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黄煌教授讲座整理稿(2013.12 烟台)
董旭整理
一.桂枝汤
桂枝汤不是仅仅治疗一组症状、感冒的,它是一张调理方。
古代的强壮方和恢复体力方,经典的调和营卫方,适用于以心动悸、腹痛、自汗出、消瘦、脉弱等为特征的疾病和虚弱体质的调理。
伊尹,夏末商初人,原是商汤王的厨师,后为宰相。《史记.殷本纪》:“伊尹以滋味说汤”。相传所撰《汤液经》是经方经典,已经亡佚。
江阴老中医陈嘉栋先生曾说过,他早年见家乡有一外科医生常开桂枝汤治疗疮疡,大惑不解,而讥笑其迂,后临证阅历既多,则觉其中寓含深意。
桂枝汤对疮疡初期可发可消,疮疡后期则可托可补。阳证,桂枝汤倍白芍;阴证,桂枝汤倍桂。
仲景以此方冠一百一十三方之首,而曰调和阴阳,试问人身阴阳调和,尚可得病也否?尚可得生疮也否?----《医理真传》
经典方证
1.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13)
2.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15)
3.热自发...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12)
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4)
5.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234)
6.病人烦热...脉虚浮者。(240)
7.太阴病,脉浮者。(276)
1.气上冲: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一是指心脏血管的搏动,如心动悸、气促、脐筑,脐下悸;临床上以心悸为表现的疾病,如心脏病、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等可以用本方。
二是指胃肠道的异常蠕动,痉挛等,如“奔豚”“腹中痛”;
“发汗后,...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愈死,复还止”
乌头桂枝汤、小建中汤治疗“腹中痛”。
以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等。可以考虑用桂枝汤。
三指精神神经状态。如易于激动,烦躁、头昏、耳鸣、烘热、脸红、不安、甚至出现狂乱、晕厥等。临床上多种原因导致的以上症状可以用桂枝汤。
以上三种状况,后世也称之为“动气”、“冲气上逆”。
“气上冲”的状态,多在极度疲劳,体质虚弱时再加上精神高度紧张时发生。误用发汗攻下的药物,也容易出现这些症状。
2.自汗: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宜桂枝汤;(54)“病常自汗出者...,宜桂枝汤”(53)“汗出恶风”,“汗自出”,“
汗出多”,均提示桂枝汤证有汗出异常--自汗。
指气温不高,也没有服用发汗药,而自动出汗。往往伴有畏风感,关节疼痛等,得温可解。
以出汗异常为表现的病症,如产后或术后的自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误服发汗药物、孩子盗汗自汗等,可以考虑本方。
3.发热:
“发热汗出”,“发热”,“时发热”,“烦热”,是桂枝汤证常见特征。
除指体温升高外,也指一种自觉的发热感,如烘热、躁热、手足烦热、出汗等。
有的可以出现他觉的面红,其红如妆,面红油光,或暗红无光。
4.脉浮弱、脉迟、脉虚、脉洪大
脉浮:多见于瘦弱之人;
脉弱:多见于血压偏低者或者心功能不全者;
脉迟或缓:大多心率在50-60,提示心率偏慢或极度疲劳者。
脉洪大:大多见于大汗出者,如“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但应该空大无力,大多体能消耗过大。
适用人群
1.体白瘦:体型消瘦,胸廓扁平;皮肤白皙而细腻比较湿润;腹壁薄,腹直肌紧张;
2.唇舌紫: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或干腻,嘴唇也发暗发紫。
3.脉虚缓:脉多虚缓,轻取即得,重按无力,一般心律不快。
4.易悸汗:易出汗,汗后不舒服;易悸动感,易头昏晕厥;
5.耐力差:体力低下,易疲劳,持久力差,易腹痛,腹痛呈阵发性;易失眠、多梦;对寒冷、疼痛敏感。
6.易患疾病:糖尿病、低血压、心脏病、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不良、肝病、贫血等。
7.体质诱因:大多与大病、手术、化疗、过度用药、月经期、产后、大出血、创伤、剧烈运动、极度惊恐、寒冷、饥饿等剧烈刺激相关。先天禀赋不足,年高体衰、平素多病者比较容易出现。
①异常出汗
如术后出汗,产后出汗,不明原因出汗等。
案例:励xx男71 161cm 55kg
初诊:2013年6月17日
主诉:肾癌术后20天,食欲不振,稍微吃多即呕吐,怕冷,易出汗,失眠,睡前需服1粒安定才能入睡,大便偏干,每日一次,舌淡嫩,脉弱。
病史:高血压,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白内障,肝多发囊肿,中耳炎。
处方:桂枝10肉桂5白芍15炙甘草5干姜10红枣20党参20 7剂,每日一剂,药后喝热粥一碗,避风忌生冷。
2013年6月24日复诊:服上方后食欲、精神均好转,出汗减少,家属述每顿饭已能吃一小碗稀饭,口干苦,舌红。
处方:原方加麦冬15甘杞子15,7剂,服药及调护同上。
2.发热
如感冒发热,持续性发热、手术后的吸收热等。
或持续的发热,原因不明,抗生素无效;
或者过用发汗药物,汗出不止,体温不退者;
或伴有消瘦面色白。舌质暗淡,脉空大无力迟缓等。
夏日发热
汤左六月十八日,太阳中风,发热,有汗,恶风,头痛,鼻塞,脉浮而缓,桂枝汤主之。
川桂枝三钱 生白芍三钱 生甘草钱半 生姜三片 红枣六枚
曹颖甫曰:桂枝汤一方,予用之而取效者屡矣。尝于高长顺先生家,治其子女,一方治二人,皆愈。大约夏令汗液大泄,毛孔大开,开窗而卧,外风中其毛孔,即病中风,于是有发热自汗之证。故近日桂枝汤独于夏令为宜一也。
感冒发热案
学生黄某,2003年冬因考试疲劳后深夜冷水洗衣受寒感冒,服用感冒药后汗出如洗,然后高热反复不退,输液三天无效。后服用桂枝
加附子汤,附子用10克,药后喝热粥,仅一服即微微汗出而愈。
高热半年案
14岁女孩,恶风发热半年余,体温高达40℃,发热谵语,胃纳减少,二便自调。舌苔淡黄而腻,脉象浮缓。...拟桂枝汤原方服之,三剂而愈。(《岳美中医话集》)
妊娠肺结核发热案
一妇女,自妊娠7月起,每日午后热度上升,达38℃,历数十日未治愈。一医诊断为肺结核,理当人工流产,而患者不欲手术,求余往诊。诊见脉浮大而弱,并无频数,咳嗽不甚剧烈,有食欲,左肺上叶有浸润。余投桂枝汤历时3周,热始下降,终于正常分娩。(大塚敬节医案)
桂枝汤加人参治疗癌症高热案
桂枝10克,肉桂10克,白芍20克,生甘草10克,生晒参15克,干姜10克,红枣30克。
50多岁男性,胰腺癌术后高热20余天,伴有大汗、腹泻,脉洪大无力。
虚人感冒
高龄老人的感冒,大多没有明显的发热,唯怕冷,乏力,鼻流清涕,舌淡暗。可用桂枝汤,服后喝热粥。
经常感冒咳嗽的儿童,屡用抗生素无效者,如见消瘦、肤白无光泽、易汗、舌嫩红,可用桂枝汤。
鼻前庭炎案
吴,男,61岁,20110625初诊。
主诉:鼻腔痛,鼻甲充血肥大,西医诊断为鼻前庭炎,外用红霉素、服用抗生素无效。
易疲劳,怕冷,不耐饥饿。腹壁薄,下肢易抽筋,皮肤易过敏。脉缓54次/分,舌淡红苔薄白。
高血压、十二指肠溃疡病史。
桂枝20白芍20生甘草10干姜10红枣30,7剂。服药后避风寒,进热粥一碗。
20110704:鼻痛怕冷好转,鼻甲充血减退,精神好转,面色红润,脉搏66次/分。原方加生黄芪20 15剂 隔日服。
20110808:鼻甲充血症状明显好转,鼻中偶有鼻涕,色淡红,脉搏78次/分。
3.鼻炎
过敏性鼻炎;以对寒冷过敏、分泌物清稀为表现的疾病。
“热自发...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4.痤疮
痤疮色不红活;
不痛或微痛;
疮体平榻;
肤色少光泽;
寒凉药物无效者。
桂枝汤,或加葛根、川芎。
5.下肢溃疡
局部不红色淡或暗,久不收口为特征。
老人或虚弱体质应用较多。
冻疮溃疡 夏仲方医案
某女,42岁。足踝上方患有冻疮,历时5月不愈。溃疡面大逾手掌,创面突出,四周边缘皮肉僵硬成口,此致患处麻木,不痛不痒。给服桂枝汤加当归,仅18剂而愈。(《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夏仲方(1895-1968),名琦。现代经方家。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华东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央卫生部中医研究组顾问,上海中医学院内经教研组组长。夏氏认为《伤寒论》是为百病立法之书。临床善用古方,如当归芍药散保胎,桂枝茯苓丸调经,桂枝汤治疗痛经,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高血压病,桃核承气汤治疗强迫观念,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麻疹,肾气丸治疗糖尿病,黄芩疗诸血证,薯蓣丸治疗结核病等。
足底溃疡
毛某,男,67岁
2006年3月先因脚底皮肤先痒,继而伤口扩大难愈,难腐难溃,疼痛瘙痒,走路需人搀扶,脚跟不能着地。入夜局部发热,脚掌、手掌
有黄色晶透小丘。患者有胃溃疡病史,乏力倦怠,畏寒怕冷,食不多,常夜间胃中不适,大便溏泄恶臭,一会儿多湿,一会儿少干,每日两三次。舌淡。
桂枝加黄芪汤
肉桂10克(后下),桂枝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生黄芪20克,生姜5片,红枣10枚。水煎,日分二次服用。
疗效:服药半个月,两脚的伤口痛感大减,发热发痒也有所减轻。主动要求服用中药。6月20日其儿来信曰患者已能走路。
说明
1.本方的服法
一是喝热粥。热粥补充热量,容易消化吸收,是我国传统的家庭病人饮食。以小米、大米等文火熬至极糜烂。
二是温覆取汗,提示服用本方后避免风寒。
三是清淡饮食,避免加重消化道负担。
2.关于禁忌症
因本方可以增加心率,心动过速者慎用;本方也能导致出血,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者慎用或忌用。
3.无汗脉沉也能用桂枝汤
有人问:用桂枝汤是否一定要汗多?无汗的情况下能否使用?答:不一定,出汗也不是一种即时状态,曾经大汗或过汗,即使无汗的,也可以视为多汗。脉象也不一定浮,如果体质虚弱也有沉细的,但一定无力。这种状态可以解释为表阳气虚或正气虚。
请见余听鸿医案一则:
阴斑热陷
常熟在河镇道士王少堂,六月初偕妻回里,十四日起寒热,遍体红疹遍布,周姓医进似辛凉解肌之方,服后病增,至十七,病更剧,其岳母邀余诊之。
脉极细而微,重按至骨,微见数象,神识颇清,遍体干燥,身无点汗,舌绛无津,而又不渴,言语轻微,躁不能寐,红斑密布,无空隙之处。余思此乃正虚邪陷之阴斑也。
余曰:初十晚到家,逐日所作何事,试一一述之。曰:十一日至十三日做法事,十四日,法事毕,结账后,当夜即归。余曰:再去问之,初十有房事否?答言有之。初十酷暑,坐船数十里,外风袭表,暑热遍蒸,至夜欲后,气脉皆虚,热邪即乘虚内伏,加至十一至十三,身为法官,终日厚衣,汗出不已,汗多则外阳已虚,津液亦涸,腠理空豁,又高叫赦令,用中气亦虚,热邪易入,故见寒热,又被寒凉之药遏其阳气,故内热虽甚,无阳气主动,无津液化汗出表,若再服寒凉,表阳愈虚,热陷更深,阴斑无疑矣。
仲景桂枝汤加干姜人参,重用甘草,服后再饮以米汤...明午又见烦躁能饮,以温水饮之,汗出脉起矣。
4.服用本方不一定出汗。
本方疗效的判定,古代以微微汗出为取效标准。但是,临床观察,服用者并不一定有出汗。那么如何判定其疗效?本人临床经验,有效不一定拘泥汗出与否,患者但觉全身发热,恶风恶寒感减轻,精神状态好转,自汗消除,体力恢复,心悸减轻等,均可以作为近期疗效的判定标准。远期则看相关疾病的指标或体征是否好转。
问题:
1.桂枝汤用于自汗,但原文在服药后又要说喝热粥以帮助出汗,以“遍身蜇蛰微似有汗者益佳”,那桂枝汤到底是发汗药还是止汗药?
答:桂枝汤是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也就是说,桂枝汤所着眼的并不是汗的有无,而是内在体质的调理。桂枝汤的功效,传统称为“调和营卫”。而桂枝汤的病机,也解释为“营卫不和”。可以认为,所谓的“营卫不和”,使机体的一种自和能力自稳能力出现的障碍,也就是内稳态的失调。
2.桂枝汤证条文很多,主治的病症也很多,能否用对桂枝汤证做最简单的表述?
答:这是比较困难的,不过可以清代名医柯韵伯的看法。他认为:张仲景原文所说的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唯以脉弱自汗为主耳”。(《伤寒来苏集》)。(未完待续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趣记温中止血的柏叶汤下一篇:胡希恕讲伤寒手机版—经方传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