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六经辩证小议 太原市中医院 张若君 太原市中医院 宋天源 自医圣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以来,续焰添薪者,代不乏人。然议论仲景六经辩证,大都以经络藏腑辩证为基础,难以窥见仲景本意。故不揣愚陋,略为发明,以示方家,更为刊正。 伤寒金匮原本一书,后世一分为二,又以为伤寒论专治外感,金匮专治杂病,愈不见其本来面目。观伤寒论中颇多议治杂病条文,而金匮痉湿暍病条文又多首云太阳病,故当视为一书,始见其真意。六经辩证经日人汤本求真和伤寒大家胡希恕发明,大意已经了然。认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表阳即是太阳,表阴则为少阴,里阳即是阳明,里阴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证即是少阳,阴证则为厥阴。然后却又添蛇足,以阳证与热实证,阴证与虚寒证混为一谈。又指表为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组成的外在躯壳。里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组成的消化道。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见经方传真)未免节外生枝,白玉添瑕。从病性而言,阳证与热实,阴证与虚寒并不在同一辩证层面。《经方传真》一书中也提到:“泛言阴不一定寒,泛言阳也不一定热”。若二者等同,桂枝汤所主治表虚自汗,当属太阳?抑或少阴?从病位而言,表里半表半里也不能与体表躯壳、胃肠等对等,从《伤寒论》诸条文分析,如太阳病之麻黄汤治喘为病关于肺,肺处胸腹腔间,依前论当属半表半里,若言肺主皮毛,此属藏腑辩证,与六经无干系。 笔者以为,六经辩证包涵了多个辩证层面。其一,即由表里半表半里与阴阳构成一个辩证层次。伤寒论病位分表里,并不是以具体部位而有区别,无论表里还是半表半里都是指此一身,只因正邪交争过程中病有进退,从而反映出不同的临床证候,其轻浅者遂为表,深重者为里,邪正相拒不在表,又未入里者为半表半里。具体分辩见于六经提纲。是以,属太阳病之麻黄汤亦治肺之喘,桂枝汤亦治胃肠之利。病性之阴阳与表里半表半里相对应,反映的是人体整体的病性特征,即“代谢机能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及?如其太过,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应出来,这类太过的病证即称为阳证。如其不及,则病体也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反应出来,这类不及的病证,便称为阴证”(见于《经方传真》)。另外一个辩证层次即为藏腑寒热虚实。藏腑辩证后世医家广为应用,于必不必多费笔墨。《伤寒论》总体是以论述六经病为主,即由于人整体的机能状态不同,感邪轻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病理状态。然而中间又不断穿插议论各种藏腑病,如半夏泻心汤证、茵陈蒿汤证等。《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互见的方剂多达62首。关于《金匮要略》,我们都知道是论述藏腑疾病证治的,主要论述各种藏腑疾病相对静止的证候治疗,但我们都知道,疾病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当疾病发生传变时,必然和人体整体机能或者增强或者减弱有关,因此,藏腑疾病在传变过程中,往往出现六经病证。是以,藏腑辩证和六经辩证的关系是:两者可以是相对独立存在运用,而当疾病发生传变时又是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从局部和整体认识疾病的真正的整体辩证。后世医家临证时,因疾病变化多端,所见病证不能尽见于医籍之中,因而各以所见,各为一家之言。经义方法,流传至今,汗牛充栋。究其原由,总因不明《伤寒论》是为百病而立法度,各种疾病,或发于一身,证亦见于一身,如外感六邪;或发作于某一藏腑,主要症状虽亦见于一藏腑,然而,其所激发的,往往是全身正气与之相抗争的反应。只是这种反应或因邪气较轻,或因未生传变,因而并未在整体上表现出来。再次,就是辩方证。经方方证因其形式相对固定,而受后世医家垢病。其实经方的临床应用是因证用方,十分灵活的,仅桂枝汤变化加减就派生出40余方,后又经历代医家不断的临床摸索应用,经方的应用泛围和方剂加减,已经得到极大的拓展。辩方证即是六经辩证和藏腑辩证的进一步延伸,“例如,太阳病是病邪反映于表位的阳性证,依法方发汗。但是,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方剂就能获效呢?当然不行。此时,还应当仔细地辩认方证,给以适宜的方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譬如太阳病,若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桂枝汤证,则用桂枝汤即可治愈;若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恶风而喘,脉紧者,是麻黄汤证,则用麻黄汤即可治愈;若见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者,是葛根汤证,则用葛根汤即可治愈;若见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大青龙汤证,则用大青龙汤便能治愈…。以上诸方,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一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它既是辩证的具体实施,也是辩证的基本功。因此,方证是辩证的尖端。因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当然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方证辩得是否正确。”(《经方传真》)此为确论,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立六经辩证,既是站在最宏观的高度,研究各种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争全身的反应性病理变化,同时方证学又是从最微观的角度,察一症之变化,一药之加减。六经辩证是真正的整体辩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