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296|回复: 10

谈谈桂枝法里的那碗粥

  [复制链接]

23

主题

792

积分

112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92
发表于 2019-6-29 2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谈到桂枝汤的服法、将息及禁忌,详细大家都很熟悉。这一百零八个字的条文为后世服药调护法开创了先河。其中,“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的这碗粥,引得了后世医家的很多说法。为什么要啜这碗粥?有人认为是为了发汗,那么为什么不能喝热水?为人说是为了补阴阳、滋汗源;有人说是为了补胃气,调中焦……

其实仲景自己解释了,啜这碗粥,是为了“助药力”,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助药力”的意思就是增强桂枝汤的疗效,起到了增强药效的作用。笔者准备就自己的理解,从三个方面说说这碗热稀粥是怎样增强疗效的。

一、帮助发汗

如果有朋友自己服用过桂枝汤,就知道喝了桂枝汤之后,并不会有心跳加速、出汗等的反应。有点生姜的辣味、有点桂枝的甜味,再加上芍药的微微苦味,或许在夏天温度高的时候,喝一碗热的桂枝汤确实可以出汗。但有许多医家认为,实际上桂枝汤不具有发汗的作用。桂枝汤的作用机理更像是调节人体皮肤的汗孔功能,因此可以治疗“脏无他病”的自汗出。与麻黄汤相比,两者区别则更是明显,麻黄汤是一种“强力”的发汗剂,可以真正意义上使得服药者出汗。而桂枝汤的“发汗”,则需借助热稀粥的力量。有医家就更直接,认为单用桂枝汤是敛汗,而只有啜了这碗热稀粥,才起到发汗的作用。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进食温度较高的食物,容易出汗,天气热的时候,连服用一杯开水都能出汗,那从简便易得的角度看,仲景为什么不让病人“多饮暖水”,或是啜热“白饮”,或者喝一碗黄煌老师的“冬瓜生姜鲜虾汤”也可以呀!为什么一定要啜热稀粥呢?因为热粥不止是用热量以助汗,更有其他作用。

二、补充能量

黄煌老师主张读伤寒论要回到仲景的年代,在历史的场景中去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用民不聊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仲景作为一方名医,经常为战场上回来的士兵们诊病。这位瘦弱的少年士兵很可能是刘表的部下,他所在的部队被曹操麾下的精锐打的溃不成军,军队的粮草早已断了,随身的干粮也早已分完。连续多日食不果腹,使得本来就不强壮的体质变得更是瘦弱,这时经过旅途的劳顿,终于得了一种被称为“太阳病”的外感病,症状是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张仲景检查了病人,把了脉,便对身旁侍诊的徒弟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桂枝汤主之。”汤药下肚之后,还要别忘了给病人来上一碗热粥。这碗热粥下肚,不仅助桂枝汤发汗,更是给食不果腹、旅途劳顿的士兵补充了能量。

潮汕古语云:“嘴湿三分力”说的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么?另笔者有一次突发恶寒高热,无汗,头痛,身体酸痛而咳嗽,类似急性的病毒性感冒症状,自己服用了小青龙汤加味(麻黄15g)分三次服,在服至第二次时终于遍身微微汗出而热退,感到非常爽快。但由于发热头痛食欲全无,当天晚上没有进食,加上发热消耗身体能量又用小青龙汤发了汗,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冷汗淋漓,眼前黑朦而无力动弹,最终是吃了一碗热粥后才慢慢恢复。这让我意识到,在外感发热性疾病中,若强力发汗而不补充能量,会使得本身已经有所消耗的人体更虚,而易产生冒、眩等反应。因此粥作为一种主食,在桂枝汤服法里的应用我认为也包含了直接补充身体能量的一层含义。

三、抚慰心灵

喜欢看《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人会发现,文中的大侦探喜欢给一些受到外伤或惊吓的,面无血色甚至濒临死亡的人喝一杯掺水的白兰地,这反映出当时的一个时代现象。在小说中,喝了这杯掺水白兰地的人,一般可以从极度的恐惧与不安中得到暂时性的恢复或不同程度的减轻。虽有人将其解释为白兰地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我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安慰剂效应。这一杯饮料可以让饱受惊吓、恐惧的病人感到暂时性地身心舒缓。

结合黄煌老师的经方体质学说,桂枝人是一种肤白体瘦,易于出汗、易受惊吓的体质,类似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的心下悸症状、桂枝加桂汤的气上冲症状,在一些情况下很有可能是由于突然的过度惊吓而来。因此对于易患桂枝汤证的这类人群,在出现桂枝汤证时,给上一碗热稀粥,也就起到了舒缓心情,安抚恐惧惊吓的另一层作用。

以上是对桂枝汤服法中的“热稀粥”功效的一点探讨,欢迎各位前辈老师各抒己见,不吝赐教。






上一篇:浅谈茯苓饮与六君子汤在肿瘤治疗中的不同作用
下一篇:医苑杂谈 一九三 经方 四逆汤

27

主题

1012

积分

36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19-7-1 20:36:05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粥是古代的葡萄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012

积分

36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19-7-1 20:59:30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麻黄汤就不需喝粥呢?但是在饥饿状态我们因害怕麻黄副作用是慎用麻黄类方的呀,按道理用麻黄汤更应该喝粥才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012

积分

36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19-7-1 21:09:48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喝粥这种做法是否是桂枝汤服法所必须?而实际门诊医生开桂枝汤基本都没有此医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78

积分

219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78
发表于 2019-7-1 23:24:11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体会:桂枝汤后为何喝粥,因为饿。具体说明
1、本人感冒喝桂枝汤后,感冒缓解,但是很饿。
2、本人亲戚服用桂枝汤后,忘记喝粥,也是饿得很。
3、不信大家试一试,真不是助药力,帮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012

积分

36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19-7-2 07:14:59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汤来自厨房,可以开胃,仲景用桂枝汤治妇人妊娠病“其人渴,不能食”便是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92

积分

112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9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09: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谈桂枝法里的那碗粥

haha 发表于 2019-7-1 20:59
为何麻黄汤就不需喝粥呢?但是在饥饿状态我们因害怕麻黄副作用是慎用麻黄类方的呀,按道理用麻黄汤更应该喝 ...

其根本原因应该是体质的不同,桂枝体质的人,很难出现麻黄汤证,而出现麻黄汤证的人,其体质又相对充实,没有那么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压等虚证反应,而传统的看法也重要,麻黄汤为强力的发汗剂,不许喝粥也可以发出来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92

积分

112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9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0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谈桂枝法里的那碗粥

chufan886 发表于 2019-7-1 23:24
个人体会:桂枝汤后为何喝粥,因为饿。具体说明
1、本人感冒喝桂枝汤后,感冒缓解,但是很饿。
2、本人亲戚 ...

是的,桂枝汤确实具有开胃作用,其中生姜、芍药都有明确的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理作用。在病时我们感受不到饿,可能是由于正气用于抗邪,不能兼顾脾胃的功能;现代医学可理解为人体发热、血管扩张,而胃肠道的供血不足。桂枝汤通过对病邪的祛除,兼调和人体阴阳平衡,因此食欲自然也就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92

积分

112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9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09: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谈谈桂枝法里的那碗粥

haha 发表于 2019-7-2 07:14
桂枝汤来自厨房,可以开胃,仲景用桂枝汤治妇人妊娠病“其人渴,不能食”便是证据。
...

您说的在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012

积分

36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19-7-2 09:59:13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桂枝汤证脉浮弱,麻黄汤证脉浮紧,是否在饥饿或营养不良状态,人的脉变弱,而饱食后人脉也会变得紧实有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012

积分

36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19-7-2 10:12:29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常想起过去学伤寒老师强调桂枝汤治卫强营弱,麻黄汤治卫闭营郁。也就是说桂枝汤治疗的是卫气外泄(自汗出)营阴不足(贫血、津液不足等),麻黄汤治疗的是卫气闭阻(无汗鼻塞气喘等)营阴阻滞经络不通(身痛,腰痛,骨节痛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23:27 , Processed in 0.07277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