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764|回复: 28

《伤寒论》“六经”认识简史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发表于 2021-4-24 22: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1-7-5 17:01 编辑

《伤寒论》“六经”认识简史  
              
                汤一笑

       《伤寒论》“六经”具体指什么?这是研究《伤寒论》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最容易引起研究者争论的问题之一。

        “六经”一词,《伤寒论》中所无,乃后世研究者的用词。有人认为首先把《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称为“六经”的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其实不是,仲景稍后的皇甫谧在《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中就把三阴三阳称为“六经”了,其卷七一开始就是《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八《伤寒病诸候下》之《五十 坏伤寒候》也有“得病十二日以上,六经俱受病讫”一句。成无己或许只是承继了传统的表述词而已,后世研究者也沿用了“六经”这个概括词来论说伤寒三阴三阳。

       从字面而言,《伤寒论》六病直觉就给人一个经脉发病的印象。了解针灸学术史的人都知道,针灸学术中,古典的 “诊脉”,最早原本确确实实就是以触摸各条经脉的方法来发现“异动”的“有过之脉”,诊脉目的就是确定“病在何脉”。这就是所谓的古典“分经候脉法”。大约东汉之前,这是医家最最基本的常识。后来到西汉末年的《难经》才出现了早期独取寸口脉法(这还不是后来定式化的寸关尺三部寸口脉法),早期独取“脉之大会”的寸口诊脉,原本也不过是据这个部位诊十二经脉异动而已,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以寸口诊五脏六腑。从传世本《内经》看,经脉学说无疑是汉代医学中最核心而显耀的理论之一。医学从来就是善于吸取其同时代的最新“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每一时代的医者,都有将医学放置在其时代科学水平上重建的意图,今天中西医学同样如此。《伤寒论》的真正作者无论是谁,从内容看他都是个能针善灸精通经脉学说的人,他不太可能脱离他所处的医学文化时代背景,置身于脉学显耀这一医学潮流之外。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伤寒论》之六病本义原指人体经脉显病是很正常的,不是则反而显得异常了。还有关键的一点是,我国官方的医学正典中首次主论伤寒(《素问.热论》)即是与经脉相联系的。相对于汉代另一名医华佗的伤寒传变说,显然《伤寒论》的伤寒传变与《热论》更有渊源。当然《伤寒论》中的六病与《热论》中六病有所异也是确实的,但仍以主要症候作为病属某经的标准。我曾以脉学的视角分析过《伤寒论》的六病症状体系,得出的结论基本与王庆国等人的结论相同,即《伤寒论》六经病症与《灵枢经脉》及出土脉书的经脉病症有较高的吻合度。这一基本事实无论如何都难以否定,也不能视而不见。

  其实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就可以:汉代的医生看病为什么要诊脉呢?西汉仓公曾说“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诊之时不能识其经解,大识其病所在。”显然仓公诊脉辨病是要知道病属何经的。其实仓公在回复汉文帝的问话中已经详细解答了这个问题。司马迁所见档案记录如下:[问臣意:“所诊治病,病名多同而诊异,或死或不死,何也?”对曰:“病名多相类,不可知,故古圣人为之脉法,以起度量,立规矩,县权衡,案绳墨,调阴阳,别人之脉各名之,与天地相应,参合於人,故乃别百病以异之,有数者能异之,无数者同之然脉法不可胜验,诊疾人以度异之,乃可别同名,命病主在所居。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适成,师死,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 ]所谓“病主在所居”,诊脉法初期应指病在何脉,后来才变化到病在何藏等处,而仓公处于过渡历史时期,诊脉既云得某藏气,病主在某藏,又云某脉有过。仓公医术湮灭在历史烟云中,其脉法晻昧,后人难解,应非寸口脉法,而是一种失传的脉学系统。在齐侍御史成医案中,有云“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经主”大概是指经脉相关的主藏。

    仓公医案25例,不治10例,治疗15例,其中针21例;嗽口剂1例;栓剂1。内服药11例,占医案的73%。内服药中用汤9例,占医案60%;内服散剂丸剂2例;由此可见,仓公也是偏于汤液家,神农家法。然学其术者7人,学其脉法者有5,足见其时经脉学说为医家显学。300多年后的张仲景也是汤液家,诊病疗人的方式也类似,虽然脉法、方剂看来并非同一路数。

    今本《内经》中注重的几种脉法,十二经遍诊法,诊察是欲发现“异动有过”之脉。人迎寸口诊脉法,其目的是判断十二经脉哪条病了(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三部九候诊脉法诊察的是九候中哪几候(藏)有异常。今宋本《伤寒论》之《伤寒例》中,“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这种诊脉法,显然与汉代《内经》中这几种目的在于判断某经脉有过的脉法是相类似的,符合那个时代的医学学术特征。《伤寒论》“六病”之“六经”,难道还会不是指经脉?

   《伤寒论》 “六病”的原始含义应该就是指那个时代医家心目中的“经脉”相关的病候。即《伤寒论》或其祖本大概原本是“以脉统病”的,“以脉统病”是战国末期到前汉时期经脉砭灸医家的医学传统。与后世方书习惯以五脏分类统病类似,因为此时诊脉目的也从“病在何脉”,变成“病在何藏或何处”了。《伤寒论》六病应属于脉学“以脉统病”历史传统的继承,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精通脉学的某位医家将脉学与方剂学融合的一种结果,当然这种融合更可能不是一人一时完成的。从目前出土的简帛医方来看,东汉之前或东汉初方剂书基本是不见脉法的,而汉初名医仓公药方简省,论病则称具体病名,推测两者的融合时段大概还是在东汉时期可能性大。
                                                                                                         
    “六经”是什么?原本在伤寒学研究中并不成为问题。明代以前,《伤寒论》六经为六经脉是主流常识。自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辩》(1592年)倡“六经”不应仅当经络看,提出“六经为六部说”之后,“六经”具体是什么才逐渐成为了有争议问题。从医史来看,明代方有执之前似乎没有医家认为《伤寒》六经不是指经脉的,也不讨论这类问题,即这根本不构成问题,六经指经脉此前一直是医界常识。近代很多中医界人士认为以经络解《伤寒》是始于朱肱1108年的《伤寒百问》(其实韩祗和1086年的《伤寒微旨论》还更早),实则误会。实际上以经络解《伤寒论》六病从来就是医界的传统,至少王叔和《伤寒例》就开始了,这也是明清错简派要打倒《伤寒例》的原因之一,否则难圆其说。但《伤寒论》的另一古传本《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中有也是以经络解《伤寒论》六病的。认为晚生仲景几十年的太医令王叔和或者稍晚些的医家读不懂仲景书,而千年之后人反而更懂仲景书,是不是有点大言不惭?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也是用经络解伤寒六经,可见以经络解《伤寒论》六病从来就是医界传统,而不是什么宋人始作俑。

     而那些以《伤寒论》六病名称中没有“经”字或“脉”字为论据的说法其实也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对于这类专业的常用词,业内人士自古就惯用简称或简笔的。这类简称在其时,不论是《内经》还是近年出土的各种脉书中都很常见,如《素问.热病》中的“xx病衰”之类;《灵枢.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提到“足阳明病”、“手阳明病”“ 手太阳病”; 马王堆脉书《足臂经》也直接把“三阴脉病”说为”“三阴病”,把“阳脉病”说成“阳病”。今天针灸业内人士学术交流同样如此。

     《伤寒论》学术史上有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的论点,目前见到最早明确提出的大概是北宋韩祗和1086年成书的《伤寒微旨论》,此书论述了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的原因,认为是寒毒之气只受于足之三阳三阴。朱肱的《类证活人书》卷第四也说:“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素问热论》。亦只说足三阴三阳受病。”其实这种说法是有历史传统的,《素问.热论》《素问.脉解》都是只论足六经的,这有可能是因为先秦时代曾存在过只有六条足经的脉学系统,从出土古脉学资料分析判断,足六经的确立要早于手六经的可能性则极大。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论伤寒也是只论足六经的,北宋《太平圣惠方.伤寒受病日数次第病证》也继承了巢氏的论述。韩祗和、朱肱等人不过是继承传统观点而已。韩祗和寒为阴邪所以只伤足的观点启发了后世的医家,吴瑭论温病言邪伤手太阴,则是因温为阳邪,故伤手经。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的论点到了金元时期就开始受到了刘河间等医学家的反对,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云:“……未尝则传足经不传手经”。明代陶华、万密斋等人更是对此大加批评,此后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的说法也就逐渐被医家抛弃了。

       方有执时代,他倡“六经”不应仅当经络看实大有深意。当是时,医界温病学昌盛,《伤寒论》的学术地位受到严重挤压。方有执的创说是对当时温病家普遍认为“《伤寒论》专为狭义伤寒而作”的反击。方氏“六经”不应仅当经络看的观点突破是《伤寒论》“法为天下则,方为万病祖”的前提,其意就在于为扩展《伤寒论》的应用范围开路,达到六经钤百病的理论目的(见《伤寒论条辩 阳病阴病图说》),也以此回应温病学派——《伤寒论》方药也是能普治温热病的。方有执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实用主义革新家,不是原教旨主义者。方有执在论著中依旧还使用经络解释六经病症,他不过是把旧学中的“六经”由线态扩展到面到立体空间。方氏这种六经为六区位的空间思维方式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那些六经地面说、层次说、子系统说本质上还是承继了这种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他的突破创新思想给后世《伤寒论》研究者极大的启迪:原来圣人医经还可以这样读!方有执之后,百家争鸣,异说纷起。开始涌现了许多认为六经不重在讲经络的六经学说。

    六经为经络说的历史发展演变大略是:明代以前千年间,六经为足六经,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大约明代开始,六经实为十二经,十二经皆传;六经为十二经及相应脏腑;明末开始出现了六经非经络的观点;清代民国时期经络脏腑说又吸收了运气学说;到如今统编教材认为六经实质为脏腑经络气化统一体。可见经络说自古以来在伤寒学术史上一直是居于主流地位,当然这个主流也一直是随时而变的。至于以后会如何则非我辈所能测。从以上演变史可见,明代尤其是明末是一个伤寒学术突变期,对后世伤寒学术及日本古方派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同时代的西方,也正是科学史上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医药化学运动和人体解剖学也开始挑战统治欧洲医界1400年的盖伦学说。

   《伤寒论》学术史上还有一种六经学说也有很大影响,就是六经运气学说,其基于天人相应观。即认为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天地有,人身亦有。人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若外感风寒,以邪伤正,始则同气相求,继则从气而入经,由经而入脏。这是以天之气运六经来解释伤寒六经,认为伤寒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外界气运变化所致。此说一般认为是清代初期张志聪(1616—1674)所创立。清末的中西汇通派唐容川认为人以脏腑之气为本,经脉之气为标,相络属的脏腑之气为中气,本标中三气都归于体内,放弃了天人相应观。陈伯坛的气化说则认为内因重于外因。清代以来,力主运气气化说的医家也不少,如陈修园、黄元御、唐容川、陈伯坛、冉雪峰、万有生、刘渡舟等。对此说的批评者也不少,如章太炎、陈亦人等,主要反对理由是“离形论气”、“虚玄”“外因论”等等。因入门相对不易,现代《伤寒论》学子对此感兴趣的并不多。经络气化理论这一时期的兴起,与明末以来西学东渐有关,是对异质医学强大挑战冲击的一种应对发明。先有王清任以尸体解剖为基础的经络为气管,经络为行气系统说。而后在中西医学的汇参的潮流中,中医觉醒者们首要关注的就是经络理论的比附(血管、神经等)研究,结果发现传统的“经络为血脉说”颇有问题,无法吻合于“科学”的解剖生理学,既然无法在形质上合理解释传统经络,他们在深思两者无法互通的原因时,则认为“经脉为脏腑气化之路径”( 唐容川),开始强调经络气化的特点,并逐渐将其上升到中医学特质的高度。

    清末民国以来,尚有各种非经脉说流行较广影响较大。近代由于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及东洋汉方医学的影响,倡导革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又有一些学者医家大力宣扬六经非经脉的观点,如章太炎等。时代流风所及,近现代中医家很多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并有医家创新提出各种各样的现代性的六经学说,如陆渊雷的热病证候群说、祝味菊的病邪抗争五阶段说、郭子光的病理层次反应说、肖德馨的位向性量说、陈逊斋的八纲之代名词说、刘绍武的本为六病说、岳美中的六时空说、郑元让的六体质说、孙泽先的六环节说、臧东来的六病实为六病时位说,等等,统统都可归于六经非经脉说一类。

   近现代一些名医持六经不是经络的观点,大概有以下原因:

  一是其个人医疗实践表明,把六经解释成别的东西更便于学习和使用,实践中也有很好的疗效,这属于突破传统的情况,换个说法就是取精华去糟粕。

  二是近现代生理解剖以及其他各类实验尚不能证明经络的确实存在,当然也不能证明其确无。其实古代医家主流认为经脉就是血脉(血管),古典医生中的经络概念跟今天中医的经络概念是不同的,今天的经络观念是在近现代改变过的,古今医家心目中的“经络”实际有异。

  三考虑到如果用经络解释六经恐怕不符合科学,易受攻击,对中医发展不利,这是属于明知却故意的。

  四有些医家大概确实就是认为六经就与经络无关的,这不属于明知却故意。

  理解《伤寒论》的原始含义,并不是为了证明后世的伤寒学研究的正误,后世的学者的探索和医疗实践经验肯定也是有其学术价值的。原本是什么就是什么,要实事求是;该创新发展《伤寒》学术的就创新发展,如果实践表明创新的疗效和社会效果很好,就要有学术自信。今天该怎么治更好还得怎么治,要与时俱进,以疗效更好为标准。原本是什么和如今想怎样,这是两个问题,可以大大方方分开谈。

    按刘观涛先生的说法,现代国内伤寒界对六经的定义主要有两派,一为“脏腑经络派”(今《伤寒学》统编教材、刘渡舟等),认为“六经”就经脉脏腑,每经也可用八纲更精细定位。1964年第二版《伤寒论讲义》(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中认为“六经”就是十二经及相关脏腑,“气化”是脏腑经络生理机能活动及病理变化的一种理论概括。刘渡舟先生力主六经实质是脏腑经络气化统一体,此说接受者众,被纳入到全国统编教材中。刘氏为1985年第四版《伤寒论讲义》副主编,并参与了第三版教材《伤寒论选读》的编写。二为“八纲气血派”(陈逊斋、胡希恕、冯世伦等),认为“六经”就是八纲(包括气血津液),每经也可用经络脏腑更精细定位。日本汉方界有一些医家也可归属于此派。“八纲”或“八法”属于诊断法,最早提出的大概是南宋许叔微(1079~1154年),他对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理解就是八纲辨证为主,他的《伤寒百证歌》中就有《表里寒热歌》、《表里虚实歌》、《阴阳两感歌》等,虽无八纲之名,却有八纲之实,后世历代都有伤寒家对此八法的论述,而正式称此八法为“八纲”的则是近代祝味菊。刘观涛所谓“八纲气血派”认为“六经”就是八纲,实际是指这一类医家的辩证论治入手就是直接“八纲气血”辩证定方,大多已经抛弃了脏腑经络气化这类思辨,认为无须多此一举。而辨证施治更为简洁的辨认式方证相应派走得就更远了,被非议自然也多。而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保守派改良派激进派共同综合推动的。


参考文献

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
王庆国等《伤寒论六经研究41说》
王慧峰等《试论六经气化学说发展的历史分期》
王庆国等《<伤寒论>六经学说的历史考察》
臧东来《再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
刘观涛《〈伤寒论〉有六经辩证,经方界有六家学说》
叶发正《伤寒学术史》
张煜《八纲辨证 溯源》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20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20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浅思六经病欲解时与十二经络子午流注的关系
下一篇:平常心读伤寒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1-4-24 23: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研究深入,考证明晰。
  赞同您的观点,感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1-4-24 2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有执时代,他倡“六经”不应仅当经络看实大有深意。当是时,医界温病学昌盛,《伤寒论》的学术地位受到严重挤压。方有执的创说是对当时温病家普遍认为“《伤寒论》专为狭义伤寒而作”的反击。方氏“六经”不应仅当经络看的观点突破是《伤寒论》“法为天下则,方为万病祖”的前提,其意就在于为扩展《伤寒论》的应用范围开路,达到六经钤百病的理论目的(见《伤寒论条辩 阳病阴病图说》),也以此回应温病学派——《伤寒论》方药也是能普治温热病的。方有执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实用主义革新家,不是原教旨主义者。方有执在论著中依旧还使用经络解释六经病症,他不过是把旧学中的“六经”由线态扩展到面到立体空间。

  这段论述非常精辟,完全赞同!
  
  刘观涛所谓“八纲气血派”认为“六经”就是八纲,实际是指这一类医家的辩证论治入手就是直接“八纲气血”辩证定方,大多已经抛弃了脏腑经络气化这类思辨,认为无须多此一举。而辩证施治更为简洁的辨认式方证相应派走得就更远了,被非议自然也多。而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保守派改良派激进派共同综合推动的。

  这段评议也很中肯。

  由此可见:选择什么样的学术倾向和研究方向,并不完全取决于对学术本身的认识,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现实需求的影响,被时代背景和个人的价值观所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0

积分

59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50
发表于 2021-4-25 00: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六经辨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一个定义模糊,争执不断,难以理解的辩证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219

积分

114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19
发表于 2021-4-25 01: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费维光先生认为

要取得《伤寒论》在临床上 的应有效果, 在研究中必须明确三个问题:
一是《伤寒论》的六经与《内 经》六经的不同;
其次是《伤寒论》中多有非仲景文字;
三是仲景的辨证 论治自与后世医家不同。
以上三点是研究《伤寒论》临床应用的思想认 识基础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1

积分

266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61
发表于 2021-4-25 06: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清阴阳与男女,分清针灸的经络与看得见的经脉与络脉,分清是用针还是用中药,才能明白张仲景提出的六经到底是哪一个。
后世谁说的也只是参考,也不一定就是张仲景的愿意,但是,张仲景百分百没有采用针灸的经络理论。有用针灸的穴位治疗,也只是一种治疗方法,不是采用的针灸的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5 10: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gzchu 发表于 2021-4-25 01:11
费维光先生认为

要取得《伤寒论》在临床上 的应有效果, 在研究中必须明确三个问题:

这种说法逻辑上你看不出问题吗?

那明代之前的伤寒大家是不是都不会看病?!或者水平低下?

这一现象最能说明的是,将其视为经脉或者不视为经脉可能对定方都影响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219

积分

114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19
发表于 2021-4-25 10: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汤一笑 发表于 2021-4-25 10:22
这种说法逻辑上你看不出问题吗?

那明代之前的伤寒大家是不是都不会看病?!或者水平低下?

我看不出费维光先生的论述和明代之前的“伤寒大家”会不会看病,或者水平低下?有什么逻辑上的冲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28

积分

155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28
发表于 2021-4-25 1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病认识问题可大可小,小了说是个辨证问题,往大上说是两个理论体系问题(内经体系、本草汤液体系)

我个人的意见更倾向于冯世纶先生的提法,即从两个理论体系去认识它更为准确。中医内治与外治客观上说确实是两个体系,内治用外药而外治用内药,本没有必要把它们拧到一起,按照各自的规律发展就好。内治就是喝汤药不用经络理论行不行,反过来说外治不用经络理论而只用八纲理论行不行?其实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六病究竟是什么?谁说得准,我说谁说得也不准,只有仲景爷说得准!仲景爷咋说的,只能在原文里去找,那就是所谓的六病欲解时,就是从四时去理解这个六病,张仲景说得很清楚了,只可惜一本正经都被这些歪嘴的和尚给念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5 10: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其实原本在别处发的,并不准备在此论坛发表,怕引起某些不必要的误解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感兴趣的还可以搜索看看王庆国等《<伤寒论>六经学说的历史考察》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5 1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1-4-25 15:14 编辑

我曾花了很大精力,以脉学的视角分析过《伤寒论》的六病症状体系,得出的结论基本与王庆国等人的结论相同,
即六经病症与出土脉书及《灵枢•经脉》经脉病症有较高的吻合度。也曾为此写过一篇长文,但一直压而不发,原因同上。

《伤寒论》 “六病”的原始含义应该就是指那个时代医家心目中的“经脉”相关的病候。即《伤寒论》或其祖本大概原本是“以脉统病”的,“以脉统病”是战国末期到前汉时期经脉砭灸医家的医学传统。与后世方书习惯以五脏分类统病类似。伤寒论》六病应属于脉学“以脉统病”历史传统的继承,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精通脉学的某位医家将脉学与方剂学融合的一种结果。

稍前时代的仓公也说“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诊之时不能识其经解,大识其病所在。”仓公诊脉辨病是要知道病属何经的。
回答一个问题就可以,汉代的医生看病为什么要诊脉呢?或者汉代的张仲景看病为什么要诊脉呢?

其实仓公在回复汉文帝的问话中已经详细解答了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1-4-25 12: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汤一笑 发表于 2021-4-25 10:46
本文其实原本在别处发的,并不准备在此论坛发表,怕引起某些不必要的误解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感兴趣的还 ...


  是非谁能定,盛衰岂无凭?

  从特殊角度探索伤寒论的应用,可以丰富其证治体系,但不可能改变伤寒学发展的主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1

积分

266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61
发表于 2021-4-25 14: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4-25 10:45
六病认识问题可大可小,小了说是个辨证问题,往大上说是两个理论体系问题(内经体系、本草汤液体系)

我个 ...

说的有道理,内经书中包含着针灸体系与方药理论体系,到现在这两种还在混肴的,把一本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经脉与络脉机理都淹没了,历代医家一个张仲景的传经理论,营卫学说都没有学明白,怎么能够定论伤寒论六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5 15: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1-4-25 15:53 编辑

主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直是随时而变的。

从目前出土的简帛医方来看,东汉之前方剂书基本是不见脉法的。

最早将经脉学说引入方剂学的不知何人,好还是不好也不是我所能评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5 16: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1-4-25 17:19 编辑

还有一个问题在这里顺便提一下

我们如今研究的一般是宋本《伤寒论》,历来研究者都默认等同汉本《伤寒论》。实际上从文本流传的常识看,宋本不可能等于汉本,甚至还可能差异巨大。这从近些年田野考古发掘的文献与传世文献比对就能想见。历代的后人对此书做了哪些改变我们无法得知,如果不信也可以看看淳化本《伤寒论》(在《太平圣惠方》中,未被北宋校书局动过手脚),确实感受一下。

我知道这种说法会惹很多人不高兴,但还是要提醒一下。
关于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也是有人花几十年时间做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6 1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从来就是善于吸取其同时代的最新“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每一时代的医者,都有将医学放置在其时代科学水平上重建的意图,今天中西医学同样如此。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21-4-26 19: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汤一笑 发表于 2021-4-25 16:45
还有一个问题在这里顺便提一下

我们如今研究的一般是宋本《伤寒论》,历来研究者都默认等同汉本《伤寒论》 ...

淳化本与宋本差异非常大,如果以宋本为正统,淳化本简直就像伪书。即使不与宋本比较,而与北宋校书局使用的底本比较,应该也是差异很大的,因为校书局“动手脚”是谨慎而极为有限的。如此大概可以想见,伤寒论在传抄过程中惊人的变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1-4-26 23: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4-25 10:45
六病认识问题可大可小,小了说是个辨证问题,往大上说是两个理论体系问题(内经体系、本草汤液体系)

我个 ...
  六病究竟是什么?谁说得准,我说谁说得也不准,只有仲景爷说得准!仲景爷咋说的,只能在原文里去找,那就是所谓的六病欲解时,就是从四时去理解这个六病,张仲景说得很清楚了,只可惜一本正经都被这些歪嘴的和尚给念歪了。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是指〈四时〉而非〈十二时辰〉?
  仲景原文说得很清楚了,却没人发现,莫非世人皆歪唯你独正。

======

  《古代地支记时用于记事略考》(《兰台世界:上旬》)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155f7ec8164cc08cf392fe46fa73ed62318947a18e7f9386.html
  《后汉书》已有明确的地支计时的记事例证,这反映了传统地支记时用于记事,不晚于后汉。从对孙策上表的分析来看,至少在东汉末年,地支记时用于记事,并不局限在对自然现象的记载,也用于人类活动,如记述战争情况。

  《中国古代纪时考》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5%8F%A4%E4%BB%A3%E7%BA%AA%E6%97%B6%E8%80%83/24123776?fr=aladdin
  内容简介:
  “天干地支”纪年从何而起?干支是先用来纪年还是纪日?太岁纪年与干支是什么关系?汉代为何既有“鸡鸣”、“平旦”等十六时辰制,又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制?“毕陬”、“极涂”、“太簇”、“黄钟”等纪月之名从何而来?中国古代纪时方法一直在演变,花样繁多,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纪时考》: 中国人这样认识时间 _大武汉网
  http://www.cjrbapp.cjn.cn/p/148765.html
  制定“时辰”,需要遵循两个条件:一是标准要统一,这样大家才好统一行动;二是标准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不会在使用中出现纰漏。其实,不管是“一日十时”,还是“一日十六时”,都是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对于中国古人而言,不管是以2.4小时为一时辰,还是以1.5小时为一时辰,抑或是以2小时为一时辰,对于生活的影响可能并不是太大。那为什么,最终汉王朝会选择“十二时辰”作为统一标准呢?这个答案,到今天都无法知晓。《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中,作者认为这个标准可能与十二地支有关系。而两千年后的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曾经的长安不止有十二时辰,至少,还有过十时辰和十六时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28

积分

155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28
发表于 2021-4-27 09: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1-4-26 23:06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是指〈四时〉而非〈十二时辰〉?
  仲景原文说得很清楚了,却没人发 ...

你这样问说明你一定没有认真读过 《伤寒论》和《内经》。

不用看其他内容,只从子至亥这十二个字的用法去读,你可以试试看。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兮,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28

积分

155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28
发表于 2021-4-27 09: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柴桂方应 发表于 2021-4-25 14:29
说的有道理,内经书中包含着针灸体系与方药理论体系,到现在这两种还在混肴的,把一本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 ...

我这样的说法一定是不认同的人多,所以哪怕是有一个认同的我也感到很欣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1-4-28 16: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4-27 09:50
你这样问说明你一定没有认真读过 《伤寒论》和《内经》。

不用看其他内容,只从子至亥这十二个字的用法 ...

  那是不是说只要认真读了《伤寒论》和《内经》就会得出和你一样的认识,跟你看法相左就是因为没有认真读过这两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1-4-28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21-4-28 16:30 编辑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4-27 09:52
我这样的说法一定是不认同的人多,所以哪怕是有一个认同的我也感到很欣慰。 ...

  有临床事实(自己和别人的实践都可用)支持的主观认识,才能让大家认同。
  深入研究六经病欲解时的医家不少、理论分析结合临床案例观察的论文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28

积分

155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28
发表于 2021-4-29 09: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1-4-28 16:22
  那是不是说只要认真读了《伤寒论》和《内经》就会得出和你一样的认识,跟你看法相左就是因为没有认真 ...

我原以为孺子可教也,梦书生认真读书去了,可惜的是你和那些可怜人一样可怜,你看你给出的那些论据古代纪事考等都是些无用的东西,不能作为驳倒我的观点的证据,直接证据是什么,就是在《内经》、《伤寒论》或与之时间相近的著作中找出子至亥这十二个子用于表示时辰的文字来,其他的那些后世之论能作为证据吗?写上几十万字也不能作为证据,这是搞学术研究的基本常识。说你同样可怜就是因为每天花去大量的时间搞出来的都是没用的东西,你说你可怜不可怜。

其次就是你的逻辑实在是可笑,真理跟有多少人都这样说没有一毛钱关系,你既唯权又唯众而不唯实!在这个坛子里再混五十年也没有用,可怜啊!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积分

1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1-5-12 11:21:01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笑话,脉诊是为了辩病属于哪一经?千古奇闻,除非你有特异功能 。凭那三根手指粗略感知的浮沉迟数强弱,就能知道病属于哪一经?王叔和的脉经和李某人的频湖脉学看多了吧?你相信凭你那三根手指能灵敏感知24或者28种脉象吗?二十多种脉象还要对应相应的病,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大数据吗?现代精密仪器要识别这二十多种脉象都无法实现,更何况你那三根指头!现代精密仪器要采集脉象大数据,最起码首先要采集足够的常人常态脉象数据,而且还要分春夏秋冬进行采集,有了这些常态大数据,才有对比的基础,然后才采集各种人的病态数据,病的种类很多很多,人的情况错综复杂,这大数据采集起来特别困难,除非是集国家之力,否则很难获得有效的大数据。有点数学基础好不好?别在这里玩那些文字游戏,王叔和与李时珍是凭想象在杜撰所谓的脉学,有点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那是杜撰。医学不是认识几个字就能学好的,中医是医学,不是文学,治病是严肃的,生命是宝贵的,不能凭文学般的杜撰,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证实。中医与西方现代医学体系有一定的不同,但并不是说中医就一定与科学无关,中医与西医研究的路径与方式不同,但不能违背常理、违背逻辑!醒醒吧,不要再沉迷于古人云,更不要再沉迷于自娱自乐的经络玄论里!《伤寒论》是临床医学著作,与内经风马牛不相及,学习《内经》只能高谈阔论,面对疾病则心中实无一策!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5-12 14:31:49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弟,分经辩脉不是我说的,是古人说的,记在《灵枢》和巜素问》巜甲乙》中,我不过是介绍一下他们的记录。你怎么认为的没关系,古人不认得你,他们就是这么认为,这么把脉的,你有意见可以穿越回去跟老祖宗们研讨一下,我是没意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5-12 14:34:39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记录在马王堆出土的脉书中,我看你写这么多,还是识字的,不至于看不懂那些脉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5-16 15: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络气化理论清代民国时期的兴起,与明末以来西学东渐有关,是对异质医学强大挑战冲击的一种应对发明。先有王清任以尸体解剖为基础的经络为气管,经络为行气系统说。而后在中西医学的汇参的潮流中,中医觉醒者们首要关注的就是经络理论的比附(血管、神经等)研究,结果发现传统的“经络为血脉说”颇有问题,无法吻合于“科学”的解剖生理学,既然无法在形质上合理解释传统经络,他们在深思两者无法互通的原因时,则认为“经脉为脏腑气化之路径”( 唐容川),开始强调经络气化的特点,并逐渐将其上升到中医学特质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5-16 15: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络气化理论清代民国时期的兴起,与明末以来西学东渐有关,是对异质医学强大挑战冲击的一种应对发明。先有王清任以尸体解剖为基础的经络为气管,经络为行气系统说。而后在中西医学的汇参的潮流中,中医觉醒者们首要关注的就是经络理论的比附(血管、神经等)研究,结果发现传统的“经络为血脉说”颇有问题,无法吻合于“科学”的解剖生理学,既然无法在形质上合理解释传统经络,他们在深思两者无法互通的原因时,则认为“经脉为脏腑气化之路径”( 唐容川),开始强调经络气化的特点,并逐渐将其上升到中医学特质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5-16 15: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络气化理论清代民国时期的兴起,与明末以来西学东渐有关,是对异质医学强大挑战冲击的一种应对发明。先有王清任以尸体解剖为基础的经络为气管,经络为行气系统说。而后在中西医学的汇参的潮流中,中医觉醒者们首要关注的就是经络理论的比附(血管、神经等)研究,结果发现传统的“经络为血脉说”颇有问题,无法吻合于“科学”的解剖生理学,既然无法在形质上合理解释传统经络,他们在深思两者无法互通的原因时,则认为“经脉为脏腑气化之路径”( 唐容川),开始强调经络气化的特点,并逐渐将其上升到中医学特质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22:50 , Processed in 0.09767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