩证解《伤寒》,以脏腑五行、经络辩证解《金匮》的局面,使一部完整的经典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论体系而自相矛盾。
汉传中医创始人刘志杰先生,通过大量汉唐古中医文献的检索及考证后发现,仲景学术的原始资料,最早被收载于西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卷七、八、九》当中。严格的说,《金匮要略》一书的初步整理,是在《小品方》后,《千金方》前的时期。南北朝.陈延之所著《小品方》记载有《张仲景辩伤寒并方》八卷和《张仲景杂方》(即后世《金匮》的内容)八卷,可以看出,这两部书应是后世经过初步整理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原始版本。二书所用的辩证方法,并非后世所说用《内经》的五行五脏辩证法,而是纯粹用的经方体系之八纲辩证和六经辩证法。[12]
要说明的第四个问题是:学习经方,要从仲景原著原文中前后对照参考分析,才能掌握、理解仲景的原意。研究《金匮要略》,要与《伤寒论》结合互相参考,要用仲景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用我们现代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或臆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金匮要略》(或《伤寒论》)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医疗学术理论水平大环境下,从原著中的条文方子里进行逻辑思维和排列,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对此,刘志杰先生在其所著《金匮要略增补》一书中提出了对经典解读的具体要求:
1、分清体系,径渭分明,抓住全书的内涵,理清中心思想,绝不先入为主,避免臆测武断。
2、提取理论框架,一线贯通首尾,不夹杂乱解。
3、用原书内容互释疑难,不于书外求解。
4、原汁原味,不妄加发挥。[13]




上一篇:一分钟止鼻出血
下一篇:《伤寒杂病论》的核心理念是“方证相应”

366

主题

8185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185
发表于 2016-9-12 13: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伤寒杂病论》的源流和传承

华而不实 发表于 2016-9-12 10:50
火。重于外表,煌煌于外,灿烂夺人耳目,虚于内不能纳,炎于上不能下,根本已失,虚壳也。水,重于内守,精 ...

受益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089

积分

18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89
发表于 2016-9-12 2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金匮要略》(或《伤寒论》)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医疗学术理论水平大环境下,从原著中的条文方子里进行逻辑思维和排列,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值得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65

积分

66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世无不治之病

Rank: 2

积分
365
发表于 2016-9-13 0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伤寒杂病论》的源流和传承

华而不实 发表于 2016-9-12 21:38
你是不是高手,一看医案就知道你是个骗骗,我所发言,与楼主无关。

兄弟之言,道出了许多明白人不想说的话,许多医案确实虚假,但大部分人懒得说,明白人一笑置之,此论坛比起某些论坛来说好太多了,更有大师级人物标新立论,、曾有一中医来我处吹嘘说:现在他治病不用八法,单用衡法,我说衡法之说是颜氏提出的吧!他说是的,我又问他什么叫做道,他说太广泛了,不好说,他反问我什么叫道,我说道即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生病亦如是,阴阳不平衡了就生病了,把阴阳调平衡了,病也治好了,你所说的衡法应在初入中医之门就应该懂的,所谓八法也是使阴阳平衡时损余补不足的方法,你不用怎么能衡,他听后无言羞愧而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0:37 , Processed in 0.06677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