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49|回复: 0

談《傷寒論》中的機體自然療能劉文淦中醫認篇,人體的局部組...

[复制链接]

37

主题

176

积分

1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76
发表于 2020-11-11 09:29:05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談《傷寒論》中的機體自然療能
劉文淦

中醫認篇,人體的局部組織器官與全身是統一的整體 。人體內部的陰陽雙方是在不斷運動中維持相對的平衡協調。同時,人與自然界又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患病過程中,在一定的條件下,機體自身可以通過種種不同形式使疾病不經治療而自癒。患病機體的這種抵抗外邪和自然修復的能力,稱篇機體的自然療能。
《傷寒論》有關機體自然療能的論述,寓於各篇條文之中,有的顯而易見,有的則須細審而於無文字中求之,它體現了中國醫學的辨證唯物論思想,客觀地反映了疾病發生、變化的規律。
關於機體自然療能的機理,《傷寒論》第58條明確指出:“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癒。”陰陽是一切事物內部普遍存在的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消長,相互轉化,在不斷地運動變化着。正常人體內的陰陽雙方,就是在不斷運動中維持着相對的平衡協調,即《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一切疾病,無論是用汗、吐、下等法治療的有餘之實證,還是亡血、亡津液所造成的不足之虛證,其最基本的病理變化,均為陰陽的相對平衡協調遭到破壞而偏盛或偏衰,即陰陽失調。若患病機體內部的能動調節作用能使失調的陰陽得以調整而趨於新的平衡協調,疾病則可不治而自愈。如第8條:“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癒者,以行其經盡故也”;第10條:“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癒”;第245條:“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均是在邪勢漸衰,正氣雖虚而不甚之時,機體通過自身的調節作用而達到陰陽自和,使邪去正安,疾病自癒。
《傷寒論》中機體自然療能的論述,概括有以下形式:
1.傷寒表實證,自衄而癒
太陽傷寒表實,表氣閉鬱,當汗不汗,邪氣不能從汗外泄,勢必造成陽更甚,陽鬱之熱迫血上行,可出現衄血,由於汗血同源,一衄之後,衄以代汗,鬱得伸,邪氣借衄得泄,則脈靜身凉而獲癒。第46條所云:“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癒”,即是指此。傷寒衄解,每見於青壯年陽氣旺盛之人,是正氣拒邪外出的一種形式,俗稱“紅汗”。正如徐靈胎所說:“熱甚動血,血由肺之清道而出,與汗從皮毛而泄同,故熱亦解,俗語所云紅汗也。”
2.陽氣閉邪,戰汗作解
太陽病外邪未解,陽氣被閉鬱而又欲拒邪外出,則有戰汗作解之機。在陽氣積蓄力量,欲伸而未發之時,可見脈伏而不顯;當陽氣鬱極而發,與邪氣抗争之時,則作戰慄;終而陽氣得伸,則戰止發熱,汗出脈復而邪去病解。如第94條所說:“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
3.病在太陰,下利而瘥
陽主外,邪在陽有戰汗作解之機;陰主內,邪在陰則有下利作解之機。太陰病脾虛,運化失職,以致積滯腐穢停留腸中,當脾陽來復,運化正常時,則清陽能升,濁陰得降,脾陽有力驅邪外出,推動腸中有形積滯與腐穢之物下行,而見暴煩下利,日十餘行。這是正氣振作,驅逐邪氣的一種形式,一旦邪去積滯腐穢盡,下利終必自止。如第278條所云:“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臨床所見由於飲食不當,損傷脾胃而致的腹瀉,可不經治療,瀉過數次後而自癒者,就是這一機理。
4.津液損傷,汗和者癒
①津液自和,汗出而解
表證誤下,或汗下失序,津傷致虛,若患者正氣得復,津液自和,則可汗出而自癒。如第49條云:“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癒。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癒。”此為表證誤下,出現身重、心悸、尺脈微等裏虛證候。由於邪氣猶未內陷,故可待其裏虛自復,津液自和,便可自汗出而癒。又如第93條云:“太陽病,先下而不癒,因復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癒。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此證由於太陽病汗下失序,先下傷其裏,後汗傷其表,以致表裏俱虛而邪仍不解,故見頭目昏蒙不清。由於正氣雖虛尚未太甚,待其津液漸復,仍可汗出表和而獲自癒。
②得小便利,病則自癒
下後復汗,重傷津液而致小便不利。若患者氣化功能不衰,體內津液可自行回復,使小便自獲通利而病癒。此時不應誤以為停水而用利水之法更傷津液。正如第59條所指出:“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癒。
③津還腸中,大便自下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者更重發汗而損傷津液,由於津傷胃腸乾燥,證見大便硬結,微煩不了了。此證津傷而燥熱不甚,若見患者小便次數减少,則知津液能自行調節而還於腸中,使硬便得以濡潤,故無需攻下而不久必大便自下。如第203條所云:“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鞭。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小便多者,大便必硬;大便溏泄者,小便必少。後世醫家從這裏悟出利小便以實大便之法,用五苓散治療水泄。
5.六經病解,各應其時
《傷寒論》中六經篇病,各有“欲解時”一條。第9條云:“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第193條云:“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第272條云:“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第275條云: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第291條云:“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第328條云:“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它反映了人與自然界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空間和時間對人確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張隱庵說:“夫天有六氣,人有六氣,人得天氣之助,則正氣盛而邪氣解矣。”一般地講,六經為病,都在該經主氣之時,得自然之氣之助,使病自癒。如從巳至未,為陽氣最旺之時,太陽之氣則可得時而旺,抗邪外出,而使太陽病解。從申至戌時,陽明之氣得助而旺盛,乃構成陽明病欲解之條件。從子至寅,值陽氣升生之時,陽長而陰消,少陰病得陽生之氣則有寒退病解之機等等。
《傷寒論》中這些有關機體自然療能的論述,對於臨床實践有着一定的指導意義,正因為機體內潛在着一定的抗病與自然修復能力,治療疾病則應着眼於調整機體的功能,調動全身的抗病能力,以達到驅除病邪,康復身體的目的。由於疾病的發生、變化是陰陽失調所致,因此,協調陰陽,恢復其相對平衡,則病可獲癒。陰陽自和主要靠機體內部的調整,必要時則借助藥物等療法。但是,任何療法也只有通過機體內因,才能發揮作用,達到維持機體陰陽相對平衡,即陰陽自和的目的。因此,臨床用藥應因勢利導,抓住治療有利時機,採取措施扶持人體的正氣,充分應用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治療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宜孟浪從事,古人謂“衰其大半而止之”就是說不僅祛邪治療,而且要善於發揮患病機體自身的療能。
謬誤之處,望予指正。




上一篇:恶寒恶热与人体诉求
下一篇:金匮要略中证的形成伤寒论中证的形成方式,是寒邪侵袭人体后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23:44 , Processed in 0.06283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