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689|回复: 23

《伤寒论》张仲景自序为后人伪托

[复制链接]

27

主题

467

积分

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67
发表于 2011-12-18 18: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创]《伤寒论》张仲景自序为后人伪托
新西兰注册中医师公会  罗鸿声
要谈《伤寒论》张仲景自序的真伪,我们首先从《伤寒论》的成书谈起,关于张仲景的著作,最早见于陈延之《小品方》序,其序云:“《张仲景辨伤寒并方》有九卷,而世上有不啻九卷,未测定几卷,今且以目录为正。《张仲景杂方》有八卷。”其后,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上也只说: “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宗,又悉依本草。”,《隋书•卷三十四•志第二十九•经籍三• 子》载: “《张仲景方》十五卷 仲景,后汉人。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亡。《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 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时,仍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之叹。因而,直到唐初,典籍所载,均无《伤寒论》书名,至唐·王焘撰《外台秘要》(752年)时,始有《张仲景伤寒论》之名。《唐会要》卷八十二医术亦有如下记载:“乾元元年(758年)二月五日制。自今已后。有以医术入仕者。同明经例处分。至三年正月十 日。右金吾长史王淑奏。医术请同明法选人。自今已后。各试医经方术策十道。本草二道。脉经二道。素问十道。张仲景伤寒论二道。”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七•经籍(下)• 丙部子录》载:“《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六十五•志第四十九•艺文三• 丙部子录》载:“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又《伤寒卒病论》十卷”。从以上文献可知,张仲景的著作在王焘之前既无《伤寒论》之称,也无《伤寒杂病论》之名,但可以看出张仲景的著作内容基本上是沿两个方向演变的,一是杂病,如《小品方》序:张仲景杂方,《隋书•经籍志》张仲景方,《张仲景疗妇人方》,《新唐书•艺文志》张仲景药方,至宋臣校书后,称《金匮要略》。二是伤寒病,如《小品方》序:张仲景辨伤寒并方,《隋书•经籍志》张仲景辨伤寒,《外台秘要》张仲景伤寒论,《新唐书•艺文志》伤寒卒病论,至宋臣校书后,均称《伤寒论》。据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二·方术部三·医二》载:高湛《养论生》曰:“王叔和性沉静,好着述,考核遗文,彩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编次张仲景方论,编为三十六卷,大行於世。”王叔和编次的张仲景方论,并未提是什么书名,王叔和著《脉经》时,书中也采用了张仲景遗论,然在其序中并未提及仲景书名,仅曰:“今撰集歧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从上述资料来分析,张仲景并没有撰《伤寒论》,但他总结了治疗疾病的经验和药方,由王叔和撰次为张仲景方论,自魏晋南北朝至初唐,其书名并不统一,据记载 有:《张仲景方》、《张仲景辨伤寒并方》、《张仲景杂方》、《黄素药方》、《张仲景疗妇人方》、《张仲景评病要方》等,上书或亡或散,其余剩者,经唐宋医 家整理后而演变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张仲景既然没有撰《伤寒论》,因此,也就不可能写自序了。
     其次,我们再来看《伤寒论杂病论》的书名,可以说,《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已成为中医界的定论,《伤寒杂病论》这一名称就是来自所谓的“张仲景自序”。如今绝大多数中医专家和学者仍然坚信《伤寒论自序》为张仲景所作,并在他们的著作中引以为参考,以考证张仲景的生卒年代、推断一些中医文献的史实等等,这确实是中医界的悲哀。《新唐书•艺文志》载有《伤寒卒病论》,南宋郭雍以张仲景自序为据认为《新唐书•艺文志》所载的《伤寒卒病论》的“卒”乃“杂”之讹,如《伤寒补亡论•卷一•伤寒名例十问》云:“伤寒何以谓之卒病雍曰无是说也。仲景叙论曰, 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而标其目者, 误书为卒病。后学因之, 乃谓之七日生死人, 故谓之卒病。此说非也。古之传书怠惰者, 因于字画, 多省偏旁。书字或合二字为一。故书杂为□, 或再省为卒。今书卒病, 则杂病字也。汉刘向校书中秘, 有以赵为肖、以齐为立之说, 皆从省文而至于此。与杂病之书卒病无以异。今存《伤寒论》十卷, 杂病论亡矣。”此后,医家遂以“卒病”为“杂病”,至今研究《伤寒论》者仍沿袭此说。但是《伤寒杂病论》之名于文理上讲不通,在“伤寒”之后加一“杂病”,表示伤寒是杂病之意,而《伤寒卒病论》则与仲景之书是名实相符的,“卒”字之意,在古书中,有仓促,急速,突然之意,音为cù ,《墨子•七患》云:“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史记•仲尼弟字列传》曰:“虑之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在古医籍亦有记载,如葛洪《肘后救卒方》六卷,陶弘景有《补肘后救卒备急方》等。故卒病即急病之意。在古代,伤寒病多为急重之病,故用卒病,宋臣校《伤寒论》序亦云“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前面已分析过,张仲景的著作并非他本人亲撰成书,而是后人将其经验及药方编集成书,张仲景不可为他死后才成书的《伤寒论》作序的,故郭雍依假序之论是不能成立的。而真正包括张仲景论伤寒和杂病的书应是《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如宋臣孙奇在《金匮要略方论》序云:“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但已不是张仲景著作的原貌。
   最后我们从《伤寒论》张仲景自序的内容来分析,对于《伤寒论》张仲景自序,历来有学者进行质疑,如元代吴澄曰“序中所引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护药录等书, 质之于论中, 未尝有一本于此者‘又所谓五行, 经络之说, 三部九候、明堂、阔庭之诊, 论中未尝说, 序乃说之, 何其说之矛盾乎!……凿凿乎是证后人之手痕。此序亦与卫宏诗序同出于后人, 假托无疑矣”近人廖平说“ 自序一篇, 唐本所无,《千金》两书、《外台》、《脉经》皆不载。其末尾‘天布五行’一段, 系《千金》首卷, 治病暑例文之首段,其序之首段, 系出《备急千金要方》叙言末段。”现在我们可将此序分成三段来分析:
   第一段从“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至“危若冰谷,至于是也”。在此段中,从“怪当今居世之士”至“蠢若游魂”的文字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所引张仲景之语大致相同,不知孙序所引张仲景语出于何处?但绝不是引自《伤寒论》张仲景自序,因为,孙思邈写《备急千金要方》时,未能见到《伤寒论》而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之叹,因此,这段话不可能引自《伤寒论自序》。此外,序的开头即犯东汉光武帝之讳。
   第二段从“余宗族素多”至“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从“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之语即可知非仲景所写,在上面的分析已说过王叔和编次张仲景方论并无书名,假若仲景写有此序,亦有《伤寒杂病论》书名,为何王叔和、陈延之、葛洪、陶弘景在他们的著作中未加以引用,且宋以前史书亦未载此书名。此外,《伤寒论自序》第二段有仿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之嫌,《备急千金要方》序云:“痛夭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虽不能究尽病源,但使留意于斯者,亦思过半矣”《伤寒论自序》则曰“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关于“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之语,中西维忠“自序辨”曰:“而今仲景氏之自序于卷首者何耶?窃寻其文意脉理不属,且其言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乃今质诸终篇,未尝有本于此者,或似于此,固无足信者矣。至他,如‘五藏府俞、经络阴阳、及人迎趺阳、三部九候、明堂阙庭’等之言,皆不与本论相惬(合)也。而其不出于仲景氏之乎矣,是必后之黠者不推仲景氏之本旨,伪拟以欺人者耳。”
   第三段从“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到“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其中“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文字见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孙思邈未说明是仲景之语,通常来说,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引录仲景之语,往往冠以“张仲景曰”,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论诊候第四》云:“张仲景曰∶欲疗诸病,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治道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朽,悦人皮肤,益人气血。”而在“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这段文字前未有“张仲景曰”字样。此外,孙思邈写《备急千金要方》时,尚未见到《伤寒论》,不可能将所谓《伤寒论自序》的文字抄进《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故此段文字亦不是出自仲景之手,而是《伤寒论自序》的作伪者抄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之文。“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这段文字亦有仿《备急千金要方》序之嫌,《备急千金要方》序云:“春秋之际,良医和缓,六国之时,则有扁鹊,汉有仓公,仲景,魏有华佗,并皆探赜索隐,穷幽洞微,用药不过二三,灸炷不逾七八,而疾无不愈者。”从“观今之医”到“实为难矣。”亦是抄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之文。对于其中“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一段文字,王聘贤认为与《伤寒论》内容不符,他在“《伤寒论》自序考评”一文中说“自序说:‘人迎、趺阳, 三部不参’。人迎与趺阳业并见, 只序中言之。《伤寒论》中, 无人迎之明文。有人解颈侧动脉是人迎, 足背部前胫动脉是跌阳。然论中又有诊寸口及少阴、肾脉太溪之明文, 照自序所言, 人迎趺阳, 再加上寸口少阴是四部, 自序明说‘三部不参’,而忽又弄成四部, 论中又无人迎之诊。《伤寒论》内容与自序相矛盾。”(王聘贤,《伤寒论》自序考评)
     通过以上对《伤寒论》自序的分析,可知此序并非张仲景所写。而王叔和所编次的张仲景方论根本没有仲景所写之序,此序乃唐人仿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杂以《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所引张仲景之语而成。既然此序非仲景所作,而出自唐人之手,那么张仲景的著作也就无所谓的《伤寒杂病论》之名,《新唐书•艺文志》所载的《伤寒卒病论》的“卒”也就不是“杂”之讹。也不存在《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之说。
更无所谓的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了。




上一篇:经方脉诊1
下一篇:《伤寒杂病论》的真谛所在
发表于 2011-12-18 19: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杂病论》由张仲景述,王叔和撰次,这个结论应该比较可信的。从历史文献及《脉经》内容考据,王叔和无疑为张仲景望诊所谓“四十当眉落”的王仲宣的族人,更可能是张仲景晚年的嫡亲弟子。《脉经》中,王叔和对张仲景推测至极,其“问曰”、“师曰”的对话,有些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些则单独载于《脉经》,绝非偶然。更《伤寒论》中之《伤寒例》篇说明“今搜采仲景旧论”,以及条文之外的<辨不可发汗》篇说明著作的“重集”,等等之类,皆证明王叔和整理张仲景学术思想之功。现在我们学习张仲景,在一定意义上毋如说是学习王叔和。王叔和为了后学弄懂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专撰《脉经》,在《伤寒杂病论》尤其推崇“平脉辨证”法,就是最好的证明。《伤寒杂病论》中众多的经文解读都与阴阳脉法相关,所以,宋代整理者林亿等人感叹“八百余年来,惟王叔和能学之”,确实没有丝毫的夸张。但后世学者昧于脉法不明,专注方证对应,导致经文解读错误百出,甚至解释不通者,均作错简,是为可憾!孰可谓“瞎子摸象”而已。其实,脉法熟悉,读经文简直犹如现代白文,有何难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526

积分

42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26
QQ
发表于 2011-12-18 20: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是分析,现在也有人分析历史上有无张仲景这个人了,因为《三国志》《后汉书》都无张仲景的记载,但有华佗、郭玉等名医的记载。尽管如此,伤寒论的地位在我心中是不可以动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387

积分

5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针药并用,内外合治,

Rank: 4

积分
1387
QQ
发表于 2011-12-18 21: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人没有“自序”这个文体。

应该是伪作,或者部分段落是伪作。
大愿力成就人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74df4b0100dlbb.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发表于 2011-12-18 22: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在伤寒论方面所知甚少,水平很低。但是,“自序”这个名字也是后人加的,仲圣没有说是“自序”。再者,从原序的文字文理及背后意蕴来看,我认为是仲圣原著。换言之,如是后人托作,能有如此见地,也等同于圣人了!
济舟堂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发表于 2011-12-18 23: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个应该也是个破绽。

   建安一共二十五年,但只有建安二十二年发生了大疫。与序言不符合。这个钱超尘先生考证过。

   但钱老等人不怀疑序文,转而认为“建安”应该为“建宁”,因为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大疫;建宁4年,公元171年,大疫,173年春天大疫,179年春天大疫。不到十年,发生了四次大疫。

   改“建安”为“建宁”大概属于和稀泥之类吧。尽管两种可能都存在。

   序中提到的卷数也与一些早期文献不符。这个我论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发表于 2011-12-18 23: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古自今,医书的伪序现象还是很常见的,属于推销、推广的手法。另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伪名医著作者。如很多署名华佗的医书,《张仲景五藏论》之类;傅山系列医书也是,傅山研究者及钱超尘等人考证过。《医贯》范行准先生考证也应该为吕留良所著,不是赵献可,后来为了修正一些思想,他再写了《吕氏医贯评》。《辅行诀》与陶弘景相关的可能性也很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发表于 2011-12-18 23: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种大量引用的文章,最好如五楼那样小段分隔的格式,否则看上去很吃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2-19 03: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脉法熟悉,读经文简直犹如现代白文,有何难哉!------[s: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467

积分

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6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06: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楼(汤一笑) 的帖子

接受先生的建议,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1-12-19 06: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史文献的考证研究非常重要又非常不容易,感谢罗鸿声、汤一笑等先生,你们的工作给经方的学习与研究带来了启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09: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tdycai2) 的帖子

整部《伤寒杂病论》就是一部医学法律,强调的是举一反三的方法的学习,所以张仲景自诩“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并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证即证据之义。平脉辨证,即通过脉象确定证据。证据即病机。平脉辨证法,凭脉断证,见脉知病。脉证合参,病机显明,立法有据。证据充分,方治必应。若能识得此妙,自能悟得经文真谛,即可做到”料度腑脏,独见若神”,更可方证对应,效如桴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1-12-19 10: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问题谁也说服不了谁,对临床也无甚影响。不必耗费太大精力。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1

积分

27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61
发表于 2011-12-19 13: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序言是张仲景在写完伤寒杂病论后,写的一段回忆性综合性序论,家族死亡人数众多的时候,张仲景还没有学医。序言的前两段只是促进学医的原因,如果真的当时能看病,家族中还能死亡这么多人?所以张仲景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这个序言(现在说是)也很可能是在完成《伤寒论》的编写后后注在书末的总结。也可能有的医家把它转移在前。
至于“天布五行,以运万类。。。。。变化难极”这是张仲景的主题思想,不明白就不要先来否定,孙思邈很多都是抄袭的张仲景的原话,很多都没有注明,不能因为孙思邈写过就是孙思邈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发表于 2011-12-19 14: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序言当然多是后写的,写过论文的人都明白。但这与楼主所论关系不大。

孙真人确实常引用他人的东西而不注明出处。这个确实对楼主所论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发表于 2011-12-19 14: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序言、或部分序言的怀疑由来以久。没有人会无端的怀疑“圣人”之言,尤其在古代。

之所以屡遭怀疑,终究还是因为它确实有可疑之处。并且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467

积分

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6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05: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4楼(汤一笑) 的帖子

汤先生说得对,孙真人确实常引用他人的东西而不注明出处。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孙真人千金方序中引用了张仲景的文字,有”张仲景曰“字样,这段文字被引入到张仲景序,而“天布五行,以运万类。。。。。变化难极”这段前面没有”张仲景曰“字样,但同样被引入到张仲景序中,然而孙真人写千金方时,并未见到”张仲景要方“,而且,在孙真人之前,尚未找到“伤寒论”或““伤寒杂病论”书名的证据,所以还是认为不是仲景所写。谢谢先生的提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1-12-21 23: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甲乙经序是伪作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不能以甲乙经序说伤寒论源自“汤液经法”,最可的考证应来自伤寒论条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467

积分

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6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9: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7楼(暖风) 的帖子

说得对,希望大家共同努去考正这两篇序,以还中医史的真面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1-12-22 13: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8楼深有同感还原中医历史可以减少很多无为的争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14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3 17: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江湖医侠 的帖子

江湖医侠:
《伤寒杂病论》由张仲景述,王叔和撰次,这个结论应该比较可信的。从历史文献及《脉经》内容考据,王叔和无疑为张仲景望诊所谓“四十当眉落”的王仲宣的族人,更可能是张仲景晚年的嫡亲弟子。《脉经》中,王叔和对张仲景推测至极,其“问曰”、“师曰”的对话,有些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些则单独载于《脉经》,绝非偶然。更《伤寒论》中之《伤寒例》篇说明“今搜采仲景旧论”,以及条文之外的<辨不可发汗》篇说明著作的“重集”,等等之类,皆证明王叔和整理张仲景学术思想之功。现在我们学习张仲景,在一定意义上毋如说是学习王叔和。王叔和为了后学弄懂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专撰《脉经》,在《伤寒杂病论》尤其推崇“平脉辨证”法,就是最好的证明。《伤寒杂病论》中众多的经文解读都与阴阳脉法相关,所以,宋代整理者林亿等人感叹“八百余年来,惟王叔和能学之”,确实没有丝毫的夸张。但后世学者昧于脉法不明,专注方证对应,导致经文解读错误百出,甚至解释不通者,均作错简,是为可憾!孰可谓“瞎子摸象”而已。其实,脉法熟悉,读经文简直犹如现代白文,有何难哉!
我很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3-26 2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提供了一个角度来研究伤寒论---从脉学的角度---有意思---但是脉学是不是也有不少流派呢?[s: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6

积分

4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16
发表于 2013-5-20 13: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序言是罗、汤两位先生写的,好了吧!!
从语言文字的感觉来看,序言与后面的辩脉、平脉是融为一体的,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语言文字的感觉是融为一体的!
胡希恕先生曾经认为金匮要略是后人伪造的,我就批驳了他!!!
罗、汤靠这样的方式在中医界出人头地,终究是要遗臭万年的。
有空研究一下,从先秦文学到两汉文学,
自然会不言而喻。
我们乡下有一句话、俗语:“丑人多作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发表于 2013-5-20 13: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用好伤寒论 的帖子

用好伤寒论:这个序言是罗、汤两位先生写的,好了吧!!
从语言文字的感觉来看,序言与后面的辩脉、平脉是融为一体的,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语言文字的感觉是融为一体的!
胡希恕先生曾经认为金匮要 .. (2013-05-20 13:25) 

本人算不上中医界中的人士,只能算边缘人士。

汤一笑也不过是网络符号。

以语言文字风格来研究古籍的真伪有些效果,但也不完全靠得住,这李零等学者早论述过。考古发掘也已经证明。

否则也就没有“高仿”一说。后人既然能知道什么是两汉文章规范,自然也能写出符合两汉文章规范的文章;清代的经学大家同样可以写出符合两汉语言文字规范的文章来。唐宋刚好古文运动兴盛,倡导的就是两汉文章。

真想讨论问题没必要这样意气用事。有能耐可以就罗先生的论据论证一条一条讨论,我想罗先生也会欢迎你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5:44 , Processed in 0.21628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