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903|回复: 19

传说这也是伤寒——伤寒的另类读法

[复制链接]

1

主题

7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8
发表于 2010-12-6 22: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东汉建安年间,长沙郡县衙。 
    一群衣衫褴褛的老百姓,扶老携弱,在县衙门口排了老长的一条长龙。 
    告状都告成这样了,真是蔚为壮观,不得不让人感叹政府的黑暗,怎一个民不聊生了得。
    要说东汉末年朝政的混乱,那可不是吹的,先是政府内部外戚和宦官干架(党锢之祸),两败俱伤,各地诸侯乘虚而起,个别牛逼的如董卓等还直接把皇帝给架空了,把持朝政,看谁不顺眼整谁。朝廷外面群雄(军阀)割据,打来打去没个完。
    老天爷是非常有趣的,一般一个王朝国力强盛的时候他都会特别关照,叮嘱雷公电母风婆子海龙王等员工一定要准时上下班,好好工作,于是人间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是到了一个王朝的末年,老天爷他老人家就打瞌睡了,精神不大好,跑太上老君那蹭仙丹提神去了,各路神仙立马抓紧时间怠工,泡嫦娥的泡嫦娥,云游的云游,总之谁爱干谁干去,各路妖魔趁机而起,人间一派凄惨。
    史书记载:东汉桓帝年间——大瘟疫三次。
                        东汉灵帝年间——大瘟疫五次。
                        东汉献帝年间——大瘟疫n次。
    这是正餐,还有各种饭后甜点:地震、旱灾、水灾、台风、泥石流……总之,压根没打算让人活。
    既然是不让活,那就不活了呗,扯旗,打不过老天还打不过政府!
虽说命苦不能怨政府,但生活被搞成了这样,总得有人负责。老天是不能得罪的,只好找政府算帐了,毕竟蛋还是软的好捏。
    汉灵帝时(公元184年),巨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教,举旗起义,史称“黄巾起义”。政府组织各镇诸侯镇压暴乱,很快,起义军被镇压,黄巾军大部被曹操给收编了,收编军中就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猛将许褚。
    起义虽然被镇压了,大诸侯割据正式开始,历史进入三国时代。从此中原战火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直到晋武帝灭掉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始结束,历时九十余年。
    对于这一乱世各种天灾人祸造成的巨大灾难,一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而在南阳郡,一位当时寂寂无名(《后汉书》《三国志》无传),后世万人顶礼膜拜的人写出这样沉痛的句子:“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直逼全家死翘翘的境界。
 
    交代完外面的环境,我们再把镜头拉回来看看前面告状的那班老百姓,越过一个个面黄肌瘦,满脸病容的面孔,我们终于看到了队伍最前面的那一个人……
    按我们的脑海里面一贯的想法,一般在政府十分腐败的时候,老百姓这样排队去县衙骂架(告状),其后果肯定是先接受一轮屁股肌肉高度强化训练(打板子),接着是老百姓契而不舍地喊冤,县官认真负责地办案,办案遵循一个且仅有的一个原则——你可以说话,但你所说的一切,我都当你没说过。然后结案是非常明确肯定且统一的——良民(听话的)乱棍赶出,叼民(能闹的)直接往监狱里投。
    可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我们预想中的那一幕,映入眼帘的没有此起彼伏的大板子,也没有血肉模糊的屁股,而是一个面容清癯、慈祥(参照医圣像),身穿官服的中年人,他坐在衙门大堂的办公桌旁,正聚精会神的把三手指搭在一个病殃殃的青年的寸口上,脸色凝重而沉静,时而发言问上几句。
    哇塞!医院搬县府里了,不是眼花了吧?
    我揉下眼睛定睛一瞅,穿着新潮白大褂(官服)的那位医生,不正是我要找的医圣张仲景吗? 
偶像啊!……
    兴奋,激动!我直接就冲了上去。
 
     “请问您是医圣张仲景先生吗?”
    医圣缓缓的抬起头,睿智的眼睛瞟了我一眼:“我是长沙太守,不是医圣,看病请排队。”
    “不是啊,我是二十一世纪一名迷途小中医生,我很崇拜您的,请您指点怎么学好中医”
    “余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疾,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这是我对你唯一的忠告,请别妨碍我看病,请!”
    说完,医圣从新投入他的诊证断病的小天地里去了。这花花世界,精彩有很多,但只有这一个个贫病交加的老百姓才能真正的牵动他的心。
    在这残酷的世界里,我没有能力平息战乱,为你们创造一个清平世界。我唯一能做的只是用我仅有的一点医学知识,挽救你们病魔交缠的身体。我不是医圣,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父母官,我会像你们的父母一样关爱着你们,直到永远!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涅阳人,生于约公元150154年,卒于约公元215219年。
    古代的医生身份低微,一般只有贫穷人家为了养家糊口才选择去当的。但张仲景似乎是一个另类,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廷当官,具体职务不祥。虽然生逢乱世,但小日子应该还是过得相当滋润的。
    由于父亲是读书人,家里藏书颇多,小仲景从小就接触很多的典籍。汉朝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注解儒家典籍的活儿逐渐流行,形成所谓的“经学”,这学派基本上属于是吹水扯淡类的,不及实用,但对于做官升职是非常有用的,是官家指定的考试科目,就像我们现代升职称必考英语一样,虽然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但为了升职称,大家只能拼了老命的学,虽然学了的目的就是为了忘。
    经学是那时候的主流学科,但同时还流行着一门边缘学科——术数学。这是一门非常神秘的学科,它是以阴阳、五行、干支、算术、星宿等为主干形成的一门学科,跟扯淡学科不一样,它属于实用学科类,其范畴非常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算术、历法、占卜、医学等等学科。这门学科现在一般都被贴上“迷信”的标签,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这门学科也一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似乎专为街边摆摊算命及跳大神等人士定制使用,当然,要真能把这门学科学透那是非常厉害的,成功个案有鬼谷子、诸葛亮、刘伯温等。
    非常遗憾,我们的小仲景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没有喜欢上考公务员专用的经学,而是喜欢上了术数学这门摆摊专用学科,数十年后仲景在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序言里写道:“余素尚方术”。
    说到底,我们的仲景是一个实在的人,做人实在,做事实在,做学问也实在,实在的人自然喜欢实在的学科。
    我们不知道张宗汉老先生有没有气到吐血,但估计是没有,大概是由于朝政太腐败,大臣们又过于强悍,老板皇帝都朝不保夕的,自己没准明天睡醒就要失业,做官混饭吃实在不容易,所以也默许了小仲景的“不求上进”,并且还积极鼓励支持。张老爷子真是够开明的,非常羡慕仲景兄有个这么好的老子。想当年我很喜欢画画,迷恋程度那是相当高的,基本上就见纸就得撇上几笔,而我老爸呢,反对那是坚决的,不支持也是坚定的,在他眼里,画画那是旁门左道,只有语文、数学、英语等才是正道,于是一个新一代齐白石就这样被毁掉了。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张仲景没有被毁!
    十岁时,他拜入同郡张伯祖门下学习医学。
    张伯祖,年龄、身高、体重、爱好皆不详,只知道他是当时名医,医术那是相当的高明,在当地名气是大大的响。另外我们知道张师傅除了医术高明之外,他还是个厚道人,他毫无保留的把他的一身本领全部教给了他的这个学生。俗话说“好人自有好报”,这话是非常靠谱的,至少张伯祖老先生觉得是这样,于是他用心教了这么个好学生,于是历史记住了他!在无数的高官名流随着历史的流逝而湮没时,作为医圣的师傅他活在了后人的心中,死而不朽谓之寿!
    同时张仲景同学的努力学习也是应该提出表扬并加以肯定的,因为几年之后,在病人群中就开始流传这么一句话:“张仲景医生的医学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水平都超越了他的老师(识用精微过其师)!”
    这个是相当不容易的,要知道张伯祖先生的名气不是靠编论文做假课题外加吹捧挣回来的,他是靠临床疗效挣回来的(治皆十全),要胜过这样一个临床大师,没有几十年实践功力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张仲景做到了。
    天才有时候并不像门捷列夫说的那样,由百分之一的聪明混合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组成。
    古今谈论成功之道,成才之道,多过份强调勤奋这一因素,勤奋固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天赋,我想应该是最最重要的,所谓赢在起点上,这个起点,就是天赋。
    如果叫门捷列夫去搞文学,如果叫牛顿去搞艺术,如果叫李白去扛大刀,如果……我们会发现这世界没有了天才,尽管他们都很努力。
    天才,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并沿着这个天赋坚定的走下去的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20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五苓散治疗汗证
下一篇:谈谈对《伤寒论》的理解

1

主题

7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3: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注定是要受人膜拜的,从他喜欢上方术的那天开始!

    但在成为万人膜拜的医圣之前,他还要做很多事。在张老师傅那学习的日子是快乐的,虽然跟在张师傅后面屁颠屁颠尽干些采药、抄方的杂活,但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

    应该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张仲景碰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对他说了一句话,就这一句话让他彻底走上了医圣的不归路。

    “你思考问题深入独到,聪明尚思,睿智好学,但是性格内向、低调沉稳,没有做官气质。如果专攻医术,将来可成为一名著名的医生(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如果是其他人说这话,大可以当他是喝醉后发酒疯胡扯的,但是很不幸的是,说这话的人叫何颙。



    何颙,字伯求,南阳襄乡人,张仲景老乡,东汉末年名士。

    何颙年青时在洛阳求学时即才气过人,年长者不敢轻视,是太学里名声显赫之人(显名太学)。难能可贵的是这个人虽然才气纵横,但一点不拽,非常平易近人,且为人极有义气。他有一个朋友叫虞伟高,被人杀了父亲,但他一直没有能力报仇,到他临终前,何颙去病榻探望他,他痛哭希望何颙替他报父仇,何颙被他的孝义感动,亲自设计杀死其杀父仇人,把仇人之头挂在他坟墓上祭奠。

    太学毕业后何颙入朝为官,官居议郎,后逢“党锢之争”,陈藩、李膺被杀,何颙因与陈、李交好,遭宦官陷害,只能变更姓名,亡命江湖,隐匿于汝南间。一般人当了通缉犯,都是低头遮眉过日子,恨不得飞到火星上生活。但何颙不止不遮掩,还大肆招蜂引蝶,引得四方豪杰都来投奔他,没多久又在荆州、豫州一带闹腾得沸沸扬扬,名声日隆(有声荆豫之域),不知朝廷那班死太监作何感想。

    后来党锢之祸解除后,朝廷重新启用何颙,在司空府当老大,并步步高升(累迁)。后来董卓执政,逼迫何颙做长史,何颙托病不肯就任。再后来荀爽、司徒王允密谋干掉董卓,但不幸的是计划刚拟好,荀爽就挂了,计划流产,但是何颙因此受牵连,被董卓拘捕,忧愤而死。



    何颙是当时大名士,与李膺、陈藩等齐名,才学满溢,文采风流。但是他最有名的却是相人术。

    相人术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从《周易》系统发展出来的一门“迷信”学科(现代说法),一般掌握这么方法的人都是些智商爆棚的人。

    清朝那位做人做官做事都高至颠峰的传奇人物曾国藩就精通此术,他组织湘军,上至军队领导,下到小卒都要经过他老人家的法眼看过,那眼光不是准,是贼准!经过他老人家精心挑选的这支军队给了太平天国一个极大的惊喜,没闹腾几下就歇菜了。

    他还把自己相人的心得写成了一本书,叫《冰鉴》,是后来的领导必读书。据说蒋介石先生就把它当成枕中秘笈,可惜的是蒋先生一则智商有缺陷,二则用人只看关系(用人唯亲),结果这本书在他手上发挥不了丝毫作用,徒令曾国藩大师蒙羞。

    何颙就不同了,他本来就智商过人(看他在学校读书时就差点读成了刘德华就知道了),且又肯在这方面下功夫,结果练成了无敌神眼,厉害程度直迫传说中的“天眼通”。你要是对他的相人术水平心中还存怀疑的话,我可以跟你举两个案例。

    何颙第一次见到曹操,那时候曹操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何颙却惊人天人,说出一句令众人当场晕菜的话:“汉朝就要灭亡了,将来安定天下的肯定是这个人(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这就是眼力。

    荀域,颖川人,曹操手心最重要的谋士(看过《三国演义》的对这位先生都应该不会觉得陌生)。他辅助曹操统一北方,谋略智计过人。在他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因何事,碰到了何颙。何颙一见荀域就感叹道:“这个可是辅助君主成就帝皇之业的大人才啊(此王佐才也)!”

    总之,被他看过的人,那是一看一个准,绝不走眼,比何大仙还要何大仙。

    而何颙这次相中的是张仲景,我不知道换作是你你相不相信,但是我信,而我们的张仲景应该也信。

    于是他更加坚定学医的信念,除了坚持到张伯祖开办的师带徒高级函授班参加学习之外,他还坚持自学,由于文化功底好,自学能力也强,所以进步是神速的。



    学习是重要的,然而,生活是要过的,过生活是需要钱的。那时候做医生虽说也能维持生计,但是收入那是相当微薄的,几千年下来,专职做医生能做成富豪的我看只有民国时期的孟河名医马培之先生一人而已(太医院的那班人除外)。正因为这样,一般还有点能耐的人都不愿意从医。特别像张仲景这种医术高超的医生,一个病几付药就搞定了,且一付药就几味药(张仲景用药特色,参看《伤寒论》及《金匮要路》),又没有挂号费及检查费,真是摸脉摸到手软都挣不了几个钱。

    张宗汉老爷子虽说思想开明,但怎么说也曾经当过官,官宦家庭,书香门第,自己的儿子要去从事医疗卫生这么低级的行业,感情上能接受,面子上也挂不住啊。于是下令,儿子,你给我考公务员去。

    那时候考公务员叫“举孝廉”,跟后来的科举考试不一样,它的考试程序是这样的:

    先由地方官推荐当地名声好,博学多才且孝顺父母、廉洁奉公的学子,上报朝廷,这叫举孝廉。古人认为能孝的人才能忠,天天在家里打父母锻炼身体的人,到了朝廷自然就搞皇帝了。所以孝是最重要的,所谓百行孝为先是也。地方推荐了之后,朝廷会综合考察被举荐人的品行及从政能力,并要参加相应的考试以决定是否能用。这个选拔人才的方法平心讲还是不错的,尽管里面也会混进一部份伪君子,如童谣所唱“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但在科举制度还没创立之前,这确不失为一个选拔政府官员的好方法。举孝廉合格之后,朝廷一般都会授予官职,官职大小就看你的能力及运气了。

    张仲景举孝廉成功,朝廷授予了他官职,具体官职不详,但张仲景应该在那个位置上混得还行。因为后来朝廷又派了另外一个官职给他——长沙县县长(长沙太守)。

    长沙虽然不大,但却是当时的经济、交通、军事重镇,能在这种地方当地方官的一般都不是普通人,如我们熟悉的很悍勇的孙坚同志成名前就是个在长沙当太守的,还有黄忠同志之前的顶头上司韩玄也是长沙太守。张仲景能在这个地方当县长,证明朝廷还是挺看重他的,也证明他做官还是有点能力的,后来人为了表示对他尊重,经常称他为张长沙。如清朝名医陈修园就写了本书叫《长沙方歌括》。

    在任的时候,张仲景应该是很努力干活的,虽然史书对他的政绩没有任何的记载,但是我们相信他还是很努力的工作的,因为他的性格很实在,实在的人都是干实事的。但是也是由于他的性格太实在了,正如何禹页评价的那样,注定是升不了官的,所以我们没看到他后来做过更大的官,终其一生做过最高的官职也只是个长沙县县长。

    但这些都不重要,既然朝廷委任我做父母官, 那我就当好百姓的父母,竭尽我全部的气力,让我的子民儿女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虽然在这乱世,幸福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但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便只顾风雨兼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99

积分

47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9
发表于 2010-12-7 05: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s:1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461

积分

178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

Rank: 4

积分
1461
发表于 2010-12-7 09: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有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7 09: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演义————张仲景篇,写得真好!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8: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各位支持,我们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8: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张仲景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时候由于战乱连绵,天灾不断,瘟疫大肆流行,老百姓流离失所,饥饱失常,活着身体没病的人简直成了稀有动物。但是由于老百姓缺乏科学常识,生病了就随便找个巫师来念念符咒、跳跳大神,抓把纸灰就敢当补品吃。

    医生们更是令人惊叹,个个练得一身横炼混世神功,医书不看,医理不详,拿着家里压箱底的所谓祖传秘方就到处行医了。行医也是相当有特点的,鉴于望闻问切四诊手段太过落后,他们开发了新一代诊疗技术——忽悠。病人一来,先来一通忽悠,重病说成没病,没病说成重病,一切视情况而定,严格遵守“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等病人被忽悠得七荤八素了,然后处方开药。他们还非常有时间观念,以“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当座右铭,办事效率极高,非常适合于搞急诊工作。患者一来,望闻问切及各种检查全免,这边屁股还没坐到凳子上呢,那边方子已经开好了(相对须臾,便处汤药)。你要有意见,说医生我都还没说我的病情呢?那也简单,反正啥病都是这付药,说什么都一样,你要想说可以回家一路上边走边说,没说完调转头再说一遍都行。

    这样的医疗环境,这样的医生,你别说赶上天灾人祸之年,就算是太平盛世摊上个病你也扛不上几年。

    作为医学院校高才毕业生,张县长是相当的激愤的,抡起拳头提起药箱就准备去给老百姓看病了。可是袖子还没挽起来呢,这边就有人跟他说了,县长大人啊,不行啊,按照国家规定,做官的是不能到民宅看病的,不能跟老百姓混一块的。像张飞访民情——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事只有在传说中发生过。

    哇靠,这是他娘的什么规定啊,难道就这样看着老百姓死!

    但是爆粗归爆粗,既然是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家的管,张县长也是无可奈何。难道就这样无所作为,不,我不能看着庸医这样害人,我要挽救我的子民。

    但是怎么挽救呢,那年头又没有医院,没有120,看病基本上就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病人坐11路来医生家里就诊。另一种是医生自己坐11路到病人家里看病。

    经过苦苦的思索后,张县长终于想出了一个天才创意,一个足以记入中国n大发明中的创意——衙诊(这是我给命的名)。

    不知道衙诊是怎么回事,我们看看当时长沙县贴出的医疗告示就知道。



                                告示

各位乡亲父老:

    逢初一十五,县衙门暂不办公,由县长大人亲自坐堂看病,免专家挂号费,免检查费,所有医药费用政府承包。诸位,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长沙县政府示



    (以上告示纯属本人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不知道是我们的张县长医名远扬还是因为对政府充满信任(这个可能性不大)还是因为看病不用钱,反正每当初一十五时县衙门前都排长龙,七歪八扭的,比逃荒还壮观。我们开篇出现的那种大场面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的。

    对张县长这种伟大行径,老百姓是感激涕零的,为了纪念张县长,后来人们把医生称为坐堂医生。

    坐堂给张县长提供了大量的临床实践机会,我们知道中医它是一门实践医学,没有实践,理论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所谓“偏方气死名医”指的就是这个。

    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张县长发现了令他非常郁闷的问题,就是按在学校学来的医学知识到临床上往往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难道张伯祖老师教的都是错的?一直以来张仲景对张师傅都是崇拜的,对张师傅的信任都是难以动摇的,但是现在,他开始动摇了。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那时候马克思先生还没生下来告诉他这个真理,但是凭着过人的天赋,他悟出了这个道理。

    信念动摇了,就要想办法解决,既然张师傅的智慧不够用,那就求之于集体的智慧,于是张仲景把古代所有他能找到的医学书籍翻了出来,感谢秦皇嬴政先生,那一把火没有烧到医学书籍上,凭这一点,我对他焚书坑儒的恶劣行径厌恶感减少了三分。

    张仲景那时候看过的书,现在大多已经亡佚,我们没有机会看到,也不知道那些书有多牛,但是幸运的是,还有三本书后来流传了下来,《素问》、《九卷》及《八十一难》,前两本后来合称为《皇帝内经》,这本书是中医奠基性的著作,其重要性,就像《论语》之于儒家,《道德经》之于道家,《金刚经》之于佛家,吹点牛皮说,没有《皇帝内经》就没有中医学。当然张仲景当时看的那些书应该都是很牛逼的,可惜我们现在无法考证。

    总之,张仲景是把那时代能找到的中医书籍都着着实实,认认真真的研究了个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经过系统的学习,张仲景终于知道了之所以学校学来的知识不管用,是因为当时他碰到的难治性疾病是一个新病种——伤寒。真是老革命碰到新问题,不另开炉灶是解决不了的了。

他根据临床观察,总结了伤寒病的发病规律,挑选古代方书种记载的对应方药及自己创立的方药分别治疗,初步确立了伤寒病的治疗方法。

    张仲景把他的这一新开发技术用到了临床上,发现疗效确实惊人,为了把这一技术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医生掌握这一最新医疗技术,他工作之余,加班加点写成了一部书《伤寒杂病论》,成书时间大于在公元205年左右。

    在汉代张仲景之前,中医学是分成两家的,一家是谈论医学理论的,包括《皇帝内经》《难经》等,称为医经;另一家是谈论中医治疗用药的,包括《汤液经》《神农本草经》等,称为经方。因为理论跟治疗分开,往往导致后来的医生要么成了扯淡型,要么成为盲干型。两者都懂的基本上就是地球新人类了。

    张仲景系统参考了经方及医经两门派的学术思想,并加入自己的理论,写成了巨著《伤寒杂病论》,第一次把理论知识跟临床治疗融合在一起,以六经学说为中心,把病因、症状、治则、方药串连起来,融理法方药为一炉。使中医学再也不是只懂吹不懂做,或只懂做不懂为什么的学说,而是知道怎么做,更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既能知道疾病发生了该怎么治疗,也能知道疾病怎么发展,甚至知道没有病的人什么时候会得什么病。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第一书,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基本上后世所有名医能成名都是从学习本书开始的,部分名医如曹颖甫等干脆一辈子就只用这本书的方。你要是还不清楚这本书有多伟大,只需看一句话就能彻底明白了。



    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经(《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清•张志聪。



    关于推算一个看似健康的人什么时候会得啥病,有人觉得是在吹水,但是中医确实是能做到这一点。现在很流行的“治未病”就是来源于这一学说,当然现在我们所谓的治未病究竟是否真的卓有成效,这个就不好说了,现在大家连有病都治不了,所谓治未病可能也只是忽悠下老百姓多赚点钱而已。

    但是真正掌握了中医学的人如张仲景是能做到的,有一个故事,张仲景的朋友,王粲,即王仲宣,建安七子中的其中一位,很有才,有人说他比曹植还要有才,年纪轻轻就写出了《登楼赋》这种名篇。话说王粲考取了功名,准备上任,亲戚朋友们都去祝贺,为他送行。既然是送行,大家都少不免说些吉利的话,什么平步青云、官场得意之类。王桀粲很是开心,毕竟年轻嘛,哥有的是才,想低调真的很难。现场气氛很是热烈,春风得意的王粲看到坐在一角落一旁默不作声的张仲景,他知道他不爱说话,但今天不能就这样放过他,于是顺口调侃了下张仲景:“我说张大哥啊,咋不吱声呢,小弟我今天大喜啊,你怎么也得祝贺下啊。”

    要说咱们张仲景,确实是个实诚人,马屁话不懂讲,只说了一句实诚话:“你有病,四十岁就会脱眉毛,半年后就会挂掉(君有病,四十将眉落,眉落半年而死)。”这话一出,王粲当场脸就绿了,差点捋袖子就上前揍这张老实头了。毕竟朋友啊,也不好意思动手,忍你了,就当没听见。但是张仲景看到王粲的脸晴转多云,还以为他担心呢,就很亲切的跟王粲说:“我说小粲啊,你也不用担心,要说你这病也不是没得治,我这有种药叫五石汤的,你只要坚持服用就没事了。”

    诅咒了我还卖广告,真是忍了你很久了,大力丸吃多了吧你。看到你年纪比我大的份上,哥我忍你了,就当被狗吠了。于是吃饱喝醉后王粲就走马上任了。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街边某角落,张仲景又碰到了王粲,王粲混得很好,做官做到了侍中(皇帝秘书),整一脸色红润,意气风发。张仲景盯着王粲看了很久,看得王粲心里直发毛,莫不是老张喜欢断背了吧。

    张仲景还是那神情,还是啥都很负责:“五石汤你吃了?”

    “吃了!味道不错,我一直当补品吃。吃完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上五楼不费劲儿,一天不登楼浑身不自在,要没这药我哪能写出《登楼赋》来啊。”

    “不,你没吃,我看得出来,讳疾忌医,悔之晚矣。”

    说完,张仲景就走了。

    二十年后,王粲开始眉毛脱落,他开始慌了,派人去请张仲景看病,张仲景摇头,说这病我也没办法了,就这命了。一百八十七天后王粲死亡,英年而早逝,令人唏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7 20: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绝!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0

积分

5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60
发表于 2010-12-7 20: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积分

18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2-7 21: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还可以写得悲怅些,医圣只是小吏,官于长沙,上被长官欺压,下要关切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1: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楼(maixue) 的帖子

多谢建议。但史料上没有的记载,不敢乱编。上面所说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有资料可凭的,尽管仲景的资料没有正史记载,但还是尽量选取可信或公认的资料来写,算是对读者负责,对自己负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8: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杂病论》写好之后并没有像张仲景预想中那样能让无数的学医者学习运用以造福于民,相反的是它逐渐湮没。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一、当时印刷术还没发明,造纸技术虽然已经产生,但也只是小范围内应用,平常大家用的主要书写工具还是毛笔加竹简,重要文件毛笔换刀子,总之一本书你要想拥有就得靠自己手抄,或写或雕,任君选择。竹简是靠绳子绑一块的,年久绳子自然就会断,断了你就不知道那块搭那块,又没有页码,整个就一乱字,而且很容易丢失。

    二、当时兵荒马乱,大家都忙于逃难,而且饭也吃不饱,就算你对这些竹子有特殊嗜好,也不能抱着这沉甸甸的玩意儿到处撒丫子跑啊,毕竟老命要紧,逃着逃着自然就不知道丢哪儿去了。

    三、一个一直被忽视了的问题,就是写这本书的作者本身就不是个出名的人。作者不出名,书自然就不会太受重视,这个是很自然的现像。中国人老早就知道这个,所以写《内经》要挂上黄帝的大号,写《本草经》要亮出神农的垛儿,写《难经》要打出扁鹊的招牌,就连后来清朝名医陈修园写的很多医学著作出版时都是冒用叶天士的名字的,因为叶天士比他名气更大,当然他跟金庸新、古龙新等人渣们是不一样的,他冒用别人的名字还为了自己的著作能让更多人看到以造福人类,而且他的著作学术造诣比起叶天士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张仲景呢,非常遗憾,不管我们多么不情愿,我们都得承认,他,不是个出名的人,起码在当时是这样。因为翻遍了当时的史书,如《后汉书》、《三国志》乃至宋朝的《太平御览》你都找不到张仲景的传记。如果是名人一般史书都会记载的,譬如跟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同志就在《后汉书》有传。



    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张仲景跟华佗到底谁的医术更强一些?这似乎是个无法考证更无法比较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隐约能作出些许的推断。

    一、以官方认可度论。华佗在《后汉书》就专门有传,要知道正规史书上基本就是记载帝皇及大臣们的人生及故事的,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专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个老百姓能在官府档案中有专门的记载,那就不是一般的牛了。这个待遇我们张仲景同志就没享受到。

    二、以官府老大评价论。我们知道当时的政府话事人曹操有个毛病,就是隔三叉五的犯头痛(专业诊断——头风),当然这个不是吹风吹出来的毛病,而是因为这疼痛他时而这痛时而那痛,逞游走性,很像这风飘来飘去的感觉,所以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头风。老大病了,自然就要请最好的医生来看的拉。很不幸,曹操没有请到张仲景,他请了华佗,虽然说华佗跟曹操是老乡(沛国谯县人),但是老命悠关,相信老乡关系在其中起不了太大作用,更多的是在曹操的眼中华佗的医术那是全国第一的,顶呱呱的强。而张仲景呢,作为曹操手下一名政府官员,曹操并没有认同他的医术,或者压根不知道张仲景懂医术,如果张仲景医术在当时很出名的话,那他应该是曹操首选的治病者,毕竟是自己的手下,信得过产品。但遗憾的是,曹操没有选他。

    三、以民间声誉论。华佗的名头在民间是嘎嘎响的,作为中国人,你要是连华佗是谁都不知道的话,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了。华佗基本上就是“神医”的形象代言人,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我想还是这样。关于华佗的神奇传说到处都是,尽管不一定可信,但起码充分说明了他在老百姓心里的崇高地位。而张仲景呢,不好意思,确实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特别上历史课老打瞌睡的同学。

    综合上面事实,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华佗比张仲景更牛。但是问题是,华佗并没有当上医圣,在学术界也没啥名声,所谓的麻沸散、外科手术也只是个传说,没人见过,也没人知道他咋操作。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归根到底还是华佗的医学著作没能留传下来,那个监狱工人的老婆的那一把无名火彻底把我们的神医给烧没了。

    但是很奇怪的是,华佗也有徒弟,按道理说徒弟也应该把师傅的学术思想整理出来,就像孔老夫子一样,秦始皇把儒家的书籍都烧掉了,秦皇死后,他的徒子徒孙们凭着惊人的记忆力,愣是把孔夫子的著作一本本的默写了出来。但是华佗似乎没这这个命,他老人家倒的霉不是以个来算的,而是以串来算的,人被砍了,书被烧了,收的徒弟又个顶个的熊,结果愣是把一神医整成了传说人物。

    相反的张仲景就收了个好徒弟——王叔和。在《伤寒杂病论》被战火浇灭后王叔和四处收集终于找到了老师部分的稿子,整理出了《伤寒论》一书,令张仲景荣登医圣宝座,华佗泉下有知,大概会感叹一声:“同是一徒弟,这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摆了这么多事实,但都只是侃着玩的,都是死了多少年的人了,还搬出来教劲,两位神医前辈若泉下显灵,估计都要吊销我的中医执业资格证书了,罪过,罪过!

    但是从华佗及张仲景的身上,我们确实得到了两点重要启示:

    一是要学会摇笔杆子,不能写,医术再高也没用,人家不认可你,但是如果你要能写,院士、教授等啥头衔都能往你头上挂,哪怕你这辈子没治好过一个病人。

    二是收徒弟一定要慎重,不要以为自己功夫了得而广收门徒,徒弟不出息伤害的也是师傅的声誉。



    侃大山到此打住,下面介绍下对《伤寒杂病论》的保存流传作出杰出贡献的几位功臣。

    第一位出场的是王叔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恭请王太医出场。

    王叔和(公元210~280年),名熙,西晋高平(今山西省高平)人。一说山东邹城人。

    跟张仲景不一样,王叔和是出身贫寒之家,那年头没有科举考试,作为一贫寒出身的贫下中农,别说十年寒窗苦读了,你就算是把家里的窗户都拆下来扛十年都不顶用。所以对于穷人来说,学一门手艺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现在我们的大学普遍有这种前卫观念,有艺不怕没饭吃,从学生考进来那天起,就安排了固定的专业,告诉我们,小子好好学,你以后就干这个了,还美其名曰专业教育,其实也就一手艺培训。

    我不知道当时立大学的主旨是什么,我记得曾子好像是这么给大学下定义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在的大学既不能明道德,也不能教化民众,离至善更加没个影,毕业出来后不犯罪就成优等毕业生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大学的名字彻底改一下,改成手艺学,譬如中医药大学以后就叫中医药手艺学,这样主题鲜明,立场坚定,令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不会高考时对大学生活向往的不行,一进校园就彻底迷失了,几年大学就像梦游一样度过。

    王叔和也选择了走专科路线,他喜欢上的手艺就是医学。王叔和跟谁学的医,现在无法考证,总之他的医学确实学得很出色。但跟他的医学一样出色的是他的贫困,王叔和刚开始行医的时候是非常有个性的,穿着打扮时常引领潮流,整一个乞丐装!他不是想当犀利哥,而是家里实在太穷,想买点光鲜体面的衣服根本就无能为力。

    就这样,年轻的王叔和以犀利哥的形象出现在大街小巷中,唯一不同的是,他嘴里没有叼着香烟,也没翻垃圾桶找吃的,而是腰里挂着个葫芦,里面装的不是酒,而是药。

    王叔和行医,不用挂听诊器,他唯一的诊断工具就是他的手指,他最强悍的诊疗手段是脉诊,所以他伶着三根指头就闯荡江湖了,相当的潇洒。



    那一段日子是非常坎坷的,人们看到王叔和通常第一反应就是“咯吱”一声把门关上,兵荒马乱的,谁家里都没个余粮,今天来个乞丐你接济了,没准明天自己就加入了他们的组织了。王叔和这边还拼命的喊着我是王医生啊,人家手里关门,嘴里也不闲着,丢下一句:也不照照镜子,这副打扮说你是个人都有人反对了,还敢说自己是医生。

    那时候的王叔和,唯一期盼的就是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自己还活着,说他以后能成为太医令,杀了他都不信。

    但是生活终究还是会改善的,只要你有真本事。

    王叔和就这样晃荡着,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个勇敢的人。对于这个人我们要提出高度的表扬,一个敢把生命交到乞丐手上的人,无论如何其勇气都是值得敬佩的。这个勇敢的人经过坎坷的人王叔和治疗后病情很快就好转了,于是这患者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到处宣扬,说有个乞丐无比神奇,无论啥病到他手上一搭手你知你啥病,一用药病就好。

    广告的效应确实是惊人的,很快,就有很多人来找王叔和看病了,而王叔和也确实没有令人失望,他的疗效非常的好。于是像滚雪球一样,病人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他的名气传到了魏国中央政府,魏国国君下令把王叔和召过来当御医。后一鼓作气,32岁那年被封为太医令,所谓太医令就是御医的领导,闲来没事可以找御医们训两句解闷的人。

    在当魏国御医的日子,应该是王叔和最开心的日子,脱贫了,不用为三餐发愁,且魏国藏有很多古代的中医典籍,王叔和可以借机饱览群书,还不用交费。

    据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推测,王叔和是张仲景的弟子,但是什么时候加入张家门户的,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据记载王叔和跟张仲景的一个弟子卫汛很要好,应该是卫汛把他推荐给张仲景的,以张仲景的性格,看到王叔和肯定是很喜欢的,这老人家对穷人是有特殊偏好的,王叔和符合这一点。而且王叔和还是个实在人,他性格沉静内向,不喜欢凑热闹,闲来喜欢写写东西,雕雕竹子(性度沉静,尤好述著)。这点和我们的医圣很是相似,所以张仲景看到他应该是王八看见绿豆——立马对上眼了。

    拜入医圣的门下,又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可以泡,这医术要还不高明,党和人民都不答应了。



    春去秋来,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师傅医圣去世了,魏国也亡国了,三国统一了,晋朝开始了,王叔和开始老了,医术也老成了……唯一不变的是,他仍然是太医令——晋朝太医令。

    师傅的离开,王叔和应该是很悲痛的,而令他更悲痛的是,师傅写的著作散佚了。作为太医令,王叔和知道师傅的这本著作含金量有多少,如果这著作不能流传千古他王叔和异日都无颜见九泉下的师尊了。

    不知道为什么王叔和当时没有给师傅的著作留个稿子,按说他的工作还是相对稳定的,尽管外面战火连天,但宫内还是能保持相对平稳的,毕竟敢在皇宫内放火当放鞭炮玩的也只有董卓等寥寥几人而已。

    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按发生的来办吧,于是王叔和开始了他的寻稿工程,工程艰难指数是应当说是非常高的,没五星也有四星半,尽管王叔和是太医院领导,但是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要找几片竹子真的比大海捞针差不了老远。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叔和终于还是找到了,这边还没乐完呢,回家打开一看,竹简变成了竹条,一条条摆在眼前,不知那条接那条,整一个傻眼了。而更令王叔和晕倒的是,尽管是乱遭遭的一堆竹子,还是不完整版的,只有师傅当年写的一部分,这下脑大了,搜索了老半天抱回来了一垃圾堆。

    我们知道王叔和是一个坚忍不拔的人,从他年轻时做乞丐医生起就一直都是。

    师恩深如海,民疾重如山。

    他毅然启动了他的另一伟大工程,经方修复工程。

    这过程我们今天看来好像也没啥大不了,但当年王叔和可是不知受尽了多少折磨,想想一堆完全没有顺序且部分缺失的竹子,你要重新整理排序,要文意通顺,还要能反映疾病发展规律,理法方药要连贯对应……要知道这东西不是编小说,他是直接用在人身上的,弄错一点就是一条人命。所以那些吃饱了撑得蛋疼骂王叔和的人纯属就是找抽型的,让他们重新去干下王先生当年干过的活他就一点意见都没有了。

    艰难挡不住用心人,王叔和终于把师傅的著作整理好了,共10卷22篇,比师傅刚写成的16卷少了6卷,因为是部分,王叔和重新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伤寒论》,余下那部分终王叔和一生都没能找到,人生总是难求完美的,王叔和只能带着一丝的遗憾到泉下见恩师了。

    安息吧,王叔和,你或许还有遗憾,或许还为某些人对你的误解而伤心,但些许的遗憾不能掩盖你的伟大,些许的辱骂不能折杀你的功劳,你所做的一切,后世人都会感激,历史将给你最好的评价。



    仲景之书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王叔和)力也——宋•林忆。



    顺便提一句,王叔和除了整理《伤寒论》之外,还写了一部跟《伤寒论》一样伟大的著作——《脉经》,这本书系统的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加入了王叔和自己的见解,开创了新一代的脉法,是中医脉学的一个旅程碑。其杰出贡献是总结了二十四脉象,并揭示了脉形及脉像临床意义,并把三部九候辨脉法简化成寸口脉法,从此,中医脉学再也没能超越王叔和定下来的范畴,尽管后来的李时珍又在24脉基础上加多了4个脉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8 1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妙!鉴定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1: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经过王叔和整理重编了之后又开始在世上流传了,但是经过两晋、南北朝战乱之后,《伤寒论》又逐渐亡佚了。到了隋唐之时,一位著名医家在文献中知道了有这么一本书,但四处寻觅都没找到,于是发出这样一声感叹:“江南那些医生,个个把张仲景的书当成宝贝,锁的家中保险柜里死活不肯给拿给别人看(江南诸师秘仲景书不传),这年头想看本好书咋就这么难啊。”发出这声无奈感叹的医生,就是仲景第二个功臣——孙思邈。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生于北魏时期,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公元682年,跨越南北朝、隋朝、唐朝三个朝代,是著名的长寿老人兼神秘人士,其神秘性具体表现是名气这么大的人,几任皇帝都接见过了,竟然没人知道他啥时候出生的。历史对他年龄的记载也是极度的混乱,从101岁~168岁不等,总之大家知道这是个很能活的人就行了。

    跟其他人不一样,孙思邈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从小就博览群书,儒道释各家皆通,被称为“圣童”。但这人估计是书读多了,对什么都看得很淡,历届皇帝邀请他做官,他都只给一个答复——不去。躲在山中死活不肯出来,万不得已出来了,在皇帝面前晃悠几下就又开溜了,弄得谁都没办法。

    就这么个人,爱好广泛不说,还能样样精通,真是不服不行,他主要行业是当道士炼丹,但是兼职就多得数都数不清,其中最出名的兼职是医生。有人辛辛苦苦抱着医书几十年啃下来,不要说当名医,连治好几个病都困难,孙道士就不是了,仅仅是搞下业余爱好,就成了名医,还得了个“药王”的荣誉称号,这人跟人一比,真连活下来都需要勇气了。

    我初学中医史的时候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道士就会懂医术的,因为有好几个道士都是名医,如葛洪、陶宏景(算半拉子道士)、孙思邈等,那时候以为道士是炼丹的,而炼丹是为了长生的,且不止为自己炼,有些混得好的还为皇帝这种高级职员炼,搞这么高级的化学工艺不懂点医术是很难忽悠人的,且万一吃金丹中毒了得急救啊,所以一般都应该学点医学知识防身的。

    后来看到孙思邈的历史记录才知道人家起孙思邈学医,那还是有渊源的,据他自己记载,他自己小就遭受风冷病(大概可能就是发热、起疹子、骨关节疼痛等症状的疾病),成天看医生,整天都泡到药罐里了,但除了钱包减肥成功之外,疾病该咋样还是咋样(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我们不知道孙思邈是怎么成功活下来的,我们只知道一点,他活下来了。

    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孙思邈开始感恩上天,感谢政府,回报群众了,于是他学医。不知道他咋学,反正牛人学东西从来都是不用人教的,咯噔一下他就啥都会了。

    学会了医术的孙思邈开始偶尔行下医,当然这他不是专业,他只是把这当成爱好,心情好时看着玩玩。临床加理论,这学术就越搞越高明了,高明了憋在心里就会觉得难受,难受就会倾诉出来,这一倾诉就是一本书,叫《千金要方》。书中记载了部分《伤寒论》的内容,但仅仅是部分,因为江南那班医生都把书往死里藏,孙思邈压根没机会看到,就书上那点内容可能还是他在路边捡到几片竹简看回来的。

    直到晚年,孙思邈写了另一本名著《千金翼方》,里面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伤寒论》中的内容,跟我们现代看得的宋版《伤寒论》差不了老远。不知道他咋弄回来的,总之他孙真人能耐大,总有办法的。

    在《千金翼方》里面,孙思邈对《伤寒论》做了一次改革,我们知道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时候是把条文跟用方分开的,就是书前面是条文,方子都集中在书后面,看起来很不方便。孙真人感觉这样很烦,每次看到桂枝汤主之之后,都要到书后面找桂枝汤,有时候手都翻软都找不到在哪里,于是他收录《伤寒论》的时候就把桂枝汤等方子全放在相应条文的下边了,跟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这是个伟大的创举,从此《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沿用这样一种编排方式,直到现在。

    在唐朝还有一个名医叫王焘的,著有《外台秘要》一书,书中收集了《伤寒论》以及后来《金匮要略》的部分内容,很明显,他看到的不是王叔和版本的《伤寒论》,而是不知道在哪里翻回来的,这也提示着除了王叔和收集外,还有其他人还保存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尽管这么多人努力了,但《伤寒杂病论》始终还是一个残缺,直到几百年后的那一天来临,《伤寒杂病论》才总算有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



    北宋治平年间,国家校正医书局。

    太子右赞善大夫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林忆,三个正在喝茶唠嗑,经过几个月没日没夜地校对、整理、编辑、排版、印刷,令人心力交瘁的张仲景大作《伤寒论》终于正式出版发行,他们终于可以歇口气了。这是自张仲景写出《伤寒杂病论》后第一个正式单独发行版本,底本用的是王叔和的整理本,参考孙思邈的排版方式重新编辑,共10卷22篇。当时出版的是大字本的,纸张优良,制作精美,字体漂亮,是收藏绝佳产品。

    《伤寒论》刊行以后,林忆等人都相当期待,毕竟花了这么多心血,谁都期望自己出版的书成畅销书,可是光阴如水流逝,他们的书却愣是扎了根打死不肯往外流。林忆等人这是一个郁闷啊,这到底怎么了,这书没出版前个个拼了老命四处找、喊着要,现在到处有卖了又个个装孙子不掏钱,啥意思啊,嫌我们的书质量差,我们这书可是当今世上最精美版本啊,真是人心难测啊。

    难测也得测测,自己上街到书店打听打听呗,于是上街,于是发现了问题,且听街边某江湖郎中说:“大爷,我不是不想买这书,只是你这书也忒贵了,我辛辛苦苦行医,几年工资都买不起一本,要真狠心把钱砸下去抱书回家,我怕书还没翻几页我自己就先饿挂了,所以还是保住小命要紧。”

    是这样!是啊,当时尽考虑制作精美了,没想到这学医的都是贫农出身,身上刮几天都刮不出个铜锈腥。事到如今,只好求皇上想办法了,毕竟皇帝才是真正的出版社老板。

    报告上去了,老板回复:

    再刻小字版的,不计价钱,只收工本费就行了,尽量让老百姓都能买到书,但是质量还是要保证,别砸咱出版社招牌。

    于是小字版的《伤寒论》正式出版发行,民众欢腾,游医们更乐,祖传那两招早就用得心里发怵了,十治九不好,家里门都被病人家属砸坏好几扇了,心里正着急得不行呢,就赶上了这趟及时雨。听说这《伤寒论》看了就能成名医,过几天哥们就上历史了。

    林忆等终于圆了他们的畅销书美梦,通过小字本《伤寒论》,这下总算可以歇下来喝喝茶泡泡妞过点滋润小日子了。

    然而历史似乎跟他们卯上了,压根没想让他们过早的退休,一个多少人期盼了多少个日夜都没能盼来使命或者说美梦降临到了他们身上。

    一天,校正医书局里来个人,一个抱着一堆条形物体的人。

    透过条形物体上面粘满的灰尘,还有被虫子咬的无数的洞,勉强能认出那是一堆竹简。

    抱竹简那人是翰林学士汪洙,汪洙气喘吁吁地放下竹简,抹了把汗,说:“好消息,特大好消息!”

    “我那天吃撑了到处闲逛,一不小心逛到了国家图书馆,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这堆东西,上面写着《金匮玉函要略方》,我依稀记得这好像是张仲景的著作,也不知道是谁抄的,我心里那时也没个底,毕竟失传了这么久的东西,也不知真假,万一流传出去弄死人就不得了了。于是我就抄了下来,给了几个懂医的人看(乃录而传之士流),他们用在那些跟条文方药对症的病人身上,都说疗效如神。”

   “我想到你们正在校订张仲景的书,就把这堆东西搂过来,你们看看有没用。”

    林忆等如在梦中,互掐了一把,疼,集体跳起来奔竹简就冲了过去。

    抹去竹简上的灰尘,见上面果然写着《金匮玉函要略方》,仔细一看,共三卷,上卷是记载治伤寒的条文的,跟他们之前校订的《伤寒论》差不多,中卷是记载治杂病的条文,下卷记载方药及妇人病的治疗。但是由于时间久远,竹简又有脱简或遭虫蛀,有些记载了条文但缺失了方药,有些有方药但没有条文。

    但尽管是这样,那也是老天爷开天眼啊,旷世宝物重现人间!

    林忆等把喝茶泡妞等美好生活立马抛到了脑后,进入了《金匮玉函要略方》的紧张校对整理工作中。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大功告成!

    林忆等剔除上卷跟〈伤寒论〉差不多的内容,把中下卷重新整理编辑排版,共订成三卷,为了尊重原著,仍取名《金匮玉函要略方》,简称《金匮要略》。

    至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算凑齐了,虽然跟原作略有出入,但也大致保全了全貌。

    感谢校正医书局的众为辛苦的官员,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中医学的繁荣,有了后世众多的闪耀千古的中医大师!

    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应该记住这三个名字:林忆、孙奇、高保衡,虽然他们不是名医或者根本不懂中医,但是他们对中医学所作出的贡献不亚于任何一个中医大师!



    《伤寒论》流传到明代又开始逐渐流失了,万历27年,赵开美找到了小字版宋本《伤寒论》,重新刊刻发行,命名《翻刻宋版伤寒论》,让《伤寒论》重新流传起来,直到今天所读到的基本上都是赵开美版的《伤寒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9: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咱们正式转入《伤寒论》原文的学习。学习过程请大家务必要坚持四不原则:不认真、不积极、不思考、不记忆,因为认真是很累的,累了就会厌倦,厌倦了以后就绝对不会再拿起《伤寒论》来看,那我就真的成了千古罪人了。

    最重要的是看完了我的这个文章,你肯定会有一个种很良好的感觉,就是看了跟没看一样!里面没有高深理论,没有神奇疗效,没有惊人发现,没有标新立异,一切都很平淡,很普通,很空洞,很乏味,特别适合三有一无(有钱、有时间、有自由,无聊)人士观看。

    我写这文章的出发点是很单纯的,就是为了吹水而吹水。因为这年头都流行吹水扯淡的,不会吹的人基本上就会被人家认为是一个无能的人,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无能者,为了证明我还能雄起,我决定写这一个文章。

    好了,闲话少说,让咱们开始我们的吹水演示工程!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这是《伤寒论》开篇第一条,一般认为,这就是太阳病篇的提纲,所谓提纲就是告诉你,你要是看到一个病人不知道是啥子病,那就往这条上靠,对住了,得,就它,太阳病!一对一个准,绝不落空,这就是提纲的意义。

    说到太阳病,大家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太阳是个什么东东,以前我们刚学《伤寒论》的时候,一到夏天太阳很猛很热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吟出:“太阳之为病,很晒!”。张仲景若泉下有知,听到这个估计会气到诈尸。

    太阳,根据《医宗金鉴》,分为体之太阳,经之太阳,腑之太阳。

    体之太阳,指的就是体表,体表的一切都可以可以归入太阳的范畴。经之太阳,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具体经络走向自己去翻书学习,这里先不说,以后碰到再提下,因为《伤寒论》里面能用上的不多。太阳之腑,指的是膀胱和小肠,偏向膀胱,小肠少有涉及。

    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应该是最完美的一个提法,可以彻底推翻温病学家所谓伤寒传足不传手,温病传手不传足的谬论。既然是体表自然就能包括肺经,因为体表之气是通过肺气来宣发的,伤寒能犯表自然会犯肺,要不为什么太阳病那么多咳喘症状,那么多鼻塞流涕(鼻鸣)症状。

    我们知道《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外感风寒证的发病演变规律及治疗方法的。风寒邪气侵袭肌表,即太阳之体,正气奋起抗争。就好像外族入侵,边关告急,朝廷紧急动员,集中一切兵力物质运往边关,跟敌人死磕。

    死磕的场地是在边疆,这个时候的边疆那是狼烟四起,征尘蔽日,双方你来我往,砍得起劲。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边疆,表现在人体也是一样样的,肺卫为人体之藩篱,工作重心也转移到肺卫(主要是卫),具体体现中央政府工作精神的就是——脉浮。

    脉浮的意思就是要大家拼老命去解决边疆问题,别整天没事在家里互掐,有力气去边疆砍去。

    要保家卫国就要砍架,要砍架就要流血死人,何况砍架地点还是在自家地里,没参加斗殴的老百姓也难免被殃及,碰到个把心理变态的,如南京大屠杀的那两位日本鬼子,那就只恨平时没给各路神仙烧足高香了。

砍架地点是在边疆,也就是太阳经的管辖区域,具体集中在风府、风池两个关口附近。风府,就是抵御风邪的城堡;风池,就是阻挡风邪的环城河。相当于玉门关、山海关等重要御敌关口。

流血死人是在风府、风池附近,表现出来就是头项部的僵硬疼痛。

每一条经络受邪导致头痛的部位是不一样的,这个地球人(学过中医的地球人)都知道,具体就是太阳经——后头痛,阳明经——前额痛,少阳经——侧头痛,厥阴经——巅顶痛。

太阳病是太阳经受邪,自然就是后头痛了,而且还痛得比较有个性——强(僵)痛,就是痛得来还硬邦邦那种感觉,转头都费劲,更别说做猛回头这重高难度动作了。

硬的原因是因为受寒,寒主收引,集中力量往里拽,于是脖子自然就挭了。

这也是判断风寒风热的一个指征。



判断太阳病还有一个重要指征——恶寒。

恶寒这个症状在判断外感还是内伤上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发热性的疾病。一病人扔你手上,发热,40℃,怎么搞?放现在也简单,冰敷、消炎、输液、解热,如不够保险,还可以开上点清开灵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总之各种手段一起上,务必把敌人往死里打。

碰到这种病人,我们中医怎么搞呢?首先得分出个表里吧,这个学过中医的都懂,但临床上往往又很容易被遗忘掉。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症 !

人体起防卫作用的是卫气,卫气充盈于肌表腠理之间。说起这个卫气,那真是一个多功能产品,它能守卫人体肌表,就像边防军,不让外邪入侵,外敌入侵时当大兵,狠狠挫敌。没有敌情时还充当海关稽查人员,防止走私漏税,以及投敌叛国等违法行为,如果这功能不能正确行使的时候,那边关就乱了,汉奸大批量生产,具体表现在人体就是汗出多,动不动就以汗洗澡,中医说法是表虚自汗,或营卫不和。

有人说出点汗有啥大不了的,喝点盐水就补回来了。真是这样的吗?

《黄帝内经》说“汗为心之液”,汗出多,就伤心,良民都变汉奸了,心藏这个皇帝还咋当,于是就会出现心悸、胸闷等不能稳坐龙庭这类的症状,而且汗出多还能大量消耗正气,使邪气不能受到控制,不断深入脏腑,所以我们看《伤寒论》里面很多变证重症都是发生在发汗过度之后的。

卫气除了当边防军及稽查队之外,最令人晕倒的是,它还能当煤气烧,以保证身体的温暖,哪怕你没有热血沸腾,也不至于哆嗦到天亮。平时我们不怕冷,靠的就是卫气这种煤气功能,某些卫气过剩的同学还能大冬天光着膀子到处逛,兴起时还拿雪块搓澡。

那卫气跟太阳经又是什么关系?这个往往容易混淆,以为太阳经就是太阳经,卫气是卫气。其实卫气就是太阳经上敷部的这股气,你说是卫气也行,说是太阳经气也行,一种物质两个名称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10 2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有一无打酱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18: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必要说说这么多功能的这个卫气是怎么来的,按照教材的说法,食物(水谷)吃进胃里经过消化吸收后生成两股气,这两股气再与肺中吸进来的清气(氧气)相交合后,一股在血脉里面优哉游哉慢慢散步的并边走边给人体各脏腑器官施肥滋养的叫营气,另一股在血脉外到处窜,非常彪悍,整天想找人打架的叫卫气。

卫气是由脾胃运化生成,并向上输送到肺里,由肺气宣发出来,也就是卫气的生产厂家是脾胃,而销售店却是肺脏,卫气要足够用,必须要生产厂家能正常生产,而销售店也能正常营业,两者出问题都会导致卫气不足。

还有一个说法,卫气是由肾中蒸腾出来的这么一股气,因为肾为水火之脏,有原材料(阴水),也有动力燃料(阳气),不需借助外援它自己就能生产卫气,卫气生成后,借助膀胱经的气化作用,散发出去,敷布在太阳的管辖范围之内。这种说法能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卫气属于太阳经,因为肾与膀胱相表里,等于是两夫妻,家产不分你我。而且也能解释为什么卫气的力量这么大,因为肾气为一身气之根,是一个能量库,卫气如果是由肾气蒸腾而生成的话那肯定是非常彪悍的了,就像美国人去到哪里都很屌一样,有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做后盾,想低调都挺难。

总之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孰是孰非,大家自己思考。



如果外敌入侵,大兵卫气们跟敌人死掐。那就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卫气只顾着上战场杀敌,没有人搞后勤烧煤气,人体热量不足而出现恶寒症状;另一种是卫气参加战斗大量伤亡,没有能力烧煤气,也出现恶寒症状。

恶寒跟畏寒是不同的,恶寒是因为卫气功能紊乱,没有顾得上烧煤气取暖,产热这一生产线基本上是全线崩溃,所以你穿厚衣服,烘火炉都不能减轻,古人说“得衣傍火而不减”,说得很形象。

畏寒是因为身体整个机能下降,不能供养卫气,致使卫气产热功能下降,就像国家贫弱,边防军发不出工资,工作自然没有积极性,但是还是有干活的,点点煤气烤烤火这种事也会干下,但是干的不够,不足以保证人体的温暖,所以怕冷,这种怕冷你拿被子一捂,那丁点少得可怜的热气聚集起来人体慢慢就觉得暖和起来了。

总之恶寒症状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因为卫气功能受到创伤抑制后出现的,而卫气受创,绝大多数是因为外邪入侵,在太阳经跟卫气遭遇所致,所以古人说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症,虽然说有绝对之嫌,但也说明了古人对恶寒的形成机理认识是非常之深的,并对临床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太阳病,辨证三大要点:脉浮、头项强痛、恶寒。除了这三个,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症状——发热。

人体发热,其原因有两个:外感、内伤。

人体发热,其意义是表示人体功能紊乱。

跟国家一样,人体遭受外敌入侵,就会派兵遣将,抵御外敌,双军交战,强烈对抗。而发热表示的正是这一种对抗、兵刀相向的状态,所谓正邪交争,故发热。当一个国家非常弱小的时候,面对强敌入侵时,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形容词: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没有抗争,没有抵触,非常平静,亡国亡得无声无息,这个就是传说中的灭国最高境界。

人体也一样,当人体免疫力非常低下时,外邪入侵也不会出现正气奋起抗争的壮观场面,很快邪气就直攻内脏(学名直中三阴),这种病人是很难得看到发热症状的,即使有,也是轻度的发热。故壮实的人多出现高热(如麻黄汤证),体虚的人要发热都是低热(如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还易长期低热。因为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抗战,只能暗地里打游击,放黑枪,赢不了你就拖死你个龟孙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没有外敌入侵,但是国家内部非常腐败,奸臣当权,正人君子都被挡在朝政之外,报国无门,只能在民间晃悠度日。正人君子代表的是一股正义的力量,就是正气,这些都是些特能折腾的牛人,满肚子的怨气得不到发泄,自然就骂政府了,一般人骂也就发发牢骚而已,骂完了该干啥还得干啥去。但这班人就不一样了,个个都是知识份子,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这班人称得上是生产力惊人,传说中的圣斗士。在这种人的攻击下,国家政府的形象自然是大受影响了,于是镇压,于是抗争,于是发热。

由于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所以我们称之为内伤发热。内伤发热由于正人君子力量不足,掀不起太大的动静,所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是也。故发热一般不高,多表现为绵绵低热,有因为抗争的场所在朝廷之内,不涉及边疆问题,所以没有恶寒症状。内伤发热有很多种类型,阳虚发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等。

《伤寒论》主要讨论外感发热,但是内伤发热也有涉及,如虚阳外越所致的发热。



太阳病的主症已经知道了,懂得了什么样的病可以辩为太阳病,但是在临床后我们会发现这么个现象,同是一个发热、恶寒、体痛、脉浮的病人,有的恶寒严重,抖得连床脚都快摇断了,又捂被子又烤火炉的,但就是整不出点汗来。有的病人就不是了,这边还怕冷怕得要死呢,这边已在流汗了,一摸他身上,湿答答的,问他热吗?说没觉得,没见我还抖着吗。那不热你干嘛冒汗?我咋知道,打开始就冒,咋拉,抖成这样,运动量这么大,出点汗还不行啊!

没错,太阳病是允许出汗的,也允许不出汗的,但两种是不一样的太阳病。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张仲景告诉我们,会出汗的太阳病叫中风,不会出汗的太阳病叫伤寒。

邪气侵犯人体,一般是团伙作案,很少有独行大盗的。既然是团伙,就肯定有些当领导,有些当跟班的,《伤寒论》主要是探讨以风邪跟寒邪组成的犯罪集团的作案手段及预防缉拿方法的。以风邪为领导的犯罪集团往往引起中风证,以寒气为领导的犯罪集团就容易导致伤寒证。

中风,跟后世说的中风不同,不是指偏瘫、口眼歪斜的那种中风,而是指风寒邪气侵入了人体肌腠,这种风寒邪气它主要是偏向于风邪,以风为主。中,是指被击中的意思,古人用词是很有意思的,你看自然界的风,呼呼的吹着,“触石穿林惯作狂”,像什么啊?像箭!像箭射出去那种感觉,风邪的战斗特点是善行数变,灵活狡诈,行动迅速,是真正的机动部队,所以古人把风邪入侵这种迅猛动作用个“中”字来形容,非常的形象准确生动。

你看疾病的疾字,也是这样,病字旁里面一个矢字,矢就是箭,这个矢它其实就是代指风的意思,由风邪(外邪)引起的病变就叫疾,由于内部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变就叫病,所以疾跟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风邪是真正的黑社会老大,闹事王兼搅屎棍,其他的邪气要侵犯人体,一般都会邀请风邪一起参与,所以古人为了表彰风邪这种敢闹、能闹、广泛闹、无偿闹的无产阶级革命作风,给风邪颁发了最高荣誉称号——百病之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12 09: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天下多少不知郎,赏读别解赛知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8: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寒邪呢,寒邪入侵动作没那么迅猛,稍为迟缓一点,但不要以为他不灵活就小瞧它,它虽然动作不快,破坏力却是惊人的 ,它的必杀技是寒冰掌,不发功则已,一发功则“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江上下,顿失滔滔”,让你真正的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景象。

这里有必要说说寒冰掌的工作机理,根据金庸先生的描述,中了寒冰掌的人首先会感觉到一股寒气钻入经脉里面,令经脉产生收引堵塞的感觉,除非中掌者恰好是身怀九阳神功等专门克制寒冰掌的绝技,可以迅速把寒气化解,否则经脉的速冻堵滞会令你的功力根本无法提聚。寒气突破经脉后,接着就入侵脏腑,令脏腑气血完全凝滞,最后全身冰冻僵硬而死,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招式。

根据寒冰掌伤人后的表现,我们可以推断出寒冰掌的破坏特点:一是它首先喜欢侵犯经脉,沿经脉而入脏腑;二是它有凝滞堵塞经络的作用,令全身气血失去流通功能;三是它是阴冷之邪,对人体的阳气损害极重,除非你阳气极旺,如有九阳神功护体等,否则短时间内它就可以令你阳尽而亡。

寒邪的致病特点基本上就是寒冰掌的破坏特点,知道了寒冰掌的杀伤力就知道了寒邪的杀伤力。所以没事读点武侠小说还是很有必要的,把武侠小说直接打入低俗小说的范畴是有待商榷的,我坚持认为武侠小说是非常有益身心的,起码读起来比那些翻译过来的所谓世界名著精彩得多、过瘾得多。没事干的时候还可以插插米缸练练铁砂掌,或撞撞墙练练铁头功,既娱情又健身,比花钱去k房鬼掐般的吼一晚或到健身房自我摧残一晚强多了。



为了突出寒邪这种破坏力大、对人体伤害大的特征,张仲景给寒邪偏重的这股风寒邪气伤人导致的太阳病起名叫伤寒。

这就是“中”跟“伤”的区别,这两个动词就可以准确地体现出病邪的致病特点,真是不服不行。

有些人认为中风是邪气病位深,所以说中;伤寒病位浅,所以说伤。这种看法还流传得非常的广,什么风伤卫,寒伤营,我当时学习时就被整个半死,弄了老半天都没弄明白,现在是明白了,这种说法纯属就是扯淡型的,没任何意义。姑且不论难以明确中风跟伤寒具体的位置深浅,就算你明确了中风位置深一点,伤到肌肉了(桂枝本为解肌,这句话是这一理论的支持点),那跟伤寒伤在皮表又什么鉴别的意义,对临床有什么指导意义?所以我觉得中风伤寒不应该从位置深浅上来作出鉴别。



知道了中风跟伤寒的区别,也知道了风邪和寒邪的致病特点,下面我们就可以来推测中风证和伤寒证可能出现哪些症状了。

根据提纲证,凡是太阳病,肯定是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三大证的,如果再加上发热,那就有四大症了。中风和伤寒也不例外,这四症都有,但是因为邪气不同,其程度和表现还是有不一样的。

我们按张仲景对这两条的症状描述顺序,他把发热放第一位,所以我们就先说发热。



之前我们一直在谈论邪气,似乎忽略了正气的作用,现在补充说明下正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否则一味重邪不重正就走火入魔了。

你要不知道正气作用有多大,请看这一句话: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

百毒不侵有没可能?理论上讲是可以的,只要你把正气练到巅峰,强大到可以抵御一切的邪气,那就可以达到这种神人般的境界了。

根据马克思哲学原理,外因是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邪气能够入侵,肯定是因为正气虚弱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且邪气所引起的症状,不是由邪气所决定的,而是由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后发生病理改变而表现出来的,说到底出现症状的是人不是病邪,不能一味的强调病邪而忽略了人,没见那块石头受风寒后能出现发热恶寒的,所以一味在白老鼠身上试探药物的作用是否是完全正确的,这个日后自有说法。

顺便说一句,我们中国古代也老早知道内因决定外因这个先进的哲理,仅仅把中国古代的哲学视作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真是天大冤枉,看中医的这种正邪思想,看“木必先腐,虫始蛀之”这句名言,跟马先生那个所谓先进的科学的哲学思想有何不同?

中国人现在活得很累,活得很自卑,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否认了自己的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没可能活得潇洒、活得独立。五千年来,中国人都很有自信,都相信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哪怕是清朝末年那么腐败落后的朝代,都依然是自信的,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文化思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有多无敌,人就有多无敌。

但自从五四始,那一场运动彻底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是救亡,还是灭族?我分不清楚,我只知道一点,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华民族彻底变成了一个自卑的民族!

文明之国不再是荣耀,礼仪之邦不再是荣耀,地大物博不再是荣耀,四大发明不再是荣耀,一切的荣耀,都在那遥远的西方,在大洋的彼岸,东方,不再有红太阳,有的只是一片晦暗!

中医为什么能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其实说到底了就是不同的致病因素但导致了人体发生了共同的病理变化,所以用相同的方法来治疗。如果相同的致病因素但导致了不同的病理改变,我们还是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一点不用觉得惊奇,更加不用觉得高深莫测。



咱们接着说发热的问题,在说这个前,咱先提一问,到底是中风发热重还是伤寒发热重?

这个应该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大胆地推测。

根据发热的原理,发热高低取决于正邪的对抗激烈程度,也就是正邪双方的实力。

从邪气实力来看,寒邪造成的破坏力显然是比风邪更加厉害,为什么这么说?纵观《伤寒论》一书,重症、死症多发生在三阴经篇里,尤其是少阴及厥阴经,三阴经症候普遍特点就是寒气重而阳气少,而风邪明显的太阳病篇及少阳病篇很少出现有人挂的,从这个可以证明寒邪实力比风邪雄厚。

从人体正气实力来看,一般得太阳伤寒症的人多是身体壮实的人,而面白体虚的人一般外感都易得太阳中风证,古人其实早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有医家说,麻黄宜冬月(因时)北地(因地)强人(因人)外感。这个说法虽然死板绝对,但古人确实是经过漫长的仔细的观察才发现这一用药规律的,说明了麻黄汤证即太阳伤寒证一般发生在腠理紧密、体质壮实的人身上。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推断出,伤寒发热应该是比中风发热更高的。可问题是,张仲景把发热放在中风的第一症,而伤寒是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个很易令人产生伤寒证发热不够中风证常见、不够中风证猛烈的错觉。

其实伤寒证之所以还有未见发热的情况,不是邪气不够猛,也不是正气不够强大,而是因为寒邪太过强悍,一进入人体就到处撒冰,经脉顷刻就被凝结不通,道路阻塞,正气想来抵抗都来不及,没有邪正相争自然就不会有发热症状。但发热是迟早的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人体容不下这样一个有破坏没生产的外来人员,清除它是必须的!



正气抗争有延缓,但寒邪发功却是不顾人的死活的,寒冰掌一用开,超人都挡不住,经脉立马不通,卫气立受重创,一边灭你火炉,一边往你身上撒冰,这样你要还不抖两下,你都成神了。所以张仲景强调伤寒证必恶寒,这恶寒比起中风来是重得多的。因为中风证说的是恶风,就是风吹来才抖,关上门窗还是能稳住躯体的。

我们看到了中风第一症是发热,而伤寒第一症是恶寒,而且强调是必恶寒,没跑的,连寒都不恶一把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伤寒了。

我们知道寒邪入侵最喜欢侵犯经络并导致经络凝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伤寒证最多见疼痛,结合后面第35条,这疼痛简直是无处不在的,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全身被棍子敲,散花似的,见者有份,永不落空。

这疼痛程度也是辨别中风跟伤寒一个很重要的症状,一个外感的病人全身痛得不可开交,你首先就应该想到是不是伤寒了,再结合其他脉证来最终明确诊断。

外面完全被寒气笼罩了,里面的气机想向外面冲,又冲不出去,被笼子困住似的,憋闷异常,心中那个恼火啊,不让向外,老子就向上呗,活人还让尿给憋死了,这往上一冲带着胃气也往上冲就出现干呕了。外面被邪气堵塞,肺气正憋屈着呢,正好这时正气又拼命往上冲,肺气也就随着向上撞了,能动下总比被压着强,肺气上冲鼻窍,于是便呼嘁呼嘁的响鼻子了(鼻鸣)。

无论是伤寒还是中风都会出现这种气机上逆的症状,只是伤寒由于邪气堵得更厉害,所以上逆症状还更重一些,而中风证能有部分宣泄途径(汗出),所以气机逆乱较轻,鼻鸣干呕症状也较轻微。



风邪中人后,附着于体表肌腠间,鉴于风邪的个性,你要叫它呆着乖乖不动,基本上就成了奢望,它注定是要到处溜达的,引得卫气到处捕猎它,这时候卫气就开始军容不整了,我们知道血脉是要开卫气来顾护的,卫气相当于大河的围堤,这卫气顾着满世界逮风邪去了,围堤就开始渗漏了,营气守不住了,河水直往外流,于是人体便出汗了。所以中风证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症状就是汗出。

而寒邪就恰好相反,他侵犯人体后就拼命的收引,龙卷风似的,把所有的东西都凝成一块,把所有道路都封了个死。这营气别说外渗了,不结冰都已经要还神了。所以我们会看到伤寒的病人盖多少被子都憋不出点汗来。

有没汗出是中风跟伤寒鉴别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大家砸烂脑袋都必须要记住这一点。



太阳病最有特色的脉象就是浮,这是个非常令人喜欢的脉象,我刚学脉诊时唯一能把出来的脉象就是浮脉,所以我一直对浮脉是怀有很深感情的,毕竟是自己的第一次,感情不深是不可能的。

浮脉就是你轻轻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寸口)就能摸到的这样一个脉象,其他书上说什么轻取即得,重按则减,或如水漂木等等都不要去管,生生把脉象给搞深奥了,没那么复杂,就是轻搭上就能感觉血管跳动的脉象就是浮脉,至于用点力按会怎样,重按又会怎样,暂时先不用管。
中风跟伤寒的脉象都是浮的,这是肯定的,因为他们都是太阳病,太阳病的脉象是必须得浮的,这个是没得商量的。

但是它们又是有区别的,中风证由于风邪宣泄,到处乱跑,加上正气本来又不是很够强大,所以脉象往往浮得不是很有力,是浮缓的,这个缓不是走得慢的意思,发热了没可能走得慢的。我们学中医内科学的时候,讲到风寒跟风热的鉴别时,老师说其中一个鉴别要点就是脉缓还是数,真是太搞笑了,还有没常识啊,见过忽悠人的,没见过这么忽悠的,学过现代医学的人都知道体温每升高一度,心跳就会加速10次/分,风寒外感明明有发热,这脉象反而不加快跳动,难道心脏跟血管分离,接输尿管上了?

所以不要把脉数不数当成外感风热跟风寒的鉴别点,脉缓不是说脉象的频率,而是说脉象的紧张度,紧张度低的就是缓。

伤寒证的脉象是阴阳俱紧,就是浮而紧,轻取的时候脉象紧张度很高,硬邦邦弹手的那种感觉,重按下去也不软,还是很硬。所以说阴阳俱紧,阴阳就是轻按跟重按,或是寸脉跟尺脉,总之无论你咋按它都保持永远的坚挺,绝不萎靡。



中风跟伤寒的区别有几点,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有没汗出,其次是脉象紧张度如何。其他的如恶寒谁重,体痛谁更厉害,都是它们的鉴别点,但只是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3502

积分

5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Rank: 5Rank: 5

积分
3502
发表于 2010-12-13 13: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知郎) 的帖子

写的很好!不过太守好像要比县太爷大,好像长沙下辖4 个县,请楼主详查。
陈言难尽真如理,相会只留一笑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23:44 , Processed in 0.23016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