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1-7-5 17:01 编辑
《伤寒论》“六经”认识简史 汤一笑
《伤寒论》“六经”具体指什么?这是研究《伤寒论》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最容易引起研究者争论的问题之一。
“六经”一词,《伤寒论》中所无,乃后世研究者的用词。有人认为首先把《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称为“六经”的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其实不是,仲景稍后的皇甫谧在《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中就把三阴三阳称为“六经”了,其卷七一开始就是《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八《伤寒病诸候下》之《五十 坏伤寒候》也有“得病十二日以上,六经俱受病讫”一句。成无己或许只是承继了传统的表述词而已,后世研究者也沿用了“六经”这个概括词来论说伤寒三阴三阳。
从字面而言,《伤寒论》六病直觉就给人一个经脉发病的印象。了解针灸学术史的人都知道,针灸学术中,古典的 “诊脉”,最早原本确确实实就是以触摸各条经脉的方法来发现“异动”的“有过之脉”,诊脉目的就是确定“病在何脉”。这就是所谓的古典“分经候脉法”。大约东汉之前,这是医家最最基本的常识。后来到西汉末年的《难经》才出现了早期独取寸口脉法(这还不是后来定式化的寸关尺三部寸口脉法),早期独取“脉之大会”的寸口诊脉,原本也不过是据这个部位诊十二经脉异动而已,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以寸口诊五脏六腑。从传世本《内经》看,经脉学说无疑是汉代医学中最核心而显耀的理论之一。医学从来就是善于吸取其同时代的最新“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每一时代的医者,都有将医学放置在其时代科学水平上重建的意图,今天中西医学同样如此。《伤寒论》的真正作者无论是谁,从内容看他都是个能针善灸精通经脉学说的人,他不太可能脱离他所处的医学文化时代背景,置身于脉学显耀这一医学潮流之外。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伤寒论》之“六病”本义原指人体经脉显病是很正常的,不是则反而显得异常了。还有关键的一点是,我国官方的医学正典中首次主论伤寒(《素问.热论》)即是与经脉相联系的。相对于汉代另一名医华佗的伤寒传变说,显然《伤寒论》的伤寒传变与《热论》更有渊源。当然《伤寒论》中的六病与《热论》中六病有所异也是确实的,但仍以主要症候作为病属某经的标准。我曾以脉学的视角分析过《伤寒论》的六病症状体系,得出的结论基本与王庆国等人的结论相同,即《伤寒论》六经病症与《灵枢•经脉》及出土脉书的经脉病症有较高的吻合度。这一基本事实无论如何都难以否定,也不能视而不见。
其实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就可以:汉代的医生看病为什么要诊脉呢?西汉仓公曾说“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诊之时不能识其经解,大识其病所在。”显然仓公诊脉辨病是要知道病属何经的。其实仓公在回复汉文帝的问话中已经详细解答了这个问题。司马迁所见档案记录如下:[问臣意:“所诊治病,病名多同而诊异,或死或不死,何也?”对曰:“病名多相类,不可知,故古圣人为之脉法,以起度量,立规矩,县权衡,案绳墨,调阴阳,别人之脉各名之,与天地相应,参合於人,故乃别百病以异之,有数者能异之,无数者同之。然脉法不可胜验,诊疾人以度异之,乃可别同名,命病主在所居。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适成,师死,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 ]所谓“病主在所居”,诊脉法初期应指病在何脉,后来才变化到病在何藏等处,而仓公处于过渡历史时期,诊脉既云得某藏气,病主在某藏,又云某脉有过。仓公医术湮灭在历史烟云中,其脉法晻昧,后人难解,应非寸口脉法,而是一种失传的脉学系统。在齐侍御史成医案中,有云“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经主”大概是指经脉相关的主藏。
仓公医案25例,不治10例,治疗15例,其中针2灸1例;嗽口剂1例;栓剂1例。内服药11例,占医案的73%。内服药中用汤9例,占医案60%;内服散剂丸剂2例;由此可见,仓公也是偏于汤液家,神农家法。然学其术者7人,学其脉法者有5,足见其时经脉学说为医家显学。300多年后的张仲景也是汤液家,诊病疗人的方式也类似,虽然脉法、方剂看来并非同一路数。
今本《内经》中注重的几种脉法,十二经遍诊法,诊察是欲发现“异动有过”之脉。人迎寸口诊脉法,其目的是判断十二经脉哪条病了(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三部九候诊脉法诊察的是九候中哪几候(藏)有异常。今宋本《伤寒论》之《伤寒例》中,“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这种诊脉法,显然与汉代《内经》中这几种目的在于判断某经脉有过的脉法是相类似的,符合那个时代的医学学术特征。《伤寒论》“六病”之“六经”,难道还会不是指经脉?
《伤寒论》 “六病”的原始含义应该就是指那个时代医家心目中的“经脉”相关的病候。即《伤寒论》或其祖本大概原本是“以脉统病”的,“以脉统病”是战国末期到前汉时期经脉砭灸医家的医学传统。与后世方书习惯以五脏分类统病类似,因为此时诊脉目的也从“病在何脉”,变成“病在何藏或何处”了。《伤寒论》六病应属于脉学“以脉统病”历史传统的继承,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精通脉学的某位医家将脉学与方剂学融合的一种结果,当然这种融合更可能不是一人一时完成的。从目前出土的简帛医方来看,东汉之前或东汉初方剂书基本是不见脉法的,而汉初名医仓公药方简省,论病则称具体病名,推测两者的融合时段大概还是在东汉时期可能性大。 “六经”是什么?原本在伤寒学研究中并不成为问题。明代以前,《伤寒论》六经为六经脉是主流常识。自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辩》(1592年)倡“六经”不应仅当经络看,提出“六经为六部说”之后,“六经”具体是什么才逐渐成为了有争议问题。从医史来看,明代方有执之前似乎没有医家认为《伤寒》六经不是指经脉的,也不讨论这类问题,即这根本不构成问题,六经指经脉此前一直是医界常识。近代很多中医界人士认为以经络解《伤寒》是始于朱肱1108年的《伤寒百问》(其实韩祗和1086年的《伤寒微旨论》还更早),实则误会。实际上以经络解《伤寒论》六病从来就是医界的传统,至少王叔和《伤寒例》就开始了,这也是明清错简派要打倒《伤寒例》的原因之一,否则难圆其说。但《伤寒论》的另一古传本《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中有也是以经络解《伤寒论》六病的。认为晚生仲景几十年的太医令王叔和或者稍晚些的医家读不懂仲景书,而千年之后人反而更懂仲景书,是不是有点大言不惭?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也是用经络解伤寒六经,可见以经络解《伤寒论》六病从来就是医界传统,而不是什么宋人始作俑。
而那些以《伤寒论》六病名称中没有“经”字或“脉”字为论据的说法其实也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对于这类专业的常用词,业内人士自古就惯用简称或简笔的。这类简称在其时,不论是《内经》还是近年出土的各种脉书中都很常见,如《素问.热病》中的“xx病衰”之类;《灵枢.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提到“足阳明病”、“手阳明病”“ 手太阳病”; 马王堆脉书《足臂经》也直接把“三阴脉病”说为”“三阴病”,把“阳脉病”说成“阳病”。今天针灸业内人士学术交流同样如此。
《伤寒论》学术史上有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的论点,目前见到最早明确提出的大概是北宋韩祗和1086年成书的《伤寒微旨论》,此书论述了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的原因,认为是寒毒之气只受于足之三阳三阴。朱肱的《类证活人书》卷第四也说:“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素问热论》。亦只说足三阴三阳受病。”其实这种说法是有历史传统的,《素问.热论》《素问.脉解》都是只论足六经的,这有可能是因为先秦时代曾存在过只有六条足经的脉学系统,从出土古脉学资料分析判断,足六经的确立要早于手六经的可能性则极大。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论伤寒也是只论足六经的,北宋《太平圣惠方.伤寒受病日数次第病证》也继承了巢氏的论述。韩祗和、朱肱等人不过是继承传统观点而已。韩祗和寒为阴邪所以只伤足的观点启发了后世的医家,吴瑭论温病言邪伤手太阴,则是因温为阳邪,故伤手经。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的论点到了金元时期就开始受到了刘河间等医学家的反对,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云:“……未尝则传足经不传手经”。明代陶华、万密斋等人更是对此大加批评,此后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的说法也就逐渐被医家抛弃了。
方有执时代,他倡“六经”不应仅当经络看实大有深意。当是时,医界温病学昌盛,《伤寒论》的学术地位受到严重挤压。方有执的创说是对当时温病家普遍认为“《伤寒论》专为狭义伤寒而作”的反击。方氏“六经”不应仅当经络看的观点突破是《伤寒论》“法为天下则,方为万病祖”的前提,其意就在于为扩展《伤寒论》的应用范围开路,达到六经钤百病的理论目的(见《伤寒论条辩 阳病阴病图说》),也以此回应温病学派——《伤寒论》方药也是能普治温热病的。方有执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实用主义革新家,不是原教旨主义者。方有执在论著中依旧还使用经络解释六经病症,他不过是把旧学中的“六经”由线态扩展到面到立体空间。方氏这种六经为六区位的空间思维方式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那些六经地面说、层次说、子系统说本质上还是承继了这种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他的突破创新思想给后世《伤寒论》研究者极大的启迪:原来圣人医经还可以这样读!方有执之后,百家争鸣,异说纷起。开始涌现了许多认为六经不重在讲经络的六经学说。
六经为经络说的历史发展演变大略是:明代以前千年间,六经为足六经,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大约明代开始,六经实为十二经,十二经皆传;六经为十二经及相应脏腑;明末开始出现了六经非经络的观点;清代民国时期经络脏腑说又吸收了运气学说;到如今统编教材认为六经实质为脏腑经络气化统一体。可见经络说自古以来在伤寒学术史上一直是居于主流地位,当然这个主流也一直是随时而变的。至于以后会如何则非我辈所能测。从以上演变史可见,明代尤其是明末是一个伤寒学术突变期,对后世伤寒学术及日本古方派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同时代的西方,也正是科学史上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医药化学运动和人体解剖学也开始挑战统治欧洲医界1400年的盖伦学说。
《伤寒论》学术史上还有一种六经学说也有很大影响,就是六经运气学说,其基于天人相应观。即认为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天地有,人身亦有。人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若外感风寒,以邪伤正,始则同气相求,继则从气而入经,由经而入脏。这是以天之气运六经来解释伤寒六经,认为伤寒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外界气运变化所致。此说一般认为是清代初期张志聪(1616—1674)所创立。清末的中西汇通派唐容川认为人以脏腑之气为本,经脉之气为标,相络属的脏腑之气为中气,本标中三气都归于体内,放弃了天人相应观。陈伯坛的气化说则认为内因重于外因。清代以来,力主运气气化说的医家也不少,如陈修园、黄元御、唐容川、陈伯坛、冉雪峰、万有生、刘渡舟等。对此说的批评者也不少,如章太炎、陈亦人等,主要反对理由是“离形论气”、“虚玄”“外因论”等等。因入门相对不易,现代《伤寒论》学子对此感兴趣的并不多。经络气化理论这一时期的兴起,与明末以来西学东渐有关,是对异质医学强大挑战冲击的一种应对发明。先有王清任以尸体解剖为基础的经络为气管,经络为行气系统说。而后在中西医学的汇参的潮流中,中医觉醒者们首要关注的就是经络理论的比附(血管、神经等)研究,结果发现传统的“经络为血脉说”颇有问题,无法吻合于“科学”的解剖生理学,既然无法在形质上合理解释传统经络,他们在深思两者无法互通的原因时,则认为“经脉为脏腑气化之路径”( 唐容川),开始强调经络气化的特点,并逐渐将其上升到中医学特质的高度。
清末民国以来,尚有各种非经脉说流行较广影响较大。近代由于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及东洋汉方医学的影响,倡导革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又有一些学者医家大力宣扬六经非经脉的观点,如章太炎等。时代流风所及,近现代中医家很多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并有医家创新提出各种各样的现代性的六经学说,如陆渊雷的热病证候群说、祝味菊的病邪抗争五阶段说、郭子光的病理层次反应说、肖德馨的位向性量说、陈逊斋的八纲之代名词说、刘绍武的本为六病说、岳美中的六时空说、郑元让的六体质说、孙泽先的六环节说、臧东来的六病实为六病时位说,等等,统统都可归于六经非经脉说一类。
近现代一些名医持六经不是经络的观点,大概有以下原因:
一是其个人医疗实践表明,把六经解释成别的东西更便于学习和使用,实践中也有很好的疗效,这属于突破传统的情况,换个说法就是取精华去糟粕。
二是近现代生理解剖以及其他各类实验尚不能证明经络的确实存在,当然也不能证明其确无。其实古代医家主流认为经脉就是血脉(血管),古典医生中的经络概念跟今天中医的经络概念是不同的,今天的经络观念是在近现代改变过的,古今医家心目中的“经络”实际有异。
三考虑到如果用经络解释六经恐怕不符合“科学”,易受攻击,对中医发展不利,这是属于“明知”却故意的。
四有些医家大概确实就是认为六经就与经络无关的,这不属于“明知”却故意。
理解《伤寒论》的原始含义,并不是为了证明后世的伤寒学研究的正误,后世的学者的探索和医疗实践经验肯定也是有其学术价值的。原本是什么就是什么,要实事求是;该创新发展《伤寒》学术的就创新发展,如果实践表明创新的疗效和社会效果很好,就要有学术自信。今天该怎么治更好还得怎么治,要与时俱进,以疗效更好为标准。原本是什么和如今想怎样,这是两个问题,可以大大方方分开谈。
按刘观涛先生的说法,现代国内伤寒界对六经的定义主要有两派,一为“脏腑经络派”(今《伤寒学》统编教材、刘渡舟等),认为“六经”就经脉脏腑,每经也可用八纲更精细定位。1964年第二版《伤寒论讲义》(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中认为“六经”就是十二经及相关脏腑,“气化”是脏腑经络生理机能活动及病理变化的一种理论概括。刘渡舟先生力主六经实质是脏腑经络气化统一体,此说接受者众,被纳入到全国统编教材中。刘氏为1985年第四版《伤寒论讲义》副主编,并参与了第三版教材《伤寒论选读》的编写。二为“八纲气血派”(陈逊斋、胡希恕、冯世伦等),认为“六经”就是八纲(包括气血津液),每经也可用经络脏腑更精细定位。日本汉方界有一些医家也可归属于此派。“八纲”或“八法”属于诊断法,最早提出的大概是南宋许叔微(1079~1154年),他对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理解就是八纲辨证为主,他的《伤寒百证歌》中就有《表里寒热歌》、《表里虚实歌》、《阴阳两感歌》等,虽无八纲之名,却有八纲之实,后世历代都有伤寒家对此八法的论述,而正式称此八法为“八纲”的则是近代祝味菊。刘观涛所谓“八纲气血派”认为“六经”就是八纲,实际是指这一类医家的辩证论治入手就是直接“八纲气血”辩证定方,大多已经抛弃了脏腑经络气化这类思辨,认为无须多此一举。而辨证施治更为简洁的辨认式方证相应派走得就更远了,被非议自然也多。而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保守派改良派激进派共同综合推动的。
参考文献
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
王庆国等《伤寒论六经研究41说》 王慧峰等《试论六经气化学说发展的历史分期》 王庆国等《<伤寒论>六经学说的历史考察》 臧东来《再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 刘观涛《〈伤寒论〉有六经辩证,经方界有六家学说》 叶发正《伤寒学术史》 张煜《八纲辨证 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