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第317条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甘草(炙,二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少阴病,是在少阴的时辰上得病,而不是少阴证。这一点可以从第318、319、320条得到充分证明。因为第318条少阴病是四逆散主之,第319条少阴病是猪苓汤主之,第320条少阴病宜大承气汤。少阴病证不可能与四逆散、猪苓汤和大承气汤,可见少阴病与少阴证不是同一个概念。第39条曰:“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仲景是说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而不是说无“少阴病”者大青龙汤发之,也证明少阴病与少阴证不是同一个概念。
317条之“下利清谷”,是腹泻的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里寒外热”之里寒是指消化道寒,故腹泻的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外热是指躯体热,是触摸病人的肌肤发热。“手足厥逆”是手足寒凉。“脉微欲绝”是寸口脉极弱难以按着。“身反不恶寒”是违反常规,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者通常应当恶寒,而不恶寒者故曰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是身反不恶寒的原因。下利清谷者是里部虚寒,阳气自然应该趋于里部救里。其人面色赤,是阳气反而浮郁于面,这是里部阴邪盛,阳气被阴邪格拒于外的表现。
“面色赤”,是阳气浮郁于面,故加葱散阳。为什么不加桂枝呢?这是因为桂枝辛燥,而病人里虚,禁不得桂枝之燥性;葱性辛润,对气血损伤较小,故宜用葱而不宜用桂。
“或腹痛”,是营阴不足筋脉拘急,故去葱味辛伤阴,加芍药酸补营气、柔筋止痛;“或干呕”,是水停心下,故加生姜散水止呕;“或咽痛”,是喉痹,故去芍药酸敛,加桔梗开痹;“或利止脉不出”,是亡血无源可利,故加人参补血。“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是强调有是证用是药。
有是证用是药,是经方病与方相应的规律性,也是经方药证的规律性。如柴胡汤证“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就是营阴不足而腹中筋脉拘急之痛,故去黄芩苦燥伤阴,加芍药酸敛益营柔筋;真武汤证“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就是阳气与停在心下的水气分争之呕,故去附子助阳,加生姜散水止呕;桔梗汤证“咽痛”,就是血滞喉痹,故加桔梗行血开痹;四逆加人参汤证“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仲景明示是亡血,故加人参补血。由此可知,芍药益营柔筋而止疼痛,如桂枝新加证之身疼痛、芍药甘草汤证之脚挛急疼痛、小建中汤证之腹中疼痛等都是营阴亏虚之筋脉拘急,故加芍药益营柔筋止痛;生姜散水气而止呕吐,如真武汤证之呕者加生姜、通脉四逆汤证之呕者加生姜、理中汤证之吐多者加生姜等都是心下停水之呕吐,故加生姜散水止呕;桔梗开血痹而止痛,如桔梗汤证之咽痛、桔梗汤证之肺痈等都是血痹之证,故加桔梗开痹止痛;人参补血气疗虚脱,如通脉四逆汤证之“利止脉不出”、四逆加人参汤证之“利止,亡血也”、理中汤证之腹中痛等都是下利过甚而导致的阴血虚脱之证,故加人参补血。
研究和掌握经方之病与方相应的规律性特点,是方证鉴别的基本功。 |
上一篇:浅谈中医最大的特点下一篇:转载,厥阴病
|