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872|回复: 1

方海拾贝之半夏类方

[复制链接]

84

主题

1977

积分

23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77
QQ
发表于 2015-10-9 10: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十三、半夏类方
077. 小半夏汤
心下支饮证治剂,有止呕、健胃的作用。
【方证要点】恶心呕吐,或咳嗽痰多质稀。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排除发热、胸痛腹痛、便秘等症候,同时兼有不渴,或饮食不得下咽,或口多清涎,或心下有振水音,胸膈胀满,苔白滑或白腻、较厚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制半夏30克,生姜30克。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胡老点拨】方中半夏下气逐饮,生姜温中降逆,故治胃中有水饮而呕逆者。本方为治呕吐的主剂,乃医家所周知者,不过本方所治应以胃有水饮为主,呕而不渴,饮食不得下咽,皆胃有饮的证候,为应用本方的指征。本方还能治哕,但也仅限于水饮冲逆之为证,否则非其所主。眉棱骨痛不可忍,世所谓痰厥者,其实也是饮气逆迫所使然,使用本方亦验。
【适证加减】恶心甚,胃中感觉特别不适者,多用生姜;呕吐甚者,加量半夏;慢性病、久病里寒较重见干呕,吐涎沫者,去生姜、加干姜,名半夏干姜散;心下痞、眩悸,或舌胖有齿痕者,加茯苓,名小半夏加茯苓。
【体质特征】半夏体质。营养状况较好,目睛大而明亮,有光彩,肤色滋润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形体中等,肥胖者居多。主诉较多而怪异,表情丰富,情绪化倾向,多疑,经常反复询问。易于精神紧张,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而起伏较大。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黏痰等。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黏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
【适用疾病】妊娠恶阻、梅尼埃综合征、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扭转、胃痛、胃炎,胃次全切除术后、胰腺炎、胆囊炎、尿毒症、因放化疗引起的呕吐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咽炎等呼吸道疾患见咳嗽痰多、胸满恶心者可以使用本方。
【药理研究】具有促进胃排空作用,消除幽门水肿,解除胃痉挛等作用。
【注意事项】第一,适合于小半夏汤治疗的患者属敏感体质,对治疗药物的反应也敏感,所以初诊时用量不得太大,制半夏和生姜各10g为宜,随后根据病情逐步增加剂量。第二,半夏小剂量降逆止呕,大剂量则起到安神作用。吴鞠通也有一两降逆,二两安眠的经验之谈。用于催眠时,制半夏用量可逐步加大至60克。第三,半夏有毒,已成共识。半夏的毒性,是指新鲜生半夏外面—层滑涎而言。当年仲景所用很可能是生半夏。姜与半夏配伍既可解半夏之毒,又可协同增效。临证在用小半夏汤时既要根据病情逐步调整半夏的用量,也不可忽视生姜的用量。目前临床上用的半夏多为炮制,只要认证准确,配伍生姜,并逐步加量,大剂量使用也不必虑其中毒。第四,半夏止呕,是针对高温煎煮后的半夏而言的。而经低温处理的半夏流浸膏和生半夏则有催吐作用,所以,半夏一定要煎煮透。
078. 大半夏汤
里虚寒证治剂,有健胃、止呕的作用。
【方证要点】朝食暮吐、呕吐物多涎沫。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兼有心下痞硬、大便干燥、形容枯憔,舌质淡红,苔薄腻或厚腻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半夏30克,人参10克,白蜜40毫升。以1000ml蜜调匀,内二味,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煎取300ml2次温服。
【方药巧记】蜜拌人参。联想:蜜半人参。
【胡老点拨】方中半夏下气逐饮,人参补中益气,复用白蜜助人参以安中,同时又解半夏之毒,故此方治胃虚有饮、宿食不化而呕吐者。小半夏汤证不食亦吐,甚者食不得下。而大半夏汤证,食后则吐,不食则不吐。二方主要鉴别点是本方证有心下痞,《外治秘发》谓本方治呕,心下痞硬者就是对药物主治的说明。
【适证加减】虚喘者,加麦冬、五味子、胡桃肉。
【体质特征】久病年高,精神萎靡,形体羸瘦,面色萎黄,心下痞硬,食欲不振,时有腹痛,大便干燥难解,呕吐涎沫,舌质淡红、苔薄腻或厚腻。
【适用疾病】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贲门痉挛、贲门失弛缓症、幽门梗阻(水肿、痉挛、狭窄)、胃癌、胃扭转、放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妊娠呕吐;习惯性便秘、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声音嘶哑等病兼见恶心欲呕或呕吐等。
【药理研究】具有健胃、镇静、镇痛的作用。
【注意事项】治疗食入即吐,食饮难入之症,服法上应有所讲究,先服一小汤匙,如服后吐,继续服一小汤匙,一般56次后就不吐。服药后不可立即饮水或吃食物,也不宜卧床,多讲话,当静坐约半小时。
079.半夏散及汤
表虚咽痛证治剂,有解表、祛痰、止痛的作用。
【方证要点】咽中疼痛。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兼有表虚证,口不渴,咽部不红不肿,或红肿比较轻微,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半夏、桂枝、炙甘草。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别捣筛再合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克,日3次。汤剂: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克,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之。
【方药巧记】夏之草。联想:夏枝草。
【胡老点拨】半夏辛温,降逆化痰,《神农本草经》说: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合于桂枝甘草汤中,则可知是治疗桂枝甘草汤证的咽喉肿痛,或痰涎多者。咽痛以急性发作常见,也有慢性发作者。多见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当出现表虚表,更切说呈现桂枝甘草汤证时,也用本方。临证要注意,小柴胡汤证的咽痛也常见,应细审属何方证。
【适证加减】虚寒性化脓者,加桔梗、诃子肉;咽中干痛,声音嘶哑或失音而表证不明显者,去桂枝、甘草,加鸡子清、苦酒,名苦酒汤。
【体质特征】发病前均有受寒史,舌质淡嫩或暗淡,苔薄湿润,口不渴,服用寒凉药不效反加剧,小便清长。
【适用疾病】急慢性咽炎、咽喉炎、扁桃体及周围炎、感冒所致的声带水肿、声带小结;急慢性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痛经、冠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等。
【注意事项】津液不足的咽燥干痛者忌用半夏散及汤,宜用苦酒汤。苦酒汤煎服法:制半夏1020克,水一碗煎20分钟左右,去滓,入米醋60毫升,待半冷时加入鸡子清二个,搅拌溶合,少少咽之,每日一剂。
080.半夏厚朴汤
里虚停饮证治剂,有理气除胀,化痰利咽的作用。
【方证要点】
1)因精神刺激所致的咽喉异物感,胸闷气塞感。
2)无表证的咳嗽气喘,痰多胸闷。
上述两项均为本方主治,凡见上述各项即可考虑使用本方。但须兼有恶心、不食欲,或躯体感觉异常,或腹胀,舌苔偏厚腻、白腻、口内黏腻等旁证方可准确辨本方证。
【组成用法】姜制半夏20  茯苓20  川朴15  苏梗15  生姜15克。以水13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450ml,分34次温服。
【方药巧记】苏朴服小半夏汤。联想:苏朴茯夏姜。
【胡老点拨】方中半夏配伍生姜、茯苓即是小夏加茯苓汤,可下气、逐饮、止呕,另以厚朴、苏叶消胀行气,如以苏子代苏叶治疗寒性咳嗽更良,所治者类似现代所言梅核气。以痰饮气结所致胸满、咽堵,咳逆为辩证要点。与茯苓饮合方,则可治疗胃虚停饮而胀满不欲食者。张仲景用本方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但此证不限于妇人,男人也多有。若以咽中不利和胸闷满为目的,可活用于神经官能证均有良效。曾治一年老妇人,经常冒眩,发则但卧不能起,胸闷咽塞,不进饮食,口舌干燥,与本方加生石膏获速愈。又本方开胃进食、消胀止呕,用于胃病的机会亦多。若表解后咳而咽喉不利者,半夏厚朴汤加杏仁三钱、栝楼一两、陈皮六钱、桑白皮三钱亦有捷效。
【适证加减】痰多呕甚或惊恐、焦虑、失眠严重者,重用半夏、生姜;眩、悸、小便不利或水肿,或胃内振水音者,重用茯苓;胸闷、腹胀、舌苔厚腻者,重用厚朴;咽炎呛咳者,加桔梗、甘草;失音声嘶者,加栀子、连翘;小儿厌食症,加枳壳、麦芽;胸闷、腹胀、四肢冷、便秘者,合四逆散;失眠、眩悸者,合温胆汤;虚烦不得眠者,合酸枣仁汤;腹痛腹泻者,合黄芩汤;焦虑失眠、腹胀满者,合栀子厚朴汤;腹满不欲食者,合外台茯苓饮;呼吸道疾病常与小柴胡汤合用。本方还可以加大枣来矫味。
【体质特征】半夏体质(见小半夏汤)。
【适用疾病】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癔症、抑郁症、焦虑症、咽炎、扁桃体炎、食道痉挛、急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小儿哮喘、小儿肺炎、小儿腹痛、小儿厌食、婴幼儿营养不良、夏季感冒、急性肾炎等。
【药理研究】镇静,抑制喉反射,抑制运动。
【注意事项】适用本方者的体质多属于敏感型,症状易反复,情绪波动,故治疗时须配合适当的心理疏导。对于紫苏,用苏梗而不用苏叶,原因是苏叶煎煮后药汁颜色多呈黑色,此类病人心理又比较敏感,难免见药多虑,而苏梗则药液色较淡。
081. 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饮内停证治剂,有利尿、治眩、止痛的作用。
【方证要点】头痛、眩晕、头重压感。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排除精神萎靡,四肢厥冷的症候,同时兼有恶心欲吐,或泛吐痰涎,或腹胀腹鸣、大便薄或先干后溏,舌苔白腻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若眩晕头痛而见精神萎靡,站立不稳,四肢厥冷,浮肿明显者,宜用真武汤。
【组成用法】半夏12克,白术12克,天麻10克,茯苓12克,陈皮5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方药巧记】白天找二陈。联想:白天枣二陈。
二陈,指二陈汤:半夏、生姜、茯苓、陈皮、甘草。可用顺口溜“老陈服小半夏汤”记住。
【方义解析】本方为二陈汤加白术、天麻、大枣而成。二陈汤主治湿痰咳嗽,半夏与天麻,是历代医家治疗眩晕头痛的要药,故本方主治与“痰饮”有关的眩晕头痛者。临床上以旋转性眩晕、如坐舟车之中,伴有泛恶呕吐、舌苔白腻、脉滑为应用要点。
【适证加减】眩晕甚者,加白僵蚕、胆南星;浮肿、怕风、有汗者,加黄芪;食欲不振、心下痞硬者,加党参。
【体质特征】体形肥胖,肌肉松软,有浮肿倾向 ,或经常浮肿,或易出汗,或腹胀、腹鸣,大便薄或先干后溏,舌质红或淡红,舌体较大,苔腻或微黄腻,脉弦滑等。
【适用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内耳眩晕综合征、神经衰弱、贫血等。
【注意事项】本方适用于胃虚停饮所的眩晕者,对于津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使用本方。
082.干姜半夏人参丸
里虚寒饮证治剂,古代妊娠恶阻用方,有理中止呕的作用。
【方证要点】呕吐不止,或干呕频频。
上述症候即为本主治,但须兼有呕吐物不臭或呈清水样,心下痞硬,食欲不振,舌淡苔白滑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干10克,人参10克,半夏15克。共研细末,以生姜汁及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10丸,日3服。若作煎剂,可于上药加生姜10克。
【方药巧记】干姜半夏人参汤,勿忘一味加生姜。
【胡老点拨】本方合小半夏汤和半夏干姜散为一方,逐饮止呕俱较有力,复加人参则更含有理中汤意,故治呕吐而心下痞硬者。丸药效缓。但施于妇人妊娠恶阻,反较稳妥。后世方家多谓半夏害胎,干姜为热药妊娠尤当禁用,但常以本方治此证屡验,并无一失。但本方并不只限于妊振恶阻,凡有此证即使男人亦宜用之。
【适证加减】腹胀,大便清稀不臭,舌体胖大,舌苔水滑者,合理中汤;胃热恶阻者,去干姜、加青竹茹、陈皮、茯苓、麦冬。
【体质特征】精神萎靡,倦怠嗜卧,病程较长,形体日渐消瘦,腹部软弱,口淡无味,食则呕吐,尿清便溏,舌淡苔白滑,脉缓滑无力。
【适用疾病】妊娠恶阻、慢性胃炎、梅尼埃综合征、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等,以呕吐或恶心欲呕为主诉且病程较久者多有应用本方的机会。
【药理研究】具有健胃作用,镇呕止呕作用。
【注意事项】胃热恶阻者,不可使用本方。
083.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生半甘人汤)
里虚寒证治剂,有补中、消胀的作用。
【方证要点】腹胀满而喜按喜温。
上术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兼有食欲不佳,精神疲倦,四肢无力,腹胀时减,复如故,或痰涎,或呕逆,苔薄白或厚腻或白滑,脉缓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泄后、吐后、术后、产后等虚性体质常有应用本方的机会。
【组成用法】厚朴25克,生姜25克,半夏15克,炙甘草5克,人参5克。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3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胡老点拨】本方于生姜半夏汤加大量厚朴以消胀满,加甘草人参以补中虚,故治生姜半夏汤证腹胀满而中气虚者。1972年曾治中年妇女,体丰腹大形似腹水,而详查无腹水,因胀满不能食,已多年不愈,其脉沉细,苔薄白润。乃与本方,连服十余剂即愈,为效之速,出乎意料。
【适证加减】呕吐下利、涎唾多而清稀者,合理中汤;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体质特征】体质虚弱,精神疲惫,肢软无力,食后腹胀、食后欲寐、矢气频频无臭味、肠鸣常作、大便虽成形但次数多或排便不畅、平时食凉物便溏或便意感强,心下不坚硬而膨大、饱满,苔薄白或腻等。
【适用疾病】以腹部胀满为主诉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扩张、功能性消化不良、过敏性肠炎、肝硬化腹水,妊娠恶阻等。
【药理研究】具有松弛胃肠平滑肌,抗溃疡,增强免疫等作用。
【注意事项】舌瘦红,少苔或无苔,舌面干燥者,虽有腹胀满,也要慎用本方。腹胀拒按、脉有力者及喜冷者均不可使用本方。本方厚朴用量为八两,人参用量为一两,两者之比为81。但人参再少也必用,这是虚胀的治疗原则。厚朴与人参同用治虚胀最效。
084.旋覆代赭汤
里虚寒治剂,有温中健胃,镇逆除痰的作用。
【方证要点】噫气频作,心下痞硬。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兼有吐痰涎,或泛清水,或反胃噎食,不喜冷性饮食,脉虚或兼滑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噫气,有两种解释,一为嗳气,俗称“打饱嗝”;一为呃逆,也就是膈肌痉挛。证之近代实践,似以后者为妥。
【组成用法】旋覆花10克(包),人参6克,生姜15克,代赭石3克,炙甘草10克,半夏15克,大枣10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旋覆花极轻,布包后在药锅里常常浮在水面上,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最好旋覆花和代赭石同包煎煮。
【方药巧记】戴花下人炒姜枣。联想:代花夏人草姜枣。
【胡老点拨】方中旋覆花温中健胃而下结气,代赭镇虚逆,半夏、生姜降饮逆,人参、甘草、大枣安中养正,故此治胃虚有饮而有诸呕逆证者。胃虚极,客气结于心下,大便不通,气逆不降者,不限于噫气一证,呕哕噎嗝诸证本方亦有良效。但心下不痞硬者,用之则不验。常以本方加乌贼骨,治十二指肠溃疡心下痞硬、疼痛反酸、噫气而大便秘者亦验,若大便偏稀,可换用茯芩饮。
【适证加减】心下痞硬、疼痛反酸、噫气而大便秘者,加乌贼骨。
【体质特征】体质多虚弱,心下痞硬,或伴有疼痛;噫气病程比较长,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或四肢无力,或困重;便秘,用大黄等泻剂却腹痛、里急后重;舌偏淡、苔白略腻。
【适用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扩张、慢性肝炎、膈肌痉挛、妊娠呕吐等;幽门梗阻、贲门痉挛、食管癌、胃癌等;手术后的呃逆、重病恢复期见有纳呆、心以下痞硬、形体消瘦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病、梅核气等。
【药理研究】具有促进胃排空,促进胃动力,促进小肠推进,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流等作用。
【注意事项】有喜冷恶热的热证者,大便硬、腹拒按的实证者均不可使用本方。代赭石用量少则化痰降胃气,用量大则可通泻大便,而易伤胃气。所以治疗胃虚痰阻的嗳气不除,代赭石用量仅是旋覆花用量三分之一即可,但如果呃逆不止,也就是膈肌痉挛,代赭石就需要适当多用一些,用量要大于旋覆花,以加强重镇降逆的效果。方中生姜用至五两,处方时切不可顺手以“三片”代之。另外,对于体质虚弱之人,最好选用人参而不用党参。
085. 温胆汤
里虚停饮证治剂,有除烦、止呕、镇静的作用。
【方证要点】精神不安定,易惊、心慌、失眠、多梦。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兼有恶心,欲呕或呕吐,口苦口黏,舌苔腻或滑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姜制半夏15  茯苓15  陈皮15  生甘草5  枳壳15  竹茹10  生姜15  大枣15克。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方药巧记】二陈只找汝。联想:二陈枳枣茹。
二陈,指二陈汤:半夏、生姜、茯苓、陈皮、甘草。可用顺口溜“老陈服小半夏汤”记住。
【方义解析】本方于小半夏加茯苓汤中加竹茹、陈皮、枳实、大枣、甘草而。竹茹止呕除烦,陈皮、枳实善消脘腹痞胀痛,大枣、甘草健胃。故此治小半夏加茯苓汤证又见脘腹胀痛,心烦失眠、或易惊者。临床对有强烈精神刺激诱因,见失眠多梦,且多噩梦者,本方最为效果。
【适证加减】腹胀、咽喉异物感者,合半夏厚朴汤;焦虑用腹胀者,合栀子厚朴汤;精神恍惚、百般无奈而脉不滑、舌不红者,合酸枣仁汤;胸闷烦躁、失眠、心律快者,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嗜睡、脉缓、乏力者,加麻黄;头痛、眩晕、抽动者,加天麻;肌肉痉挛、抽搐者,加全蝎、蜈蚣。
【体质特征】多为中青年,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好,面部皮肤比较油腻。主诉较多,自觉症状严重,多诉说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尤其是多噩梦,易惊,恐惧感;患者多有白大衣性高血压、恐高、晕车等。
【适用疾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恐惧症、心律不齐、性功能障碍、产后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神经症、假性近视、弱视、小脑萎缩、精神分裂症、幻听,白大衣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脏神经症、肥胖症、癫痫、偏头痛、帕金森病、抽动症、梅尼埃综合症、口臭、舌痛、小儿单纯性肥胖、小儿厌食、小儿癫痫等。
【药理研究】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抗精神病、抗衰老、抗溃疡、对化疗药物降毒增效、抗心肌缺血、降脂等作用。
【注意事项】使用本方多需排除器质性病变,以免延误病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10 收起 理由
传说 + 10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方海拾贝之附子类方
下一篇:希望《方海拾贝》搞一个完整版

14

主题

2642

积分

81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42
发表于 2015-10-9 19: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夏类方
077. 小半夏汤
078. 大半夏汤
079.半夏散及汤
080.半夏厚朴汤
081. 半夏白术天麻汤
082.干姜半夏人参丸
083.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生半甘人汤)
084.旋覆代赭汤
085. 温胆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7:57 , Processed in 0.071149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