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对于渴欲饮水者,饮水的方法是“少少与饮之”。如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244条:“(阳明病)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这些条文中关于“渴欲饮水,少少与饮之”的论述,是什么道理呢?厥阴(表寒)病证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还好理解,因为厥阴病证脾胃气弱,饮水多了则不能被脾胃气消化,过多的饮水就会停聚在胃肠里,变成蓄水证。可是太阳(表热)、阳明(里热)病证胃气不弱,怎么也是渴欲饮水,少少与饮之呢?
原来,人体消化系统之所以能够消化饮食物,依靠的是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中有血细胞和血清。血清能透过血管壁而渗透到血管外。能渗透到血管外的血清,中医叫做津液。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离不开津液。津液在胃中是胃液,在肠中是肠液,在口腔中是唾液,在眼睛中是泪液……人体遍布津液。津液是充养人体的重要物质,也是脾胃消化吸收饮水的主要物质。津液,是脾胃将饮食物消化吸收后而变成的。饮水若不能被脾胃消化吸收,就不能变为津液,而没有变为津液的水,也就没有营养人体的作用。比如,有的人觉得口舌干,可是却流口水;有的人觉得眼干,可是却流眼泪。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口舌干、眼干,是口舌和眼中津液不足,腠理空虚,水饮就会乘虚停留在口腔和眼中的腠理中。水饮比重大,津液比重小,所以人体何处津液虚,水饮就会乘虚停在何处。水饮所停之处,就是人体病痛之处。水饮停在口腔腠理中,必然阻碍津液在口腔腠理中运行,因而被迫溢出腠理,故虽然流口水,但却觉得口干。眼干通常也是这样。
水饮和津液虽然都是液体,但却不是一种东西。水饮是无机物,津液是有机物。水饮停聚在何处,何处就有积液。如水饮停聚在脑腔,就有脑腔积液;停聚在胸腔,就有胸腔积液;停聚在腹腔,就有腹腔积液;停聚在关节腔,就有关节腔积液……积液在何处,何处就会出现病痛。积液必须被祛除或被人体“吸收”,病痛才能解除,而吸收水饮,靠的就是津液。津液把水饮带走,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这就是人体的免疫力,中医叫做“自愈”力。人体津液充足,自愈力就强;津液不足,自愈力就弱。津液是靠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饮食而得来的。食物要得到消化,就得有水。而人体消化系统,不只是消化食物,同时也要消化水。如《黄帝内经》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血液的正常运行,需要有正常容量的血液。人体内血液容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人体还会自行调节身体各部的血液需求量。如外感风寒表证初起,人体会自行调节血液充分运行到身体表部,反应为寸口脉浮。表证解除后,如果表邪入里,人体又会自行调节血液退回身体里部,反应为寸口脉沉。太阳病证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则胃肠中血容量不足,“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胃肠中不够充足的血容量才能保持较为正常的运行,以保证胃肠能够消化吸收饮水。如果饮水过多,超过了胃肠血液运行的能力,胃肠就不能正常消化吸收饮水,饮水就会停聚在胃肠。如《金匮要略》曰:“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伤寒论》曰:“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这是因为发汗后,表部津液受损,导致里部血容量不足,饮水多就会影响消化系统的血液运行,过多的饮水就不能被消化吸收,因而水停心下。水停心下重者就会心慌心悸,水停心下轻者就会短气喘满。阳明(里热)病证渴欲饮水,也要少少与饮之。因为阳明里热消耗津液较多,会导致人体里部津液亏少。津液也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脉外的津液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透出来的,并且还会从毛细血管静脉端渗透回去。津液亏少,血容量就不足。所以阳明病证渴欲饮水者,也要少少与饮之,少饮,慢咽,才能被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少少与饮之”,就是少少饮,慢慢喝。少少与饮之,并不是不要把水喝够。不把水喝够,就不能满足人体饮水的需要,也就不能解渴。
《黄帝内经》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总括人体的性质,概为阴阳两类。阴阳的不同,主要是寒热的不同。每个人的体质天生就有偏寒偏热的不同。凡为里寒体质者,平常不容易口渴,汗出也不口渴,因为里寒体质者之胃肠偏于寒凉,消耗水的速度慢,所以消耗的水少。里寒体质者,就要在感觉到口渴时再喝水,喝水的方法是少少喝、慢慢喝。凡为里热体质者,平常容易口渴,汗出必口渴,因为里热体质者之胃肠偏于温热,消耗水的速度快,所以消耗的水多。里热体质者,要在没有感觉到口渴时就要提前喝水,喝水的方法也是少少喝、慢慢喝。虽然里寒体质者和里热体质者喝水的方法都应是少少喝、慢慢喝,但是里寒体质者和里热体质者所饮入的水量是大不相同的。因为各自对饮水的需求量不同。至于各人喝多少水合适?那就是在少少喝、慢慢喝的基础上,喝到口不渴或腹不胀满为度。
大家都知道进食之“少吃多餐”的道理,其实喝水之“少喝多餐”也是一样的道理。
喝水解渴,老幼皆知。然而,顺其自然而喝水,却常常不是越老越知,反而是越小越知。常见大人给婴幼儿喂水时,孩子的小脸儿扭向一边,拒绝喝水。为什么呢?很简单,原因是口不渴,不需要,若强与水,则胃中满,不舒服。
婴幼儿能够顺其自然而喝水,这是因为婴幼儿年龄太小,只有生理反应能力,还没有接受科学知识的能力。相反,被“科学”武装了头脑的大人就不同了,他们接受了多喝水能排毒的“科学知识”,所以不管口渴与否,每天都要喝够“科学规定”之数量的水。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有的人因不渴而过量喝水,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的症状;久而久之,还可导致主动脉硬化,引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病证。因为水饮占据了血脉的空间,阻碍了血液循环,造成了邪气聚集的体内环境,人体得病也就是必然的了。喝水过急过多者,还会出现急性水中毒,导致急性肾衰而死亡。如媒体报道的喝水比赛死亡者。
人们知道进食过量,能导致食积;而许多人却不知道,饮水过量,也能导致水积,中医称之为蓄水。
纳入人体消化道的食物和水液,都是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后,才能被吸收转化为滋养人体的营养物质。解渴的不是水液,而是水液经过脾胃消化后转变成的津液。水液经过脾胃的消化,被吸收变为津液后,才能滋润口腔而止渴。若饮水过多,就会加重脾胃负担,超过自身的消化能力,水液就会蓄积在消化道内,轻者会感觉胃脘胀满“汪得慌”,重者会发生心悸、腹泻,或水肿。还有一种情况是,在脾弱胃强时,饮入于胃的水液不能被吸收,出现口渴欲饮,却越饮越渴,甚至饮入则吐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要少少地慢慢地喝水,水液才能被脾胃消化吸收,变为津液而止渴。对于渴欲饮水,饮入则吐者,要忍之一日不喝水,待胃内的水液被消化吸收后,其渴自然就解了,或者服用中药五苓散,立效。
所以,喝水也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水的需求量不同,其喝水量就不同,不能规定每天喝多少水就是科学的。有的人胃热,消耗水快,容易口渴,就要在不渴时就提前喝水,口渴时喝水量亦要多些,否则就容易上火;而有的人胃寒,消耗水慢,口不渴时,就不宜喝水,即使是感到口渴时也只能少少与水含咽之,喝水量要少,否则就容易发生胃寒大便溏泻,甚或发生肢体水肿。
故顺其自然规律而适量喝水,才是科学的;而违背自然规律刻意喝水,就是不科学的。长期饮水过多,水饮必然停聚在体内,哪里虚就会停聚在哪里。水饮停聚在血脉,就会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因为水饮占据了血脉的空间,血脉中的津液就少了,而津液是促使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人体之能量,水饮没有这个能量。水饮多,津液少,必然影响脂肪和糖的代谢,出现高血脂和高血糖。高血压也是水饮充斥了血脉,导致了血压高。人体诸多疾病,都是水饮停聚而造成的,可见适度饮水多么重要。适度饮水的度,就是既不口渴,也不腹满;也没有饮水多而造成的小便多,或饮水多而造成的小便少、小腹满、尿急尿少、刚尿完了又想尿。常人小便白天为五次左右,夜里不尿或者尿一次。假如一天小便八九十来次,肯定饮水多了。真正缺水者,饮水就被人体利用了,必定不会一天小便八九次。
《金匮要略》曰:“气强则为水”“血不利则为水”。气强则气郁,郁滞之气则变为水;血不利亦变为水。这就是说,气血通行不利,就会变为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凡病皆有水邪,治病就要治水。常人小便次数过多或过少者,首先就要注意控制饮水量了,因为和平年代不缺水,小便次数失常者,一定不是饮水少,而是饮水多了。
|
上一篇:厥阴寒厥和少阳热厥下一篇:走出发汗排毒的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