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203|回复: 0

《内经》避讳字初探

[复制链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发表于 2008-2-27 15: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正”字之避讳

  《史讳举例》云:“或谓秦始皇名政,兼避‘正’字,故《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称正月为端月,此避嫌名之始也。不知‘政’与‘正’本通,始皇以正月生,故名政。《集解》引徐广曰:‘一作正。’宋忠云:‘以正月旦生,故名正。’避正非避嫌名也。”又云:“《秦楚之际月表》端月注,《索隐》曰:‘秦讳正,谓之端’”《琅邪台刻石》曰:‘端平法度’、‘端直敦忠’,皆以‘端’代‘正’也。”

  《内经》一书有战国之文章,有秦汉之文字,而秦始皇焚书,惟医卜种植之书不焚,留而传之,当也有避讳,如《素问》:

  第五篇:“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

  第十九篇:“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

  第五十五篇:“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纳针,为故止。”

  第七十篇:“其气端,其性随……。”

  以上数条,其中“端”字改为‘正’字,则文义易解,笔者认为,当属古人回改末尽之文。

  又,《玉机真脏论》云:“真脏脉现,乃予之期日。”唐代杨上善注云:“古本有作‘正脏’,当是秦始皇名‘正’,故改为‘真’耳,‘真、正’义同也。”此说甚是。《周礼·天官》云:“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东汉经学家郑玄注云:“‘脏之动’,谓脉至与不至,正脏五,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其中“脏之动,谓脉至与不至”一句,正言“正脏脉”也,故云:“正脏五”。由此可见,先秦不称“真脏”,而称“正脏”也,因避始皇之名,改“正”为“真”。元代医家危亦林撰《世医得效方·集脉说》云:“两手各三部,分为寸关尺。左三部,正脏心肝肾,小肠胆与膀胱为腑;右三部,正脏肺脾命,大肠胃与三膲为腑。”是其证也。再如《至真要大论》,“至真”也应为“至正”。《庄子·骈拇篇》云:“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可见先秦称“至正”,而不称“至真”也。其它《金匮真言论》、《离合真邪论》等,均宜改“真”为“正”。总之,凡书中因避秦始皇名讳者,均应改之。

  或曰:书中凡云“真气”者,是否全改作“正气”?曰:必区分而改之。何也?“真人、真气、全真、保真”者,均为古代道家专用术语,《黄帝内经》自古称之为道家专著,因此而收入《道藏》,故凡属道家专称者,不能改之,如《上古天真论》一文中之“真气”者是也。但《黄帝内经》终究是一部医书,其中先秦古籍居多,如《离合真邪论》一文中之“真邪、真气”者,此因避讳而成,均宜回改成本字。“真邪、真气”回改成“正邪、正气”,一扫玄妙神秘,令人一目了然,不但利于国人之学习,译成他国之文字,也省去了许多费解,岂不善哉?

  或曰:“真气”与“正气”,是否为同一之物?曰:“真气”者,乃道家修炼所得。道人李涵虚《道窍诀》云:“元气者,童子得之于天,所谓成形之气,随年加长者也。若夫真气则不然,先天元始之祖,自虚无内生来,要得真师口诀,先设乾坤鼎器,调和真龙真虎,打合真阴真阳,半个时辰,结为铅母,铅中产阳,乃为真气。故天以元气生人物,而道以真气生仙佛。”“正气”者,《灵枢·刺节正邪篇》云:“正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今人解释为:“指人体对疾病防御抵抗和再生的能力。”故《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由此可见,“正气”与“元气”同一,而与“真气”,实为二物,不可等同。

  《黄帝内经》一书,自唐代王冰整理之后,便遗有“先天不足”之症,其中尚有许多王冰没有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内经》之成书,其内容绝非一人一时之作,全书所用之术语,缺乏规范统一,同一名词其内含所指不同。如“正气”,此论中指人身元气而言,彼论中又指“四时正常之风气”。“真气”一词也然,此论指正气而言,彼论指修道所得。因不知是避讳字,加上年代久远,使用上出现“同化”,造成词义界定不清。同一词汇,文字书写不同。比如“早晚”,此论作“早晚”,彼论作“蚤晏’,他论作“早晏”,因不知假借,造成混乱。这些均属王冰没有解决的问题。再如:我们今日所用之本,均为王冰整理后的传世之本,而王冰所用底本,当时已是残本,有不少章节,是经王冰缀接而成,其中脱误甚多,以至有些内容,众说纷纭,至今难已定论,这些又属王冰解决不了的问题。

  综上所述,可知《内经》一书在整理上存在许多复杂的现象,不能整齐划一,只能因文而论,所以在回改避讳字时尤须慎重。为此笔者不避狂妄之嫌,意在使之接近古貌,是得是失,是功是过,交予读者评判。才学不到之处,眼界拘囿之点,诚望海内外学者批评指正。




上一篇:《内经》论脑初探
下一篇:药器小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13:12 , Processed in 0.0713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