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女子八岁时,狂痫,休作有时,发则恍惚妄言。诸治无验,至十八年春,加剧,甚每夜三四次发。使女子入浴室以冷水灌之,食顷,与麻黄汤,覆以取汗,二三次,不再复发。
《儒门事亲·热形·恶寒实热六十一》记载:一妇身冷……食沸热粥饭,六月重衣,以狐帽蒙其首犹觉寒,泄注不止。常服姜、附、硫黄燥热之剂,仅得平和,稍用寒凉,其病转增,三年不愈。戴人诊其两手脉,皆如绳有力,一息六七至。《脉诀》曰:六数七极热生多。以凉布搭心,次以新汲水淋其病处,妇乃叫杀人。不由病者,令人持之,复以冷水淋其三四十桶,大战汗出,昏困一二日,而向之所恶皆除。此法华元化已曾用,世无知者。阳气郁闭之重症,一派寒凉表现,三年间服热药仅得平和,寒凉则症重。脉象有力粗大、而数,证明阳气壮实为邪郁闭,阳本不弱故温阳无效,需“发其阳”,应该用麻黄类方。但“热深厥亦深”,外寒内热格拒较剧,用麻黄类方如果不到位“发之不开”,怕会加剧内热外寒之格拒。张子和不愧为临床高手,以冷水治“寒”,激发郁闭之阳气,不药胜药。初阳气未达,寒加重,“妇乃叫杀人”。继续,不断加量,至“三四十桶”冷水淋之,阳气郁极而发,“大战汗出”,病情向愈。战局扭转,然正气也大伤, “昏困一二日”,自愈。
此两则医案,均为慢病久不治,其治疗均有以冷水洗澡,但两者不同点在于,后者确为麻黄汤泟,但因医家纠结于“寒热格拒”,未用麻黄汤,后用冷水冲洗亦不过替代麻黄汤,使机体交感类功能激发而解除此时的病理状态。此做法却亦不如放手与麻黄汤更为稳妥。前者与此不同,患者发病情况并无麻黄汤证表现,以冷水灌之后亦未提及其变化,是否出现了麻黄汤证的情况。但从其全篇体会其意义,应是出现了麻黄汤证,出现用其余地,故而予以麻黄汤。这似乎意味着医者人为造出了一个麻黄汤证,从而使用麻黄汤,效如桴鼓。以此推之,是否可以用下法,使其出现泻心汤等类方证而投之?如果是此人为感冒,但此人不懂治疗,仅可治疗肺炎,是否可以使其发展为肺炎再去治疗,从而方证对应治疗?
那么从理论上讲,此时机体处于的病理状态我无法治疗,但是我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其达到另一种我可以治疗的病理状态,从而对症治疗,出现效如桴鼓的效果。这仍不失为一种治疗方式。但如果仅靠误治等杂药乱投,往往会使机体更加衰弱,使病情更加复杂棘手,难以治疗。正如医案所述,患者经历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效,显然可以归为误治,但并未出现明显的方证状态,那么此种治疗方式又如何把控运用呢?可以先看下面两则案例。
胡希恕的老师治胆结石,让病人吃大肘子,然后然后痛起来就可以吃大柴胡了。
病人的家属,本来有胆结石,但是医师的意见是注意饮食,不痛就不管了,但是那天他们被朋友请出去吃火锅,然后回来就痛起来了,给他开了大柴胡的免煎剂,然后吃了之后更痛了,不过一会儿拉大便了,拉完之后就没痛了。目前两年了,患者没有检查,但是没再痛过。一专治胆囊息肉的老中医,无论患者疼痛与否,都投以大柴胡汤加减。若患者无症状便嘱咐患者吃猪肘等食品,待其疼痛再服药,往往立竿见影。
这两则很值得考虑。胆结石的患者少吃油腻肉食是常识,否则会使病情加重,变为急性发作。两者均为胆结石患者因吃太多肉食出现了急性发作,从而出现了大柴胡汤的状态。(前者为治疗方向,所以以大柴胡汤的病理状态为目标,后者为具体患者,其状态亦为大柴胡汤的状态之一。)服用大柴胡汤后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原来的慢性病经过此次发作后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不同点为前者为主动令其发展,后者为被动偶然的发展。但是对于机体而言,两者并无差别。
一些温病大家在治疗湿温病时,三仁汤等芳香化湿总无效,反投以姜附。待患者出现高热,舌黄干燥,再以大黄泻之,往往有奇效。
娄绍昆老先生的《中医人生》中有这么段话“慢性肝病的急性发作期不仅是疾病对于人体的严重伤害,也是人体对疾病的积极防御与抵抗。所以这对病人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诊治得好也可能一举取胜;诊治得不好也可能使疾病趋向恶化。”
也就说当长期性的慢性病出现急性发作时,往往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转折点,只要方证相应,顺应机体而对症治疗,很有可能极大的缩短病程,甚至治愈。而急性的发作可以为偶然的诱因,但也可以为医师主动的导向!第一个麻黄汤证的医案是医师主动使其外感出现麻黄汤证,胡老的老师则是主动调控患者饮食使其急性发作出现大柴胡汤证。看上去均为医师动地创造病人的方证状态,从而对证治疗。而这种主动地创造,诱导,看上去是促进疾病的发展,但实际上,确是在帮助机体解除疾病。在机体处于慢性病状态时,虽然机体病情不重,但抗病能力亦不强,未完全调动身体的抗病能力,但在急性发作时,疾病与机体斗争剧烈,抗病能力亦大大提高,此时对症治疗便可永绝后患。而机体的慢性病有时为急性病未得对症治疗而迁延不愈成为慢性病,此时促进其急性发作亦可看作使其回到原来初发病的状态以弥补当时的过错。
我们在治疗慢性疾病时,虽然抑制了病情的发生发展,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机体自愈能力处于被动状态,因为病此人所展现的症状(包括理化指标)不仅是疾病的反应,亦是机体抗病能力的反应。故会出现有许多患者服中药时好转,停药则恶化,结果必须长期服用。人体的抗病能力有两重性,一方面抵抗疾病,另一方面激烈的反应亦会造成机体的损伤,如炎症反应。一味地以抑制与纠正,可能会出现压而不服,纠而不正的无效治疗或替代效应,反而有可能使人体依赖药物而丧失了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内经》在论述反治提出了“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不能仅理解为顺应病机,更有一种从症的态度,即促进症状的加重。其本质是促进机体的主体性反应,促进斗争从相持走向激化,从而动摇机体此时慢性的病理状态。黄煌教授曾在讲座中提出,在治疗是自觉方证相应,理法均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可以将思路反转,反过来治疗,往往有奇效。如他在治疗一位失眠患者,各种安神补养镇静均无效,反其道而行之,用麻黄类兴奋剂,二三剂痊愈。
而促进疾病症状的加重还有一个优点便是能够使此时机体的情况充分地爆露出来,从而使不明显地方证状态凸显出来。由于疾病斗争的不剧烈,往往难以与其它方证区别。如第一个案例,“阴衰为癲,阳衰为狂”。此处的“阳”当指人体交感类功能(对外界机体的适应与自身能量的调动的功能)低下,麻黄类发剂所谓的发越郁阳当为兴奋此类功能。女患者可能便是处于交感类功能低下的麻黄汤状态,但是由于处于慢性状态,机体通过种种代偿功能反而使其隐藏起来难以发现。在冷水浴刺激后兴奋交感,激发了机体抗病的能力,慢性病相对稳定的病理状态被打破,机体斗争剧烈,此种状态才明显地反应出现来,故而二三剂愈。
故而在慢性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像胆结石类医案,通过促进其急性发给以调动机体抗病能力打破慢性病相对平衡的病理状态,从而对症治疗,大幅度缩短病程,甚至痊愈。娄绍昆老先生亦指出,在关节疼痛的慢性病治疗过程中症状突然加剧,往往預示着疾病即将痊愈。而服药时的瞑眩状态想来亦是如此。除此之外,还可以使不明显的病理状态凸显出来,更容易选择适当的方药。
因此,医师完全可以在治疗慢性过程中,在可控的范围内去促进疾病的进展,通过对机体此时状态的把控以寻求促进的方式、明晰应把机体推何处状态。但注意的应为患者此时应并不虚弱,急性发作的表现应以实证为主而非虚脱状态。 |
上一篇:旭阳野士试译内经之上古天真论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主先,刚...下一篇:中医经典论{食饮有节}名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