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443|回复: 2

[资料]研读桂枝汤心得

[复制链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发表于 2007-5-17 17: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王业龙

  《伤寒论》桂枝汤,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主治太阳中风证。殊不知,桂枝汤“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营表里,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非攻伐,非补助,而能使窒者通,逆者顺,格者和。是故无论内伤外感,皆可取法以治之,要在因宜制裁……由此权衡变化而推而广之,则全论诸方之法,皆可一意贯之,而治之之法,亦不外乎此矣”(《伤寒本旨》)。
  
方本解肌,不是发汗剂
  
《伤寒论》中,用桂枝汤解表的条文共21条。若仔细读之,便可省悟到,仲景用桂枝汤解表时,在服药方法上有特殊的要求:一要“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二要“温覆令一时许”(适当地加盖衣被,约2小时)。如此而达到“遍身絷絷,微似有汗”之目的。诸如《金匮要略》治柔痉的栝楼桂枝汤、治黄汗的桂枝加黄芪汤等方皆同,这是因为桂枝汤不是发汗剂而是解肌剂。解肌与发汗不同,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这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桂枝汤。
  桂枝汤以芍药为君,臣以苦酸微寒而具补敛之性的芍药,更佐以大枣,与麻黄汤以麻黄为君,伍杏仁之制迥然有别。麻黄汤开泻皮毛而峻汗无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解肌。李时珍言:“麻黄通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李氏对麻桂之辨,亦可见麻黄汤发汗与桂枝汤解肌之一斑。仲景强调:“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服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解肌之剂,若用于解表就必然要借谷气与温覆“以助药力”,方可汗出病愈。这就是桂枝用于治表时,在服药方法上有其特殊要求所在。
  
和脾胃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脉证并治第一》:“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这是用桂枝汤原方来调和脾胃,以治妊娠恶阻的实例。仲景在文中注明“无寒热名妊娠”六字,以说明本证并没有发热恶寒等表证,而是用桂枝汤治妊娠恶阻。
  
滋补气血
  
桂枝汤中,以桂枝和芍药为主要药物。《神农本草经》言桂枝:“主咳逆上气,结气喉痹,吐利,利关节,补中益气”,谓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由此可知,桂枝和芍药皆有益气之能,桂枝辛甘温属阳,为气分药,芍药酸苦微寒属阴,为血分药。两药等量用之,阴阳相济,气血相和,通敛相适,大可滋壮气血而补虚。《伤寒论》第62条:“发汗,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这是无表邪、表证的气血营阴不足之正虚身痛证。仲景仍取桂枝汤加以变通,可见桂枝汤本具有补益气血之能。用此方治周身疼痛,或全身关节疼痛,但无红肿,无明显寒热之象,而见舌淡,脉沉无力之人。
  
燮理阴阳
  
桂枝汤可调和营卫,而调和营卫之义,大而言之,即是调和阴阳,调和气血。《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眩发落,脉虚极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之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如此气血皆虚又兼阴阳失于交泰之候,仲景却弃参、芪、归、地不用,专取桂枝汤实其阴阳气血之虚,再加龙骨、牡蛎潜阳摄纳,使阴阳交泰。这充分表明桂枝汤确具补而不峻,温而不燥,缓图之功,更为慢性虚损劳极之所宜。
  
温中补虚
  
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合用,并配以生姜、甘草、大枣安中和胃之品,使全方不仅有和脾胃、燮阴阳、益气血之功,更合温中补虚之良效。《伤寒论》中桂枝汤有三禁:一为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不可用之;二为内有温热的“酒客”不可用之;三为素有里热之人不可服。特别是后二禁,之所以禁用,大体不脱桂枝汤的温中补虚之功。
  由桂枝汤衍变的小建中汤、当归建中汤诸方,皆以桂枝汤为底方。用以治疗虚劳诸疾,即是取桂枝汤温中补虚之明证。若桂枝加入血分药则转而调血治血。如《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证为血虚而寒逆,方则可视为是桂枝汤加味而成(当归、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通草、细辛)。《金匮要略·妇人杂证脉证并治》第9条的温经汤(当归、阿胶、川芎、桂枝、芍药、生姜、甘草、人参、吴茱萸、半夏、丹皮、麦冬),以治妇人血虚且瘀所致之崩漏证,亦可看作桂枝汤加用血分药而来。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仲景取桂枝汤之意而进行加减变化之方,大约26首之多。其中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桂枝加黄芪汤、栝楼桂枝汤用以解表;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以补虚降逆气;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加附子汤用以补阳;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当归四逆汤汤、温经汤用以调血治血;新加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桂枝黄芪五物汤用以调补阴阳气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以治水气病。由桂枝汤的加减变化之方,体现了桂枝之用,可表可里,可气可血,实为良方。仲景将其加减变化,所涉甚广,然仍有其规律可循:一是桂枝汤加减变化,关键在于桂枝与芍药之变;二是除用于解表外,凡治里证,终不离温、补之情。




上一篇:[资料]张仲景舌诊规律初探
下一篇:[资料]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功用辨析

77

主题

2134

积分

1643 小时

在线时间

超级版主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Rank: 8Rank: 8

积分
2134
发表于 2007-5-17 2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所用的“桂枝”是现在的肉桂。唐《新修本草》说得很清楚:“肉桂一名桂枝。”五代《蜀本草》也说:“牡桂,其嫩枝皮………谓之桂枝,又名肉桂”。汉唐时期所用的桂枝实指肉桂,是肉桂树的小枝或大枝的枝皮,也就是说桂枝和肉桂为同一物。作为全体嫩枝入药的桂枝到了宋代以后才开始使用。而之所以出现桂枝、肉桂药名混乱的想象,主要是因为宋政府校订、刊行仲景医书时,为了尽量减少桂类药物名称的矛盾现象,统一采用了“桂枝去皮”的说法,同时把方名中的“桂”或“桂心”改为“桂枝”。对此,中日学者均有共识。
雪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38

积分

46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8
发表于 2007-5-18 22: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中药名称太多太乱鱼目混珠品种繁多而且地区差异很大,因此中药处方用名应该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才有利于中医药发展和交流。
静心止念体药性,金石草木有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8:12 , Processed in 0.06196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