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最近看刘老的书很受启发,对经方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无意发现这样一篇文章,转载分享给大家看看。文章转载自中医智库http://zk120.com,希望大家转载时也表明出处哈。
《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脚挛急”的方剂。“脚挛急”系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引起;此方甘酸化阴,故能补血,血得补,则肝不急而筋不挛。
惟柯韵伯认为“脚挛急是脾不能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足挛急。用甘草以生阳明之津,芍药以和太阴之液,其脚即伸”,柯氏是从中焦脾胃津液解释这一病因,两者实质一样。笔者认为此汤确有柔肝和脾、滋液养血、缓解筋脉拘急,又有药少力专等特点。今不揣肤浅,仅将临床运用介绍如下:
一、腿肚转筋
贾某,男,53岁。左腨经常转筋,多在夜晚发作,发时腿聚起一包,而腿不能伸直,患侧拇趾也向足心抽挛,疼痛难忍。切其脉弦细直,视其舌则红绛少苔。
此为肝血不足,血不养筋,筋脉绌急所致。用:白芍24g,炙甘草12g。共服4剂而愈。
二、鼠溪沟筋疝
李某,男,25岁。右鼠溪沟肿起如鸡蛋大,不红,用针管抽之无脓液。自发现肿包后,右腿随之拘紧难伸,一用力则剧痛难忍,脚跟不能落地,须扶杖行动。脉弦细数,舌红而少苔。
此为阴血不足,不能滋养筋脉,筋失血养,燥而拘挛;今筋聚成疝,结于厥阴之经,虽高起似肿,而非脓血水液;脉弦主病合于肝,细数又为血虚阴伤之象。
投白芍24g,炙甘草12g。4剂后肿包消退,大腿能伸,足跟落地,乃弃杖而愈。 |
上一篇:转:经方各家学说概论(旧帖新辉)下一篇:扶阳法诊治肿瘤病之思路暨临床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