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解密外台茯苓饮 作者:黄煌 教授 案例一: 患者资料: 患者 女,81岁,因“发现胰腺占位3月余,伴发热3天”收治入院。患者形体消瘦,脸色无华,唇白,眼睑淡,不欲饮食,腹肌紧张,压之疼痛,有振水音,舌红苔黄腻,脉细。 面诊:形体消瘦,脸色无华,唇白,眼睑淡。 舌诊:舌质淡红,苔黄腻。 腹诊:腹扁平,心下痞硬,腹肌紧张,压之疼痛,按之空,可闻及振水音。 脉诊:脉细。 问诊:患者食欲差,无饥饿感,食后恶心呕吐,时有发热,偶有干咳,无腹胀腹痛,无头晕心悸,无胸闷气短,夜寐欠安,小便正常,大便2-3日一行,近期体重下降10kg左右。 处方:外台茯苓饮
案例二: 患者资料: 患者 女,59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间作伴消瘦乏力1年余”收治入院。患者形体消瘦,脸色少华,唇红润,上腹部隐痛不适,食后反酸烧心明显,口干口苦,纳食差,近3月体重下降4斤,舌淡红,苔白厚,脉弦细。 面诊:形体消瘦,脸色少华,唇红润,眉间明显川字纹,眉毛浓厚,眨眼频繁; 舌诊:舌淡红,苔白厚。 腹诊:腹扁平,压之不痛,按之空可闻及振水音。 脉诊:脉弦细。 问诊:患者上腹部隐痛,食欲差,食后反酸烧心,口干口苦,夜寐欠安,小便正常,大便日行2-3次,不成形,近3月体重下降4斤。 处方:外台茯苓饮合半夏厚朴汤
案例三: 患者资料: 患者 男,60岁,因“腹胀间作2月余”收治入院,患者体型消瘦,脸色苍白,贫血貌,唇淡,不欲饮食,腹胀时作,皮肤绷急,腹肌紧张,压之疼痛,有振水音,偶有胸闷气短,无腹痛腹泻,纳食欠佳,寐差易醒,大便正常,矢气少,小便少。舌淡红,苔薄,脉细滑。 面诊:体型消瘦,脸色苍白,唇白,眼睑淡,贫血貌。 舌诊:舌质淡红,苔薄。 腹诊:腹胀满,心下痞硬,腹肌紧张,压之疼痛,可闻及振水音。 脉诊:脉细滑。 问诊:患者有反流性食管炎,上腹部胀闷,不思饮食,频繁嗳气,饮水后口中吐出清水,夜间侧卧流口水,夜寐欠安。 处方:外台茯苓饮
附: 外台茯苓饮原文: “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间虛,气滿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金匮要略》 古方: “茯苓三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医宗金鉴》 方解: “上、中二焦气弱,水饮入胃,脾不能输归于肺,肺木能通调水道,以致停积为痰,为宿水。吐之则下气因而上逆,虚与气结,满不能食,当补益中气,以人参、白术为君;茯苓逐宿水,枳实破诸气为巨;开脾胃,宣扬上焦,发散凝滞,则陈皮,生姜为使也。其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其中,不能进食,此证最多。 ------《医宗金鉴》” 腹诊 : 腹诊属中医切诊之一,在辨证中有着重要地位,是指用手触摸按压患者腹部,了解腹内脏腑异常变化和全身状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可以了解腹部皮肤凉热、腹壁肌肉软硬度、腹部胀满、压痛、肿块等情况,以及脐间动气(脐周动脉搏动)充盛与否,为疾病的辨证分析提供依据。 腹诊在《内经》《难经》早有记载,至汉代张仲景,尤其重视,他把腹诊运用于分析病因病机、辨别病位病情、指导选方用药,使腹诊的证和治合为一体,形成诊疗体系。 腹诊是《伤寒论》的核心,是方证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一腹证,都有对应的方剂治疗。有是证,用是方,方证相合,证有客观标准,剂有对应之方,疗效有桴鼓之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