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300|回复: 4

谈谈对《伤寒论》的理解

[复制链接]

3

主题

98

积分

249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98
发表于 2010-12-7 03: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谈谈对《伤寒论》的理解
仲景是看过内经的,并对“知其要者,一言而终。”“谨熟阴阳,勿与众谋”有深刻的理解,
“六经辨证”是对“脏府辨证”的高度慨括。这是笔者临症十多年来的体会。我学医是从伤寒入手的,方证熟后再看内经才悟到:只看内经和后世诸家学理,临症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手段虽多看病时却毫无把握,用方博杂不知其要对症加药,对疾病的预后转归一无所知,理法方药丝丝入扣疗效却不高,更难临大症,即使是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医已不排出以药试病的嫌疑。拘泥于伤寒者手段单一,粗枝大叶,临症或神效或无效走极端。并且自视甚高目空一切。观古今大成者自可明白,必是伤寒内经双修者。
仲景写伤寒是让后人“见病知源”条文方证只是举例说明而已。《伤寒论》不是治病大全,《金匮》不是仲景所著,应是他这一学派的秘本禁方,付在自己著作后作考参之用。
《伤寒论》的理论部分或丢失或跟本就没写,其理论可能在当是是尽人都知的事情。仲景学说思想我认为来源于道家,在道家思想指导下将内经发挥成《伤寒论》脱胎换骨故不须要再引经据典了。作为苍生大医不站在哲学的高度是不敢说“虽未能尽愈诸病,悉可见病知源”这种话的。
先天元气藏于肝肾,脾胃养之,发于上焦心肺透表外出,大气通于内外与天地之气谐和则无病。人有体温,耳能听,目能视,九窍通畅,能出汗,头脑灵活等都是太阳之气的功能。仲景用麻桂是开表气,汗出是表透的结果。阴阳相抱,津液不足,徒升其气表必不开,治法宜辛以开毛窍,凉以泄热,甘助脾以生津濡燥。这就太阳温病的治则。少阴为太阳之根,太阳不开与少阴气缩相关,须附子振奋。元气宜藏宜静,附子麻黄异曲同功,附子发阳不得以为之,不是补药。反之熟地能安伏躁动的元气但久用则灭生机,非亦补药。
阳明太阴讲脾胃运化的太过与不及,脾不升胃不降而已。太过元气躁故少阴有三急,不及元气不升生机灭故太阴有四逆。
6.少阳厥阴讲气滞,有寒热虚实之别。百病生于气,只要气顺就不会有少阳厥阴证。但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此二证反多,特别是少阳证。
7.人体就是一水囊,无论何经别不忘治水,疑难杂病妙难言。用药治病无非让表里之气通透而已,岂有它哉。
以上为一家之言,恐非仲景意。但笔者多年来按上述思路治病,经方时方随证而施,或临症组方胜多负少。




上一篇:传说这也是伤寒——伤寒的另类读法
下一篇:黄师医案:

61

主题

3825

积分

146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刘志良

Rank: 5Rank: 5

积分
3825
发表于 2010-12-7 07: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高论,   '' 观古今大成者自可明白,  必是内经伤寒双修者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7 09: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就是要把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割裂开来。一是说二者无关,二是比孰优孰劣。可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461

积分

178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

Rank: 4

积分
1461
发表于 2010-12-7 09: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古今大成者自可明白,  必是内经伤寒双修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46

积分

91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6
发表于 2010-12-7 09: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子发阳不得以为之,不是补药。反之熟地能安伏躁动的元气但久用则灭生机,非亦补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21:10 , Processed in 0.07768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